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解放军淮海战役胜利的意义 淮海战役最后结果是什么

解放军淮海战役胜利的意义 淮海战役最后结果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094 更新时间:2024/1/20 2:30:44

解放军淮海战役胜利的意义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第二场,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承上下的关键一战,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战役的规模、投入的兵力、两边的伤亡等一连串数字,更是它胜利的意义所决定的。

淮海战役画

在淮海战役前,国内的局势已经开始对国民党不利,而之后济南的失守、辽沈战役的失败,更是一步步地把胜利的天平往共产党方面移动。因此,淮海战役作为双方的一场决战十分关键,它的胜负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国内战争的进程。最后淮海战役的失利,也的确可以说是把国民党推下了失败的悬崖。

这一场战役中,国民党方面失去了整整五个兵团,五十多万人,其中不少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甚至是国军“五大主力”中的两支,可结果都被歼灭。因此,战后国军的实力和士气都是一降到底,已无力与共军主力交战。此外,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也因为淮海战役的失败而愈演愈烈,蒋介石甚至不得不再次提出国共和谈。而国民党的人心更是完全丧失,许多人都开始撤离大陆卷铺盖逃跑。

而淮海战役对于中共而言意义非常的大,军事上实力和士气大增,可以说自此之后共军的战斗力已经在国军之上。此外,中共页通过这一仗完全解放了淮河以北,甚至控制了淮南的大部分地区,军队逼近长江,矛头直指国民党的首都南京。所以,可以说淮海战役狠狠地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在战前中共预计是要五年才能打败国民党,而因为这一战至少加快了三四年。

淮海战役的战术是什么

战术是一场决战是否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淮海战役的战术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淮海战役纪念雕像

1948年10月,中野占领了郑州和开封两地区,国民党统帅部判断华野和中野一定会南下苏北然后联合起来攻打徐州。便想出了一套计策。计策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淮海决战案,是徐州主动放弃那些次要的城市,仅仅只发动一两个军来守住徐州,其次便集中全部的军力在徐蚌线周围防御起来,准备和解放军决战到底。另一个方案便是退守淮河案,将徐洲的全部主力退出淮河,凭淮河实施河川防御。通过严肃的会议后后于是决定采取淮海决战案。

11月6日,蒋介石了调整令:孙元良的三个军从商丘转移到蒙城,用以保全徐州西侧;邱清泉第2兵团在永城集结;刘汝明第4绥靖区转移到临淮关;李弥第13兵团全部撤向灵壁,担任机动任务;黄百韬第7兵团撤出新安镇到达运河以西;冯治安第3绥靖区放弃临城枣庄两地其次分别退守到韩庄和台儿庄。这时淮海战役的战术方案便已经初步形成了。当时蒋介石怕兵力不够便决定将东北战场的三个军十一个师全部都迁往徐州。傅作义等人却强烈反对,蒋介石没办法只得将这十一个师分头作战,五个师归还华北继续围剿总部;其余六个师海运浦口,在11月到达蚌埠。就这样蒋介石结合了共八十万人的兵力投入到徐州战场。这便是淮海战役的整个战术方案。

一次战役有了完美的作战方案,又有强大的军力巧妙配合,这又如何能输呢?这次的战役着实打得响亮!

淮海战役国民党军队资料简介

在淮海战役中,国军的实力雄厚,武器装备十分先进,共有80万军人参战,集结了国民军的主要骨干力量,正是由于蒋介石在这场战役中可谓孤注一掷,几乎投入了他全部的精锐兵力资本,因此在战败后,国民党从此在大陆一蹶不振。

淮海战役国军

济南被解放军攻占以后,国民党的防御方针告败,徐州地区的剿匪总司令部收缩兵力,集结了第2、7、13、16这四个兵团,以及第1、3、4、9这四个绥靖区部队,一共25个军共计80万人,围绕徐州展开,沿着津浦与陇海两条铁路,形成一个冬至海州,西临商丘,北达临城,南到蚌埠的一个“一点两线”防御阵线,以此来加强防御,在中原与华东一带采取固守战略。

在指导员方面,蒋介石多次表示希望擅于指挥大兵团战役的具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能够总指挥这场战役,但是由于国军已经在这场战役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白崇禧认为这是一场胜算极低的战役,因此坚决拒绝了。而在前线战事指挥方面,蒋介石原本希望徐州剿匪副司令官杜聿明能够指挥这场战役,但是由于他被紧急调往东北,因此蒋介石无奈之下选用了自己比较信任的可靠人选刘峙来指挥这场战役。但是刘峙本人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国民军从刚一开始就在指导员上处于不足之地。

从白崇禧推辞指挥到解放军全面发动淮海战役,之间仅隔了6天,这对于国军来说是十分被动的,因此整场战争他们都处于被解放军牵着鼻子走的地位。

著名战役淮海战役地点在哪

淮海战役的规模很大,国共双方投入的兵力高达160万人。因此,它的战场也很大,主要是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

淮海战役地图

因为之前中共方面攻下了国民党重兵设防的济南,挫败了对方的重点防御计划。就像国外媒体评论的,自此以后,中共已经占据了对战争的自主权。因此,淮海战役是由中共方面策划和部署的,而战役地点期初也是由他们的选择。

粟裕是最早提出淮海战役建议的人,在他的设想里,战场只限于两淮和海州地区,也就是现在江苏省的淮安市到连云港市。两者是临近的两座城市,可见在最早的设想里战场是并不大的,所以被称为“小淮海”。

可是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在战前中央军委商讨后的计划中,淮海战役的规模就已经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国民党方面的部署,他们把优势兵力集中在了徐州和蚌埠之间的津浦铁路线两侧进行战略防御。于是中共也把战役的中心计划在了徐州,从最开始的为夺取徐州做好准备,变成了围攻徐州。因为要实现围攻,解放军就需要从四面八方地推进,所以战场越拉越大。

