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武汉空战简介 武汉空战的过程 武汉空战的烈士有哪些?

武汉空战简介 武汉空战的过程 武汉空战的烈士有哪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672 更新时间:2024/1/24 7:07:26

武汉空战简介:武汉空战的过程是怎样的?武汉空战的结果如何?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武汉空战简介

发生在 1938 年间的武汉大空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乃至世界战争史上最著名的空中战役之一,其中最有名的三次空战分别发生在 2 月 18 日、4 月 29 日 和 5 月 31 日。

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打响了淞沪会战第一枪。第二天,国民政府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声明:“中国决不放弃领土的任何部份,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中国的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尽管当时中国空军的飞机性能和数量远远不敌日本,但年轻的中国空军不怕牺牲、英勇顽强、技术高超、敢打敢拼,连续主动出击,配合地面部队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这就是著名的武汉空战。

武汉空战的背景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但在“九省通衢”的华中重镇武汉仍有许多重要机关,所以武汉仍是日军的轰炸重点。

当时驻防武汉、孝感地区的空军有第3、4、5航空大队和苏联志愿航空队。在1937年8月国民政府与苏联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同时援助国民政府性能较好的伊-15(包括伊-15-3、伊-15比斯)和伊-16战斗机并派出志愿航空队。在此之前国民政府空军损失惨重,几无战斗力,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也牺牲在日机的轰炸下。

武汉空战的过程

一、2.18空战

1938年2月18日上午,日本出动12架重型轰炸机和26架三菱96-1战斗机在安徽、江西两省交会处会合直扑武汉,第四大队奉命迎敌。代理大队长李桂丹率29架战斗机升空不久后便与敌机相遇,李命令第四大队分头迎战,由第22、第23中队担任主攻,第21中队负责掩护。

空战中第21中队的董明德、杨弧帆、柳哲生、刘宗武四机协同作战首开记录,击落日战斗机一架。柳哲生在协同战友击落一架敌机后又单独作战击落一架敌机。该机队其他战鹰又击落三架敌机。

与此同时第22中队的11架战机与日11架战机相遇,且被敌死死咬住。但他们并未惊慌,而是利用飞机的良好机动性与敌周旋。

一两个回合后,就形成了单机混战的局面,中队长刘志汉首先击落一架敌机,其他战友也相继击落敌机共四架。

第23中队的8架战机飞抵汉口上空时见第22中队正处于劣势,中队长即命第23中队全体增援,一番混战后击落2架敌机。

这场以机群对机群的大规模空战,只进行了12分钟,国民政府空军击落12架日机(10架战斗机、2架轰炸机),这也是我空战史上十分辉煌的一页。但我空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其中大队长李桂丹、中队长吕基淳、飞行员巴清正、王怡、李鹏翔共5人,壮烈牺牲。

参与此战的中国空军第4大队组建于1936年10月,原驻周家口机场,次年8月14日,在原大队长高志航率领下赴华东抗日前线。同日,该大队在杭州与日机首次交锋,一举获得3比0(当时误认为6比0)的光辉战绩。此后,第4大队又连续击落几十架日机。

但不幸的是,11月21日那天,当高志航大队长正准备率队紧急起飞迎敌时,一群日军飞机突然抢先飞临机场上空。一炸弹片穿进高志航的身躯,高志航长当场英勇献身。高牺牲后,李桂丹接替了大队长的职务,并将第4大队更名为“志航大队”,立志要讨回血债。

此次空战负责掩护的第21飞行队首先在汉口机场的西北方与敌人的10架飞机遭遇,并立即投入战斗,进入高度约4,000米。

随后,第22、23飞行队也在武汉上空与敌展开了激烈的空战。这是一场机群对机群的大规模对峙,双方数十架飞机恶战在武汉三镇上空。高度从5,000米到几百米,上下翻飞,相互缠斗,场面蔚为壮观。

这场恶战大约进行了12分钟,我军以击落敌机11架,己方仅损失5架的代价大获全胜。敌空袭编队指挥官金子隆司饮弹坠机身亡,然我方大队长李桂丹上尉、飞行中队长吕基淳上尉、飞行员巴清正少尉、王怡少尉和李鹏翔中尉等5人均为国光荣捐躯。飞行员张光明的座机被击中29处,自己身负重伤,但仍顽强地坚持驾机返回机场。

二.一八武汉大空战取得11比5的战绩,是自首都南京失守以后,中国空军在空战中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胜利的喜讯迅速传遍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百万军民无不欢呼雀跃。

