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宋仁宗之仁者误国:宋仁宗与西夏立国之战

宋仁宗之仁者误国:宋仁宗与西夏立国之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94 更新时间:2023/12/24 8:30:11

仁宗之“仁”(一)

公元1023年1月(北宋乾元二月二日),宋真宗皇帝驾崩,他的第六个儿子赵祯即位,年龄仅13岁,由于年龄尚幼,由刘皇后以皇太后身份监国,垂帘听政。赵祯做了40年的皇帝,公元1063年驾崩,死后庙号为“仁宗”。

仔细研究中国历史上对那些已故皇帝或大臣的谥号,会发现确实很有讲究。首先,非常简洁,就那么一两个字;其次,大多数情况下,都非常准确,能入木三分地评价出这个人物一生的行事特点和功过是非。比如,仁宗皇帝的这个“仁”字就极其到位,不仅准确刻画出了赵祯这个人的性格特点,还准确地反映出整个仁宗一朝的基本国策。

仁宗的身世本身就是个传奇,这就是流传甚广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直到最近,还有一部名为《狸猫换太子》的电视剧正在热播。这个故事的版本颇多,比较权威的大概是小说《三侠五义》中所讲的,嫔妃刘氏、李氏两个贵妃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工于心计的刘妃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刘妃遂被立为皇后。后来,刘妃所生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婴在历经劫难后被立为太子,登基后便是仁宗。最终,在包拯的帮助下,仁宗得知真相,与双目失明的生母李妃相见,而身为皇太后的刘氏则畏罪自缢而死。

小说中的故事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在真实的历史中,仁宗赵祯还真不是刘皇后的儿子,他的亲身母亲姓李,原本是刘皇后身边的一个普通侍女,杭州人,也许是在自知不能生育的刘皇后的刻意安排下,被皇帝“幸”生下了赵祯这个孩子。刘皇后特别高兴,把还在襁褓中的赵祯抱到自己这里喂养,并由另一位杨姓贵妃共同帮助照料这个孩子。对李姓侍女,也没加迫害,还不断地提升她的地位,先是由侍女晋升为才人,又升为婉仪,仁宗即位后,又升为顺容。刘皇后还派人寻访到李氏的亲属,给他的弟弟封了官,以示恩惠。李氏本人天性沉默寡言,是个善良质朴的人,自己的亲生儿子当了皇帝之后,她夹杂在一群先帝嫔妃之中,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尽管如此,刘皇后怕日久天长,生出是非,还是把她派出宫外,为先帝真宗守陵去了。李氏死于公元1032(宋明道元年),享年46岁。在临死前病重,刘皇太后又以仁宗的名义加封她为先皇的贵妃:宸妃。但在安排贵妃下葬的时候,刘皇太后听取了宰相吕夷俭的建议,按照皇后的礼仪规格下葬。一年以后,公元1033年,刘皇太后也去世了,享年65岁。

按《宋史》的记载,仁宗始终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直到刘皇太后去世,一位亲王燕王才告诉他的亲生母亲是李宸妃,而李宸妃是刘皇后给害死的。仁宗方罢朝数日,下哀痛之诏自责,而且亲往李妃的墓地祭奠,并开棺验尸,打开棺材后,发现李宸妃面色跟活着的时候一样(《宋史》解释说,由于是用水银养护的结果,这一点未曾请教过医学专家,水银是否可达到这么高超的防腐效果,故存疑),冠服全是按皇太后标准穿着的,仁宗慨叹说:“人言岂可信哉”!

不过,对这件事我是觉得有些蹊跷的。关于这件事,当时宫里宫外,谁都知道仁宗不是皇太后的亲生儿子,宫内的风言风语就不说了,宫外的大臣们则以各种理由上表,攻击刘皇太后,话里话外都有暗示。公元1031年,范仲淹就是因为上书谏请太后还政而被贬官的。当时虽有刘太后称制临朝,但这些表章,皇帝本人也是应该看到的。《宋史》中关于吕夷简谏刘后以高规格厚葬李妃的细节也是殊堪玩味的。李宸妃死,刘太后与众臣及皇帝一起讨论,如何安葬的事,吕夷简奏对说,应该厚葬。刘太后马上站起身来,拉着皇帝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又回来,坐在帘后问吕夷简:“您这是什么意思?是想离间我们母子吗?”吕夷简回答说:“不敢,我是为太后考虑”。刘太后沉默了一下,又问:“那么依您的意见,该如处理呢?”吕夷简说:“按宫内后妃一品规格对侍”。刘太皇默许了这个建议,还让吕夷简具体关照操办这事,吕夷简又叮嘱具体办事的宫内太监,这可是皇帝的亲妈啊,要穿戴上皇后才能用的衣冠,用水银保护好遗体。在出殡的线路上也有过争议,按一般嫔妃的葬礼,是从宫墙凿个侧门,将棺木运出去,吕夷简建议应从给皇后出殡才走的西华门运出棺木,刘太后同意这个建议。一切如吕夷简的安排,完全按皇后的规格为李妃办了一个极其隆重的葬礼。