战役爆发后,国民党又往战场投入了更多的兵力,之后国军又因为战场失利而选择突围,使得主要战场也不断发生变化。正如毛泽东后来说的,淮海战役就是一锅夹生饭,本来计划并不成熟,是一步步完成的。战役如此,战场也是。

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死了多少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里规模最大,国共双方都知道这场战役的重要性所以先后投入了巨大的兵力,一百多万人。此外它还有好几个最,其中有两个是:歼敌最多和牺牲最重。

部分烈士

战后的统计结果是,国军方面损失55万人,达参战兵力的近70%,而其中伤亡171151人。至于共军方面,虽然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损失也不可谓不大,伤亡超过12万,其中阵亡具体记载有25954人,此外还有一万多人失踪。双方的敌我损失比4.06:1。

在如今淮海战役纪念馆的统计数据里,共军方面总共有31006名烈士,之后虽然也有补录和新增,但变化不大。这些都是有名有姓得到查证的烈士,并不是说就没有了,其他的只是没有确认而已。即使已现有的数据粗略估计,共军方面死伤比约为1:3,这还是胜利的一方,而且有大量民兵帮忙抬担架,伤兵受到照顾的可能性很大。

标签: 淮海战役

更多文章

  • 大小金川之役经过介绍 大小金川之役的影响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小金川之役

    大小金川之役经过介绍大小金川之役在清朝的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次战争对乾隆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当时大小金川之间矛盾冲突不断,而且还曾经爆发过一些武装叛乱,让乾隆皇帝感受了一些危机,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乾隆派遣军队发起了大小金川之役。大小金川之役经过还是比较激烈的,因为地势的原因清军损失也

  • 第二次鸦片战争武器装备对比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武器装备对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的兵力是英法联军的数倍,但是战争却一败再拜,究其主要原因,则是武器装备差距太大。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装备是什么呢?第二次鸦片战争图片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装备要从战争双方对比来看。虽说火药是中国发明并且传到西方的,但是真正将其用在武器上的是西方国家。在西方

  • 中法战争发生的时间是哪一年 中法战争清朝参战将领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发生的时间是哪一年中法战争是清朝末年备受争议的一场的战争,也是清政府不败而败的一场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涉及到的不仅有中法两个国家,还有当时清政府的附属国越南。越南为什么会被卷进这场战争?中法战争时间是否包含法国对越南的侵犯的时间?中法战争照片清朝末年,各国列强纷纷踏上中国的领土,渴望在此分得

  • 海狮计划过程 为什么希特勒无限期推迟海狮计划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海狮计划

    海狮计划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自1939年9月正式拉开帷幕,轴心国德国为了达成控制全世界的企图,从一开始便与大不列颠英国发生矛盾,德国内心寄希望于英国的自动投降,但可惜希望最终落空,不得已德国只能运用武力手段来击败英国,希特勒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制定并实施了海狮计划。那么海狮计划过程的详细内容究竟如何

  • 宋朝军制简介 宋朝军制介绍 AC960-AC1276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

    1简介中国宋朝[1](960~1279)重建统一的封建政权,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北和西北地区民族矛盾转趋激烈。1127年後,金兵继续南下,宋政权偏安江左。北宋和南宋的军事制度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总的是吸取晚唐、五代军阀割据的教训,皇帝加强集权,削弱大将兵权,以文臣御武事;集中大量财力、物力,供养大批招募

  • 西汉骑兵的起源与作用:一场惨败引发的军事变革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骑兵

    骑兵,是古代最重要的兵种之一。这一点不但马克思恩格斯都做过专门论述,并且也为古代世界的战争所证明。中国最早的建制骑兵,出现于战国时期的赵国。在汉初时骑兵崭露头角,但其第一个全面兴盛的时代是在西汉武帝时期。在汉匈之间长期激烈的战争中,汉朝正是凭借着空前强大的骑兵部队,扭转了一直以来汉军在战场上的劣势,

  • 南宋与金朝总共发生了几个战争?AC1127-AC1234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宋

    南宋建炎元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宋东京留守宗泽率军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击退进攻,保卫东京的作战。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灭北宋。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帝位,是为高宗,年号建炎,史称南宋。六月,宋廷根据李纲建议,以抗金名将宗泽为东京留守。宗泽到任后,募兵选将,积极联络河

  • 阿拉曼战役简介 阿拉曼战役的结果 阿拉曼战役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阿拉曼战役

    阿拉曼战役简介关于阿拉曼战役简介,这场战役指的是在二战进行中期同盟国和轴心国在北非的一场大规模战争,阿拉曼战役发生在1942年10月13日,之所以叫做阿拉曼战役,是因为在埃及的阿拉曼北部地区英国第八集团军和德国意大利进行这场战争,战争最后的结果是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

  • 武汉会战简介介绍 武汉会战的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简介介绍武汉会战简介中提到这次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前期一次中日双方在武汉进行的大型会战,此次会战彻底粉碎了日军逼迫国民政府投降、屈服的企图。薛岳旧照武汉会战简介中提到许多关键的战役,其中万家岭战役是武汉会战中非常关键的一次胜仗,当时国民政府派遣薛岳去江西万家岭一带阻击从广东方向北上进攻武汉的日

  • 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情况 衡阳保卫战援军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衡阳保卫战

    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情况衡阳保卫战是中国抗敌史上极其悲惨的一场战斗,此战国民革命军第十军英勇抗敌,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虽然此战以衡阳失陷告终,但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却是我军的三倍以上,沉重的打压了日军当时嚣张的气焰。衡阳保卫战旧照据不完全统计,此战日军先后派了10个师团来攻打衡阳,总兵力约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