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襄阳之战中,南宋孤立无援为何还能坚持6年?

襄阳之战中,南宋孤立无援为何还能坚持6年?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127 更新时间:2024/1/15 17:01:09

襄阳之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章介绍。

公元1279年,北宋覆灭后偏安于江南一百五二年的南宋,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说起南宋的覆灭,就不得不提1267年到1273年发生的襄阳之战。

当时,蒙古盘踞于北方,时刻想着吞并南宋,而襄阳是它南下前,必须拿下的硬骨头,襄阳位于汉江流域,鄂豫陕交界之处,是蒙古冲进江南的水陆交通要塞。

若拿下襄阳,蒙古便可以此为据点,直接南下江淮地区,而它面前再无天险可阻路,一举攻破南宋都城临安,拿下整个南宋江山,可以说是“顷刻之间”。

为了取得胜利,蒙古集中了二十多万大军围攻,但奇迹的是,孤立的襄阳城居然还是坚守了六年之久。那么襄阳究竟是如何守了整整六年的呢?

坚固的襄阳城

“檀溪界其西,砚首护其南,汉水如带萦乎东北,楚山如屏乎西南”,横亘在襄阳与蒙古之间的汉水和楚山,是襄阳的天然屏障。除此之外,襄阳还背靠江汉平原,有充足的粮草,可以支撑长时间作战。可以说,这里是个易守难攻,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

公元1236年左右,襄阳城一度被蒙古军占领,直到1239年,才被宋军将领孟珙带兵收复。孟珙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自然明白襄阳的重要性。鉴于当时襄阳在宋与元的屡次争斗中被破坏得不成样子,孟珙上书朝廷,说“襄、樊为朝迁之根本,今百战而得之,当加经理,如护元气。”

而后上任京湖安抚制置使的李曾伯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朝廷请命要好好修缮并加固襄阳城,坚守襄阳的重要战略地位。

在朝廷批准同意后,他不仅加固了原有的城墙,还增建了营房用以屯兵。除此之外,他还用朝廷拨下的经费在襄阳城内修筑水渠,为城内屯田打造良好的水利条件。凡此种种,使襄阳外有城墙坚固,内有粮食充足,十分利于防守和作战。

正式因为有前人在襄阳城打下的坚实基础,再加上襄阳本身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优势,才使得南宋能在襄阳之战中坚守六年之久。

军心

襄阳之战中,襄阳城北蒙古军包围,尤其是1267年蒙古方面在樊城外设置了榷场后。表面上说是两国进行贸易往来,一来赚一点小钱,二来可以作为两军议和的契机。但实际上,蒙古只是为了借此切断外部向襄阳运粮的通道,逼迫襄阳走到弹尽粮绝的地步,然后趁机攻下襄阳。

而被断了粮食的襄阳虽然可以依靠城内的屯粮,但只能撑上一时半会。所以,城内守将吕文德不得不向外求援。然而,襄阳早就已经被蒙古军队围得水泄不通,似个铁桶一般,城外的援军难以进入,物资粮草也无法送进去,城内的士兵也突围不得,一时间,襄阳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境。

不过,公元1271年四月,运粮一事有了转机。当时,范文虎等人及其部下,看准了蒙古军因不善水战,而未把守水路这一点,利用春季汉水暴涨的契机,走水路将大批粮草等物资通过船队运进了襄阳,解了城内粮草告急的困境,帮助襄阳又撑了下去。

除了运送物资,朝廷也没有停止向襄阳派遣援军,虽然无法突破蒙古的包围圈,但也在一定程度山影响了蒙古方面对襄阳的进攻,减缓了襄阳被攻下的速度。而在前赴后继的援军中,有这样一批人的行动不得不提,因为他们成功地打破了蒙古的包围,进入了襄阳城内,那就是张贵和张顺等人组成的敢死队。

公元1272年,襄阳告急,张顺和张贵等人自发前往襄阳救援,他们用重金招募了一支三千士兵的队伍。趁着当时汉水上游下暴雨涨水,他们建造了百艘轻舟,从一条名叫清尼河的偏僻小道出发,一路突围,走了一百二十公里,终于成功进入城中。

援军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城中坚守着的士兵们的信心,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商议着如何突围。本打算派一队人悄悄潜入郢州城,再与当地守将范文虎等人里应外合,共同击杀蒙古军,但未料想计划竟泄露了。这导致好不容易进入的援军基本全军覆灭。

虽然朝廷先后派遣的援军大都没有进入城中,即使进入了,战斗也是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些前前后后来支援的军队一方面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襄阳的失陷,另一方面,也是在告诉死守襄阳的军民们,朝廷没有放弃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城内人心的作用。

襄阳军心不散,即襄阳能守这么久的核心原因之一。

襄阳能够坚守六年,离不开它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离不开前人在此处留下的坚固城池,离不开城外前赴后继的英勇援军,也离不开城内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的军民。同时,一开始蒙古军疏于水战也是襄阳能够多坚守一些时日的原因。

