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出自淝水之战的成语有什么

出自淝水之战的成语有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5 更新时间:2023/12/11 2:00:22

淝水之战的成语

淝水一战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时期有名的历史事件,对于当时的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前秦从有望一统天下到土崩瓦解可以说都是这一场战役导致的,而且在这一场战役之中还出现了很多的成语,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草木皆兵的漫画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出自《晋书》,东晋时期,苻坚的前秦国力强盛,一统了北方,整个中国大地上只剩下了东晋一国偏安南方,而且从军力上来看东晋实力远远弱于前秦,正面交锋几无胜算。于是前秦天王苻坚亲自带着80多万大军攻打东晋,而东晋只有不到10万的府兵可堪一战,双方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让苻坚根本没有把东晋放在眼里,可以说是一统天下近在眼前了。

但是谁知道,前秦的大军还没有到战场,先锋部队就被东晋士兵大败,要知道前秦的先锋也有25万,居然被东晋击溃,随后苻坚也乱了阵脚,他的弟弟苻融去查看敌情的时候,发现整个晋军的士气高昂,漫山遍野都是他们的身影,就连山上的草木似乎都是东晋的士兵,感觉数量要远远超过8万,他也吓了一跳。后来在淝水决战的时候,前秦士兵士气地下,被一举击溃,伤亡惨重,苻坚仓皇逃窜,在逃亡的路上,无数士兵被踩死压死,而苻坚也是惊慌失措,就连听到风声、鸟叫声都觉得是追兵来了,后来人根据这一段故事就创造出了这么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惊慌失措,乱了阵脚。

淝水之战典故

淝水之战是古代有名的战役,留下了很多典故,其中比较经典的就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等等,这里小编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于淝水之战的典故。首先说的就是风声鹤唳,据说当时前秦大军被东晋击溃,百万大军仓皇而逃,路上就连风声鸟叫声都让他们惊恐不已。

东山再起的石碑

接下来主要述说一下东山再起这个典故。这个典故最早出自《世说新语》其中提到的主要人物就是淝水之战的主人公之一谢安,谢安是当时有名的名相,可以说是东晋时期最著名的贤相,他早年的时候隐居东山,不肯出来做官,和王羲之等名士经常一起舞文弄墨,喝酒聊天,这样悠闲的生活让他根本就不像出来做官,有一次好不容易出来做官,一个多月就忍不住回去休息了。

当时的士大夫里面就有流传着“谢安不做官,老百姓该怎么办?”的说法,可见他的能力是多么的出色。后来直到40多岁的时候,朝廷的征召也越来越频繁,谢安不得不出来做官,后来谢安也是为东晋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其中在淝水之战的时候,他冷静的调兵遣将,他知道硬碰硬没机会,只能以智取,以奇胜。但是当时他毕竟年事已高再去前线也不合适,而且他需要稳定后方,否则要是有人出卖前线将士那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表现的很镇定,看到他这么淡定,所有人也跟着放心下来,果然东晋大败前秦,谢安也因为位列三公之上。因为谢安早年的时候长期隐居东山,所以也把他的故事叫做“东山再起”。

淝水之战的

根据史书记载,前秦苻坚总共纠集了步兵骑兵超过百万人,其中光是先锋军就有25万人,可以说纵观古今中外的战争史都少有这么大规模的,但是最后这百万人竟然被东晋区区八万人给击溃了,这是什么回事呢?这场淝水之战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标签: 出自淝水之战成语什么淝水之战成语一战可以

更多文章

  • 明朝大将戚继光修长城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大将,戚继,光修,长城,故事,戚继,光修,长城,中国

    戚继光修长城在中国历史上最不缺乏长城的故事,长城作为中国标志性的建筑经历几千年的风雨而屹立不倒是有它的原因的。比如最有名的孟姜女,在那么悲情凄惨的故事下戚继光修整长城的事仿佛就没有那么多看点了,不过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当我们现在站在八达岭长城享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可不要忘记了这位伟人。戚继光雕像在戚继

  • 揭秘在合肥之战张辽杀了谁 张辽副将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揭秘,合肥,之战,张辽杀,张辽副,将是,合肥,之战,张辽杀

    合肥之战张辽杀了谁合肥之战,是指在215年,曹魏的著名副将张辽,凭着八百勇士逆袭孙权,最终以七千名兵力打败孙权率领的十万大军,是史上非常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也是张辽人生中巅峰一战。《三国演义》张辽剧照孙权对合肥一直抱着志在必得的心态,趁着曹操身在汉中,且据情报说合肥只留有七千守军,于是孙权率大军出

