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李显忠曾向西夏借兵二十万 只为重归大宋

李显忠曾向西夏借兵二十万 只为重归大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754 更新时间:2023/12/24 8:30:43

最近某相声演员与前弟子的纷争让众多看热闹的群众大呼过瘾,关注程度超越了隔壁的“某明星经纪人与其美艳娇妻的风流韵事”的热点新闻。笔者看了那篇七千字长文,发现双方的焦点主要还是利益纠葛,说白了无非名利之争。故扯上什么背叛与忠诚,在笔者看来,不过是他们需要为自己找个体面的台阶而已。

如果真正说起背叛和忠诚的问题,那么我相信没有什么人比本文主人公更有资格回答了。他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是党项族人,先后效力金朝、西夏、南宋等政权,最终以大宋的忠义之臣的身份名垂青史。他的人生经历,比小说离奇,比戏剧更精彩!

李显忠,本命李世辅(其名是后来归宋后朝廷的赐名),党项族,陕西绥德人,其家族自唐代起便世袭苏尾九族巡检。

史书记载,其母到了临盆之时,肚子一直疼了数日,却一直没能顺利生产,把他父亲李永奇给愁坏了。正在李永奇焦急万分的时候,突然下人来报,一个游方僧人(我说历史上的各位道长和大师啊,化外之人,不问红尘之事嘛!怎么一些大人物的降临都能看到你们的影子呢!如杨坚武则天等。)求见,虽感纳闷,但是李永奇还是将僧人请进府内,上茶招待。僧人坐定之后,也不啰嗦,肃然道:“夫人所怀的男婴此后将是一名奇男子,如在她的身旁放置佩剑、弓矢等物,那么婴儿很快便会顺利降生。”

这等离奇之事,李永奇是第一回听说,不过他还是在将信将疑下,按照僧人的说法行事。果如僧人所言,注定一生不凡的李显忠小朋友或许感受到了战场对他的召唤,很快便来到了人世间,不平凡的一生自此开

都说将门虎子,长大之后的李显忠以胆略过人、武艺超群著称,在十七岁时便随其父李永奇投身与金军的战斗之中。适逢金军攻打鄜延(治所在延州,今延安市),鄜延经略使兼延安府知府王庶命部将李永奇招募两名勇士前往金军防区刺探军情,李永奇遍观全军后,寻得一名叫做张琦的勇士后,另一名额始终空悬。

正在他犯愁之际,儿子李显忠自动请缨,虽然觉得其勇气可嘉,但是李永奇还是以其缺乏经验为由没有批准,李显忠不气馁,继续道:“儿子虽然年纪小,但是胆子可不小,此行一定不会连累张琦,当与其通力配合以不辱使命。”

眼见他态度坚决,李永奇只得向王经略禀报情况,略一沉吟,王庶出了一道考题给李显忠,正巧他得到斥候汇报,有一小股敌人藏在延安城外的一处陶穴(古代凿地而成的土室)中,他决定派李显忠前去探查动向。

李显忠乘着夜色从陶穴的排气孔悄悄潜入,杀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单枪匹马斩杀十七名金军,俘获战马两匹。回来复命后,王庶赞叹不已,立即安排他和张琦前去执行任务。最终这趟任务完成的很顺利,李显忠逐渐在军中成长为一名军官(转武翼郎,充副将)。

公元1130年的“富平之战”,仓促迎战的南宋军队吃了个大败仗,陕西的众多州、府落入金人手中,延安府也位列其中。撤退不及的李永奇父子被迫投降金军。不过私下李永奇召集子侄部属盟誓道:“我们世受大宋恩德,今日投降金人乃形势所逼,此后但有机会,定要重归朝廷!”

不久,金朝扶植的傀儡政权伪齐皇帝刘豫调李显忠军驻防开封,李永奇觉得这是个机会,他对儿子道:“你如果得到机会,便率军投奔朝廷,不要以我为念,如果你能得手,那么我此生也没什么遗憾了!”

伪齐政权在战场上多次被名将岳飞击败,伤亡惨重,逐渐引起金人的不满。为了平息民怨,金朝于公元1136年将该政权取消,李显忠军又划归名将完颜宗弼(金兀术)麾下。由于他是党项人,宗弼对其比较信任,不过李显忠可不这样想,胆大心细的他一直想找机会捉了宗弼投奔南宋,可惜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不久后,他被任命为承宣使、知同州(今渭南市大荔县),率军回到了陕西。

标签: 李显忠曾向西夏借兵十万为重归大最近相声演员

更多文章

  • 盛宣怀出台了一项什么政策最终导致清王朝覆灭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盛宣,出台,一项,什么,政策,最终,导致,王朝,覆灭,核心