虽然襄阳坚守了六年,但是这一战的失败其实是注定了的。两个朝,一个行将就木,一个实力雄厚。襄阳一个小小的城池,即便它再坚固再有基础,也抵不过蒙古长时间的消耗。襄阳失陷,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就像南宋的灭亡,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标签: 襄阳之战宋朝元朝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白雪姬有哪些习性?都有哪些栽培技巧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世界,白雪姬,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对白雪姬有了解吗?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白雪姬相关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白雪姬的品种简介白雪姬为鸭拓草科、鸭拓草属多肉植物,植株丛生,叶片有浓密的白色长毛。白雪姬原产于中南美洲的危地马拉、伯利兹、墨西哥等国,现在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白雪姬白雪姬的茎直立或稍匍匐,高1

  • 将军跟妓女的一夜风流,居然生下了一个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友珪,五代十国,野史秘闻

    要说朱友珪,就不得不说他的父亲朱温。唐朝末年,朱温还担任宣武节度使的时候,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四处征战,在亳州停留的时候,在军营中发现了一个容貌俱佳的营妓。这为朱大将军的生活本来就不检点,跟这个营妓一夜风流之后,营妓就有了身孕。得知营妓怀孕的消息,朱温还是非常开心的,但是他比较忌惮自己的发妻张惠,所

  • 汉武帝在位55年有44年在打仗 汉武帝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武帝,汉朝,风云人物

    对汉朝汉武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在位55年,却花44年攻打匈奴,汉武帝为什么要和匈奴过不去?“谥号”是了死后,后来根据其生平事迹赋予的评价,商纣王名帝辛,在位期间残忍暴虐,人们就用“纣”取作他的谥号,汉朝汉武帝的谥号是“武”,从这个字就能看出他在位期间尚武,经常对

  • 朱元璋因空印案株连数百人,御史郑士利上书后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空印案发生在明朝洪武九年,当时的官员为了便利,将空白文书盖上官印以备使用,触怒了毫不知情的太祖朱元璋,各地的掌印官员数百人被株连下狱,因为皇帝震怒,满朝大臣无人敢分辨一二,只有御史郑士利冒死上书,陈述了空印案的缘由始末,为获罪的官员们申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朝时期,每一

  • 怛罗斯之战有什么意义?对唐朝和阿拉伯帝国有何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你知道怛罗斯之战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怛罗斯之战是当时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大帝国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之间的一次对决。好像已经决定了当时的国际关系,也对现在的地缘政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大咖都对怛罗斯之战的过程做了详尽的描述。唐军以少对多,因为中亚小国的叛变,比较意外的是输掉了战役。怛罗

  • 同为开国谋臣,张良善终,刘基却被毒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良,汉朝,历史解密

    古代王朝每一个开国皇帝身边总有一个智谋之士,他们不管在任何时候总能为皇帝贡献奇谋,使其下一步行动取得胜利。比如汉之张良、明之刘基。这二人都有经天纬地之才,被后世人们认为是智慧的化身,他们的事迹也在民间广泛流传。但是如果对比一下二人的结局,那就大相庭径,张良是自然病逝,而刘基却被毒死的。在分析原因之前

  • 两个嫔妃生子,皇帝为何千方百计除掉自己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成帝,汉朝,野史秘闻

    汉成帝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好,也是西汉王朝灭亡的主要责任人之一。他在位的时候,就昏聩无能,不理朝政,放任大权落在外戚王氏手中,这最终也导致了王莽篡汉。而且,他活到了四十多岁,却没有儿子继承皇位,直接导致后来的皇帝年纪太小,无法掌握政权,只能沦为傀儡。可能有人会辩解,没有儿子并不是他的错,但是《汉书》中却

  • 慈禧为什么要打击珍妃跟光绪?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清朝,风云人物

    珍妃和光绪帝的爱情故事,虽说没有惊天地泣鬼神那般轰轰烈烈,但却也已其至死不渝的悲壮而留名青史,成为流传后世的一段佳话。和自己的历代祖先不同,光绪帝虽然身为皇帝,但却对珍妃一见钟情,而且始终如一。光绪帝一生之中,只有三个女人——隆裕皇后、珍妃和瑾妃(珍妃的姐姐)。可以这么说,光绪帝是清朝十一位皇帝之中

  • 苏州古典园林简介:元代狮子林有怎样的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苏州古典园林溯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翌年(元代最后一位皇帝顺帝至正二年),弟

  • 侯景之乱是如何爆发的?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北朝,侯景之乱,战史风云

    侯景之乱,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侯景勾结京城守将皇侄临贺王萧正德,举兵谋反的事件。侯景原为东魏大将,于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率部队投降南梁,驻守寿阳。反叛中侯景攻陷南梁都城建康,纵兵抢掠,危害江南。侯景得势后,先立萧正德为帝,再杀萧正德立武帝太子萧纲为帝,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