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大事件武昌起义有哪些意义

历史大事件武昌起义有哪些意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96 更新时间:2024/1/19 9:04:35

武昌起义的意义

武昌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事件,所以武昌起义的意义也是非同凡响,尤其是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面,本会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武昌起义的意义。

武昌起义画像

武昌起义的意义之一是加快了清朝灭亡的步伐。在武昌起义之前,中国一直都处于封建的统治之下,清王朝日趋腐朽,签订了各种让人愤怒的条约。而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给清政府造成了沉重的打击。革命军势破如竹,最后把小皇帝拉下马来。

武昌起义的意义之二是促成了全民族的大团结。国难当头,大家愿意抛弃一切私人恩怨,只有一腔的爱国热血。武昌起义激发了人们的爱国心,不愿意再让洋人的走狗统治自己。所有的中国人,都希望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后来,大家一起结束了中国的帝制。虽然最后中国没有摆脱当时的社会现状,但是能够把封建帝王拉下马,也是很厉害的胜利。

武昌起义的意义之三就是促成了中国的法治。虽然说中国一直以来法律条文简陋,民众的法制意识淡薄,但是武昌起义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武昌起义之后,便有颁布法律的构想,中国跌跌撞撞地走上了一条法治的道路。

但是,武昌起义也有自己的缺点,比如说革命的并不彻底,让封建旧势力的元老黎元洪担任都督便能够体现出这一点。

武昌起义导火线

武昌起义导火线是大名鼎鼎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首先在四川开始,20世纪初的中国依旧受清政府统治,届时的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傀儡。清政府以铁路均归国家所有为借口,将铁路出卖给英国、法国等列强国家。

武昌起义雕像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已经饱含革命意识,对于清政府的行为难以忍受,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因而开始,也成为了武昌起义导火线。保路运动中,中国人民遭受到了严重的阻击,被枪杀,劫掠者数不胜数。四川省的保路运动尤其激烈,虽然建立了保路同志会,但是遭到清政府的镇压,数百名请愿者被枪杀,清政府还下令要解散保路同志会,这就激起了四川人民愈加强烈的反抗,他们捣毁电线与铁路,断绝与官府的文书往来,容县甚至宣布独立,成为第一个脱离清政府的政权。

保路运动时期的清政府已经人心丧尽,出卖铁路的行为已经令人民忍无可忍,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晚,起义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迅速占领楚望台机械所,为战斗准备了充分的弹药,此时守卫武汉的清朝总督吓得抱头鼠窜,在居住府邸的后墙挖洞逃跑了,全然顾不上体面,革命党人经过一整晚的激烈斗争,占领了武汉三镇,这也就是辛亥革命。四川保路运动的风潮点燃了人民心中的革命理念,最终成为武昌起义导火线。

武昌起义的主力

大清帝国的灭亡之路是历史必然的结果,腐朽封建的政权岌岌可危,革命力量早已经蓄势待发。辛亥革命的爆发更如同清朝为自己埋下的炸弹爆发一样,因为武昌起义的主力正是清朝培养的掘墓人。

武昌起义剧照

武昌起义的主力是湖北新军,而新军主要是源于清朝战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巩固政权实行的新政。新政在军事方面推行整军经武,练兵处制定陆军军制,各省设立督练公所在全国编练新军。无论是军事理论还是军事技术和武器,新军一律采用西方先进的一套。在士兵招募上,新军在身体、文化及生活习惯、品行等方面的筛选要求也有所提高。张之洞还在湖北新军兴办随营学校,士兵被鼓励边训练边上学,投考营外学堂,湖北新军的文化素质得到大大的提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培养近代化军队的清朝哪里会想到各种学习西方的措施反而促使资本主义在新军士兵中萌芽,尤其是直接接触西方资本主义的公派留学生,他们的思想在革命的新思潮冲击下变化很大。在文学社和共进会宣传工作下,得到推动的新军革命力量越来越强大,甚至后来有三分之一的新军士兵加入革命组织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军。

更多文章

  • 西安事变的意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安,变的,意义,是什么,西安,变的,意义,西安事变,张学良

