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略阳之战的经过

略阳之战的经过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37 更新时间:2023/12/6 3:07:20

东汉平定割据势力的作战。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春,刘秀遣将来歙率精兵2000人,由陇西(今甘肃东部)隗嚣防线的翼侧秘密袭取隗嚣军的后方战略要地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刘秀丢失了安定、北地两郡,再次深感隗嚣对长安地区的威胁,于是,决计进一步施展政治上分化瓦解,军事上奇袭隗嚣要害城邑略阳的对策。下面一起来看看略阳之战的经过。

略阳之战的经过

建武八年(公元32年)春,刘秀命来歙与征虏将军祭遵率领精骑奇袭略阳。途中祭遵因病重而返,由来歙独自率领2000骑兵继续向略阳进发。来歙军穿山越岭,伐林开道,过番须(今陕西陇县西北)、回中(陇县西北)诸要隘,突然进至战略要冲略阳城下,旋即挥军入城,斩杀了守将金梁,遂夺占了略阳城。大司马吴汉等将领,得知来歙攻克了略阳,都争先恐后地率军向略阳进发。但刘秀认为,略阳乃上邦北面的要害城邑,隗嚣丢失了略阳,必定全力争夺该城,待隗嚣争夺略阳兵疲食尽之时,再向隗嚣进攻,必定可以击败他,遂派人将吴汉等军追回。

隗嚣得知略阳被来歙夺占,十分惊慌,当即亲率数万大军急驰略阳,将略阳城团团包围。为保证对略阳围攻作战的胜利,防止刘秀军向略阳派兵增援,隗嚣命其大将王元率军防守陇坻,以大将行巡率兵防守番须口,以将军王孟防守鸡头山的诸隘路(今宁夏隆德),将军牛邯防守瓦亭(今宁夏固原南)。隗嚣军在略阳城的围攻战打得十分艰苦,虽然有公孙述大将李育、田弁所率的5000精兵前来相助,但仍久攻不下。双方坚持了数月,略阳城仍然为来歙军所据有。

刘秀根据情况判断,隗嚣军在略阳地区已苦战数月之久,应是兵疲食尽之时,于是,便决定抓住时机,亲自统率大军西进。当大军进至漆县(今陕西彬县)地区时,发现进军的大道已为隗嚣军层层设防所阻,进展艰难。于是,诸将领都劝说刘秀回军,暂时停止向陇地的进攻。刘秀无计可施,处于进退维谷之地,便紧急召见将军马援询问对策。马援连夜赶至刘秀行营,刘秀当即让马援陈述自己的意见。马援因游说隗嚣将领和羌族部落首领,深悉隗嚣军当前混乱不堪的状况,遂力劝刘秀继续进击。马援认为:“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马援并以米堆制陇山地区的山川地形,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军队往来进退之必经路线。刘秀听后大喜,高兴地说:“虏在吾目中矣。”刘秀遂坚定了继续向陇地进兵的决心,旋即率军攻克了高平第一城(今宁夏固原)。

这时,窦融率五郡太守及羌、小月氏等部落的步骑数万人前来会师,继续向陇地发展进攻。刘秀命降将王遵致书将军牛邯,牛邯遂投降刘秀。接着,隗嚣军的13员大将和天水郡的16个县邑,10多万吏民皆归降刘秀军。隗嚣见大势已去,便命大将王元入蜀求救,自己携带家属随员投奔西城(今甘肃天水西南)其大将杨广处。田弁、李育率军南走,退保上邦(今甘肃天水),略阳之围得以解除。

刘秀进至上邦地区后,再次下诏命隗嚣降服:隗嚣仍然拒绝降服,刘秀遂杀了隗嚣之子元。接着命令大司马吴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包围了西城,耿弁与虎牙大将军盖延之军,包围了上邦。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八月,正当刘秀大军进一步扫除隗嚣残余势力时,不料东方局势逆转,颍川等地的农民起义军又起,河东地区的守军也叛离刘秀,京师为之震动。刘秀不得不亲自赶往京师前去镇压。刘秀告岑彭、吴汉等说:“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每一发兵,头须为白。”岑彭、吴汉等本着刘秀的嘱托,继续围攻西城和上邦。不久大将杨广死去,隗嚣据守的西城已极度困难。隗嚣大将王捷守备戎丘城(在西城西北),在激烈的战斗中,登上城楼向汉军高呼:“为隗王城守者,皆必死无二心!愿诸军亟罢,请自杀以明之。”说罢,便自刎而死。当时,隗嚣军虽已临近彻底战败,但仍忠心为隗嚣拼死力战。

