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负荆请罪的意思解析

负荆请罪的意思解析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679 更新时间:2024/2/2 8:07:49

负荆请罪的意思解析

负荆请罪,出自廉颇蔺相如的历史典故,原话是“肉袒负荆”。后来这四个字演变成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说背着荆条向人请罪,用来形容主动向人道歉、认错,表示愿意接受惩罚。

负荆请罪

“负”是背负、背着的意思,比如如释重负中的“负”字也是一个意思。“荆”是荆条,是一种灌木,它的茎很坚硬,所以在古代常常用来制作刑杖。背上荆条,其实就是让对方拿着荆条来惩罚自己。需要先脱去上衣,一般还要给对方下跪。因此,这就是一种表示认错、认罚态度的行为。古时候要被刽子手公开处斩的犯人,一般也是赤膊上身,双手被绑在身后,背上也插着一个木牌,上面一个鲜红的“斩”字。这个木牌叫“斩条”,不过是后来演化出来的,周朝时不是这样的规定。所以说不定,这一方式就是从负荆请罪得来的灵感。

“请罪”表示自己知道错了,愿意接受惩罚以求对方原谅,所以这两个字是在解释“负荆”这一行为的含义。与《史记》里的原话,去掉“肉袒”前两个字而加上“请罪”两个字,就是为了让那些不清楚成语出处典故的人更容易从字面来理解这个成语。

负荆请罪这一行为除了廉颇做过,《水浒传》里的李逵也做过,但那都是古代,是那些猛将爷们才有胆子和能力做得出的事。到了后来,一般道歉认错的方式就变成下跪自己扇耳光了,而到了现在,就成了跪搓衣板或者键盘。

负荆请罪表示什么分析

负荆请罪表示什么?表示自己主动认错,并向对方赔罪。负荆的意思是背着荆条,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将相和的故事。渑池会结束后,赵将蔺相如封为了相国,地位比廉颇更高,导致后者对蔺相国很不服气,扬言说要好好对付蔺相如。

负荆请罪影视剧照

蔺相国知道廉颇的态度后尽量躲着他,每到上朝的时候都说自己病了,避免出两人在朝中争夺位次先后的局面。一次,蔺相如上街,在回车巷看见了廉颇,见廉颇还没有看到自己,连忙让车夫调转车头回避。蔺相如的门客见主公这样的行为感到很羞耻,跟蔺相如告辞,他们觉得跟在蔺相如的身边,还不如回到自己的家乡。

蔺相如为了挽留他们终于说出了实情,原来他之所以避让廉颇,不是因为害怕廉颇,是为了大局着想。日益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赵国有蔺相,武有廉颇。文武两位大臣相争,伤害最大的正是赵国的利益。秦国巴不得蔺相如能跟廉颇两人争起来。在蔺相如的眼中,国家的安危比个人的荣辱更加重要。

廉颇后来知道了蔺相如的想法,自愧不如,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向蔺相如赔罪。相国并没有计较,将军深受感动。廉颇自此再也不嫉妒这位比他位高的相国,甚至非常信赖他。后人从廉颇勇敢承认错误的行为中得出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用来表示最慎重最具诚意的道歉方式。现在知道负荆请罪表示什么了吧。

负荆请罪的故事概括介绍

负荆请罪的故事概括是这样的。战国时期,中原有七个大国,其中以秦国最为强大。秦国经常欺负赵国,可是由于蔺相如的机智勇敢,秦国反倒丢了不少的面子,自此不敢再轻视赵国。赵王爱惜人才,将蔺相如封为相国,地位远在大将军廉颇之上。大将军对蔺相如非常不服气,公开叫嚣新任相国。

廉颇蔺相如雕像

蔺相如知道大将军的不满后,吩咐自己手下的人如果碰着大将军的人一定有让着点,千万不要动怒。一次,蔺相如出门上街,听说廉颇正从对面骑马过来,叫车夫先把马车赶到僻静的小巷,等廉颇过去他在出来。廉颇的人看见相国这么怕自己的主人高兴坏了,每每见到蔺相如的门客都嘲笑他们。那些门客受不了这个气,向相国告状。蔺相如表示自己连秦王都不惧,又怎么会害怕一位将军。蔺相如之所以不和将军发生冲突,是因为两个人都是赵国的老虎,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这样会给秦国进攻赵国的机会。

