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刘裕灭后秦之战的历史影响

刘裕灭后秦之战的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846 更新时间:2024/2/2 11:10:05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尉刘裕率东晋军攻克长安(今西安西北)灭亡后秦的战争。此战,刘裕善择战机,部署周密,军事政治处置得当;攻长安时以偏师入武关,派水军溯渭水西进,配合主力,水陆夹击,终获胜利。417年,后秦灭亡,后秦皇帝姚泓被刘裕所俘虏,后被押送到建康斩首,时年30岁。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战争影响

刘裕发动的北伐后秦之战,战争规模之大,远超此前的任何一次北伐。而且取得的胜利是巨大的,是中国割据时代,由南方政权北伐中少数成功收复故都,取得最大成果的北伐之一,后关中虽失去,但西自潼关东至青州,约即现今的陕西东部,河南全境,山东全境成为南朝的疆土。后来宋魏间战争,多在这些土地上进行,使长江流域得到较为长期的安静。

司马光叙述刘裕北伐成功后匆忙东归,关中复失时,大发感叹:“惜乎,百年之寇,千里之土,得之艰难,失之造次,使丰、鄗之都复输寇手。荀子曰:‘兼并易能也,坚凝之难。信哉!”。不像司马光只是大发感叹,王夫之也表达了他所认为的长安得而复失的原因:“刘裕灭姚秦,欲留长安经略西北,不果而归,而中原遂终于沦没。史称将佐思归,裕之饰说也。……夫裕欲归而急于篡,固其情已”。但王夫之仍然肯定了“裕之北伐,非徒示威以逼主攘夺,而无志于中原者,青泥既败,长安失守,登高北望,慨然流涕,志欲再举”;他还将刘裕与曹操相比较,称其用人虽有不足,而“为功于天下,烈于曹操”,显然也包括了对刘裕北伐成功的肯定。

吕思勉则认为刘裕急急篡位的说法只是史家附会王买德的话说:“宋武代晋,在当日,业已势如振槁,即无关、洛1之绩,岂虑无成?苟其急于图,篡平马休之后,迳篡可矣,何必多伐秦一举?武帝之于异己,虽云肆意翦除,亦特其庸中佼佼者耳,反之子必尚多。刘穆之死,后路无所付托,设有窃发,得不更诒大局之忧?欲攘外者必先安内,则武帝之南归,亦不得訾其专为私计心也。义真虽云年少,留西之精兵良将,不为不多。王镇恶之死,在正月十四日(应为十五),而勃勃之图长安,仍历三时而后克,可见兵力实非不足。长安之陷,其关键,全在王修之死。义真之信谗,庸非始料所及,此尤不容苟责者也。”

刘裕两次北伐,前后灭南燕,破北魏,亡后秦,收复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后长安虽在一年多后得而复失,但黄河以南已尽入南朝版图,开创六朝版图最大的一个时代,也是最鼎盛的一个时代,“十并天下,而有其八”,江淮流域得到保障。为刘宋永初和元嘉年间,休养生息,出现“元嘉之治”的局面提供北部疆域的屏障,是中国历史上取得较大成果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北伐。唐代史学家朱敬则称赞此次北伐:“西尽庸蜀,北划大河。自汉末三分,东晋拓境,未能至也。”

标签: 刘裕

更多文章

  • 刘裕灭后秦之战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裕

    东晋刘裕镇压了卢循、徐道覆农民起义军,不久,便发十数万大军,水陆并进,经1年的征战,将建国33年的后秦一举击灭。虽然灭秦之战是两国之间统治阶级争夺霸权的斗争,但后秦的灭亡,客观上又将中国北方的统一向前推进了一步。东晋取得击灭后秦作战的胜利,除了其顺应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具有较强的经济

  • 刘裕灭后秦之战的具体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裕

    经过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公元416年)八月十二日,刘裕率军自建康出发,各路大军也相继按预定策划出动。晋军攻取洛阳九月,刘裕率军进至彭城(今江苏徐州)。督前锋诸军事的王仲德军先顺利打通了钜野泽被淤塞的旧河道,并在东郡凉城大破北魏军,收复凉城,进而攻克北魏占领的滑台,收复黄河东线。前锋王镇恶、

  • 刘裕灭后秦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历史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裕

    起因后秦于隆安四年(公元400年)首次击降西秦之后,又于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击灭了后凉,势力大增,成为当时中国西北地区最强大的国家。义熙五年,后秦弘始十一年、夏龙升三年(公元409年),秦、夏两国连续发生了征战。当年四月,夏主率骑兵2万攻秦,掠夺平凉的杂胡7000多户,进兵屯于依力川(今甘肃平凉

  • 刘裕灭南燕之战的结果及历史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燕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战争,史称刘裕灭南燕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战,刘裕善于料敌,利用燕军恃强弃险的失误,乘机攻击,以车制骑,在广固内城攻坚战中,又采取久围待其疲而后攻之的

  • 刘裕攻灭南燕的过程中双方的作战策划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燕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战争,史称刘裕灭南燕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战,刘裕善于料敌,利用燕军恃强弃险的失误,乘机攻击,以车制骑,在广固内城攻坚战中,又采取久围待其疲而后攻之的

  • 刘裕灭南燕之战的经过及作战策略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裕

    此战,刘裕善于料敌,利用燕军恃强弃险的失误,乘机攻击,以车制骑,在广固内城攻坚战中,又采取久围待其疲而后攻之的方略,将军事进攻与政治攻心相结合,稳扎稳打,掌握主动,一举获胜。战争经过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年)四月至次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燕都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著名战

  • 吕布兖州之战的具体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吕布,兖州之战

    吕布离开袁绍后,被陈宫、张邈等人迎到兖州,历时两年的兖州叛乱就此开始。曹操出征徐州时留下了夏侯敦率军屯东郡濮阳,司马荀彧和寿张令程昱率军屯济阴郡的鄄城,曹操的家属也在鄄城。东郡东阿令枣祗为曹操陈留起兵的旧部,东郡范县县令勒允是程昱的好朋友。这个布局说明曹操还是以东郡为大本营,作了一些防备。东郡太守夏

  • 北魏攻柔然之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北魏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柔然

    北魏神鹿加二年(429),北魏军远程奔袭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大破柔然汗国的战争,史称北魏攻柔然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背景自十六国后期起,北魏王朝为扩充势力范围以统一北方,柔然可汗为掠夺魏境的粮资和雄据大漠南北,连年互相攻战。北魏为防御柔然,拱卫京都平城(今

  • 北魏攻夏统万城之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北魏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统万城

    北魏攻夏统万城之战,发生于北魏始光三年、夏承光二年(426年)至次年,是北魏军统一北方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争。北魏军实施南北两路进攻,计诱夏军出战,歼灭其主力,继而攻克夏都统万城(今靖边县东北白城子)。这是一场用纯粹的骑兵攻拔城池的典型的空前战例,指挥者为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

  • 西秦攻北凉之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秦

    西秦攻北凉之战指的是西秦建弘七年(北凉玄始十五年,426年)西秦军攻北凉失败的作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具体过程建弘七年八月,西秦王乞伏炽磐领兵进攻北凉,进至廉川(今青海乐都东),派遣太子乞伏暮末等率步骑3万攻西安(今甘肃张掖东南),不克,又攻番禾(今甘肃永昌西)。北凉主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