21日,武汉各界举行万人集会和游行,以“庆祝空捷,追悼国殇”。这次空中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军心和民心,也更加激发了广大军民高涨的抗战热情。

1938年2月20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创办的唯一一张机关报《新华日报》专门发表了题为“庆祝空军胜利”的短评,该短评指出:

“前日敌机侵袭武汉,我国空军,奋勇迎战,把敌机打落11架,这不仅是武汉防空的一大胜利,同时也是中国整个军事上的一个伟大胜利。这个事实表明中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勇气和牺牲决心,也是以劣势的军事技术战胜敌人优势武力的信号”。

同日下午,武汉各团体纷纷发起祝捷大会,并公祭殉职的五位空战英雄。

蒋介石及夫人宋美龄在当天送达的挽联上写道:

武汉踞天下之中,歼敌太空,百万军民仰战绩;滂沱挥同胞之泪,丧我良士,九霄风雨招英魂。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以及第18集团军代表周恩来、陈绍禹、秦邦宪、董必武、叶剑英、罗炳辉等人也送挽联一幅,上面写道:

为五千年祖国英勇牺牲,功名不朽;有四百兆同胞艰辛奋斗,胜利可期。

这些激昂文字表达了我党对献身抗日的空军英烈的无限崇敬和悼念之情。

此外,会场内还摆放着我党领袖毛泽东及第18集团军司令朱德、副司令彭德怀和西北各界妇女救国联合会驻汉口代表邓颖超以及孟庆树等个人送来的花圈。

21日,新华日报还刊登了题为“向空中英雄致敬”的两封致敬书。它们是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和邓颖超等我党领导人投书的。

一时间群情激昂,全国民众争相传议,“气氛相当热烈”。

二、四·二九空战

1938年4月29日,侵华日军出动36架轰炸机在12架战斗机的掩护下企图偷袭武汉三镇向天皇献礼。我空军出动第四大队和苏联志愿航空队共计60余架战机迎敌,并制定了以伊-16对付日轰炸机,以伊-15拦截、引诱日战斗机脱离机群分而歼之。

但在武汉上空第四大队只有9架战斗机,敌机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面对劣势,9架战机冲入敌机群展开混战。其中陈怀民死死咬住一架敌机,不论敌机如何摆脱都无法成功,并迅速将其击落。

日带队机长气急败坏命令日机集中向陈怀民开火,年轻的陈怀民英勇奋战,却无法抵挡日机的轮番进攻,飞机多处被击中无法再战,但他没有跳伞求生,而是以邓世昌的方式撞向敌机,与一架敌机同归于尽。在其后近30分钟的战斗中,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21架,令日军颜面尽失。

三、五·三一空战

为报复“四·二九”的惨败,日军又于1938年5月31日出动36架战斗机、16架轰炸机进袭武汉。我空军掌握情况后,即升空隐蔽伺机作战。

当日机进入武汉地区时,我方采用合围攻击的方法,对敌进行猛烈攻击,日机只得且战且退落荒而逃,30分钟的战斗日军又损失了14架飞机。

武汉空战的烈士有哪些?

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打响了淞沪会战第一枪。第二天,国民政府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声明:“中国决不放弃领土的任何部份,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中国的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尽管当时中国空军的飞机性能和数量远远不敌日本,但年轻的中国空军不怕牺牲、英勇顽强、技术高超、敢打敢拼,连续主动出击,配合地面部队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国民政府的重要机构迁往武汉,武汉成了中国抗战的指挥中心。日本军方亦将战矛直指武汉。

1938年元旦才过,日本飞机就连续不断空袭武汉三镇。中国空军为了夺回制空权保卫大后方,与日本空军展开了殊死激战。

一、芮冠雄

芮冠雄,1916年5月出生,武进嘉泽人,天津南开大学学生,“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投笔从戎,成为中央航校第七期学员,抗战爆发后,曾多次驾机对敌作战。

1938年4月29日,日本海军第二联合航空队出动45架九六式舰载机,气势汹汹地向武汉扑来,企图炸毁我汉阳兵工厂和空军基地。

洞若观火的中国空军早已作好歼敌部署,从汉口王家墩机场派出19架战斗机,加上从南昌飞来的苏联航空志愿队的45架战斗机,总共64架升空拦截来犯之敌。

芮寇雄在大队长毛瀛初率领下,与战友们一道,驾驶着刚从苏联购回的“伊-152”战斗机投入战斗。双方战机在空中上下翻腾,你冲我撞十分激烈。被我空军击中的日机,拖着缕缕浓烟坠毁于田野山谷。就此一战,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20多架。

