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继业者战争:塞琉古的世界最早超重装骑兵

继业者战争:塞琉古的世界最早超重装骑兵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44 更新时间:2024/2/13 20:24:17

亚历山大的逝世并没有让马其顿的方针与伙伴骑兵消亡,作为一种传统兵种,在之后的继业者国中依然延续着,而且还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革新。与当年亚历山大的军队相比,继业者的军队数量要更加的庞大。甚至在一次会战当中,单方面就会投入高达7万人的兵力,而当年的亚历山大远征军仅仅只有5万多人。

由于继业者王国,特别是东方的继业者王国,缺乏希腊本土精兵资源,所以那些国王在保留他们手中有限的希腊军人作为核心的同时,也大力使用当地的特色兵种。诸如塞琉古王国与埃及托勒密王国均建立了庞大的战象的队伍,尤其以塞琉古巨大的印度战象为象征(埃及托勒密王国则普遍使用非洲森象,现已灭绝,它的体型较印度象更小)。波斯帝国曾经使用过的卷镰战车也被大量装备。

但这些改革大都是缺乏创新精神的,有的甚至将军队带入一种极端倾。比如各继业者之间互相攻打,使用的都是马其顿方阵体系。为了能更胜于对手,他们就不断地增加方阵长矛的长度,将原本已经很长(16英尺)的超长矛增加到了22英尺。方阵的纵深也从亚历山大时代的16人纵深增加到了32人纵深,有的时候甚至达到50人纵深。虽然在会战中,这种方阵的正面几乎是无敌的,没有任军队,包括后来天下闻名的罗马军团,能从正面抵抗这种方阵的冲击。但这也让本来机动性极强的马其顿方阵变得非笨重,在复杂的地形下更难以调动与变化。更沉重的长矛导致贴身近战能力更逊色,侧翼与后方也就更容易被突破。

我们不能说这种方阵一定比亚历山大时代的方阵差,但确实优点与缺点都更加明显。越明显的缺点也就更容易被对手所利用,而且现实中,这些缺点也确实在多次会战中被马其顿方阵的敌人所利用了。

此外,曾经在亚历山大军团中那些配合大方阵的近卫步兵、散兵都被严重的削弱了,当然这也可能是本土兵员不足所导致的。

但继业者时代的骑兵,特别是重骑兵,在重骑兵进化史上是值得叙述的。在几个较大的继业者王国中,统治马其顿的安提柯王国的骑兵并不多,统治埃及的托勒密王国很可能由于炎热的气候不再使用装甲过分厚重的重骑兵,而塞琉古王国的重装骑兵则得到很大发展。

他们建制名称仍采用了过去的荣耀伙伴骑兵,有的则称为格玛(Agema)骑兵,但均为精英部队。不过也有资料认为,继业者王国的伙伴骑兵装备与阿格玛具装骑兵不同。

这些精英骑兵大部分被国王直接统辖,采用了波斯与斯基泰重骑兵惯用的马铠,并且更为厚重。一部分继业者王国的重骑兵则第一次做到连人带马,全部包裹在青铜或铁质的鳞甲中。他们的马铠并非像波斯或斯基泰重骑兵那样,用皮带将护胸悬挂在马鞍上,而是将鳞甲甲片固定在织物上,成为鳞甲马衣,然后完整的包裹整个战马。马匹的头部也拥有整个脸部的面甲,而非过去波斯重骑兵坐骑“护额”。

也就是说,在继业者时代,真正的具装骑兵超重装骑兵诞生了。

武器上,他们仍装备着著名的诸斯同长骑枪或类似的武器,不过固定改为双手持握。他们排成密集阵型,用这些超长的骑枪发动猛烈的冲锋,成为日后罗马时代的东方重甲骑兵的模版。

根据可以确认的记载,他们出现于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在公元前212年-205年的远征中。一个世纪之后,著名的帕提亚重骑兵、或四个世纪之后的萨珊重骑兵、甚至中世纪开始后称霸数百年的东罗马(拜占庭)重装骑兵,均沿用了这个模式。另外,武器上除了诸斯同长枪,也于过去前辈伙伴骑兵一样配备剑作为辅助武器。同时,他们一般不配盾牌,但有一些则使用色雷斯式的希腊椭圆盾。这些盾牌用木制成并包上皮革。

