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揭秘成皋之战汉军取胜的原因

揭秘成皋之战汉军取胜的原因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338 更新时间:2024/2/2 4:09:47

成皋之战汉军取胜的原因

成皋之战是发生在距今两千多年前楚汉争霸时期的一场历时两年之久的战役。此战役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无疑令战争双方都倾尽了家底。成皋之战最终以刘邦的汉军大获全胜而告终,而被誉为一代枭雄的西楚霸王项羽,在遭受了这次战略上的重创之后,似乎提前预见了其争霸天下的败局。

成皋之战

今人论成皋之战汉军取胜的原因,多半会直指项羽的刚愎自用和曹咎的轻率鲁莽,然而更深层次地分析成皋之战汉军取胜的原因,则更应看到刘邦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指挥家所具备的个人魅力。

交战之初,汉军无论在兵员数量还是战斗力方面,都远非楚军的对手,因而项羽先占成皋,后取彭城,打得刘邦的三万精兵丢盔弃甲,更令刘邦遭受了老父、老婆沦为项羽阶下囚的奇耻大辱。

然而刘邦并未因一时的战争失利而受挫,富有政治远见的他在重整旗鼓之后,立刻采纳张良等谋士的正确建议,在争取民心的同时,广招军政人才,重用韩信彭越等悍将,同时利用楚军内部矛盾游说项羽麾下大将英布倒戈,因此可以说,在政治上占据主动地位,是成皋之战汉军取胜的原因之一。

待刘邦重建旧部,再战成皋之时,双方兵力已旗鼓相当,而此时,楚军的后勤补给已现空虚。由于彭越切断了楚军粮草供给的生命线,逼得项羽不得不选择速战速决,于是,任用性格鲁莽的曹咎为主将,终在汜水一战中惜败于汉军。所以,刘邦扬长避短,出奇制胜的军事韬略,成为了成皋之战汉军取胜的另一重要原因。

楚汉成皋之战

说到历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著名的楚汉成皋之战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楚汉成皋之战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战役中,刘邦在兵力不占优势,且先失军事重地成皋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后勤补给优势,并派出奇兵在汜水与曹咎所率的楚军展开决战,一举击溃楚军,顺利收复成皋,取得了楚汉成皋之战的最终胜利。此一战亦为楚汉争霸刘邦的最终获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记载,楚汉成皋之战始于公元前204年5月,一度被楚军追击的刘邦仓皇从荥阳围城中逃出,先后至成皋、函谷关征集兵力,并派人说服项羽麾下悍将英布叛楚附汉。

项羽闻讯后引兵前来,凭借兵力优势先行击退彭越大军,占领成皋。自知实力不如楚军的刘邦不敢正面应战,只得先从北门撤出,北渡黄河至修武,打算重整旗鼓。

不久,刘邦收编了韩信、张耳的军队,顿时实力大增。于是,汉军一边固守修武,一边与彭越大军联合攻击楚军,一举攻下梁地十余座城池,这样一来,战略形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反转,楚军一下子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时至九月,项羽率军反攻梁地,亲命大司马曹咎固守成皋,并嘱咐他审时度势,不要轻易与汉军交战,因此,当汉军主动前来挑战时,曹咎按兵不动。奈何刘邦一早洞悉了曹咎急躁的脾气,遂命汉军将士日夜在楚营外叫骂挑衅,一连五六日,终使得曹咎怒不可遏,遂率部渡汜水应战。

然而当楚军半渡之时,汉军发动突袭,楚军猝不及防,伤亡惨重。曹咎兵败自杀。至此,汉军重新占领成皋,一时间,城头变幻大王旗,这便是楚汉成皋之战的始末。

成皋之战背景

史书之上,对楚汉争霸过程中的一场重要战役——成皋之战背景曾有过详尽的描述。

标签: 揭秘成皋之战汉军取胜原因成皋之战汉军取胜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黄巢起义时间是什么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黄巢,起义,时间,什么时候,黄巢,起义,时间,唐末

    黄巢起义时间黄巢起义是唐末时期的一场农民自发组织的起义运动,当时唐朝已经渐渐走到了尾期,而那时候朝政混乱民不聊生,其实那时候发生了不少次农民起义,然而其中影响范围最为深远、经历时间最长、遍布范围最为广阔的还是要说黄巢起义。黄巢起义是唐末时期的起义运动,那么黄巢起义时间是什么时候呢?黄巢起义地图其实黄

