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吞吴″前奏,到″吞吴″过程,再道出″吞吴″玄机;来回答这个问题。越王勾践(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5年),姒姓,本名鸠浅,古时华夏文字不同,音译成了勾践,又名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荀子王霸》认定的春秋五霸之一。
前奏:
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年),吴王阖闾得知允常去世的消息,于是出兵攻打越国。在李(今浙江嘉兴南),勾践派敢死的勇士向吴军挑战,排成三行,步至吴军阵前,齐声呐喊着自刎身亡。吴军看得出神,越军趁机袭击吴军,吴军战败,越国大夫灵姑浮用戈攻击吴王阖闾,斩落吴王阖闾脚拇指。吴王阖闾被迫撤军,军队退至七里,吴王阖闾因伤重去世,吴王阖闾临终前,告诉儿子夫差说:“一定不要忘记向越国报仇。”
兵败求和
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秣马历兵,准备攻打越国。勾践决定先发制人,在吴国未发兵之前讨伐吴国。范蠡劝阻,勾践不听继续发兵。夫差听说之后,派遣全部精锐攻打越军,在夫椒击败越军。勾践仅以五千兵退守于会稽,吴军进而围困越军。
越王勾践追悔不已,范蠡建议勾践向吴王夫差请和,并入吴国为臣,于是勾践令大夫文种去吴国交谈。表示越王勾践愿意入吴,携妻带子为臣。吴王夫差同意勾践之请,相国伍子胥反对此事,认为上天要吴国灭越,不能同意越王的请求。
文种回到越国后,将吴国的态度告诉了勾践。勾践听闻决定杀妻灭子,与吴国决一死战。文种认为吴国太宰伯生性贪财,可以送予财货,以离间吴国君臣。勾践认为可行,就派人送予伯财货美女,伯果真接受了越国的贿赂。去对吴王夫差进言:“若继续进攻越国,必然使得勾践杀妻灭子,焚烧宫室,与吴国拼死一战,到时会越国上下同心,仅剩的五千人会同仇敌忾,到时会更难从中取利。”吴王夫差认为有道理,接受了越国的请和。伍子胥告诫吴王:“如今赐良机,不灭越,此后将会追悔莫及。”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言,赦免了越王勾践,并从越国撤军。
三个月后,勾践入吴称臣。夫差让他们夫妇俩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勾践又采用大臣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问政事,杀害伍子胥。
越王勾践还出台了促进越国人口增加的法令。通过一系列发展生产与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来使越国富国强兵,具备了伐吴复仇的能力。
乘虚而入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精兵北上″黄池会盟″,仅留老弱与太子留守,越王勾践乖机伐吴。派遗善于水性的水军二千人,训练有素的战士四万人,受过良好教育的核心近卫军六千人,技术型军官一千人,攻打吴国。杀吴太子。吴王夫差紧急回国,越国自觉无力灭吴,迫使吴国求和。
公元前478年,越国再度率领大军攻打吴国,在笠泽大败吴军,吴国自此一蹶不振。
灭吴称霸
公元前476年,越王勾践再次伐吴。公元前475年,越兵围困吴国。公元前473年,越兵攻入吴都,吴国灭亡。越王勾践本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东(今舟山一带),给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那里。吴王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伍)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越王灭掉吴国,杀死了太宰伯,至此,越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总结:综上所述,所谓″三千越甲可吞吴″,只不过是蒲松龄的文学修辞语句。但不可否认的是,越国从败国到胜国;从弱到强;以弱胜强,这是历史事实。灭吴国的玄机就是举国上下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共雪国耻的这种精神!它才是致胜的法宝!漫步在竹林一一2019年秋于君山
越王勾践这家伙太不厚道了,当初越国闹饥荒,吴王夫差借了一大笔粮食给他们度过灾年。结果等到越国丰收后,就还了一大笔粮食回去。
夫差让人检查了一下,发现越国这批粮食质量相当高。于是夫差就让人留下一部分做明年的种子。结果第二年吴国拿这些种子种粮食,颗粒无收!
