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朱元璋临死前安排好了一切 朱允炆为何没有能安享天下

朱元璋临死前安排好了一切 朱允炆为何没有能安享天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051 更新时间:2024/1/7 20:37:54

儿孙自有儿孙福,朱元璋安排得那么好,为何朱允炆却不能安享天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朱元璋真是个称职的家长,为了让儿孙们安享天下,他几乎杀光了所有开国功臣,制定了一整套完美的制度。他安排好了一切,为什么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后却无法安享天下?

朱元璋安排一切的时候都是一厢情愿,其实很多安排给大明王朝留下了大隐患。

01. 朱元璋安排朱允炆当继承人,却把有继位资格的燕王朱棣培养成大将,让朱棣给朱允炆守卫边彊,这是最大的隐患。

太子朱标死后,朱棣顺理成章应该继任太子。但朱元璋却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这让朱棣心生怨恨。种种迹象表明,朱棣早就心生不满。

老谋深算的朱元璋却好像视而不见。当时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的时候,他应该想到朱棣会不满。既然立了朱允炆,对另一个候补选手朱棣就应该早做安排。

当朱棣对对联受到表扬瞪着朱允炆的时候,当朱棣拍朱允炆后背大不敬的时候,朱元璋就应该收拾他了。

就算不把朱棣除掉,也应该削掉他的兵权,派他到边远的不毛之地,让他做个安乐王,总要断了他对皇位的念想才好。

朱元璋是农民起义当上皇帝的,也许是农民朴实的亲情观念限制了他的思维,竟然天真地认为朱棣会甘愿给朱允炆守卫边疆。

朱元璋没有安抚朱棣那颗受伤的心,却又继续委他以重任,让他带着满肚子的委屈再次攻打北元,这又增加了朱棣心中的恨意。

等朱棣大胜回朝,朱元璋竟然高兴地认为国家又多了一名优秀的将领,朱允炆有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好叔叔。是啊,会打仗的名将都被他杀光了,也只能依靠这个朱棣了。

让一只饥饿的狮子去给小羊站岗放哨,真不知朱元璋是怎么想的。历史上,为了皇位,兄弟可以相残,父子可以相残,这样的事还少吗?何况只是叔侄,这做家长的怎么就这么放心?

也不看看朱棣是什么人,没受太多教育,仁义道德全然不顾,还是一个军营悍将,这么大一个隐患就在眼前,让朱允炆怎能安享天下?

02. 朱元璋封了二十四个儿子为藩王,让他们分别驻守在全国各地,还给了他们在危难时期可以带兵勤王的责任,这让大明王朝怎得安宁,藩王拥兵自重的隐患着实让人堪忧。

藩王们都有自己的护卫军队,人数从九千人到五万七千人。从东北到西北的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一共九大王,他们负责守护大明的边疆,拥有的军队人数更多。

这九大王的防区就像九大军区,分别负担着不同的任务。其中燕王和晋王势力最大,他们各自有十余万军队。

打仗最厉害的是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手下有一支强大的武装——朵颜三卫。 这是一支特殊的部队,全部由蒙古人组成,战斗力非常强。

这几位藩王经常搞联合军事演习,十几万人在边疆动刀动枪,喊杀冲天,吓得北元游击队远遁大漠,同时也让坐在皇位上的朱允炆感到不安。

朱元璋曾经对朱允炆说:“我安排你的几个叔叔为你守护边疆,站岗放哨,你就可以在家里安心做皇帝了。”

朱允炆用不安的口气说道:“外敌入侵,由叔叔们来对付;如果叔叔们要有异心,我怎么对付他们呢?”

朱元璋被问呆了,他沉默了很久,问道:“你的意思呢?”

朱允炆思索良久,回答道:“首先,用德来争取他们的心,然后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再不行就削减他们的属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

朱元璋赞道:“很好,没有更好的选择方法了。”

这段对话告诉我们,朱允炆看到了藩王拥兵自重的隐患,想要朱元璋帮他解决麻烦。但朱元璋这时真的很无奈,会打仗的功臣们已经被杀光了,只能让儿子们去守边疆。

至于朱允炆能不能解决这个隐患,朱元璋真的爱莫能助了。让叔叔们守边疆,又怕他们拥兵自重。剥夺叔叔们的兵权,又到哪里去找这么多会打仗的将领来守边疆?但愿自己想到的方法能解决问题!

