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好水川之战:因范仲淹持异议,致使宋军阵亡高达一万多人

好水川之战:因范仲淹持异议,致使宋军阵亡高达一万多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550 更新时间:2023/12/7 12:51:42

好水川之战是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路,在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地区,击败宋军的一次伏击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李元昊率兵10万从折姜南下,直抵好水川地区。李元昊为发挥骑兵优势,采用设伏围歼的战法,将主力埋伏于好水川口,遣一部兵力至怀远城(今宁夏西吉县偏城)一带诱宋军入伏。

韩琦闻夏军来攻,命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数万,出夏军之后,伺机破敌。二月十四日,宋军阵未成列,即遭夏骑冲击。激战多时,宋军混乱,企图据险抵抗。夏军阵中忽树两丈余大旗,挥左左伏起,挥右右伏起,居高临下,左右夹击,宋军死伤甚众。夏军获胜后,闻宋环庆、秦凤路派兵来援,遂回师。

好水川之战的过程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宋宝元二年,1040年),三川口之战以后,宋仁宗深感西夏强盛,下令封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共同负责迎战西夏的事务,韩琦主持泾原路,范仲淹负责鄜延路。

延州之战后,西夏军对宋西北边地的进扰愈加频繁。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正月,宋廷为遏制夏军,采纳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的建议,拟发泾原、鄜延两路兵反击。因同任副使范仲淹持异议,仁宗命诸臣再议。夏景宗元昊乘宋进兵未决,再度攻宋。

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西夏景宗李元昊再次率领十万大军大举南下攻宋,把主力埋伏在六盘山下的好水川口(今宁夏隆德),另一部分攻打怀远(今宁夏西吉东部),声称要攻打渭州(今甘肃平凉),诱宋军深入。

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李元昊率兵10万从折姜(今宁夏同心县预旺东)进发,经天都寨(今宁夏海原),沿瓦亭川(今葫芦河)南下,直抵好水川地区。李元昊为发挥骑兵优势,采用设伏围歼的战法,将主力埋伏于好水川口,遣一部兵力至怀远城(今宁夏西吉县偏城)一带诱宋军入伏。

韩琦听说西夏军来攻,命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数万,自镇戎军(今宁夏固原)经怀远城、得胜寨(今西吉县将台北),抵羊牧隆城(今西吉县兴隆镇西北),出西夏军之后,伺机破敌。如不利于战,则据险设伏,待西夏军回师时截击。任福与泾原驻泊都监桑怿率轻骑数千先发,钤辖朱观、都监武英等后继。

二月十三日,进至捺龙川(今西吉县偏城东北),听说镇戎军西路都巡检常鼎等正与西夏军战于张义堡(今固原县张易)以南,于是转道南进,急趋交战处。杀死几千西夏军队,西夏军也不断增援。任福军赶到当地支援,于是西夏军佯败,诱宋军追击。

任福不知是计,脱离辎重,轻装尾随追击。黄昏。追至好水川,宋军由于长途追击,粮草不继,人困马乏,饥渴交迫。朱观、武英部屯笼洛川(今隆德西北什字路河)。相约次日会兵川口,合击夏军。

二月十四日,任福、桑怿引军循川西行,至羊牧隆城东五里处,发现道旁放置数个银泥盒,将盒打开,百余只带哨家鸽飞出,恰为夏军发出合击信号。宋军阵未成列,即遭夏骑冲击。激战多时,宋军混乱,企图据险抵抗。夏军阵中忽树两丈余大旗,挥左左伏起,挥右右伏起,居高临下,左右夹击,宋军死伤甚众,任福、桑怿等战死。

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十四日,朱观、武英部进至姚家川(什字路河口),亦陷入夏军重围中。自辰时交战到午时,宋军溃败,宋军将士战死10300余人。任福身负重伤,小校刘进劝他突围,任福大声喊道:“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耳!”,遂手自扼咽喉自杀死。

其子任怀亮战死,桑怿、刘肃、武英、王珪、赵津、耿傅均战死。其中王珪为行营都监,率4500人自羊牧隆城来援,被夏军击败。此役宋军几乎全军覆灭,仅朱观所部千人逃脱。西夏军获胜后,李元昊闻宋环庆、秦凤路派兵来援,遂回师。

好水川之战的影响

此战,李元昊运筹周密,预先设伏,诱宋军就范,发挥骑兵优势,突然袭击,一举获胜,是一次成功的伏击战。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1041年)好水川之战中张元辅助元昊大败任福等人率领的宋军,宋军仅阵亡就高达一万多人,望着好水川内遍布的宋军尸体,西夏军师张元趾高气昂地在界上寺墙壁上题诗一首:“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以宋军的尸山血海来博取功名,自得之意,溢于言表。

张元同年官至国相。其素怀功名,以灭宋为志,力劝元昊扩大对宋战争,攻取陕西关中之地,进而东向中原,同时联络契丹,让其攻打河北诸路,让宋朝受到两面夹击,势必陷入困境乃至崩溃。

好水川之战后,张元建议元昊出兵渭州,待机取长安。

之后李元昊踌躇满志,有声称“朕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之语。而宋军退兵中途,阵亡将士的父兄妻子几千人,持故衣纸钱为烈士招魂,噩耗传到东京,“关右震动,仁宗为之旰食”。宋仁宗怒贬户部尚书、陕西经略安抚使夏竦和韩琦、范仲淹。宰相吕夷简连连惊呼“一战不及一战,可骇也!”