更多文章

  • 武昌起义旧址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昌起义,旧址,在哪里,武昌起义,旧址,在哪里,纪念馆,落在

    武昌起义旧址在哪里武昌起义纪念馆坐落在武昌起义旧址之上,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场的北面,占地面积达18000多平方米。武昌起义旧址武昌起义旧址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也就是武昌起义的前一年。原先是清政府的湖北咨议局。这幢楼建筑主体是由两层红墙黑瓦的房子组成,所以当地人又将它称为“红楼”。1911年10

  •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双方苦战的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双方,苦战,情况,斯大林,格勒,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双方苦战的情况斯大林格勒战役双方苦战六个多月,最终苏联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此次战役之前,苏联在德军的逼迫下节节败退。但是苏联虽然伤亡惨重,实力减损,却在多次失败中吸取了惨重的教训,学会了德国的闪击战,最终对德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斯大林格勒战役剧照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双方苦战苏

  • 中印战争的影响分析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印,战争,影响,分析,中印,战争,影响,分析,是什么,一举

    中印战争的影响分析中印战争影响是什么?中印战争一举粉碎了印度妄图入侵中国的阴谋,维持了中印边境将近四十年的和平。印度的入侵得到了美国和苏联的军事援助,这表明中国击败的并不是只有印度,还击败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的。中印战争图片贫穷的中国打赢了有苏联和美国支持的印度

  • 荆轲到底该不该刺秦王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荆轲,到底,不该,秦王,荆轲,到底,不该,秦王,国是,有着

    荆轲到底该不该刺秦王我国是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在这5000年的历史中有很多让我们争议和关注的历史事件,也有很多让我们研究探讨历史时代。在我国历史上曾有一个著名战乱时期,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在春秋战国初期我国有七个国家抗衡,但后来由于秦国逐渐变强大,秦始皇开始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雄伟霸业。

  • 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垓下,战和,白登之,介绍,垓下,战和,白登之,介绍,别是,楚

    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介绍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分别是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展开的一次战斗和汉朝建立之后汉高祖被匈奴包围在白登山的一次事件。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都有汉高祖刘邦参与,那么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分别是怎样的呢?项羽剧照垓下之战是于公元前202年发生的,是楚汉战争的一部分,是项羽的楚军和刘邦的汉军在垓

  • 北伐战争主战场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北伐,战争,主战场,是什么,北伐,战争,主战场,是什么,一场

    北伐战争主战场是什么北伐战争主战场是一场完美的忧国共合作共同完成的一次大革命。虽然是共产党主动要求的合作,但是共产党也的确是拿出了百分百的诚意去合作,在战争中,充分投入兵力去作战。——即使在这之前,两党因为立场不同摩擦不断,但是共同的奋斗目标还在支撑着合作。那么北伐战争主战场是哪里呢?北伐战争纪念馆

  • 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军哪里去了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军,哪里,去了,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军

    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军哪里去了西安事变后国共之间的再次合作让国内军队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但是让很多人疑惑的是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军哪里去了?其实在这之后蒋介石开始整编军队,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军几乎全部被蒋介石抓在了自己手里,这些计划是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设想好的,蒋介石不断的吸收

  • 国共合作时间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国共,合作,时间,介绍,国共,合作,时间,介绍,提起,很多人

    国共合作时间介绍提起国共合作,很多人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在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面,总共有两次十分著名的国共合作,并且这两次国共合作都取得了十分耀眼的成果,都以战争的胜利而告终的。那么,这两次国共合作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呢?国共合作统一战争雕

  • 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可能性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国共,第三次,合作,可能性,多大,国共,第三次,合作,可能性

    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可能性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有过两次合作的经验,这两次合作都有一定的基础,也关乎两党共同的利益。既然,在一定的基础和共同利益下两党可以合作,那么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可能性是多少呢?国共合作雕像其实,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这种可能性是根据前两次国共合作来分析的。国共第一次合作

  • 历史上陕甘回乱是谁煽动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陕甘,回乱,煽动,历史上,陕甘,回乱,煽动,期间,族

    历史上陕甘回乱是谁煽动的在陕甘回乱期间回族人民和汉人之间相互残杀,致使在暴乱过程中死伤无数,对清朝的统治和当地人民的生活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派遣左宗棠到陕甘地区进行了镇压,虽然说这种镇压又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可是总算是结束了这场暴动,将损失降到了最低点。在暴乱发生的初期回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