03. 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三个书呆子,他们管理国家还行,一旦出现战争,纸上谈兵怎能打败敌军?书生误国的隐患不可小视。

第一个人叫方孝孺,他的父亲方克勤在空印案中被错杀。 方孝孺从小熟读经书,宋濂是他的老师,他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第二个人叫齐泰,也是个文人,没带过兵却被任命为兵部左侍郎,做事认真细致,搞管理是把好手。

第三个人叫黄子澄,得过会元称号,被选拔为东宫伴读,一直陪伴在朱允炆身边。曾经跟朱允炆说过:“诸王的兵力只能用来自保而已,如果他们敢造反,朝廷发兵攻击他们,一定能够取胜!”还列举了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故事来安慰朱允炆。

这三个人,都饱读诗书,学问很高,还都自命不凡,都只会纸上谈兵,做不了谋士,也上不了战场。

由这三人辅佐朱允炆,一旦发生战争,书生误国的隐患怎么解决?当初真不该把那些能征善战的名将们全都处死,哪怕留下一个也行。

假如留下蓝玉,把他关进大牢,狠狠地磨掉他的棱角,再让朱允炆把他放出来。蓝玉和朱标关系很好,对朱允炆一定忠心耿耿。有蓝玉在,藩王们是不敢造反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用不着家长费心劳力去安排。朱元璋自以为安排得天衣无缝,没想到却漏洞百出。

子不立,立皇太孙,不作任何解释,对落选者还委以重任,见其不守规矩又视而不见,最终养虎为患还不自知。

养了一群老虎,给绵羊看家护院,杀死了所有的猎狗,因为虎是自己养的,把弓箭也藏了起来,老虎饿了想吃羊,该怎么办?

给一个小毛孩配三个书呆子,不会舞刀,也不会弄剑,遇上强盗打劫,该怎么办?

这都安排了些什么呀?面对这么多问题,朱允炆又怎么去安享天下?朱元璋若泉下有知,也会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标签: 朱元璋朱允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北伐时并没有记载带了多少人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底带了多少士兵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北伐,士兵

    对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底一共多少士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兴师北伐。在《三国志》中并没有提及诸葛亮这次北伐到底带了多少部队,所以我们只能根据其他资料来推测一二。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的时候,孙权因为刘备已经夺取了益州,

  • 历史上的张飞是什么样的 张飞真的是一个美男子吗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张飞,美男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飞其实是个美男子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张飞算是非常受欢迎的三国人物,可我们对于张飞的印象,就是一个智力极低,但武力极高的大老粗。个性直接喜爱喝酒,外表以今天来看,大概就是一个莽夫的样子吧。但正史当中的张飞真的是头脑简单,四肢发

  • 朱元璋原本想迁都西安 最后为何没有搬成功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标,明朝

    朱标建议迁都西安,朱元璋后来为什么没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标是朱元璋最器重的儿子,他在临死之前去考察了都城迁移城市,最终将位置确定在了西安。在确定都城位置之后朱标草草去世,结果朱元璋也放弃搬迁留在了南京,这是为啥呢?首先,明朝没有充足人力允许搬迁。洪武

  • 赵匡胤有自己的儿子 赵匡胤为何还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赵匡胤宁可传位给弟弟也不给亲儿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早在夏朝初期,皇位是由大家选出有足够能力的领导人担任的,就比如大禹,紧接着就是不断的禅让给贤能之人,这也就是我国古代的禅让制,不过到了尧这一代,他便打破这一固有的传统,选择了

  • 从英主到昏君 明英宗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变化的形象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英宗,明朝

    历史上,明英宗的形象为何会出现从英主到昏君的颠覆性变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当中,自秦朝建立以来,中国历史上一共有着多达四百位左右的皇帝。其中既有着大一统政权的统治者,也有着小型割据政权的掌管者;既有着堪称英明神武、励精图治的明君,也有着能力一般,各方面

  • 石守信是什么出身?他交出兵权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石守信,宋朝

    石守信是什么出身?他交出兵权的原因是什么?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石守信最初在郭威帐下效力,后来升任亲卫都虞候。柴荣征讨北汉,双方在高平大战,他作战勇猛,因此升任亲卫左第一军都校。柴荣征讨南唐,他担任先锋,攻克扬州,因此升任嘉州防御使,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柴荣伐辽

  • 武则天最后是什么结局?她的死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唐朝

    一、引言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生平事迹和统治成就备受关注。然而,关于武则天的死因,历史记载与现代研究存在争议,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学者们。本文将从历史记载和现代研究的角度,探讨武则天死因的确挺尴尬核心。二、历史记载中的武则天死因《旧唐书》与《新唐书》的记载在古代文献中,关于武则天的死

  • 历史上李渊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怎么样?为什么到死都不肯原谅他?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渊,唐朝

    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他与儿子李世民之间的矛盾和纷争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李渊在临终前,甚至都不肯原谅李世民,这一事实更加激起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好奇心。本文将从历史资料的角度,探讨李渊到死都不肯原谅李世民的核心原因。二、李渊与李世民的矛盾争夺皇位李渊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源于他们对皇位的争夺。据史料记载

  • 诸葛诞: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诞,曹魏

    诸葛诞(?—258年),字公休,琅琊郡阳都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诸葛诞在仕途中几经沉浮。嘉平三年(251年),迁镇东将军、扬州都督,受封山阳亭侯。带兵攻打东吴,失利于东兴之战。后配合大将军司马师平定毌丘

  • 三国时期魏延始终攻不下陈仓,是因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延,三国

    魏延,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诸葛亮率军北伐期间,被小小的陈仓守将郝昭一两千人阻挡,魏延久攻不下,诸葛亮也无计可施,还下令差点斩了魏延。那么,小小的陈仓,怎么如此难打?陈仓守将郝昭又是什么人物?诸葛亮最后打来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