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牧野之战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牧野之战发生于哪一年

牧野之战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牧野之战发生于哪一年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20 更新时间:2024/2/2 7:18:23

牧野之战的历史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在牧野发动了推翻商王朝统治的牧野之战,亦称“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直接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和西周这一全新政权的建立。那么,牧野之战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呢?

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的军队

商朝是由商汤建立的,商纣王帝辛则是这个王朝的第三十一任皇帝,已经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的商朝开始从兴盛走向了衰弱,整个国家危机四伏。商纣王帝辛有着极为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他英勇善战,身手敏捷。但商纣王帝辛却有着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他喜好女色,好大喜功,完全没有将百姓放在心上。商纣王帝辛听信小人的谗言,残忍的杀害了许多朝中的重臣。而没有那些大臣辅佐的帝辛肆意妄为,宠信奸佞小人。在之后的日子里,商纣王大兴土木,建造了无数的宫殿用来享乐。后来,由于国库空虚,商纣王又派人去收刮民脂民膏供他享乐,商纣王这一行为搞得天下的百姓怨声载道。

基于这一历史背景,周国的西伯侯姬昌决定要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周国原本只是一个依附于商朝的小部落,后经西伯侯姬昌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一个小国家。西伯侯姬昌不忍百姓受苦,于是就不断发展周国的军事和政治实力,希望有一日能够跟商朝抗衡。在姬昌去世后,其子姬发继承其父西伯侯的遗志,遂于公元前1046年发动了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发生于哪一年

商朝末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到处都是民不聊生的景象。当时商朝的统治者是商纣王帝辛,帝辛为人英勇好战,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但他却有着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他为人好色,好大喜功,听不进他人的劝谏。于是,为了解救天下百姓,周国就对商朝发动了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的战争图

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因周武王姬发率领的军队与商朝的军队在牧野进行了决战,于是史称牧野之战。商纣王帝辛是商朝的第三十一位皇帝,从商汤建立商朝开始算起,商朝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六百多年里,商朝的国力由盛转衰,国家日益衰弱。而商纣王又是一个极其好战的皇帝,他先是对西北的黎氏部落发动战争,后又扫平了东南夷,虽接连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无奈国库空虚,加剧了当时的冲突。

公元前1046年,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周武王继承其父周文王姬昌的遗志,率兵攻打商朝的国都朝歌。周武王姬发联合众多部落,组成了一支多达四万人的联军,对商纣王发起了战争。身在朝歌的商纣王帝辛听到姬发反叛的消息后,十分的震惊,他立马组织军队进行反击。但当时商朝国力衰弱,根本不是周武王姬发的对手,最后两方在牧野展开决战。

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周武王姬发取得了胜利,而商纣王帝辛却在鹿台上自焚而亡。

牧野之战的故事

商朝末年,由于商纣王帝辛为人暴虐,造成了商朝百姓民不聊生的景象。当时的西伯侯姬昌不忍天下百姓受苦,于是一面假意向商朝效忠,一面又暗中壮大自己实力,希望周国能够跟商朝抗衡,解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

牧野之战

商纣王帝辛是商朝的第三十一任皇帝,在他继位时,商朝已经由盛转衰,开始走下坡路了。商纣王为人英勇善战,但他也是一个好大喜功,喜好美色的君王。在商纣王的挥霍下,商朝的国库很快就空虚了,但商纣王并不在意,他开始大兴土木,收刮民脂民膏,百姓生活很是困苦。在之后的日子里,商纣王帝辛越来越过分,他残杀朝中重臣比干,囚禁箕子,做出了一系列不明智的举动。

公元前1050年,西伯侯姬昌因病去世,其子姬发继位。姬发继位后,继承其父的遗志,任命姜尚为宰相,大力发展周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能够抗衡商朝做准备。经过充足的准备,姬发于公元前1046年发动了牧野之战。商纣王听闻姬发造反,很是震惊。但当时士兵人数不够,于是商纣王就用奴隶来充数,派他们前去迎战。姬发所率领的军队气势如虹,最终取得牧野之战的胜利。

牧野之战后,商朝再也无力反击,商纣王帝辛绝望中在鹿台自杀,商朝就这样灭亡了。取得战争胜利的姬发成为了西周的开国皇帝,建立了西周这一全新的政权。这就是牧野之战的故事。

领导牧野之战的是谁

牧野之战是历史上一场有名的战役,它直接的意义便是结束了商朝长达六百多年的统治,迎来了西周这一全新王朝的成立。牧野之战,可以说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役,在研究商朝与西周这两个国家时有着重要作用。那么,领导牧野之战的是谁呢?