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此时正在知泾州任上,大设牛酒迎犒士卒,在佛寺设醮祭祀阵亡将士,抚恤遗族,使人心得以安定,结果被斥为滥用公使钱,庆历四年春,谪守巴陵郡。

更多文章

  • 为什么皇帝身边的大内侍卫从来没有对他们下手呢 这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慈禧,历史解密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有足够的利益驱动,自然也会有人去刺杀皇帝。中国封建王朝自建立以来,许多皇帝都有过被刺杀的经历,最早从秦始皇开始,荆轲刺秦王时如果不是大殿中的那根柱子,恐怕就没有后来一统六国。包括汉高祖刘邦也险些被刺杀,幸亏被人举报了。所以到了后面的朝代的时候,皇帝都有大内侍卫保护自身安全,这些

  • 她是乾隆唯一的答应,出身高贵死后却被扔出皇陵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祥答应,清朝,乾隆,野史秘闻

    据相关统计,乾隆后宫一共有41名后妃,这41人分别被葬在了裕陵地宫和裕陵妃园寝。如果仔细研究史料,就会发现其实乾隆后宫的女人不止有41人,还有一些人没有被葬入皇陵,比如说乾隆十一年苏州织造曾给乾隆送了一名潘姓汉女,这名女子最终神秘消失了。此外,本文要讲的这位则是乾隆唯一的答应,她就是祥答应。清朝乾隆

  • 历代帝王到底看中关羽什么 为何会推崇他独得武圣尊称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羽,蜀国,风云人物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中,经过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先师孔子在读书人眼中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文圣。而,与其地位齐平的武圣—关羽,也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孔子的地位是因为其开创了儒家学派,并且在后世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而我们不论是从史书记载还

  • 汉中这个地方有何重要价值?为何曹魏与蜀汉都在争夺它?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刘备进占西川不久,曹操于公元215年亲率十万大军征讨张鲁。曹操从陈仓(今陕西宝鸡)进至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北),攻破张鲁弟张卫拒守的关城。汉中西大门失守,张鲁退到巴中,后投降曹操。曹操顺风顺水地取得汉中,却拒绝了司马懿、刘晔进攻益州的建议,只留夏侯渊等镇守汉中,自己率主力于216年春天返回。下面小编

  • 天京事变发生了什么?洪秀全为什么要发动天京事变?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太平天国,洪秀全,战史风云

    1856年10月,咸丰皇帝接到了江北大营的奏报,清军在长江里发现,“长发尸骸不可胜数,由观音门口内漂流出江,内有结连捆缚及身穿黄褂者”。经过一番探查,清朝方面才知道,原来南京城内的“长毛”乱了,发生了激烈的内讧,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天京事变!事情发生在1856年9月2日深夜,在洪秀全的授意下,北王韦昌

  • 他是大清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论张廷玉究竟是怎样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比如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都是汉臣。不过他们的下场可就大不相同了,吴、尚、耿作为三藩之乱的指挥者自然是被康熙帝平叛,而洪承畴、范文程得以善终,并且得皇帝追谥一个为“文肃”、一个为“文襄”,不过即使功高若此二人者,一生也未得以配享太庙,而有一人,终清一朝,仅有这一人被配享大清太庙的

  • 姑侄一同参加选秀,侄女早亡,姑姑守寡46年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清朝立国初年,由于受中原汉文化影响较小,后宫出现了姑侄共侍一夫的现象,比如说皇太极后宫中的孝端文皇后、宸妃与庄妃便是姑侄三人,此外,顺治后宫还出现了废后、悼妃、孝惠皇后与淑惠妃姑侄四人共侍一夫的奇景。不过,自康熙朝之后,清朝后宫这样的奇特婚姻便少了许多,但凡事都有例外,今天笔者要讲的是同治后宫的一对

  • 历史上王敦是如何帮助东晋稳定局势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历史上王敦是如何帮助东晋稳定局势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永嘉五年(311年),扬州刺史刘陶病逝。王敦被再次任命为扬州刺史,并加广武将军,不久又进拜左将军、假节、都督征讨诸军事。同年,匈奴汉国攻破洛阳,俘获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皇室、士族纷纷

  • 李渊做出了怎样的另类“报复”?让李世民继位后欲哭无泪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然而世人提起唐朝,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唐太宗李世民。可见,李世民之于唐王朝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相比之下,李渊的存在感就没有那么高了。不过,这并不代表李渊没有什么能力,相反,他能够成就一代霸业,必然有其独到之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他

  • 汉末襄樊之战的背景是什么?襄樊之战的经过又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

    关羽襄樊之战简介:襄樊之战的背景是什么?襄樊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襄樊之战有什么意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襄樊之战简介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