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24孝中的5个故事?

24孝中的5个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65 更新时间:2024/2/24 6:48:49

24孝中的5个故事?

0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百里负米

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05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关于孝的故事

1、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2、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3、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4、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5、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6、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故事一】

明朝太宰杨巍,每次上朝参拜完以后,就回到家中闭门谢客,穿起便服侍奉他的母亲。他为母亲端洗脸水,倒痰盂,搔痒擦背,所有的事都亲自去做。春天,他穿起平民百姓的衣服,把老母背在背上,在花丛中漫步游荡,树枝摇曳,花香扑鼻,他们在树荫下欢快娱乐玩一整天。不久,他以供养老母为理由,请求归乡,他的母亲一直活到一百零四岁。

【故事二】

江苏昆山的顾恂五十岁了,生了个儿子叫顾鼎臣。稍稍长大一点时,写了一篇陈述自己衷情的表文,每天晚上焚香,告请上天,愿意把自己的寿数加给父亲。慢慢鼎臣长大成人了。一天晚上,他作了一个梦,梦见一只黄鹤从天上飞来。走近一看,原来是他自己焚烧告天的表文。表文后面写了一个很大的‘元’字,下面用朱砂红笔批注说:‘鼎臣愿减少自己寿数加给父亲,出于一片至诚之心,父亲增加二十四岁,儿子中状元。’后来顾恂寿命果然活到八十多岁,亲眼看见鼎臣中了状元,名满天下。

【故事三】

陈荣是福建建宁人,他对母亲非常孝顺。明朝天年间,县城遭水灾,老百姓被水淹没漂流。陈荣和他母亲被冲散,在两处各自都抱著一根木头。当陈荣到达岸边时突然遇见了母亲。原来,一艘官船中有位郡守夜晚作梦,梦见神对他说:‘明天中午,有孝子来搭你的船。’太守于是将船靠在岸边等待。到了中午,一根木头冲到岸边,陈荣就附在木头上。太守非常惊奇地问他:‘怎么你的孝心竟感动了上天呢?’陈荣说:‘我哪里知道什么孝不孝,我只知道有个老母亲,一时一刻也不敢忘记罢了。’

聊斋志异

《孝子》原文

青州东香山之前,有周顺亭者,事母至孝。母股生巨疽,痛不可忍,昼夜梗ㄒ簦浩担┥搿V芨Ъ〗镣奘场J虏蝗苡羌逦抟晕啤C胃父嬖唬骸澳讣怖等晷H淮舜侨烁嗤恐荒苡嚼徒光病!毙讯熘D似穑匀懈钚踩猓馔崖洌醪簧蹩唷<币圆疾剩嗖蛔S谑桥肴獬指啵竽富即Γ唇厝欢僦埂D赶参剩骸昂我┒樾绱耍俊敝芄疃灾D复坝V苊垦诨じ畲Γ雌拮右嗖恢病<热芯薨倘缯疲挹抵嫉闷湎辍

异史氏曰:“封股伤生,君子不贵。然愚夫妇何知伤生为不孝哉?亦行其心之所不自己者而已。有斯人而知孝子之真,犹在天壤耳。”

《孝子》译文

在青州东香山之前,有一位叫周顺亭的人,非常孝敬母亲。他的母亲大腿上长了一个大疖子,痛得简直难以忍受,只能白天、黑夜里不停地呻吟。周顺亭不厌其烦地为母亲敷药、按摩,以致废寝忘食。可是,几个月过去了,母亲的病痛还是不愈,周毫无办法、忧心忡忡。夜晚,死去的父亲托梦告诉他:“你母亲的疾病全在于你的孝心。但是,她的疮伤要用人的肌肉制成的药膏,敷在上面才能痊愈的。你光靠担忧还是不行的。”周醒来觉得很惊奇,连忙起床,用刀把自己的一块胁部的肉割下,却不觉得怎么痛。他又用布把伤口包扎好,鲜血也止住了。周把自己的肉制成药膏,然后敷在母亲的疮口中,其痛感马上消除了。母亲高兴地问:“是什么药,这样地灵验呢!”周不便告诉实情,只能搪塞过去。母亲的疮伤终于痊愈,周设法掩饰自己的割伤处,即使是他的妻子也茫然不知其故。等到割伤痊愈后,被留下了一块巴掌大的伤疤,妻子再三盘问,才得知其真正的原由。