  • 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二次革命,导火线,是什么,二次革命,导火线,九一,一年,武昌

    二次革命的导火线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全国爆发,清王朝的颓败之势也成定局,一九一二年,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但是在一九一三年发生了二次革命,二次革命的导火线耐人寻味。二次革命示意图一九一三年三月,上海火车站,宋教仁接到袁世凯邀请前往第一

  • 宋夏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夏,战争,起因,是什么,宋夏,战争,起因,宋朝,开朝,太祖

    宋夏战争的起因宋朝的开朝太祖皇帝赵匡胤是用暴力夺取了柴家的政权,也就是前朝的禁军大将如今做了皇帝。出于这个缘故,宋太祖对兵权格外的敏感,也就有了后来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杯酒释兵权为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奠定了基础,而宋夏战争的起因可以说与重文轻武有着莫大的关系。宋夏战争配图历史总是有点相似性,夏朝的开山

  • 甲申国难中汉服受到了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甲申,国难,中汉,受到了,什么,影响,汉服,甲申,国难,看似

    汉服和甲申国难汉服和甲申国难看似没有太大的关系,殊不知甲申国难的根本就在于两个民族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谁为天下之主就要信奉哪一方的习俗,满人入关时为了推行自己的法度,从根本上摧毁汉民的意志所推行的这套剃发易服的制度,就是最为完整的体现,剃发之法在各地已经遭到了严重的反抗,而易服则激起了更为剧烈的抵

  • 历史上松锦大战是谁发动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松锦,大战,发动,松锦,大战,发动,一场,明朝,最终

    松锦大战是谁发动的松锦大战,这一场让明朝最终灭亡的关键战斗,到底是谁发动的呢?对于松锦大战是谁发动的的这一问题的答案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清朝皇太极多尔衮率先发动的。多尔衮画画像在这一场战役当中,多尔衮可以说是做足了准备。一开始就在松山以及锦州之间专门修建了道路,道路修建好了之后,马上又开始命令锦州城附近

  • 宋夏战争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夏,战争,时间,什么时候,宋夏,战争,时间,西夏,项族,建

    宋夏战争的时间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国号是大夏,因为它在宋朝的西边,所以史称西夏。西夏立国后,夏、辽、宋呈现出三国鼎立之势。那么宋夏战争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宋夏战争的时间与西夏立国的时间是同一年,都在1038年。宋夏战争遗址西夏在宋夏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此乃三国鼎立之基础。三国中,西夏与辽均是少数

  • 明朝松锦大战详细过程分析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松锦,大战,详细,过程,分析,松锦,大战,过程,历史上

    松锦大战过程历史上有名的松锦之战,在明清之间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战争,可以说松锦之战的过程并不简单。但是,如果从概括来说,松锦大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战,第二阶段是突围,第三阶段就是最后的决战了。松锦大战进军图初战是从崇祯年十四年间的4月份下旬开始的,当时,洪承畴的部队转移到了杏山和松山之

  • 浅析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浅析,孙中山,二次革命,败的,原因,二次革命,败的,原因,1

    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1913年发生的二次革命是国民党意欲推翻袁世凯反动统治的武装革命,结果袁世凯强行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开始其真正的独裁统治。那么,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可以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来分析。袁世凯照片史学界对于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各有论调,但大致可从三方面来讨论:首先是国民党内部的原因。由

  • 甲申国难是什么 甲申国难死了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甲申,国难,是什么,死了,多少,甲申,国难,是什么,公元,1

    甲申国难是什么甲申国难是什么?公元1644年按农历算为甲申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是苦难深重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之中,李自成农民军围困京城,崇祯皇帝自缢大明亡国,吴三桂放清兵入关,清军屠杀汉民等等事件都集结于这一年当中,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一年是灾难深重的一年,所以史书记载时又称为甲申国难。??甲申国难

  • 明朝松锦大战为什么会败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松锦,大战,为什么,会败,松锦,大战,为什么,会败,估

    松锦大战为什么会败松锦大战为什么会败,这估计不仅仅是后世人的疑惑也是当时明朝将领士兵们的疑惑。明明明朝的兵力更多,但是为什么最后却是一败涂地的结局。其实,除了和兵力有关之外,最大的失败的原因,还是明朝后期的整个政治统治过于腐败,导致民不聊生,而灭亡大概也是因为民心所向。但是究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