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官渡之战胜利者是谁,官渡之战战争过程

官渡之战胜利者是谁,官渡之战战争过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769 更新时间:2024/1/23 9:46:55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战争过程

前期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东临沂北)入青州,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安(今山东沂水县)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黄河北岸),令于禁率步骑二千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协助扼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从当时情势而言,这种部署是得当的。首先,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其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许都,后勤补给也较袁军方便。[2]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十二月,当曹操正部署对袁绍作战时,刘备起兵反曹,占领下邳,屯据沛县(今江苏沛县)。刘备军增至数万人,并与袁绍联系,打算合力攻曹。曹操为保持许昌与青、兖二州的联系,避免两面作战,于次年二月亲自率精兵东击刘备,迅速占领沛县,转而进攻下邳,迫降关羽。刘备全军溃败,只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绍。当曹、刘作战正酣之时,袁绍谋士田丰建议袁绍“举军而袭其后”,但袁绍以幼子有病为辞拒绝采纳,致使曹操从容击败刘备回军官渡。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正月,袁绍派陈琳书写檄文并发布,檄文中把曹操骂得无法忍受。二月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四月,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乃乘机率轻骑,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趋白马。关羽迅速迫近颜良军,冲进万军之中杀死颜良并斩首而还,袁军溃败。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迁徙白马的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8]。袁绍率军渡河追击,军至延津南,派大将文丑与刘备继续率兵追击曹军,曹操当时只有骑兵六百,驻于南阪(在白马南)下,而袁军达五六千骑,尚有步兵在后跟进。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马,并故意将辎重丢弃道旁。袁军一见果然中计,纷纷争抢财物。曹操突然发起攻击,终于击败袁军,杀了文丑(文丑为乱军所杀,并不是关羽斩杀),顺利退回官渡。颜良、文丑都是河北名将,却被一战而斩,袁绍军队的锐气被挫伤[9]。

相持

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七月,进军阳武(今河南中牟北),准备南下进攻许昌。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立营与袁军对峙[10]。九月,曹军一度出击,与袁军交战不利,退回营垒坚守[11]。

袁绍构筑楼橹,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曹军制作了一种抛石装置的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袁军又掘地道进攻,曹军也在营内掘长堑相抵抗,粉碎了袁军的计策。双方相持三个月,曹操外境困难,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一日见运粮士兵疲于奔命,于心不忍,不禁脱口而出,“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

曹操写信给荀彧,商议要退守许都,荀彧回信说:“袁绍将主力集结于官渡,想要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刘邦项羽没有人肯先退一步,以为先退则势屈。现在公以一当十,扼守要冲而使袁绍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情势已然明朗,绝无回旋的余地,不久就会发生重大的转变。这正是出奇制胜的时机,千万不可坐失。”于是曹操决心继续坚守待机,同时加强防守,命负责后勤补给的任峻采取十路纵队为一部,缩短运输队的前后距离,并用复阵(两列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和捕捉战机,击败袁军,不久派曹仁、史涣截击、烧毁袁军数千辆粮车,增加了袁军的补给困难[13]。

期间,汝南郡黄巾军刘辟叛变,袁绍使刘备前往相助,又派韩荀钞断曹军西道,皆被曹仁击破[14]。江东孙策意欲偷袭许都,却被刺客暗杀[15]。

奇袭

同年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县内)、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袁绍获知曹操袭击乌巢後,一方面派轻骑救援,另一方面命令张郃、高览率重兵猛攻曹军大营。可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等,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张郃、高览闻得乌巢被破,于是投降曹操,导致了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崩溃[16]。袁绍仓惶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七万余人,也有说是八万人[17]。

官渡之战增强了曹操的实力,为曹操击溃袁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方仅有曹操和袁绍势力较大,此战击溃了袁绍,北方就无人能和曹操抗衡。

3战争结果编辑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其他战后相关事务:

1、官渡之战后,曹军活捉了沮授。沮授一直深得曹操赏识,起初曹操赦免沮授并且厚待他,但最后沮授因想要回到袁绍阵营而被曹操杀害。[2]