因而,汉军围攻两城,久攻不克。于是岑彭引出谷水淹灌西城,西城还剩1丈多未被淹没,仍坚持与汉军作战。这时大将王元、行巡、周宗等,率领5000蜀军突然杀至西城,边冲边高呼:“百万之众方至!”汉军大惊,以为真有百万大军在后,来不及列阵,便被王元军杀败。汉军这时粮食已尽,难以继续再战,于是烧毁辎重,引军退下陇山地区。盖延、耿弁也相继而退兵。隗嚣率军追击汉军,岑彭军担任后卫,拼力掩护全军后撤,汉军才得以安全东归。至此,刘秀军本已胜利在握的略阳战役,反以失败而告终。

隗嚣部将苟宇在追击汉军时,俘获了汉军校尉温序。苟宇数次劝降温序,温序大怒,斥责苟宇说:“虏何敢迫胁汉将!”以兵器击杀苟宇军数人。苟宇军怒,要立即斩杀温序。苟宇制止众人说:“此义士,死节,可赐以剑。”温序接过剑,将胡须衔于口中,对左右人说:“既为贼所杀,无令须汗土!”遂伏剑自刎。

标签: 刘秀略阳之战

更多文章

  • 郑成功收复台湾战争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郑成功,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又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事件。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下面一起来看看战争经过。郑成功收复台湾战争经过一、横

  • 绿林赤眉起义的历史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绿林赤眉起义

    公元23年,绿林军各路将士就正式立刘玄做皇帝,恢复汉朝国号,年号"更始",所以刘玄又称更始帝。更始帝拜王匡、王凤为上公,刘縯为大司徒,刘秀为太常偏将军,其他将领也各有各的封号。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绿林赤眉起义

  • 崤底之战始末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绿林赤眉起义,崤底之战始末,绿林起义

    崤底之战是东汉建武三年(27年)闰正月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大败赤眉军于崤底(崤山谷地)的一次伏击战,冯异先遣一部兵力化装成赤眉军潜伏路旁,以小部兵力诱对方进攻,再以主力相拒。会战中,伏兵突起,造成赤眉军不能识别敌我,以至溃败。冯异军追击至崤底。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崤底战役的全过程。崤底战役始末1.背景赤

  • 昆阳之战天降陨石真相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陨石,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未来中原王朝的国运与兴衰,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昆阳之战不但是玄汉击败新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起义军最终推翻王莽

  • 昆阳之战胜利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昆阳之战

    昆阳大捷后,更始帝遣王匡攻洛阳,申屠建、李松急攻武关,三辅震动,各地豪强纷纷诛杀新朝牧守,用汉年号,服从更始政令。不久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昆阳之战不但是玄汉击败新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起义军最终推翻王莽的统治奠定了基础。那么昆阳之战为什么胜利呢?昆阳之战胜利原因在昆阳之战中,王莽军的

  • 昆阳之战的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昆阳之战

    刘秀在昆阳之战一举成名,昆阳之战不但是玄汉击败新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起义军最终推翻王莽的统治奠定了基础。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未来中原王朝的国运与兴衰,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下面来了解一下昆阳之战的经过。昆阳之战的经过1.前期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

  • 二战纳粹德国3位最强士兵,作战心狠手辣,都长着一张“娃娃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二战,奥托·卡尔尤斯,埃里希·哈特曼,费里茨·克

    二战中的德军凭借其优秀的战场表现,惊人的战斗能力可以说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除了会关注譬如隆美尔、古德里安等赫赫有名的战将,那时的德军中也有很多战绩彪炳的士兵,从空军到陆军,从国防军到党卫军,德军一些王牌士兵也是圈粉无数。但是今天要说的这三名士兵,是德军二战最强士兵,他们的长相非常近似,而且都长着一张

  • 清军为打败太平天国,损失到底有多惨重?看阵亡的这些高官就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起义历经十四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它必然有其存在的依据。而在征讨太平军的战争中,清军内部也损失巨大。为了对付天平军,咸丰、同治皇帝也是做了很大的努力,清军自巡抚以下,十四年来死伤官吏不计其数,今天就来看一下那些死于天平天国战争中清军名将。清军自巡抚以上,阵亡官吏高达十位,这里面既有地方统帅,也

  • 鲁迅祖父的「科举舞弊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鲁迅

    今天故宫历史网小编和大家说一说鲁迅祖父科举舞弊的事情。一、周福清的如意算盘这桩案子发生在1893年,也就是光绪十九年。鲁迅的祖父名叫周福清,生于1837年。他填给官府的资料少写了七岁,说自己生于1844年,目的是推迟退休之日以便多做几年官。1871年,周福清以三甲第十五名考中进士,四年后被分配去江西

  • 唐朝名将苏定方,为何未被李世民器重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苏定方

    今天故宫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苏定方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世民是何许人也,不顾血缘诛杀兄弟夺位之徒。在其眼里,江山才最重要,故此一切有碍自己皇位和唐朝发展的事物都可以不顾。苏定方是隋末唐初的知名将领,为河北省武邑县人氏,天生大力,从小练武,深得父亲武艺真传,年纪轻轻就随父出征,在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