周武王姬发

根据史料的记载,牧野之战是周武王姬发所率领的联军与商纣王的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一场战役,由周武王姬发主动发起战争。那么可想而知,领导牧野之战的则是周武王姬发了,那么姬发又是谁呢?

姬发所在的周国本来是商朝的一个附属国,姬发为西伯侯,是前西伯侯姬昌的次子。姬发原本有一个哥哥,名为伯邑考,但他为了拯救自己父亲姬昌,被商纣王帝辛所杀。在姬发的父亲在世时,其父亲姬昌一面假意效忠商王朝,一面又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等到姬昌去世后,其子姬发继位。姬发继位后,继承其父的遗志,继续任命姜尚为丞相,进一步发展周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扩大周国的影响力。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丞相姜尚了。姜尚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姜尚有着极为出色的政治天赋,周文王姬发正是靠着姜尚,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姬发因不忍百姓受苦,遂发起了牧野之战。当时正值商朝末年,已经六百多年历史的商朝正由兴盛走向衰弱,而时任商朝皇帝的商纣王帝辛又是一个极为暴虐的君主,商朝的百姓民不聊生。邪恶永远是战胜不了正义的,最后姬发打败了商纣王,商朝这一王朝覆灭,姬发建立了西周。

牧野之战的结果

据史料的记载,周武王姬发于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发动了对商王朝的战争,史称牧野之战,亦称“武王伐纣”。这一场战役的成败决定着两方最后的命运,那么牧野之战的最终结果是怎么样的呢?

自焚而亡的商纣王帝辛

商朝末年,百姓民不聊生,生活非常的困苦。当时商朝的皇帝是商纣王帝辛,帝辛是商朝的第三十一任皇帝也是最后一任皇帝。已经有六百多年历史的王朝,开始走向了没落。商纣王帝辛为人英勇善战,有着极高的天赋,他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明君的,但帝辛为人凶残,根本不是一个明君,这加速了商王朝的覆灭。

而与商纣王帝辛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西伯侯姬昌,西伯侯姬昌一直爱民如子,不忍天下百姓受苦,于是他一面假意向商朝效忠,一面又暗中发展周国的实力,为推翻商王朝做准备。西伯侯姬昌于公元前1050年病逝,其子姬发继位。经过多年的准备,姬发联合其他国家准备一起攻打商朝的国都朝歌。姬发接连获得胜利,最终两方在牧野展开决战。

姬发先派丞相姜尚率领数百士兵前去迎战,震慑商朝的军队,然后姬发自己再率领士兵冲进敌军,打破敌军的阵型。由于当时商王朝国库空虚,士兵的人数也不够多,于是商纣王就用奴隶来充数。那些奴隶见到周国的军队如此英勇,纷纷弃械投降。就这样,姬发取得了牧野之战的胜利。商纣王帝辛见大势已去,于鹿台自焚而亡。

牧野之战的性质

我国历史上有一场十分著名的战役,那就是由周武王姬发发动的牧野之战,也被称为“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当时正值商末,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为解救天下百姓,于是就有了牧野之战。那么,牧野之战的性质是怎么样的呢?

牧野之战的浮雕

根据史料的记载,当时商朝的皇帝为商纣王帝辛。商纣王帝辛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暴虐成性,喜好女色,将商朝的朝政搞得一团糟。商纣王又是一名十分喜欢打仗的君主,他先是对西北的黎氏部落发动了战争,然后又扫平了东南夷,虽然这两次战役都取得了胜利,但商朝的国库却空虚了。后来,商纣王宠信妖妃妲己,大兴土木,兴建了许多亭台楼阁,供自己和妲己两人享乐。等到后来,商纣王帝辛听信奸佞小人的话,大肆残杀朝中大臣,要是有大臣不顺着他,他就将其处以极刑。商朝重臣比干、箕子等人都被商纣王杀害,商纣王的这一行为加剧了商朝的灭亡。

公元前1046年,周国这一小国逐渐发展,终于有能力跟商朝一决雌雄了。两方人马在牧野进行决战。在姬发和丞相姜尚的精心安排下,终于打败了商朝的军队,取得了牧野之战的胜利。牧野之战时我国历史上第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它终止了统治国家长达六百多年的商王朝,直接导致了西周这一全新王朝的成立。虽然,在接下去也有其他类似性质的战役发生,但却再也没有牧野之战这么成功的战役了。牧野之战也成为后世百姓推翻暴政的代表性战役,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标签: 牧野之战

