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为何胜利 陈友谅失败的原因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为何胜利 陈友谅失败的原因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202 更新时间:2024/1/23 15:22:13

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利用风、水流等自然条件,充分发挥火器的作用,以少胜多、以小击大、以弱胜强,创造了中国水战海战史上的著名战例。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胜利的原因

1、朱元璋在分析胜利的原因时指出,“陈友谅兵虽众,人各一心,上下猜疑,矧(况)用兵连年,数败无功”,而我“以时动之师,威不之虏,将士一心,人百其勇,如鸟鸷搏击”,所以取胜。

2、朱元璋取胜的另一个原因是,部署得当,指挥正确。朱元璋在进入湖口之初,就在武阳湖与鄱阳湖,长江与鄱阳湖各隘口,层层“派兵扼守,一则切断陈军归路,二则限制陈军兵力展开,阻止其发挥兵多舰大的优势。然后,集中兵力,逐次打击陈军。陈军战船高大,稳性好,载兵多,可以居高临下地打击朱军。但其致命弱点是机动性差,加之又联舟布阵,这就更加“不利进退”了。朱军船小,机动性好,便于灵活地打击陈军,但有仰攻困难,不耐冲击,难于正面突防等弱点。

针对这一情况,朱军采取扬长避短,以长击短的战法,先是以分队多路进攻,充分发挥火器作用,连续突击陈军,后又火攻破敌。在康郎山水域一战,毁陈军大舰数十艘,首战告捷;湖口一战又毁陈军大舰数百艘,使陈军大部就歼。

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口处,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并为以后的北伐和攻灭元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陈友谅为何失败

陈友谅的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战略指挥上的失误。本来,朱元璋率主力北救安丰,造成应天空虚。如果陈友谅不是先攻洪都,而是以一部兵力对洪都进行牵制,主力顺流东下直攻应天,那么朱元璋将处于陈、夹攻、进退失据的不利处境。但陈友谅却把矛头指向小而坚的洪都城,致使数十万大军局处于狭小地域,难以展开,且又没有派兵扼守江湖要津,置后路于不顾。

更多文章

  • AD1360年-1364 鄱阳湖之战介绍 鄱阳湖之战交战双方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鄱阳湖之战

    战前准备朱元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自己的处境,认为张士诚专意保守现有地区,不足为虑;而陈友谅正在扩张势力,又轻骄喜功。如先攻张士诚,陈友谅必全力来救,将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因此,决定集中主力先打陈友谅,而对张士诚则采取守势,控制江阴、常州、宜兴、长兴、吉安等战略要点,阻止张军向西发展,并拉拢方国

  • 果阿战争简介 果阿战争的历史背景与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果阿战争

    果阿战争简介果阿战役,是印度军队收复果阿地区的一次主动出击。那么这场战役简介是什么呢?现如今的果阿果阿、达曼、第乌岛处于印度的西海岸,面积为3983平方公里,人口为65万人,是印度良好的海港。但是在1560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以后,这三块区域就一直在葡萄牙殖民者手中。即使后来英国人统治了印度,也没有

  • 苏波战争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苏波战争

    苏波战争苏波战争是发生在一战后苏联和波兰之间的一场争夺领土的战争,以签订《里加和约》作为结束。此战的背景是怎样的呢?波兰与苏俄的边界在凡尔赛条约中并未加以详细说明,战后的骚乱事件:1917年俄国革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崩溃;俄国内战;同盟国从东部阵线撤退;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独立的尝试。波

  • 苏波战争有何经验教训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苏波战争

    苏波战争苏波战争历时两年,以签订合约告终,此战在苏俄领导人之间产生震动,是一次伟大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此战的经验教训有哪些呢?俄战争失败的真实原因还是它的对外战略追求目标造成。从十月革成功后,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对外政策出发点首先从意识形态利益出发,致力于推进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这主要是:首先

  • 苏波战争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苏波战争

    苏波战争苏波战争是发生在一战后苏联和波兰之间的一场争夺领土的战争,历时两年,以签订合约告终,此战的历史影响是什么呢?战争的失败在苏俄领导人中间产生很大震动,1920年9月22-25日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会议上激烈讨论战争失败原因以及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前景。图哈切夫斯基就西南方面军在战争中表现提出批评

  • AD1919年2月~1921年3月18日 苏波战争介绍 苏波战争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苏波战争

    东欧的混乱在1918年,东线的德军开始向西撤走。由德国扶植的地方政权、其它在德军撤走后自行成立的地方政权,以及意欲把那些地区纳入苏俄的布尔什维克人开始争夺那些同盟国遗下的空间。结果几乎整个东欧陷入动乱。1918年11月18日,苏维埃最高当局下令西集团军向西进发,务求以有限资源占据尽量多的土地。19

  • 魏蜀汉中之战魏国为什么会败 汉中之战的详细过程是怎样的? 赵云汉中之战资料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中之战

    魏蜀汉中之战魏国为什么会败在整个三国时代的历史上,魏国和蜀国有过数次的交锋,魏国的战胜次数是远远大于蜀国的,但也偶有例外,汉中之战便是一起鲜明典型的案例。魏蜀汉中之战魏为什么会败?蜀国为什么会胜利?在史记中也曾有明确的记载,现在回归历史,重回到汉中之战的实战情形,看看魏蜀汉中之战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美西战争与关岛有何联系 美西战争爆发的原因 美西战争对美国的影响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美西战争

    美西战争与关岛有何联系关岛的位置是在西太平洋,是马里亚纳群岛中的一个岛屿,这个地方曾经是很多国家争夺的地方,那么美西战争关岛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关岛图片关岛这个地方的发现者是麦哲伦,在此以后,关岛就一直被西班牙统治,统治时间为300年,可以说实质上已经属于了西班牙地区,那么美西战争关岛又是怎么回

  • 孟良崮战役伤亡情况 双方兵力对比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和共产党都产生了一定的伤亡情况。具体孟良崮战役伤亡历史上是有详细记载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雕像国民党派出的大约四十五万人的军队,一共有三万多人伤亡,其中被俘虏的有将近两万人,在战争中死亡的有一万三千人。其中国民党还有一个更巨大的损失,国民党军队总指挥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牺牲了,因为

  • 中印战争死亡人数有多少 中印战争是由谁来指挥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印战争

    中印战争死亡人数有多少中印战争死亡人数共达五千五百余人。其中印军死亡人数约为四千九百人,死者中级别最高的是第二十二旅旅长。中方边防部队阵亡了七百二十二人,包括八十二位军官,六百四十名士兵。中印战场发生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人烟稀少。因此这次战役造成的平民伤亡可以忽略不计。中国在中印战争中歼灭敌军三个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