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隋朝灭陈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灭陈之战时的领导者是谁?

隋朝灭陈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灭陈之战时的领导者是谁?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400 更新时间:2023/12/8 13:08:01

隋文帝意图南下消灭南朝陈,采纳高颎的策略,干扰陈的农业生产,破坏陈的军事储积,使陈损失惨重。隋文帝于隋与突厥之战胜利后,开皇七年(587)十月废除西梁。次年发动灭陈战争,隋文帝命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秦王杨俊、河清公杨素为副帅、高颎为参谋、王韶为司马,兵分八路攻南朝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杨素率水军从巴东顺长江东下,与荆州刘仁恩军联合占领延州(今长江西陵峡口、湖北枝江附近)等上游陈军防御。由公安东援建康之中游陈军也被杨俊军阻于汉口一带,为下游隋军创造有利条件。下游隋军主力乘陈朝欢度元会(即春节)之机分路渡江。行军总管韩擒虎、贺若弼两军钳击建康,与宇文述军包围建康。

开皇九年(589)二月,隋军攻入建康,俘陈后主,陈亡。开皇十年(590)九月,隋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隋朝完成了全国统一。

隋灭陈之战是南北朝末期的统一战争。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后,权臣杨坚于隔年废北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在安定内部、解决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并吞西梁后,隋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隋统一战争中,隋文帝杨坚命令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渡江作战。

此役逼降陈后主陈叔宝,陈亡。并陆续招降三吴、岭南等地区。隋文帝完成了大一统,成功结束纷乱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历史意义

隋灭陈的作战,仅经2月之余,便将立国30多年的南陈一举灭亡,接收陈朝土地共三十州、一百郡与四百县,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财富。至此,结束了古代中国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分裂割据、战乱不止的局面,使中华大地重新统一于中央政权之下,这是隋王朝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此外,隋朝把陈后主和文武官员、衣冠世族、百工杂技以及乘服、图藉与法物等,运送到隋朝首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市),运送的行列,前后达五百里。自晋室南渡后在江南保存两百多年的中国正统文物,至此重返北方。

战争评价

偏居江左的陈王朝的灭亡固然有其诸多方面的原因,但最基本的不外三个方面:

陈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争权夺利,抵消了抗御外敌进袭的能力。陈后主沉迷酒色,放纵淫荡至几乎不理朝政的程度,朝中的大权,皆操于江总、施文庆、沈客卿、孔范等人之手,这些人专以谄媚营私、争权夺利、排斥忠良为己任。

这样,以陈后主为首的统治集团已处于醉生梦死、坐以待毙的昏昏然之中。当隋大军压境之时,陈后主还与满朝文武共庆初一元会。当京口守军受到隋军的进攻,紧急向陈后主告急时,陈后主竟置之不顾,继续饮酒作乐。将军萧摩诃请求率军出战,后主亦不答应,其昏庸愚笨至此,自然难逃灭顶之灾。

陈王朝面对隋军的进攻,虽战略上处于被动守势地位,但隋军渡江总兵力至双方最后决战时仍不足6万人,而陈军此时尚有号称10万之众,若陈能部署得当,调度有方,拼力死战,胜败属谁,则定当别论。但陈王朝在战略指导上却一错再错,坐失战机。

当隋将贺若弼仅率8000士卒进击京口,势孤力单之时,陈后主如采纳将军萧摩诃的建议,令其率军猛击,贺若弼部必然凶多吉少;当隋军初步形成对建康的包围态势之时,陈后主又拒绝了将军任忠、司马消难等人断敌退路,持重待机,坚守拒战的建议;当决定与隋军最后决战时,陈后主竟将大军排成一字阵势,绵亘20多里,不指定将帅,各军互不相属,进退攻守各不相知。终于被隋军各个击破,使自己的优势之军,眼睁睁地化做了败兵之旅。

文帝早在决心灭陈之前,便秘密征询一些亲信大臣的意见,多方进行谋划,使陈每每中计,形同隋军手中的“玩偶”。大臣高顾提出的破坏陈国农业生产和派间谍潜入江南烧毁陈军的储粮以及多次乘陈国收割庄稼之际,摆出调集兵马佯示大举渡江以麻弊懈怠陈军的种种谋略,均在灭陈战争中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大臣崔仲方所献灭陈分为上中游和下游两个战略方向作战的计划,使陈国从战争开始即陷于大江上中游不利救援京师,京师也不利派兵增援上中游的极为被动的境地。将军贺若弼以演习和沿江狩猎成功地造成了陈军的错觉,更是令人称奇。而陈军竟不懂“兵不厌诈”的基本常识,一而再、再而三地中计受骗,其兵败国亡自然也就属顺理成章之事了。

此战是继晋灭吴之后,中国战争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渡江作战。隋朝水军虽然不象西晋灭吴时“王浚楼船下益州”那样声势浩大,直捣石头城,但也在战略上起了牵制和配合作用。在8路大军中,3路是水军,1路是水陆联军。

杨素率领的水军出水安沿长江东下,在杨俊率领的水陆军配合下,斩关夺隘,攻城略地,占领了长江上游的广阔地域,牵制了上游的3万陈军,战船千艘,使其无法东援建康。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王世积统率的水军居中策应,控制了江西地区,从建康的西南侧翼直接配合主力攻占建康。

