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甲午海战著名将领丁汝昌为何自杀

甲午海战著名将领丁汝昌为何自杀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908 更新时间:2023/12/27 18:26:54

丁汝昌是清末汉族人,甲午海战著名将领。丁汝昌简介中提到他自幼家境贫苦,年少加入太平军,因太平军势头去,后又加入清军,被迫镇压太平军,随后被鸿章提拔为北洋水军提督,与日军进行激烈的海战。

丁汝昌雕塑

丁汝昌做事诚恳,为人忠厚,李鸿章对他赞许颇多。后因朝中好多人光绪进言称他无心指挥战争,光绪多次想罢免他的职位,多亏李鸿章向光绪上书,表示丁汝昌是忠厚的人,才保住他的提督地位。随后其又被清政府调至黄海,去对抗强大的日本海军。据丁汝昌简介中记载,一次大战之中因清政府指挥混乱,其带领的北洋舰队与日舰一路作战,一路败退。但是他心存不甘,却无力改变现状,被日舰围攻。虽然弹尽粮绝,但士气高涨,多次突围,因日军装备先进被多次击退,最后兵败,损失巨大。

丁汝昌的舰队被调往内海进行修理,他也将面临审判,他却不以为然仍然为海防所担心,日军劝其投降也被回绝。他决心抵抗到底,与日军在刘公岛进行死战,日舰众多,又装备先进。他不断用远炮打击,但作用不大,日军夜间偷袭,不断用鱼雷进攻,丁汝昌的部队损失惨重,再次兵败。日军再次劝其投降,再次被丁汝昌回绝,但是兵败如山倒,这次他已无力回天。

丁汝昌之死

丁汝昌是清末北洋海军总提督,是一名民族英雄,逝世于1895年2月。丁汝昌是一位性情忠厚、做事勤勉的将领,却落了个服毒自杀的结局。史学家们对他的死褒贬不一,那么丁汝昌之死到底是怎样的呢?

刘公岛海战纪念馆

1985年1月日军登陆荣成湾,威海卫战役正式爆发,陆战失败,威海失守。之后丁汝昌在刘公岛上被日军海陆围攻,开始了壮烈的刘公岛保卫战,丁汝昌之死由此拉开了序幕。丁汝昌被困与刘公岛,在缺乏弹药和没有援军的困境中,仍顽强率领士兵击退日军数十次的进攻。他是一个极其爱国的人,宁死也不肯投降。同时他又是一个和蔼忠厚的人,在大部分陆军撤离炮台后,岛上人民纷纷来到海军公所,请求丁汝昌给他们一条活路。面对和自己一同奋战的士兵和岛上的百姓,他不忍心让他们和自己一起死,在这种险恶的情况下,为了让全岛军民有生路,丁汝昌在深夜服下大量鸦片结束生命,以此来挽救全岛军民的命运。

丁汝昌之死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是及其悲凉的一幕。有人说丁汝昌是害怕承担战败的责任所以自杀,是懦弱。也有人说他自杀是为了保住全体刘公岛军民的性命,是义。对于丁汝昌之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为保卫祖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值得后人尊敬、怀念。

丁汝昌的罪责

丁汝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的将领,在刘公岛保卫战中服毒殉国。之后丁汝昌的罪责被无限放大,成为甲午战败的替罪羊。对于丁汝昌的罪责,人们至今都有很大的争议,人们认为那些不符合事情的指责应该被澄清。

丁汝昌旧照

指责丁汝昌的不实言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是丁汝昌指挥能力不足。这主要是说他对海军专业不够了解,组织能力弱,使得北洋海军管理不得当。丁汝昌确实不是出身海军科班,海军知识比不上科班将领,但是丁汝昌的和他们对比,资历最深作战经验最丰富,战功也是最多的,他足以胜任提督的位置。并且丁汝昌也一直努力学习海军知识,非熟悉海军事务。

更多文章

  • 忠诚老将廉颇为何晚年背叛赵国?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忠诚,老将,廉颇,为何,晚年,背叛,赵国,廉颇,春秋战国,四

    廉颇是春秋战国四大战神之一,其虽然打仗没有白起、李牧的善变和雷霆手段,但也创造了一生百战无一败绩的辉煌成绩,也不愧于四大名将的头衔。而其为祖国赵国服务了大半辈子,也是一个十分忠勇的老将,但是其在晚年的时候为什么会倒戈相向,叛逃赵国,晚节不保?最后在千里之外的楚国客死他乡?“赵国的用人体制,廉颇很失望

  • 关羽征战一生最终折戟沉沙 算不算名将?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征战,一生,最终,折戟沉沙,不算,名将,关于,名将,定