标签: 宋仁宗

更多文章

  • 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 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百年战争

    图为:1340年,英国舰队在斯鲁伊斯战役打败法国海军,百年战争开始。英法百年战争发生于1337年至1453年间,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是英法两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英法两国间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然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从而进行长达百年的战争。

  • 如何评价英法百年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百年战争,不论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些痛失家园及亲人的无辜平民却只能在无声地痛哭。战争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5]一场战争从一种性质转变到另一种性质,即一场战争中对交战双方

  • 美墨战争发生在怎样的背景下 美墨战争双方兵力部署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美墨战争

    美墨战争美墨战争后墨西哥丧失了大半国土,美国从此获得在美洲的主宰地位。美墨战争的爆发原因是墨西哥与德克萨斯共和国之间未解决的边境问题以及美国的扩张主义。美国以移民为先锋向西部移民数量激增,1835年达到3万人,并远及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等墨西哥领土。移民与墨西哥政府不断发生纠纷。1835年,美国政府

  • 楚汉战争韩信背水一战 其实是个大阴谋!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楚汉,战争,韩信,背水一战,实是,个大,阴谋,楚汉,之争,有

    在楚汉之争中,有一个成语叫“背水一战”。很多人都认为韩信背水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仔细分析,这恐怕是千古误解。这哪里是背水一战,分明是他早就设计好的大陷阱。“背水一战”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在楚、汉相争时期,有很多有名的乃至传奇式的战役,其中韩信平定赵国的战役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

  • 三国争霸战之蜀国:成也孔明 败也孔明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争霸战,蜀国,孔明,三国,时期,一直是,大家,非常,喜

    三国时期一直是大家都非常喜欢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猛将如云,名士辈出。实力最弱小的蜀国建立时,就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而且五虎上将的粉丝也不在少数。魏国则有典韦、张辽、李典、乐进、于禁,吴国也有周瑜、陆逊、吕蒙等人。名士则有郭嘉、鲁肃、徐庶、荀彧、荀攸、贾诩、程昱、诸葛亮等。这其

  • 背水之战:堪称中国军事史上奇观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背水,之战,堪称,中国军事,史上,奇观,公元前,206年,秦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当时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分别形成了两个集团,双方为争夺天下,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在这场历时近五年的战争中,汉大将韩信表现出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兵韬略,其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井陉之战则是他战例中的精粹。汉高祖

  • 三国十大武将:武圣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真实吗?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十大,武将,武圣,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真实,关羽,-2

    关羽(?-220年),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关羽,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隨刘备。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

  • 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大破赵括的地方在哪儿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白起,长平,之战,大破,赵括,地方,哪儿,白起,打过,败仗

    白起打过败仗吗白起打过败仗吗?不禁有人会说:“怎么会没有人打过败仗?!”。但是,对于所有了解他的人恐怕都知道,在史书中关于这点是有记载的,恐怕白起是真的没有打过败仗。白起画像白起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在战国时期,那么一个到处都是烽烟的地方,白起打下的战役可谓都是残酷壮烈。他能够开创

  • 强大的秦帝国并未灭亡 一直延续到了汉朝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的,秦帝国,帝国,并未,灭亡,一直,延续,到了,汉朝,中国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盖棺论定,讲的是一个人的功过是非,要到死后方才能作出结论。不仅个人如此,历史事件,王朝国家,政权组织也是如此,客观而中肯的评价,都需要在完结之后。时间宛若流水,涤荡人事的浮尘, 历史宛若碑铭,写定古今的是非。在《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中华书局,2007年)这本书中,我从刘邦的

  • 南北朝战乱屠杀:47次屠城虐杀两百万人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北朝,战乱,屠杀,47次,屠城,虐杀,百万人,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大乱世,乱世必有乱象,乱象之中最大的乱莫过于战争,而最能体现战争残酷性的就是屠城。目前学术界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的屠城现象尚没有予以关注,这是一个盲点,且是一个很不应该出现的盲点。屠城现象集中凸显了人性的罪恶,同时也暗含着国家政治、文化制度设计的失败。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