不过,全体防护式的盔甲也赋这些昂贵骑兵极其沉重的重量,让他们决不可发动长时间的冲锋。因此这些重装骑兵必须在合理的冲锋距离前才开始小跑,以节省体力。所以,他们的冲锋往往仅能用在决战时刻。所幸这些问题,在后来的铁甲具装骑兵的发展中,逐渐得到了修正。比如为这种沉重的骑兵配备更加精选的马匹,用重量与防护更具效能的铁质或皮质札甲马铠(片甲)代替鳞甲,更加合理的队形与训练等。

标签: 继业者战争

更多文章

  • 丢克斯伯里战役结局 丢克斯伯里战役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丢克斯伯里战役

    丢克斯伯里战役简介丢克斯伯里战役又名图克斯伯里战役,英格兰玫瑰战争期间的1471年5月4日发生在英格兰格洛斯特郡的丢克斯伯里的一场战役,以约克家族获胜告终。兰开斯特军由亨利六世的王后安茹的玛格丽特和威尔士亲王威斯敏斯特的爱德华及其盟友萨默塞特公爵亨利·博福特等率领,约克军由爱德华四世和

  • 苏日战争诺门罕战役兵力部署及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诺门罕战役

    诺门罕战役简介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又叫诺门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地区发生的一场战役。战事于1939年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日、苏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伪满洲国”及“蒙古国”交战(以苏联朱可夫元帅和蒙古人民共和

  • 苏中战役中解放军究竟歼敌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中战役

    苏中战役简介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中部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亦称苏中“七战七捷”。苏中战役背景1946年6月下旬全面内战爆发后,7月上甸国民党以正规军58个旅约46万人向华东解放区发起进攻。苏中解放区是华东解放区的一部分,南濒长江,北连淮阴

  • 晋楚争霸的著名战争都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晋楚争霸

    晋楚争霸简介晋楚争霸,历史事件。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十六年),流亡在外19年的重耳回到了晋国,在秦国的援助下,当了晋国国君。重耳即位后,赏赐随从他流亡的臣属,功大的封邑,功小的尊爵。晋文公信用功臣,改革内政,实行免债薄赋,救贫济弱,减轻关税,便利交通,促进商业,宽恤农业等发展生产的政策;坚持举用贤

  • 松锦之战清军损失究竟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松锦之战

    松锦之战简介松锦之战是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到崇祯十五年(崇德七年,1642年)间清帝皇太极发动的旨在消灭明朝关外最后一支劲旅,打通关宁锦防线的战役。松锦之战开始于清军围困锦州,结束于松山城被清军攻陷,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止。战争共经历了两年,以明军惨败告终,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

  • 日俄战争如果俄国赢了会怎样?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日俄战争

    说起日俄战争,相信大家多少都有着一定的了解了。这次战争就是日俄双方想要吞并中国东北与控制朝鲜半岛所爆发的战争。甲午大战之后,中国割地赔款,辽东半岛了落入到了日本人的手里。此时的俄国也有着这样的想法了,但是没想到的是日本捷足先登了。所以俄国人就不爽快了,便开始联合德法两个又从日本人手里帮中国抢回了。到

  • 二战日本将领排名是怎样的?二战日军大将名单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二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开始疯狂的对外进行扩张,在这个期间,日本与外国的频繁战斗中,日本也诞生出了不少作战勇猛,多智多谋的大奖。不过这些所谓的名将,无一不例外的是手上都沾满了鲜血的刽子手、侵略者。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揭秘日本二战时期大将的排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TOP、10横山勇日本陆军中将,侵华

  • 赤壁之战谁才是最大赢家?刘备快速积累立足资本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上,吴蜀联军以弱胜强击退了曹操大军,也为此后三国鼎立的局面打下了基础。其实赤壁之战之所以能赢,最大功臣还是在东吴一边,但刘备却在此后为自己积累了大量立足的资本,从而快速壮大起来。可以说刘备一方成了赤壁之战的最大赢家,那刘备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恐怕这就要感叹刘备敏锐的嗅觉和他的远见了。下面就为

  • 吴越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吴越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越战争

    吴越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吴越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以下为您介绍吴越战争的故事。吴越战争简介吴越战争是指历史上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互相征伐的一段时期。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吴侵越时所获战俘剌死吴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大举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又曾攻越,占领檇李。十五年,吴军主力在楚都郢

  • 盘点中国的大国重器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国重器

    我国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投入使用,我们提前来感受下,这些大国重器将展示出来的新实力!1、蓝鲸号全长241米,宽50米,型深20.4米,是目前单臂起重能力最大的起重船。总重64110吨,起重吊梁高98.1米,最大起重能力7500吨。它既可以将吊具深入水下150米,又可以将重物提升到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