  • 破釜沉舟卧薪尝胆有什么关联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破釜沉舟,卧薪尝胆,什么,关联,破釜沉舟,卧薪尝胆,蒲松,写

    破釜沉舟卧薪尝胆蒲松龄写有一自勉联,其中提到了破釜沉舟、卧薪尝胆两个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他将该联刻在镇纸的铜尺上,用以激励自己努力读书进行创作,这两个典故表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心有志气,做事情一定可以成功。卧薪尝胆破釜沉舟,喻指做事情绝对不留退路,向死而战必须得胜。釜在这里表示煮饭的锅子,将其打

  • 抗倭大英雄戚继光战绩辉煌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抗倭,大英雄,戚继,战绩,辉煌,戚继,战绩,光是,明朝,时期

    戚继光战绩戚继光是明朝时期的抗倭名将,也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著名的民族英雄。纵观他的一生,戚继光战绩颇丰。以戚继光的战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有很多,多数为民间艺术作品。戚继光从小就表现突出,并怀有伟大志向。年少的他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而这些萌动、出现雏形的志向,正是戚继光竖下战绩的

  • 历史上的合肥之战概括简述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合肥,之战,概括,简述,合肥,之战,概括,生在,汉末

    合肥之战概括合肥之战是发生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这一期间的战役。合肥居于要地,孙军和曹军为了争夺合肥而前后发起了五次战争。曹操画像在曹操忙于官渡之战之时,认为刘馥有才能,封为扬州刺史,让他去稳定东南地区。于是刘馥受曹操之命,将合肥空城建设成了一座地理位置重要且非常繁荣的合肥新城。那时合肥于曹军而言极为

  • 夷陵之战中东吴的统帅是何人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夷陵,之战,东吴,统帅,何人,夷陵,之战,东吴,统帅,三国

    夷陵之战中东吴的统帅是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当时刘备为报东吴擒杀关羽之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东吴孙权还派使者求和,消极备战,不想刘备心意坚决,怒气兴盛,大感压力,果断任命当时还是新人的陆逊担当东吴一方的最高军事统帅大都督。《三国演义》陆逊剧照事后证明,这个人选是多么正确,陆逊的高超军

  • 关于李永芳的典故免死三次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于,李永,典故,免死,三次,李永,免死,三次,作为,明末清

    李永芳 免死三次作为明末清初的著名将领李永芳,也是第一个就投降于努尔哈赤的明朝将领。关于他的故事,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就是“免死三次”。究竟李永芳免死三次是如何获得的呢,不禁让人想要翻开那段历史。李永芳将军关于李永芳免死三次的的出处主要来源于他与努尔哈赤之间的渊源。当时的李永芳身为明朝末期,抚顺千户所游

  • 揭秘民族英雄丁汝昌与太平军之间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揭秘,民族英雄,丁汝昌,太平军,间的,故事,丁汝昌,太平军

    丁汝昌 太平军晚清时期北洋舰队的提督丁汝昌,在成为北洋水师一员之前是一名太平军将士,那么丁汝昌太平军之间有何渊源呢?丁汝昌简介中曾提到,他因镇压农民起义而发家,因此称得上是起义军的敌人。后来投靠太平军,太平军失败后又投靠朝廷。那么丁汝昌太平军之间发生过什么呢?丁汝昌战服史料记载丁汝昌生于1836年,

  • 晚清将领丁汝昌投降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晚清,将领,丁汝昌,投降,丁汝昌,投降,甲午,中日,战争,死

    丁汝昌投降了吗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丁汝昌以死谢国后,清军与日军就签订了停战协议,于是当时的人们都开始质疑丁汝昌,丁汝昌投降了吗这个话题一度引起争议。有人认为丁汝昌爱国将领这个头衔只是某些人加上去的,他在当时的表现并不能称得上爱国。因为丁汝昌在北洋水师即将全军覆没的时候,派手下前去和日军谈和,但谈判的内

  • 历史闻名的淝水之战旧址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闻名,淝水,之战,旧址,在哪里,淝水,之战,旧址,东晋

    淝水之战旧址东晋时期的淝水之战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淝水上,淝水又称肥水,最早从寿县一带的将军岭里面流出,在这条河的边上发生过很多经典的战役,除了淝水之战之外还有三国时期张辽的那场合肥之战。淝水之战旧址在383年的时候,苻坚亲自带着百万大军攻打东晋,但是这个时候其实并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