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楚国是大国,为什么武安君能够直岛郢都?

楚国是大国,为什么武安君能够直岛郢都?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896 更新时间:2024/1/14 7:17:52

楚国是战国七雄中响当当的大国。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国土面积也是最大的。巅峰时期的楚国,其统治面积比其他六国的总和还多。楚国拥有的战略纵深和潜在国力,是包括秦国在内任何一个战国不敢也不可能忽视的。难怪项燕在秦灭楚时说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是说明楚人的倔强和抗争意识很强,另外也是一种战略底气的自然抒发!毫无疑问,楚国一直是一个超级大国的存在。但是,楚国却很难称得上是超级强国。

楚国有过短暂的强盛时期,如“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时期,楚国国力超群,足以制霸中原!但时间拉长到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则变得不那么耀眼了。更多时候是一种大而不强的尴尬存在。不然也不会被敌国轻易拿下首都。其实首都被敌国占领不是楚国的唯一一次。

春秋时期,楚昭王任上,吴王阖闾攻破楚国都城郢都,楚昭王被迫迁都于“”;前279年,楚顷襄王任期,秦军攻破楚国都城,楚国再次迁都“陈郢”;楚考烈王时期,为了躲避秦国兵锋,前253年又迁都矩阳,前241年,迁都寿春。合计一下,楚国曾经被攻破了两次国都,为了逃难先后迁都4,5次。国都为国之根本,世界上有迁都如此频仍的超级强国吗?

楚国大而不强是各国心底的猜测,但均不敢轻易招惹这个大块头。真正失掉遮羞布是因为一场战争鄢郢之战,这是秦楚争锋的里程碑战役。是役秦军攻破楚国别都鄢(湖北宜城)、都城郢(湖北江陵),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至此,其他各国终于摸清了楚国的底牌,楚国再也没有问鼎天下的雄心。

鄢郢之战,秦将白起选择最佳出兵时机和进军路线,利用楚王城池不修,采用掏心战术攻入楚国,用决水攻城的战术攻克楚国别都鄢城,然后沿长江东下深入楚境,攻陷楚国国都郢,焚毁楚国的宗庙和夷陵。这场战争是白起的封神之战,秦兴楚衰自然有白起的重大作用,但根本原因还在楚国自己身上。

准确说就是楚国没有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其一,楚国的改革不彻底!

楚国是一个上古遗风特别重的战国,其国内氏族力量非常强大,比其它诸侯国大得多。楚国兵力除了一部分掌控在君王手中,其他大部分都分散在氏族手上。楚王想要调动他们,就需要征求各个大氏族的意见,意见相左时往往会遭遇障碍。因此楚国虽大,却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导致行政效率很低。正是因为看到这点,战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吴起来到楚国得到楚悼王的赏识,决意在楚国实施一场深刻的改革。改革主要有四个方面:废掉世袭制度,推行封建法治,整理财政和巩固国都。这样的改革,尤其是前两项无疑是动了氏族的利益,因而遭到很大反对。这样的反对在楚悼王在世时还可以克服,但不幸的是,改革刚刚取得一定成效,楚悼王就逝世了。失去最大依靠的吴起,不仅改革事业法继续,而且自己还遭遇了惨死的命运。这不仅是吴起的悲剧,更是楚国的悲剧,自此楚国失去了角逐天下的底气。

其二,楚国缺乏明君和持久的治国方略!

楚国也有非常了不起的君王,如一鸣惊人的楚庄王,锐意进取的楚悼王。但是这样的明君比例还是太少。而且相较于秦国,楚国不仅明君少而且的没有持续的治国方略。同样是改革者遭遇横死,但秦国的国君是一代代把改革进行到底;楚国则不然,在挑战面前其君主往往选择了妥协退让,最后都变成了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庸君昏君。

其三,楚国缺乏一个明确的文明中心!

一国之都必然是国家文明的中心,往往是国家最繁荣富庶也是权力最集中的地方。战国七雄中,楚国是变换国都最多的。据不完全统计,楚国先后有7个都城。楚国人爱迁都当然不仅是因为他们喜欢搬家,也是内外因合力的结果。但客观上造成了楚国没有形成一个长期连续的文明中心,这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楚国的大而不强。

鄢郢之战是战国中后期秦楚国力演变的缩影。楚国之所以惨败,根子在于秦楚国力的差距。在冉冉升起的秦国面前,楚国很像是一个破旧的大屋,外强中干,白起不过是对着门踹了一脚,结果整个大厦都差点倒下了!

