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出师表的全文

出师表的全文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755 更新时间:2024/1/20 4:39:04

原文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译文先帝创建全国统一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魏、蜀、吴三个国家,我们蜀国贫穷衰弱,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贞的将士们在边境上奋不顾身,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恩典,想要报答在陛下身上啊。陛下应该广泛的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而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不恰当的话,以至于堵塞了忠臣劝谏的道路。宫廷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对官员善恶的处罚,不应不一样。如有做坏事,触犯律令或者忠心为国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造成宫中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啊。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善良诚实、志向思虑忠贞纯正的人,所以先帝才选拔来给予陛下。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应当征询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好处。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说他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好的坏的各得其所。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的做法,没有不痛心和遗憾的。侍中郭攸之、费,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以死报国的忠臣,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谋求在诸侯那里扬名做官。先帝不介意我出身低下身份低微,亲自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激动,于是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的没有成效,从而损害先帝的明察。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装备充足,应当勉励三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心于陛下的职责的事。至于考虑事情是否可行采取适当措施,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董允的责任了。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的任务交给我,如果不能成功,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告慰先帝的神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董允等人的怠慢,用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追念先帝遗愿,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如今正当离朝远征,面对着奏章眼泪滴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1941年5月,参与二战的主要国家发生了哪些重要战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1941年5月22日,丘吉尔再飞巴黎参加最高军事委员会会议;还在万森城堡的法军总司令部会见了魏刚,对他留下了“坚定、果断和出奇的活跃”的印象。丘吉尔与法国领导人进行了讨论后,同意了魏刚南北军队会合的计划,又于第2天飞回伦敦。但是,从索姆河南部地区发起的攻势未能奏效,由戈特勋爵指挥的英国远征军的北翼阵

  • 给我介绍一下1222到1224年蒙古,金,南宋,西夏的战争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1217年,金宣宗拓地南宋,失败。1221年,南宋和蒙古展开外交接触,共同对付金朝。1224年,宋金恢复和平;南宋进入通货膨胀时期;赵扩逝世,赵昀即位。1232年,蒙古合围汴梁,金哀宗弃城而逃。1233年,南宋与蒙古共灭金朝;史弥远逝世。【案甲休兵】:指停止战事,休养士卒。【边尘不惊】:比喻边境安定

  • 合肥有多少年历史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安徽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城市由来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一说因古时庐州由

  • 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反抗战争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反抗斗争的民间故事有很多。最著名的民间故事是戚继光抗倭的故事,即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日本海骚扰侵袭的斗争。为了抗击日本海盗,他召幕农民和矿工,成立戚家军,他治军有方,要求将士杀敌保民,并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终于消灭了广东的倭寇,使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之患完全解除。反抗斗争的民间故事有很多。最著名的民间故

  • 一代英雄岳飞征战沙场外貌描写?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说起岳飞的相貌,很多人会拿南宋画家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说事。这个思路是正确的。因为,刘松年可不是一般的村夫野老,他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刘松年的身份是:“南宋四大画家”之一,与李唐、马远、夏圭齐名。刘松年的地位是: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御前画师。所以,出自刘松年之手的画作,自然不可等闲视之了。最

  • 关天培和陈化成的历史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关天培,战争时任广东水师提督。1839年11月,在穿鼻海战中,指挥官兵发炮,打伤英舰窝拉疑号,迫使敌败逃。后又调集官兵向盘踞尖沙嘴、乌涌的英国侵略者发动5路进攻,身先士卒,迫使敌人逃者过半。1841年2月25日,英舰18艘向虎门进攻,他驻守靖远炮台,率兵死战。26日下午,英军再度猛攻,他孤军奋战,受

  •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战是什么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阪泉之战是中华文明有史记载的最早的一次战争。黄帝,名轩辕。黄帝时期,神农氏统治着各部落,但神农氏日渐衰微,于是各部落之间争战不断。以轩辕为首领的部落,在战争中逐渐强大起来。很多小部落都归附了轩辕。以炎帝和蚩尤为首的部落成为黄帝最大的两个对手。炎帝和蚩尤首先发生冲突,炎帝联合黄帝击败蚩尤。黄帝修整军队

  • 能读三分钟的英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记载着许多不同凡响的人物,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刘胡兰。她15岁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5岁啊,正是人生最灿烂的时候啊!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她呢,小小年纪,却肩负起“国家”的重任。20XX年的冬天,刘胡兰为了处理一些事情和机

  • 我国为国家民族利益奋斗的英雄有哪些 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功绩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1952年,新华社报道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身堵枪眼、英勇牺牲,称他是“马特洛索夫式”的战斗英雄。今天,人们则常用“黄继光式”来形容大无畏的英雄壮举。1931年,黄继光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很早去世,他10岁就给地主打工。母亲告诉黄继光,长大后要

  • 春秋战国有多少个国家啊?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时期有108个国家.齐、晋、秦、楚、陈、吴、越、韩、赵、魏、宋、鲁、卫、郑、钜、邾、杞、杨、蔡、剡、任、藤、费、倪、曾、缯、邳、巢、随、钟吾、刘。六、召、周、道、房、沈、申、苏、温、廖、舒、舒鸠、舒庸、舒廖、燕、南燕、许、徐、虞、虢、黎、无终、中山、安陵、邓、贾、邢、甘。荣、巴、蜀、单、州、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