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探索孙策平定江东之战的具体经过,最终结果如何?

探索孙策平定江东之战的具体经过,最终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199 更新时间:2023/12/28 2:21:30

孙策平江东之战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的一场战争,发生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至建安元年(196年)。由于袁术多次失信于孙策,使孙策有自立门户的方向,并以助袁术攻刘繇为藉口,得到袁术派出的兵马,在发生战争前,孙策拥有士兵五六千人,骑数十匹,宾客愿从者数百人。孙策最后把在江东的诸割据势力消灭,成功统一江东,为日后孙权建立东吴作了基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过程

击破刘繇

初平四年(193年),二十一岁的孙策在周瑜、程普黄盖等人的支持下,从历阳渡江,孙策辗转作战,战无不胜,没有人能抵挡住他的攻势,百姓听到孙策将要到达,全都失魂落魄;各地官员弃城出逃,躲到深山之中。及至孙策到来,军队奉有命令,不敢进行掳掠,民间的一只鸡、一条狗、一棵蔬菜,都不能触动。于是民心大为欢悦,争先用牛肉和美酒去慰劳孙策的军队。加之,孙策本身相貌英俊、言谈幽默、性格豁达,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善于使用人才。因此,无论士大夫还是一般百姓,凡是见过他的人,都为他尽心尽力,乐意为他效死。

孙策进攻刘繇设在牛渚的营地,获得了存在那里的全部粮草与武器。当时,彭城国相薛礼、下邳国相丹阳人笮融都拥戴刘繇为盟主,薛礼驻守秣陵城,笮融驻军秣陵县南,都被孙策击破。孙策又攻破刘繇驻在梅陵的一支部队,转而进攻湖孰、江乘,全都攻克。于是到曲阿进击刘繇。

刘繇的同郡人太史慈这时从东莱来看望刘繇,正赶上孙策进攻曲阿。有人劝刘繇可任用太史慈为大将,刘繇说:“我如果任用太史慈,许劭不会笑话我吗!”他只派太史慈去侦察敌军动静。有一次,太史慈只带一个骑兵外出,在神亭与孙策突然相遇,当时跟随孙策的有十三名骑士,都是辽西人韩当、零陵人黄盖等当年追随孙坚的旧将。太史慈便向前出战,正与孙策相对,孙策一枪刺中太史慈的马,夺得太史慈脖子后面插的手戟,而太史慈也夺得孙策的头盔。正在此时,两家的骑兵各自同时赶来,于是双方散开。

刘繇与孙策交战,兵败,逃往丹徒。孙策进入曲阿,慰劳赏赐将士,发布宽大命令,通知各县:“凡是刘繇、笮融等人的乡亲故友和部下,前来自首归降的,一概不咎既往。愿意去当兵的,一家只出一人,免除全家的赋役负担;不愿再当兵的,也不勉强。”不过十天,应募者从四面涌来,得到二万余名兵士,一千余匹战马。孙策的声威震动江东。

败严白虎

建安元年(196年),吴人严白虎等众各万馀人,处处屯聚,诸将欲先击白虎等。于是,孙策引兵渡浙江。

孙策先命吴景出兵,与严白虎交战,大胜,严白虎退到会稽,孙策渡江攻下会稽,并进行屠城,严白虎于是高垒坚守,派其弟严舆求和,孙策答应,严舆和孙策会面时,孙策用利刃向坐席砍去,严舆看见后身体晃动了一下。孙策笑着对严舆说:“我听说您可以坐着跳跃,身手矫捷,所以跟您开个玩笑罢了。”严舆回答道:“我一见到兵刃,就会变得这样。”孙策听了他这句话,知道他其实很无能,于是立刻用手戟击杀了严舆。严白虎等人听说以勇力闻名的严舆被孙策杀死,非常惊恐。

严白虎抵抗不住,往余杭抗奔许昭。程普请求孙策发动攻击,孙策说“许昭有义于旧君,有诚于故友,此丈夫之志也”,于是放弃攻击。由於严舆在严白虎军中素有勇力,于是使严白虎对孙策感到畏惧,后孙策攻破严白虎,严白虎亦逃到许昭中,此后下落不明。

会战王朗

这时会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虞翻曾进言道:“孙策善于用兵,不如暂避其锋。”但王朗不听从,并且发兵屯于固陵而抗孙策。孙策数次渡水而战皆不能攻下。

这时孙策叔父孙静进言:“王朗拒城而守,难以攻拔。查渎南离此数十里,宜从彼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也。”孙策听从其计。晚上时,命士兵燃火以作疑兵,并分军往查渎道,突袭高迁屯。王朗大惊,遣故丹阳太守周昕等帅兵逆战,孙策击破周昕等,并斩周昕。王朗於是逃去,虞翻追随著王朗,行至东冶,被孙策追击,大破之,王朗于是投降孙策。孙策继而自领会稽太守,并命虞翻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