2、曹操在袁绍大营发现许县及军中的某些人员,曾写信向袁绍表态,他下令将信件全部焚毁,以示安抚反侧。[2]

3、官渡之战后,袁绍仅八百骑逃回北方,后悔不用田丰之言,但逢纪诋毁田丰,结果田丰被袁绍杀害。[2]

4、冀州地区发生反袁的动乱,袁绍率军平定。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淮海战役简介,淮海战役规模投入了多少兵力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想想也知道其影响是极大的。淮海战役背景还是因为1948年下半年,国民党提出的一些在华东华中加强进剿的战略。造成共军对战略要点“吃不掉”,对增援兵团“嚼不烂”。在此次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但是歼敌数

  • 长沙会战中日双方投入了多少兵力,长沙会战打了几次?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长沙会战打了四次,在前两次会战中,中日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胜利方,在第三次会战中,中国战胜日本,在第四次会战中,日本攻陷长沙。在四次长沙会战中,双方投入的兵力总共有二百余万,战况非常残酷。长沙会战图片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日本方面的指挥官是冈村宁次,他指挥日军从在赣北、鄂南、湘北三个地区攻击中国军队。在这次

  • 昆阳之战发生的时间,昆阳之战的双方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战争

    昆阳之战发生在清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由于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所以被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不仅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还直接影响了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这场战争也让身为偏将军的刘秀名声大震。下面随ak

  • 莱芜战役的简介过程,莱芜战役详细作战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莱芜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莱芜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背景据当代作家田茂泉介绍说,1947年1月中旬鲁南战役结束后,陇海路以南整个苏皖地区转入敌后游击战争环境。华中野战军主力北上转入山东。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华东解放区对党政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部队进行了统一整编

  • 三国中的三大战役是哪几个,三国期间的三大战役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尤其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最为著名。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统一北方大片土地;赤壁之战,孙刘两家联手抗曹,曹军大败而归,三分天下初露端倪;夷陵之战,孙吴大败蜀汉大军,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在这足以影响东汉末年政治格局的三大战役中,有一个人全程参与,那就是刘备。可

  • 钢锯岭战役有多残酷,钢锯岭战役死了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前期一部战争史诗巨作《血战钢锯岭》给观众们们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部电影主要是围绕着真实的历史人物美军医疗兵德斯蒙德所展开的。在这部电影中,我们了解到发生在钢锯岭上的战斗是非常血腥残暴的,日军一次一次的疯狂冲锋,打的美军是措手不及。那么历史上的钢锯岭战役是怎样的呢?冲绳是琉球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位

  • 金刚川人桥是真的吗,金刚川战役到底发生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金刚川》上映后,引起了广大的反响。很多观众都被《金刚川》中的事迹所感动,特别是高炮班和最后人桥的剧情,令人潸然泪下。不过电影有对这场战役进行杜撰,真实的战争实际上要惨烈的多。很多网友好奇,金刚川到底发生在哪里?剧中的人桥是不是真的?下面就准备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其实想要了解真正的抗美援朝战争,建议

  • 中途岛海战海战过程,中途岛海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中途岛海战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这场战役是真的打得十分的凄惨,虽然日本方最后输了,但是美国方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所以战役如果不详细的去分析的话,你会看不懂这场战役,那么也有人说了,这个中途岛海战到底有什么故事可言呢?还有这个中途岛前后的全过程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带

  • 朝鲜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朝鲜战争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指在1950年6月爆发于朝鲜半岛的军事冲突,朝鲜战争原本是朝鲜半岛上的南、北双方民族的内战,但是实际上美国、中国、苏联等多个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加入了这场战争,促而形成为了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后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1950年6月2

  • 塔山阻击战牺牲多少人,塔山阻击战有多惨烈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战争

    塔山阻击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第4、11纵队在辽沈战役中,为保障主力夺取锦州,于锦州西南塔山地区对增援锦州的军所进行的一次防御作战。塔山地处锦州、锦西之间,东临渤海,西靠虹螺岘山和白台山,是"必须死打硬拼......"战斗于1948年10月10日拂晓打响。敌以3个师的兵力向打鱼山至白台山一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