芮冠雄后来进驻四川,1940年5月18日,在成都上空试飞由苏联援助的DV高空轰炸机的时候,因超高飞行缺氧而殉职。这天距他24岁的生日只有4天。

二、陈怀民

在著名的“4·29”空战中,还有一位年仅22岁的空军英雄陈怀民。陈怀民就读于常州无线电学校,1933年进入中央航校学习飞行,1937年9月19日在保卫南京的空战中,击落1架敌机,并负了伤,伤愈后又参加了台儿庄战役。

在“4·29”空战中,他驾驶着才从兰州接收来的伊-152战斗机,直插敌机群中,开战5分钟就击落敌机1架。在遭到敌人5架96式舰载战斗机围攻时,陈怀民的座机中弹起火,他沉着地紧握操纵杆,扭转机身猛烈撞向日本海军第二航空队高桥宪一的96式舰载机,高桥宪一当即机毁人亡。

撞机后的陈怀民翻身出舱,因为降落伞被烈火燃烧,陈怀民从3000米高空坠落江中。被英雄壮举所感动的百姓坚持在江中反复打捞,直到6月初,英雄的遗体才从淤泥中浮现。人们在烈士的飞行服里找到一块怀表和留给母亲家用的一枚大洋。

当年在武汉举行二万多人参加的追悼大会,于佑任题写的挽联是:“英风得天地,壮气作山河。”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秦邦宪也敬献了花圈,挽词写着:“捐躯报国”。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的挽词是:“精忠神勇”。

武汉如今还有一条陈怀民路,以纪念这位以身殉国的空军英雄。

三、狄曾益

1938年8月3日,早上9点左右,日本出动18架96式陆攻机,70多架战斗机空袭汉口。驻汉口的中国空军和苏联航空志愿队的4个大队派出52架战斗机进行拦截(20架伊-152、13架伊-16-10、11架斗士、7架霍克Ⅲ、1架伊-15)。

1917年5月出生于溧阳的狄曾益,毕业于中央航校第六期,在这次“8·3”空战中,在第26中队的狄曾益随队长王汉勋起飞迎战。

这次入侵敌机数量之多,来势之猛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中国空军方出战的第三大队队长吴汝鎏、第32中队队长朱家勋、第28中队队长陈瑞钿、副队长雷炎均、第26中队队长王汉勋和所有参战的队友们都是有着丰富空中作战经验的飞行员。

4000米高空氧气已经十分稀薄,为了弥补高度劣势,防止敌机俯冲攻击,中国空军不顾胸闷头昏继续向7000米高度爬升。敌机仗着数量上的优势,以多架飞机围攻我一架,但中国空军复仇心切,战友间配合密切,与敌人在高空展开厮杀拼搏。

第28中队队长陈瑞钿击落一架敌机后,在自己飞机机翼张线被打断多根的情况下,飞机的右翼猛撞一架敌机的尾部,致使这架敌机在汉口近郊坠落。第26中队队长王汉勋在击落一架敌机后,返航时发现座机竟然中弹99发(后来王汉勋在1944年8月牺牲于芷江,其未婚妻郑萍如就是电影《色戒》中女主人公原型)。

驾驶着伊-16的狄曾益在击落一架敌机后,不幸被敌机击落牺牲。在检查飞机残骸时发现狄曾益飞机的座舱周围有60处弹痕,可见狄曾益牺牲得十分悲壮。

在南京王家湾举行的航空烈士纪念馆的奠基仪式上,在刻着狄曾益名字的纪念碑前,遇到了狄曾益烈士的后代。在讲述七十年前的“8·3”空战时,狄曾益烈士的后代拭着眼泪说:“我们不会忘记他的。”

四、其他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八年抗战中,在保卫淞沪地区、保卫南京、保卫武汉、保卫重庆、保卫芷江B-29重型轰炸基地等等一系列空战中,乃至在死亡航线-驼峰航线上牺牲的空军英烈们。

他们中间有着常武地区抗日空军骄健的身影,他们是:高谟、恽逸安、沙兴达、沙荻洲(兄弟俩)、石干贞、芮冠雄、狄志扬、狄曾益、陈怀民、陈德奎、吴之骅、许葆光(1944年8月7日吴之骅和许葆光同在保卫芷江空战中牺牲)。

武汉空战的结果如何?