结果

孙策统一江东,并为日后孙吴立国打好基础,同时亦因孙策统一了江东,使中原的混战多了点转变。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揭秘:曹操为什么要杀死孔融一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一代枭雄,在历史上曹操都是非常厉害的。可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被描述成了“汉贼”。不过对于曹操是不是汉贼,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历史上的人对曹操评价不一。不过曹操的能力毋庸置疑。曹操的一生都是雄才大略的,只不过最终的曹操没有看到天下统一,同时最终的三国赢家也不是曹氏宗亲,反倒是了

  •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是怎么对待皇嫂宋皇后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光义,宋朝,赵匡胤,野史秘闻

    在古代皇帝那个位置让人敬畏,也让一些人眼红,在通往帝王的路上踩着遍地尸体,血液四处飞溅,可是登上皇位之后,便是永久的孤独。赵匡胤重新统一了国家,结束了战乱,建立了宋朝,从整个历史来看,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仅活了49岁就驾鹤西去,身后留下来一个年仅24岁的皇后,后继者是如何对待这个宋皇后呢?一起来看

  • 楚王负刍为什么会贬为庶人?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楚王负刍,春秋战国,风云人物

    秦王嬴政少年即位,他在公元前238年平定嫪毐的叛乱后,顺势剥夺了相国吕不韦的大权,成为了真正的秦王。嬴政亲政后,继续祖辈们吞并六国的事业,最终在公元前221年灭亡了齐国,大体统一了华夏,建立了第一个帝国。对于秦灭六国,大家关注的焦点更多的是在秦王嬴政身上,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六国国君的命运,小编今天就为

  • 曹操为何要舍近取远,派距离更远的于禁去救援曹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219年7月,在刘备先后拿下汉中和东三郡后,镇守荆州达十年之久的关羽也趁势提兵北上,发动了对天下格局影响极其深远的襄樊之战,此时镇守襄樊前线的是曹魏征南将军曹仁,因为曹操主力刚刚败退汉中,东线也要保持足够的兵力以防范孙权,所以此时曹仁的兵力不足,一番交战下来关羽击败曹仁,只剩下几千兵马的曹仁被数

  • 讨伐董卓发生在汉末哪一年?这场战役造成了什么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讨伐董卓,汉末,战史风云

    董卓讨伐战,是东汉末年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废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实行恐怖统治。关东各地方群雄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

  • 为什么故宫叫做紫禁城呢 这里有什么样的传说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故宫,皇帝,历史解密

    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故宫是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其实在古代,故宫又叫做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修建而成的。在元朝时,北京是都城,那时候叫大都。从朱棣开始,之后的明朝和清朝共有二十四个皇帝,在这里统治天下。那么为什么故

  • 董鄂妃去世,顺治帝要大臣抬棺,大臣为什么不愿意?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顺治,清朝,野史秘闻

    从秦始皇开始,华夏就进入到了封建王朝,封建王朝在古代史存在了两千多年的时间,直到清朝的灭亡,封建王朝才彻底的消失。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清朝对历史的贡献几乎是没有的,甚至是耽误了近代史的发展。早在康熙帝时期,天下就已经是走向了下坡路。这时候的康熙帝闭关锁国,不仅如此还实施了禁海的策略。不过在清朝的前期,

  • 大皇子与废太子相比 雍正继位后为什么要区别对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清朝,风云人物

    对雍正继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继位之后都能善待废太子一家人,雍正为什么不肯赦免囚禁14年的大阿哥?前言康熙晚年,“九子夺嫡,雍正胜出”。雍正帝上位后,他对兄弟们的不同待遇引人深思。为何雍正继位后,对大皇子与废太子的差别那么大。一、两者差别大阿哥胤褆,善武,早年立下很

  • 李隆基为了缔造一个的盛世,他举办了怎样规模的"高考"?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隆基,盛世,文史百科

    天宝六年,唐玄宗李隆基为了缔造像"贞观之治"一样的盛世,把"开元盛世"延续到大唐的千秋万代,下诏举办一场唐朝规模最大的"高考",令四海之内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全部汇集到京师参加朝廷对他们的选拔。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朝宰相李林甫听说此事,一下子慌了手脚。李宰相知道自己任职以来也

  • 丁奉本是东吴的一名小将,为何却能一战成名呢?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

    三国时期的丁奉原本是东吴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将,读书也不多,却被史学家评为“计略过人,能断大事”。这源于他率兵与魏国交战中临时兴起的一场“行为秀”。公元252年,孙权去世,其子即位。得知消息的魏国闻风而动,想趁此机会消灭东吴,于是派遣两名大将带领军队攻打东吴。此时东吴也整顿军队,迅速派丁奉等人迎战。丁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