    核心提示:1911年,盛宣怀进入“皇族内阁”,出任邮传部大臣,统管铁路、电报、航运、邮政,俨然成为朝廷重臣。为了扩张自己的权力范围,盛宣怀一改过去的主张,出台了一项“国进民退”政策,触发了四川保路风潮,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盛宣怀 资料图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章立凡,原题:清末以来中国三次“国进

  • 领数千之众抗十三万叛军 保住大唐的最后生机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数千,之众,三万,叛军,保住,大唐,最后,生机,忆昔,开元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伟大诗人杜甫的这几句诗非常形象的描绘了唐玄宗统治时期“开元盛世”的繁华景象。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唐玄宗李隆基在名臣姚崇、宋璟、苏颋(音同“挺”)、张说、张九龄等人的辅佐下,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将大唐王朝的各项指标(

  • 汉朝通过这一战 大漠以南就看不到匈奴人了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通过,一战,大漠,以南,看不到,匈奴,大的,汉武帝,之

    在伟大的汉武帝之前,汉朝一直被匈奴欺负,汉武帝先是通过马邑之战向匈奴人宣战,而后通过河南之战让汉朝人树立了打败匈奴的信心。在卫青率军取得了漠南之战胜利以后,匈奴单于的主力部队就退居漠北了,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出兵河西地区,河西的匈奴人在被收拾以后,又差点被大单于收拾,他们干脆就向汉朝投降了,从

  • 淝水之战东晋能以八万胜八十万 全靠这支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淝水,之战,东晋,能以,万胜,八十万,全靠,这支,军队,说起

    说起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列,东晋与前秦的淝水之战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这一战,苻坚由当初的投鞭断流,胸有成竹到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使前秦一夜回到了解放前,成了其衰亡的转折点,而东晋趁机将边界线推到了黄河以北。在这场决定双方生死存亡的战役中,东晋之所以能取得大胜,与主帅谢石,先锋谢玄审时度势的用兵

  • 史上战斗力最强军队 是这支穿草鞋短裤的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史上,战斗力,最强,军队,这支,草鞋,短裤,中华民族,关键

    中华民族在关键时候总会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不同地区的人民都会主动站出来,抗击外来侵略,如果要说最强战斗力的地方军,大家肯定会想到在抗日战争中占总兵力40%的川军,也有人会说是在石牌保卫战中坚持不让日军攻陷,包拯持久战胜利的重庆军队,也有人会说是消灭太平军的湘军。但我们要说的是战斗力,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 历代大一统的开国帝王统一全国所需年限是多久?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代,大一统,开国,帝王,统一,全国,所需,年限,多久,秦始

    1、秦始皇嬴政——10年,从公元前230年派遣大将内史腾(原韩国南阳郡代理太守)攻灭韩国到公元前221年221年大将王贲攻灭齐国,不久嬴政称帝建立秦王朝。不过,卫国因为称臣纳贡而一直延续到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2、汉高祖刘邦——8年,从公元前209年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发起沛县暴动到公元前202

  • 普法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普法战争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普法,战争,影响,哪些,结果,普法,战争,生在,法国,普鲁士

    普法战争是发生在法国和与普鲁士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仅影响到了法国与普鲁士,而且由于法国当时是欧洲的霸权国家,所以法国的战败也大大的影响到了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当时的国际局势,下面就介绍一下普法战争的影响。普法战争普法战争的影响一:普法战争大大的影响到了法国。普法战争中法国的节节败退,法国的皇帝拿破仑

  • 苏定方:沦为大反派 却是连灭三国的传奇名将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苏定,沦为,反派,却是,连灭,三国,传奇,名将,演义,小说

    演义小说以及评书等形式,虽然与真实的历史大相径庭,但是因为具有曲折离奇的故事、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惩恶扬善的理念等元素,千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三国演义》等。因此很多在历史上原本是形象比较正面的人物,经过演义小说的加工和涂抹后,却成了阴险奸诈的大反

  • 普法战争的影响:法国退出欧洲霸主的地位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普法,战争,影响,法国,退出,欧洲,霸主,地位,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发生在1870年至1871之间,交战的双方是刚刚强大起来的普鲁士王国和称霸欧洲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可以说这场战争是由于强大起来的普鲁士王国威胁到了法国在欧洲的利益而爆发的一场战争,通过这场战争普鲁士王国与法国之间重新定义了自己的地位,下面就介绍一下普法战争起因。俾斯麦画像普法战争起因是由于法国

  • 普法战争谁赢了 普法战争的赔款问题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普法,战争,赢了,赔款,问题,普法,战争,生在,1870年

    普法战争发生在1870年至1871之间,交战的双方是刚刚强大起来的普鲁士王国和称霸欧洲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可以说这场战争是由于强大起来的普鲁士王国威胁到了法国在欧洲的利益而爆发的一场战争,通过这场战争普鲁士王国与法国之间重新定义了自己的地位,下面就介绍一下普法战争起因。俾斯麦画像普法战争起因是由于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