异史氏说:“割大腿上的肉危及生命,君子不提倡那样做。然而,愚夫愚妇怎么能知道伤害父母给的身体是不孝呢?他们只不过情不自禁地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有了这样的人,才知道天地之间果真有真正的孝子。

答:关于孝的故事

“香九龄,能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01孝感动天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让继承王位。舜登天子位后,对其父仍毕恭毕敬,封其弟象为诸侯。

02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03啮指痛心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日家中来客,母亲不见曾子,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急忙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缘由。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子释然。04百里负米

仲由也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仍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却也不可复得。”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孔子家语·致思》)

05芦衣顺母

闵损,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鹿乳奉亲

郯子是春秋时期的人。郯子父母年老时患眼疾,需要饮用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戏彩娱亲

老莱子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常身穿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12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13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时任魏郡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14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5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6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乳姑不怠

崔山南,唐代博陵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8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19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0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21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22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3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24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50字?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成语狡兔三窟的故事:孟尝君薛文被封在薛城,有很多人向他借钱。于是孟尝君派门客冯谖去向这些人讨债,冯谖将所有欠债的人聚集在一起,当众烧掉了所有的欠条,对众人说他们有钱就还,没钱就不用还了。孟尝君听说后虽然很生气,却没把冯谖怎么样。后来孟尝君受到齐王迫害,被罢免相位,贬回薛城。回到薛城,孟尝君受到百姓的

  • 传统文化话题作文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传统文化话题作文,欢迎大家分享。传统文化话题作文1“老吴深色娱,戒惧在饮食,要级铭盘孟,下著如对敌”更写出面对佳肴不知从何下口的抉择。肉食从来意自凝,希孟况与病相宜”他不信药

  • 长津湖之水门桥的内容概括?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电影《长津湖》的续集,讲述了七连战士们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又将面临更艰巨的挑战和更猛烈的火力,他们将在美陆战一师撤退路线上的咽喉之处水门桥阻击敌军,任务会更加艰巨,战斗场面会更加激烈,为赢得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也会令人更加动容。长津湖之水门桥发生在朝鲜战争时期,我

  • 1920留法勤工俭学主要人物名单?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1919年至1921年初,在李大钊、吴玉章、蔡和森、周恩来、赵世炎等人的推动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达到高潮,前后共有18个省1600多名勤工俭学学生,分20批到达法国,其中有徐特立、蔡和森、王若飞、向警予、蔡畅、郭隆真、刘清扬、周恩来、邓小平等。他们一边从事辛苦的劳动,一边勤奋学习,其中的五四运动骨干

  • 春节的习俗50字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春节的习俗有扫尘、办年货、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舞龙、舞狮、游神、祭祖、放爆竹、烟花、年例、拜年等。1、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扫尘的意义在于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希望来年的生活过得更加的美好。2、拜年新年的初一,人

  •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我记得最清楚的故事就是司马光砸缸北宋时,有一个很聪明的小孩,他就是司马光。这个小孩,生来聪慧,喜欢动脑筋,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显得与众不同。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花有树还有假山,大家你追我赶,玩的很高兴。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爬到了假山上去玩,突然,一不小心掉进了假山边上的大水缸。水缸里

  • 求一篇关于传统文化的英语作文,,,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nthe21~(st)century,globalizationtakesgreatinfluencesnotonlyonthefieldofeconomy,butalsoonthatofculture,itmeanstheconstantdominanceofwesternculture.Oneo

  • 好的故事 鲁迅 读后感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鲁迅的《好的故事》易于理解。文中所描写的景物(我板书):小船,山阴道,新禾,草,花,,乌桕,鸡,狗,斜栏,农夫,村妇村女,茅屋,塔,晒着的衣裳,笠,天,去,竹,小河,萍草,游鱼……。文中并没写“故事”,所以读者回答不出“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好的故事”指的就是文中所描绘的一幅美丽的图画,因为鲁迅在

  • 大象蚂蚁蝴蝶编一个童话故事作文?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一天,蚂蚁,蝴蝶和大象在一起玩耍。蚂蚁不小心把大象心爱的玩具给打破了,大象高卷着鼻子,闭上眼睛说:“蚂蚁你打破了我心爱的玩具,快给我滚出去。”蚂蚁只好回了家,第二天蚂蚁带着新买的玩具诚心诚意地向大象道歉。大象就是不搭理蚂蚁。大象独自玩着玩具,一不小心玩具掉进了一个小洞里面,可是大象肥胖的身体进不去。

  • 孝心小故事50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孝心小故事有: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