更多文章

  • 崖山海战有何争议之处 崖山海战影响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崖山海战

    崖山之战在中国海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朝虽然在崖山海战后灭亡了,但当时许多人继续坚持抗元斗争,保持了民族气节。崖山海战有何争议之处战斗地点崖山位于今新会区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故又名崖门。仅从地势上看,两山夹一海,地

  • 崖山海战双方参战人数 崖山海战双方指挥官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崖山海战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宋朝官、兵、民约20余万人最终不敌元军2万人,宋朝灭亡。故而一些人提出“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崖山海战双方参战人数宋朝官、兵、民约20余万人,战船1000余艘。元军约20000人(不计水手),其中蒙古军1000人,战船400艘。崖山海

  • 伊苏斯战役大流士的波斯军队惨败 伤亡比例4比1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伊苏斯战役,大流士

    导读:公元前333年8月底,亚力山大征服小亚细亚腹地以后,立刻南下进军波斯帝国在小亚细亚最后的据点西里西亚(Cilicia)。波斯西里西亚总督阿萨姆(Arsames)继续诱敌深入,弃守金牛山脉上的险要山口,使得马其顿大军轻易进占首府塔苏-公元前333年8月底,亚力山大征服小亚细亚腹地以后,立刻南下

  • 中原大战为什么爆发?中原大战交战双方及兵力部署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为什么爆发85年前的中国,在华中华北地区,上演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内战,这是一场军阀之间的战争,参战人数近一百五十万,伤亡人数达数十万,战争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5亿元,范围波及22个省,给近千万的国民带来的巨大的伤害,这场战争被称为“中原战争”。战况如此惨烈,那么中

  • 上甘岭战役的意义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的意义有哪些上甘岭战役是我国在抗美援朝时期和以美军为主导地位的美韩军队之间的一次战争,这一次战争在抗美援朝战争走向胜利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上甘岭战役的意义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上甘岭战役历史图片上甘岭战役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是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使联军的信心彻底丧失

  • 马拉松战役爆发地 马拉松长跑的由来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马拉松战役

    导读:马拉松战役马拉松战役简介资料马拉松战役是公元前490年强大的波斯帝国对雅典发动的战争。雅典方面参战的一万一千人全部是重装步兵,他们按照惯例在马拉松平原马拉松战役马拉松战役简介资料马拉松战役是公元前490年强大的波斯帝国对雅典发动的战争。雅典方面参战的一万一千人全部是重装步兵,他们按照惯例在马拉

  • 南北战争将领 南北战争北方胜利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将领由于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事件,因此南北战争将领也成为了这次事件的主角,为后人所铭记。作为战胜方的美坚利合众国,有五位将军对战争的胜利贡献尤其巨大。谢里登将军的画像北军方面的将领最著名的莫过于威廉·特库赛·谢尔曼,他和二战时期的名将巴顿齐名,同时他也

  • 辽沈战役国共双方兵力 辽沈战役伤亡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是国共双方展开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第一战,共产党方面由林彪、罗荣桓等人指挥,国民党将领则是卫立煌、杜聿明等人。最终共产党领导的东北野战军取得战役的胜利。辽沈战役国共双方兵力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人民解放军(1947年更名,原名东北民主联军,也称东北野战军)自1945年被派往东北后,发展、壮

  • 辽沈战役主战场在哪里 辽沈战役国民党为何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我军胜利和敌军失败都是有原因的,蒋与他的东北将领们意见不一,贻误战机在先,后又犯下一个致命的战略错误。辽沈战役主战场在哪里辽沈战役主战场就是在锦州。作为辽沈战役主战场的锦州在战争之前就已经被列为了全国主要的城市之一,锦州位于辽宁省,挨着东北,又因为东北是作为抗日地区最先受到侵略的地区

  • 八国联军用毒气弹攻打北京 百姓为何帮八国联军攻打紫禁城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1894年清朝甲午战败,西方列强对中国这块儿“大蛋糕”更是虎视眈眈。1900年,八国联军以义和团为借口,实则发起瓜分中国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用毒气弹攻打北京在八国联军进攻天津时,天津军民死伤惨重,而天津军民死伤的形状也颇为奇特。本报记者查阅史料后发现,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