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关羽“水淹七军”是最让世人津津乐道的水战之一 历史上真有关羽水淹七军的事吗?

关羽“水淹七军”是最让世人津津乐道的水战之一 历史上真有关羽水淹七军的事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74 更新时间:2023/12/22 11:51:52

中国古代,战乱频仍,各种战法战例层出不穷,其中水战屡见不鲜。三国时期关羽“水淹七军”无疑是最让世人津津乐道的水战之一。在历史上,关羽水淹七军也实有其事,只不过七分实、三分虚,是罗贯中在史实基础上略加演义而成的。

书中第74回,关羽领军攻打曹魏的樊城,曹操闻报,命于禁庞德二将共起七路大军,前往樊城解围。两军对阵,关羽在与庞德的交战中,不慎左臂中箭,蜀魏两军进入相持态势。

当时正是八月秋天大汛到来的时节,于禁、庞德虽均号称名将,竟没有对荆襄一带的水文地理进行任何考察,就在樊城北面十里外的依山下寨,而且正处在山谷之中。

关羽虽然身有箭伤,却时刻在寻求寻破敌之策。在决战的关健时刻,他不顾箭伤,冒着绵绵秋雨瑟瑟秋风,亲自深入到战场周围,进行实地调查,他观察到魏军竟然屯扎在樊城以北十里的山谷之中,又看到襄江水流湍急。关羽熟知战策兵书,立刻想到,当时秋雨连绵,襄江水流必然泛涨,不禁想出一个破敌之策:命人沿襄江上游堵住各个沟谷出水口,只等江水大涨时,剩坐船筏把堵住的水口全部打开,放水一淹,那么樊城、罾口川的魏兵必然变成像水中的鱼鳖一般任人宰割。

关羽当即依计行事,派人到沿江截流聚水。果然,时机很快到来,蜀军大肆决口放水,洪水突然之间猛地泛涨,像巨型猛兽一般冲向屯扎在樊城峡谷之中的魏军营地,于禁、庞德所领七军哭天抢地,抱头鼠窜,不计其数的士兵被湍急的水流瞬间就卷走了。

经此一役,关羽重创魏军,于禁被俘投降,庞德拒降被斩,从而威震华夏,锐不可挡,吓得曹操一度与群臣商议迁离许都,以避开蜀军的锋芒。

造成这次曹魏惨败的原因,在于两位最高指挥员于禁和庞德耽于陆战,却缺乏必要的防汛意识。在决策上出现了三大错误:

其一,曹魏七军到达樊城之后,没有对驻地的地形和汉水、襄水等河流的水文特性进行最起码的调查研究,贸然将部队驻扎在罾口川这样的险隘之处,而不是驻扎在开阔地带;

其二,曹魏七军驻扎之后,就碰上连续多日大雨不止,督将成何看出了一些问题,曾劝说于禁装饰营寨移驻他处。他明确指出,魏军驻扎之处地势太低,而且最近有探子报告说蜀军把营寨移到了高处,又在汉水口准备了不少战筏。一旦江水泛涨,魏军就非常危险,应当尽早提防。于禁自以为是,不仅不听劝谏,反而责骂成何是在惑乱军心。

其三,于禁的助手庞德虽身经百战,居然也没看出他的人马已深入绝地。当成何急匆匆赶来提醒他时,庞德虽然不像于禁那般愚蠢顽固,认同了成何的观点,却并没有当机立断采取措施紧急撤出,而是拖拖拉拉,准备第二天再把人马驻扎到别的地方,结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天夜里就大难临头了。

于禁和庞德这两位指探员,一个因愚昧固执缺乏防范意识,另一个却迟疑不决,发现问题也不赶紧采取行动,致使自救时机被耽误,造成无可挽回的惨败。

在史书上,关羽水淹七军一事的确有记载。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这段记述颇为简略,但从中足以看出,曹魏七军被淹纯粹只是突发的天灾,并不是关羽设计奇策在襄江上游截流放水所造成的。罗贯中为刻画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也无可厚非。但是话又说回来,魏蜀两军都有被淹的可能性,但是为什么这场洪水只淹了曹魏七军,而关羽所率领的蜀军非但没被淹,反而因这场洪灾大获全胜,这就不仅仅运气而是作战水平的问题了。

标签: 三国关羽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他出身贫寒成为将军,最后被君主赐剑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白起,秦朝,历史解密