    西安事变的意义西安事变是张学良主导的重要历史事件,同时也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风波,而西安事变的意义也是十分深远重要的,那么西安事变的意义是什么呢?西安事变主导人——张学良图片在讨论西安事变的意义的时候,首先要说一说张学良这次事件的目的,这次的目的就是要让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的这个政策,在此之前张学良已经

  • 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军的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军,情况,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军,国共

    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军西安事变后国共之间的再次合作让国内军队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但是让很多人疑惑的是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军哪里去了?其实在这之后蒋介石开始整编军队,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东北军部分成员合照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军几乎全部被蒋介石抓在了自己手里,这些计划是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设想好的,蒋介石

  • 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为什么能取胜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为什么,取胜,第三次,印巴,战争

    第三次印巴战争第三次印巴战争发生在印度和苏联签订《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之后不久,1971年3月,印度通过了支持孟加拉国独立的决议,1971年11月,印度在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出兵东巴基斯坦。12月,战争进一步扩展到西巴基斯坦。战争在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两个战场展开。印巴战争照片12月1

  • 平型关大捷真相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平型关大捷,真相,怎么样,平型关大捷,真相,日进,行的,如火

    平型关大捷真相在抗日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平型关战役取得了非常大的胜利,同时也完全粉碎了了日军不会失败的这个谣言,而平型关大捷也随之很快传遍了全国,但是据说这段历史其实中间有些不同的地方,而平型关大捷真相则被掩盖了起来,那么平型关大捷真相是什么样的呢?平型关大捷油画平型关大捷的真相和记载的还是有一些

  • 国民党孟良崮战役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哪几方面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国民党,孟良崮,战役,败的,原因,要有,几方面,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失败原因孟良崮战役是一场可以扭转国民党被动局面的战役,国民党派出了精尖部队参与此次战役,可最终国民党在孟良崮战役中以失败而结束。那么国民党在孟良崮战役失败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孟良崮战役失败原因一共有四个方面。孟良崮战役历史图片第一,国民党的指挥官张灵甫有十足的信心可以在此次战役中取胜,凭借

  • 中越战争死亡人数究竟有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越,战争,死亡,人数,竟有,多少,中越,战争,死亡,人数

    中越战争死亡人数中越战争是发生在中国和越南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两军都是伤亡惨重,那么中越战争死亡人数具体是多少呢?中越战争图片根据收集的资料记载,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6954人,受伤的有14800人,而越南死伤人数大约52000人。为什么中越战争双方伤亡人数有那么惨重呢?其实答案非常简单,中国军队

  •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意味着什么 有哪些重大的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孟良崮,战役,胜利,意味着,什么,哪些,大的,意义,孟良崮

    孟良崮战役意义孟良崮战役以共产党胜利而结束。孟良崮战役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孟良崮战役历史图片首先,在孟良崮战役中,共产党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国民党想要占领山东地区来扭转自身的被动局面的想法基本上破灭了,国民党的精英部队向山东地区发起全面进攻,国民党的实力遭到了重创。共产党军队消灭了国民党的精英部

  • 惨烈夺岛大战:英阿马岛战争最后谁赢了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惨烈,夺岛,大战,英阿,马岛,战争,最后,赢了,英阿,马岛

    英阿马岛战争英阿马岛战争发生于1982年4月,是英国和相隔千里海域的阿根廷争夺马岛的一场战役。撒切尔夫人旧照英阿马岛战争爆发的重要导火索是阿根廷当时国内经济危机严重,越来越多的工联发动罢工游行,军政府受到民众的普遍鄙弃,以加尔铁为首的阿根廷政府遂决定采取占据马岛等军事战争来缓和国内紧张局势。他们首先

  •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甲午战争,败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战役,甲午战争在历经了九个月的时间后,最终以中国的全面失败告终。发生甲午战争时,中日双方的军事实力并没有过大的差距,那么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了全面准确的进行分析,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应该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围绕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哪一天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一天,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指的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指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14年2月27日,经过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的投降仪式在东京湾举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当时,日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