燕荣一路水军则进行远程战略迂回,掩护主力的东南侧翼,并造成对陈都的合围之势。左仆射高颖也率一部水军迫降了护卫京城的陈朝水军。总之,几路水军都以自己的出色行动为最后决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大雷雨计划是在哪一年批准的 大雷雨计划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苏联,德国,历史解密

    “大雷雨计划”是苏德战争爆发前,苏军试图先发制人进攻德国并称霸欧洲的明确计划。保罗卡雷尔的《焦土》一书中宣称,1993年初,俄罗斯的丹尼洛夫上校在著名的《奥地利军事杂志》上公布了1941年苏军总参谋部完整的战争计划。该文件来自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的中央档案馆。并且文件显示,斯大林于1941年5月批准

  • 美女与雍正同桌吃饭,一句话就招来杀身之祸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清朝,野史秘闻

    当时雍正带着自己身边的几个大臣去戏院里面听戏,当时唱戏的女子也是争气,唱的非常好听,雍正听完后是连连称赞,而且皇帝身后的 大臣们也都时不时的对她点头表示对她的赞美,示意她唱的很好听。后来皇帝在吃饭的时候还赏赐这位女子一些食物,还允许她坐在下面和他们一起吃饭。吃饭时皇帝还在回味刚才戏子唱的戏,容颜和悦

  • 历史上司马懿已经夺权成为何还要杀曹爽?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高平陵之变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国建立以后的一次重大政变。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嘉平元年(249年)正月,也是正始十年,魏国皇帝曹芳,带着大将军曹爽兄弟三人,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曹叡高平陵,这时,隐忍多年的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占据武库,控制了京城,并屯兵

  •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时,真的没有做什么后手准备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诸葛亮,文史百科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三国读者,面对蜀汉的江山,复杂的内部派系争斗,老丞相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真可谓千古忠臣表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伯牙子期,知音难觅。在三国这个乱世之中,刘备和诸葛亮不仅是格式化的君臣关系,更是难得的一对知己。然而,在关羽大意

  • 在邺城之战中,唐朝名将郭子仪又是怎么被击溃的?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

    邺城之战,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九月至乾元二年三月,唐军围攻邺城(今河南安阳)安庆绪部,与其援军史思明部交锋时被狂风惊散溃败的作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至德二载(757)十月,在陕郡之战后,安庆绪仅率1300人从洛阳逃往邺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唐军遂收复洛阳城,并遣

  • 关羽的五百校刀手到底有多厉害 对上一千虎豹骑还能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很明显,打不过。五百校刀手是关羽的亲兵,战斗力十分强悍。关羽对这支部队也是非常骄傲。攻打长沙的时候表示:“关某不须用三千军,只消本部下五百名校刀手,决定斩黄忠、韩玄之首,献来麾下。”华容道抓曹操,也只带了五百校刀手。后来,败走麦城,关羽手下只剩下三百来人,这些人,应该就是五百校刀手的剩余的力量。虽然

  • 武则天真的迷恋“和尚”吗?武则天迷恋“和尚”的玄机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武则天,野史秘闻

    武则天这个历史人物,历代史家褒贬不一,争论甚多。遗憾的是,但凡以武则天为主角的相关影视、书籍虽不胜枚举,却大都集中于其个人生活和宫廷政治斗争的恩怨情仇上。 着重提及的都是与此相关的那些男人女人,包括两个丈夫(唐太宗、唐高宗),情敌(王皇后萧淑妃)、政敌(长孙无忌、上官仪)、四子(弘、贤、显、旦)一女

  • 三国时期担任过荡寇将军这一官职的人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羽,三国,风云人物

    在三国时期,曹魏、东吴和蜀汉都有自己的荡寇将军。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后汉书·孝灵帝纪》中记载:“张温破北宫伯玉于美阳,因遣荡寇将军周慎追击之,围榆中。”其后,魏蜀吴三国皆置。《三国志·魏书·郭淮传》中记载:“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率,推荡寇将军张郃为主,诸

  • 擂茶是一种养生茶饮,关于它在现代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擂者,研磨也。擂茶,就是把茶叶、芝麻、花生等原料放进擂钵里研磨后冲开水喝的养生茶饮。它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将茶叶放进牙钵(一种特制的内壁有锯齿纹的陶器),湿润后用石榴木或荔枝木等硬木做成约3尺长的擂槌 (木杵)来回搅拌捣碎,接着将熟花生米、芝麻、薄荷叶等陆续投入牙钵擂成浆糊状,放进适量的食盐,将煮沸的

  • 诸葛亮对姜维倾囊相授,为何姜维却没有很精彩的战役呢?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姜维,战史风云

    姜维明明学会了八卦阵,却为何很少用呢?和蜀汉国力密切相关,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三国时期,由于战乱频繁,涌现出了一大批历史名将,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下其中一位名将姜维。姜维最早的时候,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被曹魏政权看中,派他去天水关驻守。在这之前,诸葛亮并不知道在曹魏政权手下,还有这样一位军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