空军是现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战斗力量,早在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航空救国”的宗旨。在八年抗战中,伟大的中国空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以宝贵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战歌。著名的武汉空战,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标签: 武汉空战

更多文章

  • 高楼寨之战的过程如何?高楼寨之战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楼寨之战

    1865年4月初,捻军进入山东,经曹县、定陶、城武、嘉祥、汶上、宁阳进抵曲阜。僧军仍在后紧追。山东巡抚阎敬铭派布政使丁宝桢率本省防军进入兖州,妄图夹击捻军。为了继续疲惫敌军,捻军北趋宁阳、东平,途中击败总兵范正坦部后,继续北上东阿、平阴、肥城,然后转头南下宁阳、兖州、邹县、滕县、峄县,经兰山、郯城进

  • 高楼寨之战的背景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高楼寨之战

    高楼寨之战发生于1865年四月,当时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与僧格林沁部展开了一场十分激烈的伏击战。高楼寨之战背景十分复杂,早在1852年11月,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各地捻军都纷纷宣起起义的浪潮。几年之后1855年秋季,豫皖边境的捻军首领最先在毫州的淮河汇集,推荐张乐行为盟主,正式建立了五旗军制。这

  • 中英镇海之战的战况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镇海之战

    裕谦一上任,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与定海隔水相望的镇海城稳定人心,恢复生产,修筑工事,着手准备收复定海。后来,英国军队撒离了定海,不少人以为这下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裕谦丝毫没有大意,他提醒大家:洋人不会就此做罢,咱们必须抓紧时间,整顿防务,否则还得吃大亏。”一时间,整个定海群情激昂。当地百姓有

  • 中法马江海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马江海战清朝为什么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江海战

    1884年7月14日,法国军舰在孤拔率领下进入马尾军港,受到了清政府的友好款待。清政府命令福建水师各舰:“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也斩。”法国军舰在马尾军港经过精细的侦查,占据了有利地形,做好战争的一切准备之后,于1844年8月23日向闽浙总督何璟发出战书,何璟却愚蠢昏聩的向福

  • 中国远征军组建背景 中国远征军历史简介 中国远征军的评价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简介:中国远征军的组建背景是什么?中国远征军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中国远征军的评价如何?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中国远征军简介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亦称“中国赴缅远征军”、“中国援缅远征军”。1941年12月根据《中英共同防御

  • 成皋之战楚军军力10倍大于汉军为何最后汉军还是败了?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皋之战

    说到成皋之战其实还是历史上非常有名气的一场战役了,话说当时楚军是十倍于汉军兵力的,这样的力量悬殊就算是拿唾沫也要把敌人给淹死吧,但是最后大家也知道了,那就是汉军溃败,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为啥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此战,敌我双方以

  • 里昂解围战是怎样的?德希母斯的骑兵是如何立下战功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里昂解围战

    在公元前251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古罗马还不是一个强大帝国,那个时候称之为罗马共和国。当时的高卢人可以说是非常强大的,将军布迪克曾率领2万高卢军队将当时罗马的重镇里昂为的是水泄不通。当时罗马的守城将军斯普里乌斯率领着罗马守城军队进行抵抗。当时里昂的防御能力非常的差,属于那种以攻难守的城池,但是最终罗马

  • 二战克里木战役中施彭内克伯爵为何抗命?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克里木战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克里木战役的关键时刻,苏联的军队已经是在刻赤半岛实施登陆了。当时曼施坦因正在指挥着部队攻打塞瓦尔斯托波尔要塞,遂要求第42军坚守阵地,阻止苏军的登陆,可施彭内克中将却擅自命令部队后撤,最终导致曼施坦因占领克里木的计划功亏一篑。那么施彭内克中将为何要后撤呢?确实当时德军第42军军长施

  • 淮海战役国共双方总共有多少伤亡?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淮海战役

    抗战胜利之后,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解放全中国的解放战争,虽然我们在书上读起来,可能只有几段话、几行概括性的字,但是从时间上来算,毕竟也是持续了近十年的时间,而在这其中,有很著名的三大战役,其中一个就是淮海战役。那么在这一场很多个“最”的战役中,国共双方兵力损失究竟是多少呢?淮

  • 百团大战中的几大谜团盘点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可谓是抗日战争时期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了,而之所以叫做这个名字,也是因为参与战斗的兵力达到了一百多个团,可以想见,那是什么规模的战役。除此之外,战争持续的时间也非常的长,大小战役的次数也相当多,而这只是抗日战争的一部分。然而在这场战役中,却一直有着几大谜团,一直存在着非常大的争议,就让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