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二战德国首次失败是什么时候 二战德国首次大规模撤退是哪一场战役

二战德国首次失败是什么时候 二战德国首次大规模撤退是哪一场战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75 更新时间:2024/1/23 16:05:18

1941年,莫斯科会战的前夕,就整个苏德战况形势来看,对德军的南方集团军群是非有利的,不仅夺取了大量的苏联领土,同时还把当时苏联最强大的重病集团西南方面军的几十万人是一举围歼了,将威胁中央集团军群侧翼最大的威胁给铲除了。更为有利的是,摆在伦德斯泰德面前的克里米亚、顿巴斯哈尔科夫等地,甚至是高加索地区的道路几乎畅通无阻。就在德军实施“台风行动”的同时,南方集团军群的百万大军也发起了进攻,未想,却经历了自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败退。

1、那么,德国元首为什么热衷于这些地区呢?

其实,在制定“巴巴罗萨计划”中,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就是德国元首最看重的地方,甚至在其心目中远高于列宁格勒或莫斯科的地位,并为此在中央集团军群攻占斯摩棱斯克后力排众议,坚持分兵实施基辅会战,打开了前往该地区的通道。

首先,在德国元首《我的奋斗》一书中,阐述了进攻苏联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丰富的物产资源,特别是乌克兰地区占苏联总产量68%的铁、60%的铝和58%的钢材;而哈尔科夫工业区的重型机械和化工重要基地,更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

其次,罗马尼亚境内的油田为德国提供近90%的燃油,更是维系德军进攻的根本,但苏德战争爆发伊始,苏联空军就依托克里米亚的军事基地对其进行毁灭性打击,损失惨重,这让德国元首寝食难安,早日消除克里米亚隐患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当然,对苏联高加索地区的石油早已窥视已久的德国元首,深知石油对德军以及苏联的重要性。一旦攻占该地区,既获得富饶的资源和军事基地,还意味着切断了苏联的石油供应,“卡住”了苏军的脖子,加速战争进程。可谓是“一举两得”。

与此同时,由于攻占了高加索地区,让一直左右摇摆、犹豫不决的土耳其,不仅看到德军的强大,而且在“墙倒众人推”的助推下,甚至加入对苏联的战争。更难得的是,德军可以从另一个方进入中东地区,威胁印度或者南下夹攻北非。

于是,在基辅会战结束后,伦德斯泰德的百万大军,开始向哈尔科夫和顿巴斯地区发起了进攻;从列宁格勒地区调来的曼施坦因则进攻克里米亚。经过一个多月的作战,上述地区纷纷沦陷,德军的前锋直指高加索的“咽喉”罗斯托夫。

2、但在这里,德军遭遇了首次惨败。

1941年11月初,就在莫斯科会战如火如荼的时候,龙德施泰德指挥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一路追赶着苏军,已经冲到了通往高加索的咽喉要道罗斯托夫。苏军南方面军仅剩不到20万人的残兵败将,被重新划入铁木辛哥麾下,并建立新的防线。

眼看“油库”不保,从苏联统帅到铁木辛哥都焦急万分,紧急从预备队和其他战区先后调了3个集团军加强对该地区的防御。此时,从战场态势上看对德军十分有利,但龙德施泰德却不这么认为,甚至提出暂缓进攻罗斯托夫,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德军尽管攻占了顿巴斯和哈尔科夫,但显然是苏联统帅的“焦土政策”和坚壁清野,得到了坚决执行。就在沦陷前,全部的工厂及设备不是被撤走就是被炸毁。伦德斯泰德原本想利用其工业设施为坦克、火炮提供维修的想法彻底破灭。

二是,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虽然拥有百万之众,却仅有第1装甲军的3个坦克师,并经过一个月的作战损耗很大。再加上该军由于突击过猛,与友邻第17集团军的距离拉开很大,形成孤军深入的境地,极易被苏军穿插、分割,必须暂停进攻。

更关键的一点,由于战线拉长以及冬天已经来临,各种物资供应接济不上,造成装甲部队的战斗力急剧下降,甚至只能依靠抢来的马车驮运物资。在龙德施泰德看来,继续进攻会带来严重后果,提议第二年春天再发动新的攻势,有获胜把握。

但该提议遭到陆军参谋部和德国元首的拒绝,南方集团军群不得不发动对罗斯托夫的进攻,尽管其一度占领了该城,但铁木辛哥的反击大军从西北和南面对德军形成合围之势。感觉不妙的伦德斯泰德随即命令部队后撤,德国元首却极力反对。

受不了“瞎指挥”的伦德斯泰德,以“告假养病”为由抵制,却得到了德国元首的批准并被撤了职。于是,他成为第一个被免职的集团军群司令。但此举依然无法阻挡苏军的反攻,他们不仅收复了沦陷9天的罗斯托夫,而且迫使德军后撤80公里。