楚武王群蛮后,吞并了南方的蛮地蛮民仅仅是地盘大。中原南下的楚贵族带领一帮数量多的蛮民有什么用?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充分说明被赵国弃用的廉颇即使被楚国迎回去,但廉颇分明看不上楚国的战力。

战国时期,楚国外的六国的政治制度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秦国施行了举世闻名的商鞅变法。而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贵族势力已经在几代国君的内乱中被严重打击,就算没有变法,秦国的君主集权程度也是很高的。韩赵魏齐四国本就是卿大夫建立,体制已经比较优越了,此后还有李悝变法、赵武灵王改革、申不害变法、齐威王新政,等于变法了两次,虽然都没有秦国彻底。

而楚国国土广袤人口(蛮民)众多的“大帝国”楚国,还是个西周的翻版,楚王之下,各县都有世袭的“公”管辖,基本可类比西周的诸侯。旧贵族实力异常强大。楚悼王引进吴起实行变法,还被旧贵族反扑失败。国君的集权程度堪比西周。从战国时期的能臣武将出身就能看出来,楚国外的六国,活跃着大批出身士阶层的人才,都能身居高位,各国活跃的客卿更是层出不穷。而楚国,整个战国时期,阶级固化严重,主要官职被同姓贵族昭、景和外姓贵族黄、项等家族把持,客卿只是个摆设。

所以秦将王翦采取了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说白了就是由于楚国地盘大,多带些兵采用“围楚”的方式就灭了楚,远远比不了秦灭赵的长平、邯郸之战,灭魏时大梁的城防工事死守,秦军强攻毫无奏效,于是引黄河水灌入城内的战役。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侵略国家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20年前,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朝光绪26年,由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慈禧太后的头脑发热以及列西方列强的贪婪,最终引发了当时8个列强对于清朝的武装侵略,这就是著名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当时,参加按侵华战争的8个国家分别是: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德意志帝国、法兰西第3共和国、日本帝国、俄罗斯帝国

  • 长平之战详细攻略?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

  • 欧洲战争故事:艾劳会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艾劳会战发生在公元1807年的艾劳会战,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与第四次反法同盟作战期间,所经历的一场惨烈的战役。艾劳会战简介几乎在法国近代所有重要的军事文献中都有记述,欧洲历史学家提到这场战争时,也常常会用“血流成河,惨烈异常”这类令人触目惊心的词语来形容,究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艾劳会战是一场

  • 水浒传中著名典故并简要概述 三个左右 在线等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1、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冈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兴不多事,只见一棵树上写着: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冈客商,应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武松认为,这是酒家写来吓人的,为的是让过客住他的店,竟不理它,继续往前走。太阳快落山时,武松来到一破庙前,见庙门贴了一张

  • 古今有哪些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这可是一个大题目,详细写可以单独写一本厚厚的书。限于篇幅,这里只能简要地叙述一些。如同小提琴的逐步形成和定型一样,小提琴演奏艺术的逐步形成和明确化也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出现真正的演奏家之前,非正职、非专业的演奏者和民间艺人就是这个历史时期的无名英雄。作为催生小提琴诞生与定型的发源地,意大

  • 红军感人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夹金山高又高,坚持一下胜利了!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这名唱歌的女战士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翻雪山时,小姑娘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大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

  • 1952年十月的哪个地方战役是最后一次大规模交战?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是朝鲜战场上的上甘岭战役。1952年10月中旬,美国侵略者为了扭转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谋求在谈判中的有利地位,片面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接着向我军防御战线中部的上甘岭两个连据守的只有3.7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发起强大攻势,即所谓的“金化攻势”。敌军先后投入约6万余人,妄图分割我防御体系,迫我后退。守

  • 刘邦项羽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霸王举鼎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24岁的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为了扩大力量,项梁派项羽去联络桓楚一起反秦。桓楚趾高气扬地说:你能敌万人,我们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举得起吗?项羽先让桓楚手下4名健壮的大汉一起举鼎,然而大鼎却像生了根似的丝毫未动。然后,他自己撩起衣襟,大

  • 战争的国家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车臣、阿富汗、刚果、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斯里兰卡、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海地。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国对越反击战.中印战争.英阿马岛之战.两伊战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战争.中东的三次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印巴战争波黑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美国入侵伊拉克战争二战以后发生的比较有影响

  • 古代武器中属于防守的是什么武器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盾[编辑本段]武器文献中也称为“干”,可以掩蔽身体,防卫敌人的兵刃矢石的杀伤,通常和刺杀格斗类兵器,如刀、剑等配合使用。早期的盾都用木、皮等材料制作,表面霖漆,形状多呈长方形或上窄下宽的梯形,长度一般不超过三尺。其中又分为步兵用的步盾和车兵用的子盾(小盾)。到了春秋(乃至战国),盾仍然以木和皮革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