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695 更新时间:2024/2/3 5:51:32

对于中西化的这种差异,在中国城表现得尤其明显。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来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理所当然。常碰到这种情形,已成年子女抢着为年迈的父母付钱,双方抢来抢去,争个半天。老外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搭界。甚至有些小孩买东西,也得自掏腰包,用他们帮助父母做家事挣得的零用钱来支付。每当我伸长手臂,接过比柜台还矮的小孩,从口袋上的钱包取出的钱币时,心中总有一股难以名状的难过,真想责问站在一旁的家长,为不掏钱?而那些已成年子女,在金钱上,年迈的父母,同样经济分明,年迈父母从干瘪的钱囊中抖抖索索掏钱时,他们却是心安理得,丝毫不为之动容。

有一位大客人,住在高级白人区,是个医生,每次来都要买上几千块的东西。有一次陪纽约来的母亲来买东西。老板见是大客人,不敢怠慢,亲自接待,带他们上楼看贵重物品,好半天才下来,老板忍不住发话了,“老太太真挑剔,什么都看不上”。在楼下,老太太挑中3个总价为50美元的景泰蓝小盒子及一个等价的粉红水晶小象,她拿在掌心把玩着,爱不释手,一会说要买象,一会儿又说买盒子,再三考虑着。我心中不免嘀咕了:既然喜欢,为何不爽快买下,真是个吝啬鬼。这时,站在她旁边的儿子有些不耐烦了,对母亲说:“你只有50多块,只能买一样,等你回纽约,汇钱过来,老板会帮你寄去。”噢,我错怪老太太了,原来不是她挑剔、吝啬,而是她实在没钱。心中顿时五味杂陈:难怪美国人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没有中国人这么高,这个挥金如土的医生,宁愿看母亲失望而归,也不愿为母亲尽一点孝心,付一点小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培养出了个有钱的儿子,父母却沾不到一点光。

这就是现实的美国,儿子可以是百万富翁,父母却照旧穷困潦倒,和中国人的“母以子贵”,“一人得道,合家升天”的中国传统天差地别。

如今,家庭、亲情观念强的中国人来到了美利坚这块土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及尊老爱幼的美德难免不受到美国文化的冲击,但愿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能坚持自己的优良传统及美德,让中华文化开得更鲜艳,更灿烂。

中美文化基本差异:中国观念与美国观念对比分析

集体主义:一般而言,中国和其他亚洲文化反映了社会科学家称为“集体主义”的取。这些文化比较注重群体合作和个人谦虚。

个人主义:相反,美国人通常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取向。他们更重视独立性。自我实现即使不是一种期望,但至少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美国人更重视不受外部制约的“自由”。

社会关系: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比美国人更加正式,等级更分明。中国人似乎非常习惯于等级分明的结构,他们可基于自己在结构中的位置和惯例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美国人则更侧重于非正式和平等关系。美国人通常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在一起最自在;他们不太重视社会等级。

友谊: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可能拥有少数终生挚交,他们彼此之间交情深厚,愿意相互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美国人可能有许多“朋友”和熟人,这些朋友和熟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换,彼此之间承诺的义务有限。

义务在中国人之间,与他人的关系通常意味着彼此之间的义务。与此相反,美国人倾向于回避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长期义务的局面。

任务取向与关系取向:中国人侧重于关系取向。保持和谐的关系比完成任务更重要。相比之下,美国人侧重于任务取向。完成工作通常比关系更重要。

和谐与“事实”:中国人所受的教育通常是避免直接冲突、公开批评和具有争议的话题。他们希望在周围的人中保持和谐,给别人留“面子”。相反,美国人通常愿意直接面对问题、提出批评、讨论具有争议的问题,并坚持自己认为是“事实”的意见。他们对“面子”并不在意。

法律、规章和条例的作用:在交往方面,中国人通常更信任人际关系,而不太信任书面规则和程序。而美国人一般认为书面规则适用于每一个人,并且能够产生公正、合理的程序和决定。

时间观念:中国人比较怀旧,也比较注重未来。美国人通常对过去不太感兴趣,他们注重的是眼前的情况。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农村笑话故事全集?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某男子好酒,逢酒必醉,醉后好惹是非,一日他到朋友家去吃饭,又喝醉了。朋友送他回家,在路上一不小心,一头撞上了路旁的电线杆上,撞得眼冒金星。他用手摸了摸额头,把朋友拉到旁,严肃地说:哥们儿,这回不能怪我了,你看见的,这次是他先动的手。70年代农村是走集体化道路。既人民公社化,下分大队,小队,生产队口粮

  • 历史明输实胜的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淞泸会战。在这场战争当中,是以国军失败结尾。虽然这个结果不是很让人满意,但反一个面来看,这场战争却是中国的胜利。若不是这场战争,日本人前进的脚步就不会被打乱,他们也不会因此而改变侵华的战略方针。就是因为这场战争,国军们将日本人的注意力分散了,而且还渐渐的消灭了不少日军。以至于后来爆发全面侵华战

  • 古代历史人物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历史人物:1、秦始皇。都说三皇五帝开天地,伏羲、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等,其实这些都不算真正的帝王,应该是华夏部落的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就是夏朝、商朝的天子们也是王、而不是帝的,战国诸侯大多是周天子属下僭越称王的,真正的千古一帝、收复六国,实现民族大一统的开国皇帝就是秦国的嬴政,史称秦始皇。

  • 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p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

  • 《童年》印象深刻的一个小故事100字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童年》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美妙的天才讲出来一个悲惨的童话。在那种黑暗生活中,残酷的社事情太多了。小孩子做错了一点事,要脱掉裤子挨打;父子兄弟间为了分家,吵架斗殴,甚至打得头破血流;外祖母毫无过失,也逃不了外祖父的拳打脚踢;米哈伊尔舅舅为了寻开心,用烧红的顶针捉弄老匠人格里戈

  • 幼儿园中班教育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给孩子说故事的话,在内容上,给2-3岁幼儿可讲些动物、植物等故事,贴近现实的生活故事当然更好。故事要短,形象要生动,情节不要太曲折。下面这些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幼儿园中班教育故事幼儿园中班教育故事:细菌的自述我叫“细菌”,你可别小看我,只要哪个同学稍一疏忽,不注意卫生,我可会乘虚而入,进行活动。在垃

  • 世界上名人持之以恒团结互助的事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团结与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的团结与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他们一起合作,亲密无间,《资本论》这部经典著

  • 祖籍甘肃的名人?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沮渠安周,生于甘肃张掖,460年去世。尹喜,开派隐仙(文始)、化胡西域,生于甘肃天水。辛谧,散骑常侍,慰抚关中,生于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市),350年去世。王渊,1076年生于熙州(今甘肃临洮)。甘肃出了很多名人,比如说:水军益、张保和、朱军、李修平……还有著名演员黄轩、罗海琼、孙茜、魏晨……其实甘

  • 三国演义一百零八将的主要人物及其重要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关羽,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擒庞德,降于禁,败走麦城张飞,斗吕布,喝断当阳桥,义释严颜,大战马超,大战张赵云,初斗文丑,长坂坡救主,汉水之战,斗姜维马超,杀得曹操割须断跑,斗许褚,斗张飞黄忠,大战关羽,斩夏侯渊周瑜,火烧赤壁陆逊,火烧连营曹操,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诸葛亮,初出茅

  • 乐不是蜀的历史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乐不思蜀”相关的历史人物是刘禅。出处如下:《三国志·蜀志·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惮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译文:司马文王同刘禅一起欢宴,司马文王喊来乐工舞女,特地为刘禅演唱刘禅故国蜀地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