    白起是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并且他还是处于首位。他是秦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有着大量的军事知识。他很擅长运用军,熟悉武力排布,他在秦昭王时期帮助君主四处征战,立下了战功。他在秦国率领军队有三十多年,总共为秦国攻破了七十多座,打败了敌军近两百多万,可谓是战功显赫,于是被封为武安君。而且他与当时秦宣太后的

  • 项羽身上有个缺点,所以永远斗不过刘邦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汉朝,刘邦,野史秘闻

    所谓的反间计,是指在看穿了对方所使的诡计之后,巧妙的将此计施展回去,用对方所使的计谋去攻击对方。使用这种计策时,一定要事先了解敌方的性格特点,而且真实度一定要够高,足够让对方相信自己已经中计,使对方对自己放下戒心,做出错误的决断和行动。中国可以说是兵法大国,使用过反间计的大将多如牛毛,秦国曾经就用来

  • 苏秦是什么人?他被暗杀成重伤后是如何抓到刺客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苏秦是战国时代著名的纵横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是谋圣鬼谷子创立的学术流派。对于鬼谷子来说,以隐于鬼谷而得名。曾授苏、张、孙、庞四大弟子,皆战国时风云人物。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公孙衍和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其中,就苏秦来说

  • 关于黄月英到底是美是丑,在民间一直有着哪些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才子配佳人,乃“天作之合”,诸葛亮是才子我们肯定没有异议,但他的夫人黄月英其实也是一个不亚于蔡文姬的才女,至于“佳人”吧,就真的难说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改革家,在三国时期,他是光芒万丈的著名人物,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赤壁

  • 什么是井陉之战?井陉之战韩信发挥了什么作用?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井陉之战,韩信,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楚汉战争井陉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突破井陉口,攻击赵国。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在井陉口聚集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耳辅助,计议要

  • 它是春秋时期第一小霸 为何最后会沦为了末流小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郑国,历史解密

    周王室在周平王东迁之后,有几个诸侯国依靠勤王的功劳迅速占据道德的制高点,从这个时候开始迅速崛起,比如秦国,从周王室的番外臣正式成为具有立足之地的诸侯国,而郑国也依靠郑武公对周王室的护驾功劳成为领导诸侯国的春秋第一小霸。然而郑国却在局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从诸侯小霸主的地位迅速滑落,最终沦为了末流小国,

  • 庄顺皇贵妃比皇帝小41岁,后代还出了两位大清天子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庄顺皇贵妃,清朝,野史秘闻

    现代社会经常会见到一些“老夫少妻”现象,其实古代也不例外,尤其是皇帝的后宫,比皇帝小二三十岁的那是比比皆是,更有甚至竟比皇帝小了40多岁,比如说今天要讲的这位—庄顺皇贵妃,她比皇帝小了41岁。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笔帖式灵寿的女儿,生于道光二年十月,比道光小了41岁。话说这乌雅氏家族历史上出过一位皇后,

  • 历史上的乾隆有多宠爱纳兰淳雪?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纳兰淳雪,清朝,风云人物

    乾隆把纳兰淳雪的牌子都翻烂了,为何纳兰只有一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了解乾隆皇帝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爱美人的人。他在晚年的时候经常下江南游历,目的就是为了遇到一些非常貌美的女子。也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爱女色的人,却宠爱了一个女子十多年,这可谓是非常的难得,这个女子就叫做纳兰淳雪。纳兰淳雪是

  • 曹操对曹植也是着重培养,但他真的有政治天赋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曹植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个人,提到曹植,很多人首先都会想到,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因为他的一些作品、或者诗歌都是充满着想法的。这种能力不仅让后世的人对他非常的敬仰,非常的赞叹。在他那个时候,他的父亲也非常欣赏他身上的这种才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所以说他的父亲,对他也是

  • 清朝走向衰落的时期西方为何要借少数民族贵族扰乱边疆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战史风云

    19世纪上半叶是清朝走向衰落的时期,国内统治腐败,民族矛盾尖锐;外有西方列强觊觎,边患日亟。张格尔叛乱即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张格尔叛乱是该时期发生在新疆地区的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是英国利用浩罕政权和流亡国外的喀什噶尔贵族后裔发动并为其侵略目的服务的一场叛乱。这一事件具有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是西方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