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是什么,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简介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是什么,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简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213 更新时间:2024/1/23 12:06:41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相关内容,包括

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可以说是共产党解放中国的先驱,至关重要的战役。因着三大战役的成功,加速了全中国的解放,加速了新中国的成立。武林军事今日介绍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是什么

三大战役之淮海战役战略图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中华民国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间

从总时间来说,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间是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分开来讲就是:

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

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历时65天。

平津战役:1948年12月5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

中国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

从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间这个小栏目中讲述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三大战役先后顺序是:先是辽沈战役,然后是淮海战役,最后是平津战役。

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简介

三大战役战场图

1948年,解放军攻克拥有10万重兵、工事坚固的山东省会城市济南。毙伤国民党军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济南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攻克敌人重点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这一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2]。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辽沈战役简介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国共两军的辽沈战役,共历时52天。中共将领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东北地区向被分割于沈阳、长春、锦州等地的中华民国国军发起进攻,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收编国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卫立煌所率领的1个剿匪总司令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3个师部、旅部团部不计,共47.2万人,并攻占了东北全境。东北人民解放军获得完全胜利,辽沈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中华民国国军。

淮海战役简介

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淮海战役。

这次战役,我军参战部队60万人,敌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平津战役简介

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平津战役,台湾称作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进攻,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52.1万人,控制北平、天津及华北大片地区。

三大战役的特点分别的什么

三大战役采取的制敌策略特点:

辽沈战役:截断退路,“关门打狗”,也就是说辽沈战役先打锦州,截断了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淮海战役:“中间突破、分段歼敌”,也就是说,淮海战役采取“中间突破、分段歼敌”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平津战役:先打两头,后取中间,也就是说,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采取分割包围地歼灭的方针,围敌于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等地,切断敌西逃南窜的去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

辽沈战役的意义在于: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为后面两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平津战役的意义在于: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淮海战役的意义在于: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军在华东、中原战场的主力丧失殆尽.极大地推动了全中国的解放进程。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卢沟桥事变的时间哪年?七七事变发生的时间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这么一件震惊中外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因为卢沟桥事变事件是1937年7月7日。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开始时间,东汉三大战役主要战果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争

    东汉末年分三国,而从统一到分裂,必将引起一系列战火纷争,再从分裂到统一也需要历经无数的战争,才能完成大一统。在这东汉末年期间有三大战役值得一提。武林军事今日讲述东汉末年三大战役开始时间和东汉三大战役主要战果。东汉末年三大战役图片东汉末年战乱纷纷,当然这是对天下大一统的前提,在这无数的战役中,能称得上

  • 卢沟桥七七事变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卢沟桥附近演习,随后故意制造矛盾向中国守军开枪又炮轰宛平城,这就是卢沟桥七七事变的起因。之后就爆发了日军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而昨天就是七七事变的纪念日,我们也应勿忘国耻,真相中华。下面也是为大家回忆七七事变的发生,到底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哪些影

  • 七七事变是怎么回事,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永不忘记!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7月7日这一天真的是非常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天,如果对历史稍微有一点点的认识的人会知道,今天就是著名的7七七事变了,也就是卢沟桥事变事变了,卢沟桥事变的打响,就代表了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向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勿忘国耻,永远铭记历史,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永不忘记!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

  • 平津战役双方指挥官是谁,平津战役发生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战争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第三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也是战略决战的最后一个大战役。东北解放军的林彪,罗荣桓和华北解放军的聂荣臻国民党傅作义在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正在胜利发展之际,1948年12月上旬至1949年1月31日,东

  • 朱元璋鄱阳湖之战经过,鄱阳湖水战双方都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战争

    鄱阳湖之战(1363年8月30日─1363年10月4日)是中国元朝末年的一场重要战役,朱元璋在此役击败并杀死强敌陈友谅,也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陈友谅袭杀倪文俊,自称宣慰使,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迎徐寿辉迁都江州(治今江西九江)。陈友谅

  • 上海“一·二八”事变,上海“一·二八”事变起因经过结果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战争

    1932年1月28日(距今84年)夜,日军从所占的上海日本租界向闸北、江湾、吴淞等区域发起进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一直企图把上海作为进攻中国内陆的基地。“一.二八”事变示意图驻守上海的国民党19路军奋起抵抗,中共地下组织积极组织上海各界民众支援1

  • 四次长沙会战的详细情况,长沙会战为什么打了四次?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近一段时间,长沙会战被果粉们当作国军正面抗战的辉煌成果而大肆宣传,当时的国军主帅薛岳也被吹捧为消灭日本军队最多的抗日将领(朱德和彭德怀消灭的日本人算谁的?)。事实真的如此吗?真正的长沙战役是什么情况呢?长沙会战前长沙会战共四次,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之前,1938年11月13日,日军攻占岳阳,距离岳阳尚有

  • 1962年的中印战争怎么回事,中印战争打到什么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战争

    1962年,中国军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对侵占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发起了自卫反击战争。印度军队长期没有战争的洗礼,再加上仍处于二战时期的武器装备。最后印度军队大败亏输,从东西两线全面撤退。解放军开始攻入印度境内,这个印度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致使印度至今仍对那场规模不大的战争记忆犹新。一、印度举国震惊

  • 上甘岭战役美军伤亡多少,上甘岭美国为何久打不下?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莫过于“上甘岭战役”了,现在世界上有名望的权威军事院校没有一家不把它做为战例写进教材的,这场战役惨烈空前。也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事实和保密了半个世纪数字。这场战役原本双方都以为是一场小规模的攻防战,中方为守方,美方为攻方。谁知结果演变成了一场人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