    关于名将的定义,我想应该从这样两个方面讲:一个是为将者在一生中有多少战绩;另一个是为将者在一生中表现过什么能力。不辩还好,越辩我把关羽看得越高,越来越觉得关羽符合名将的标准。由于东汉末年的乱世风云,很多优秀的将领在战争中成长起来,作为刘备身边的第一战将,关羽有哪些战绩,又表现了哪些能力呢?十几年随先

  • 抗击匈奴六大名将 一战破敌最多者并非卫青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抗击,匈奴,六大,名将,一战,破敌,多者,并非,卫青,匈奴

    匈奴是在约公元前3世纪时兴起的一个游牧部族,曾在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建立国家。这个部族强盛起来后,经常深入中原,对以农业为主的内地各民族进行袭扰和掠夺,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中原王朝抵御和反击匈奴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将领,这些人用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一次次击败匈奴军队,维护了中原王朝

  • 汉朝将军李陵:战败投降匈奴 却被后世颂扬千年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将军,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却被,后世,颂扬,千年

    身为根正苗红的红三代、军人世家优秀品质的集大成者,李陵一直活得压抑而高调。从爷爷李广开始,李家人就似乎中了魔咒,始终没能在朝廷大展身手。解除魔咒,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成为新生代战神!他终于替自己争取到了一个独立行动的机会。可惜,他终究没能成为李元霸。当初,他以初生牛犊的孤勇在汉武帝面前立下军令状:以50

  • 马超智勇双全然而一生不得重用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超,智勇双全,然而,一生,不得,重用,公元,223,年的

    公元223年的一月,马超留下了希望国家重用自己表兄弟马岱的遗言,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从此蜀国的五虎上将又离开了一位,虽然他是五虎上将中最不活跃的一位。可以说马超的一生让人感慨,马超之殇让人揪心。可叹——梦想太大,能力太弱马超强不强?答案是肯定的,能够在西凉这个战乱纷争的地方立足除了父亲马腾

  • 最关键的战略要地:得之长治久安 失之难守天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键,战略要地,得之,长治久安,之难,天下,著名,军事家,吴

    著名军事家吴起曾有“守天下在德不在险”的著名论断,他的依据是:当年三苗氏、夏桀和殷纣的立国之地都是山河险要之地,看似固若金汤,但是这些君主因为“德义不修”、“修政不仁”、“修政不德”,最终都落得了亡国的下场。这个论断虽然正确,但却不能太绝对化。因为从中国历史上看,的确有一处战略要地极其重要,得此地者

  • 战神辈出但攻城掠地如韩信般强悍者 唯此一人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神,辈出,攻城掠地,韩信,强悍,唯此,一人,三国,时期,虽

    三国时期虽然有诸多军事将领被捧到了战神级别的高度,可论起攻城略地的能力,如楚汉相争之时韩信那般在短时间内让多路诸侯降服者,三国时期唯有一人而已。此人便是江东猛虎孙策,孙伯符。在扬州群魔乱舞的局面下,孙策以外来者的身份,兵不过万,却能打破各路诸侯互相制衡的平衡局面,进而以不同方略逐一剿灭,转斗千里,而

  • 历史上的关羽有多厉害 这场战斗揭晓答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上,关羽,有多,厉害,这场,战斗,揭晓,答案,关羽,张飞

    关羽和张飞是蜀国军队的两大柱石,他们从刘备还困顿的时候就为之前遮后挡,使刘备不至于在纷飞的战火中一步小心被哪个家伙拿去了脑袋,成就了刘备先主的名声后,也成就了他们生前身后的“万人敌”之名。我倾向于拔高二人的武勇,因为有些事情是只能用武勇来说明的。当然在这里我只想借关羽在白马的表现做一次推测。关羽冲阵

  • 关于百团大战的故事 百团大战的主要内容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于,百团大战,故事,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革命根据地在华北地区的武装力量日渐壮大了起来,日本怎么能够忍受自己的被侵略国有这样强大的武装力量存在。《百团大战》剧照于是日本军队于1939年年中,开始对他们忌惮的中国共产党的敌后革命根据地进行扫荡。但是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势力在敌后革命根据地不是一天两天,早已根深蒂固,想要拔除不

  • 食人魔王苻登:他的军队被称为食人魔军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食人,魔王,苻登,他的,军队,被称为,魔军,胡乱,时期,各个

    五胡乱华时期,各个小政权为争夺某个地盘或为吞并某小国经常动不动就开战,战争是那个天昏地暗的时代最常见的。既然有战争,就有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军粮。一个国家的军粮是一个其在战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因素,所以,很多计策都是趁对方不被烧其粮草以断其后路,一旦发现粮草出了问题军心都涣散了。而在那种三天一小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