作为德军自开战以来第一次大规模败退,德国元首终因自己的狂妄付出了代价,在明知不具备攻击条件,仍顽固地下令进攻。也就是从这时起,其“瞎指挥”的病愈演愈烈,难怪旁观的古德里安也评述到:“我们的灾难,是从罗斯托夫开始的”。

标签: 二战

更多文章

  • 库尔斯克会战双方兵力部署及伤亡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库尔斯克会战

    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那么库尔斯克会战就是苏联完成这一转折走出的最重要一步。凭借着库尔斯克会战,苏联彻底把德国给打懵了,致使德国再也没没有实力发起大规模的主动攻击,只能进行着被动的防御战,直到最后的战败。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7月5日,德军最后一

  • 二战英国实力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二战

    英国是第二次时节大战期间的主要参战国,在盟军当中,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英国比较废柴,是德国和日本的手下败将,也就比意大利强那么一丢丢,所谓的大英帝国其实早就已经衰败,在二战期间是个比较酱油的选手。然而实际上,二战期间的英国绝对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选手。当时的大英帝国绝对是世界一流强国,实力尤在苏联和德

  • 美国发动了多少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美国

    曾经在美国的一档综艺节目当中,主持人谈到该如何让世界进入和平状态?然后主持人默默的将身后世界地图当中的美国摘下来扔了,随即便说到:“这样就可以了!”不得不说,这节目非常的讽刺,但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在建国以来,在国际上的活动是非常积极频繁的,也确实挑起了很多战争,搞得世界多地不

  • 朝鲜战争朝鲜军队战斗力如何 朝军装备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朝鲜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打响,10万朝军主力军伴随着600多门火炮的掩护和120多辆坦克突然间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将敌人分割开来。面对着朝军的飞机坦克大炮,韩军一时间惊慌失措,仅仅3天就丢了首都汉城。27日美军出兵朝鲜半岛,30日朝军开始进攻水原。尽管美军在空军的支援下拼死抵抗朝军的进

  • 日本二战研究核技术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二战

    在二战爆发初期,当时的日本军事高层就有将核物理的成就运用在军事领域方面进行过讨论,而最早对这种想法表现出强烈兴趣的是安田五雄将军。安田武雄毕业于东京大学,是当时的空军科学技术署长官,之后成为了日本帝国的空军参谋长。安田五雄与自己的老师嵯峨野良吉经过几次见面会晤后,嵯峨野良吉以书面的形式指出,核物理的

  • 如何评价志愿军 李奇微是怎么评价志愿军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志愿军

    在朝鲜战争中,当时中国的志愿军支援朝鲜作战的时候,几乎国际上所有的国家都认为志愿军是“自不量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交战简直就是以卵击石。之所以有这种观念主要是因为双方在军事装备上的悬殊非常的大。但是志愿军战士们全都憋着一股子劲儿,英勇作战,与朝鲜人民军配合,愣是将联军打的是

  • 石亭之战曹休失败的原因 石亭之战造成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石亭之战

    说到这个石亭之战,是魏吴两国之间的战争。当时也是为了争夺江淮地区,不过在这场战役中,曹魏输了。作为曹魏的主将曹休,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据了解似乎是因为曹休中计导致,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石亭之战曹休失败的原因公元228年,孙权打算让鄱阳太守周鲂秘密求助于北方的山越宗帅,想让他

  • 柏举之战楚国失败原因 柏举之战爆发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柏举之战

    说到这个柏举之战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场战役也算是古代军事上的一个以少胜多的成功战力。吴国的3万人马赢下了楚国的20万。不得不说,这一战还是非常成功的。那么楚国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优势还能失败呢?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柏举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柏举之战,发生在公元前506年,交战

  • 龙湾之战是谁和谁打 龙湾之战爆发地是现在的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龙湾之战

    在历史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毕竟在古代的时候想要征服另一个王朝或者是国家,都是需要通过武力来解决的,那么在古代这个龙湾之战是谁和谁之间的战役呢?龙湾之战是现在的哪里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龙湾之战是谁和谁打龙湾之战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战役。陈友谅战败,只好乘小船逃走,张德

  • 宁锦之战爆发的原因及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宁锦之战

    说到这个宁锦之战,可能大家并不是很熟悉,因为这个战役是明朝和后金之间发生的。最后的结果明辽东巡抚袁崇焕等率军击退后金大汗皇太极围攻锦州。那么这场战役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最后的结果以及影响是怎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宁锦之战爆发的原因天启初年,后金军继沈辽之战获捷后,又克广宁(今北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