为啥?因为越王勾践在还粮食的时候,偷摸地把这些粮食给蒸熟了,外表上看不出来,可实际上种子已经没啥用了。
吴王夫差还傻兮兮地认为,这批种子是水土不服,结果当年吴国大灾,从上到下都没饭吃,不仅饿死了一堆人,而且还导致军心涣散。越王勾践觉得时机成熟了,就在这个时候带兵灭了吴国。
所以说,三千越甲可吞吴,那只是科幻小说的一种表现手法,真正要想吞吴,必然要采取各种手段,以上只是其中一种而已。
一、反间计,屡试不爽。自古以来,反间计就是屡试不爽的一种计策。以至于很多人明知道上当了,都会选择视而不见。勾践为了达到复仇的目的,当然也不会放过这种无解的计谋。
早年吴王阖闾带兵来攻打越国,结果被勾践一顿揍,最后死在了战场上。阖闾的儿子夫差上台以后,立志为父亲报仇,将越王勾践击败并且俘虏了。
从此勾践便跑到吴国做了奴隶,这下子有好戏看了,勾践为了生存,的确是拼了。什么事儿都干,睡草棚、喂马,甚至品尝夫差的粪便。
这一套流程走了三年以后,夫差觉得自己的儿子都比不上勾践孝顺,所以就把勾践给放回去了。你要是勾践,你也忍不住想要报仇,虽然是你先杀了人家老爹,可每个人都只会记住自己的仇恨,从来不管仇恨的来源在哪儿。
勾践回去以后,不断给夫差送钱送粮送美女,尤其是送美女,彻底将夫差给征服了。时机成熟以后,勾践的反间计便起作用了。
勾践给吴国太宰伯送了一堆金银财宝,彻底收买了伯。所以当伍子胥劝夫差别攻打齐国,先杀了勾践时,伯跑来告诉夫差:伍子胥这哥们打算依靠齐国反叛吴国!
夫差本来就嫌伍子胥这家伙太烦,所以听信了伯的话,送了伍子胥一把宝剑,让他自尽了。勾践的反间计成功了,同时又麻醉了吴王夫差,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此消彼长,消耗吴国实力,增强自身力量。勾践真会玩,他为了消耗吴国,可谓是穷尽所有的力量。但凡能想到的办法,几乎都被他想到了。最关键的是,还不会引起夫差的怀疑。
勾践在越国搞了一堆上好的木材,将这些木材无偿地送给吴国。为啥?因为吴国有了木材以后,就会想到大兴土木。
大兴土木消耗大量吴国的人工和财富,这么一来吴国的实力就被削弱了。而勾践自己呢?依旧住着茅草棚,没有灭掉吴国之前,勾践是不会有任何享受的想法的。
此外勾践又从吴国那儿大量购买粮食,这么一来吴国本身的储备粮就不够了。吴国仗着每年丰收,压根就不怕,结果从越国搞来的种子,居然都是被蒸熟的。
对于自己国内,勾践则采取了各种增强措施。比如说鼓励生育,家里生孩子,都有官方接生婆照料,生了3胎的家庭,朝廷还免费派遣保姆到你家照顾。生男孩生女孩,都能够得到朝廷的奖励,这下子大家生孩子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没事儿就在家造娃。
对于军队训练,勾践也十分上心。他不断给士兵们灌输国仇家恨的思想,使得每个士兵都义愤填膺,恨不得把吴国给吃了。这个时候的越国,真可谓是虎狼之师。
勾践被囚禁3年,放回国到开始伐吴,这期间用了7年时间,伐吴开始后,又花了9年时间,终于将吴国一举消灭。哪有什么轻而易举的成功?你觉得轻而易举,那是因为人家不愿意告诉你,他们背后的辛酸。
三、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时间,长达19年。从勾践被俘虏开始,越国人身上就背负着一种耻辱。囚禁3年,回国发展7年,攻灭吴国花了9年,一共19年时间,一般人可等不及。
勾践一边采取消耗吴国的措施,一边采取增强越国的措施,时间长了,效果自然能够体现出来。最关键的一步终于来了。
越国要是正面跟吴国较量,哪怕花了19年时间,也未必能大获全胜。为了保证战争的顺利,勾践必须要选最合适的机会。
当黄池会盟开始后,勾践极力怂恿夫差前往会盟,争夺霸主之位。夫差当时志得意满,觉得都快20年时间了,勾践早就臣服于自己了,所以没有防备越国。
夫差带着吴国精锐北上会盟,结果导致吴国内部空虚。勾践的机会终于来了,勾践带着5万人马一举击败了吴国境内的老弱病残,并且诛杀了吴国太子。
夫差得知消息以后,已经来不及了,再加上吴军军心不稳,所以再次被勾践击败。自此夫差就不是勾践的对手了。
我认为勾践攻打吴国的同时,控制住了吴国大多数将士的家属,使得征战在外的吴国精锐压根就没心思和越国打仗,这才是战争胜负的关键,但是这种卑劣的手段,一般不会写在史书里。当年吕蒙之所以击败关羽的荆州兵,就是利用了这一点。
总结:勾践灭吴,绝不是偶然。花了19年时间蛰伏,这样的人活该可以获胜。因为人生有多少个19年呢?这样的博弈成本未免太高了。
勾践灭吴以后,成为了春秋末期的霸主。同时也使得吴越两地连成一片,文化、习俗也开始逐渐交融。所以我们现在看苏南和浙北地区的文化,其实是相当接近的。
参考资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