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遵义战役由谁指挥

遵义战役由谁指挥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798 更新时间:2024/1/24 11:30:15

遵义战役不仅是长征中最大最重要之战,也是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遵义战役的胜利离不开中央红军的领导人,当时朱德将全军统归彭德怀指挥,在彭德怀和林彪的默契配合下,遵义得以被攻下来。所以,这场战役最大功劳当归彭德怀和林彪。

遵义战役是长征中最为重要的战役,此战我军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对我军的意义极其深远。

1935年2月21日,中央红军二渡赤水河。2月24日,林彪率一军团攻占桐梓。第二天三军团向桐梓开进中,前卫十三团抓获几名黔军俘虏,得知娄山关仅有黔军柏辉章部三个团,杜肇华部一个旅在娄山关以南近三公里处的黑神庙,团长彭雪枫立即向彭德怀报告。25日14时,彭德怀向中革军委报告上述情况,提出以迅速动作歼灭此敌。20时,林彪也致电军委,建议以主力在娄山关南消灭黔敌。

两大主力军团领导人不谋而合,中革军委决心即定。

25日23时,朱德致电彭,林:一,三军团应于26日迂回攻击娄山关,黑神庙之敌,坚决消灭之,并乘胜夺取遵义,以开赤化黔北的关键。全军统归彭德怀指挥。

2月26日,一,三军团占领娄山关。

残敌纷纷向遵义溃逃。遵义守敌极度慌乱。

红军乘胜向遵义进击,于28日晨再占遵义。原定的遵义战役,还只是指向较弱的黔敌。这场预期不大的战斗,由于红军前线指挥员彭德怀,林彪战机把握及时,使战斗迅速从围歼黔敌两个旅发展为追歼国民党中央军两个师的大规模战斗;由此揭开了红军长征中一次最大的战役:遵义战役。

红军突然东向夺占娄山关,蒋介石受到极大震动。他判断这极可能是红军的战略行动,欲图继续东驱,向红二,六军团靠拢;于是急令相距最近的第一纵队吴奇伟之九十三,五十九两师火速增援遵义。

晚了一步,吴奇伟部进抵遵义城南部地区时,红军已重占遵义。

在离遵义不远的忠庄铺,吴奇伟碰到逃出遵义的家烈。王身边只剩下一个手枪排。吴奇伟召开军事会议,众人认为国军装备远优于红军,红军主力到遵义只是过路,只要发动攻击,红军就会撤离,因此一致主张打。

战斗开始,吴部第五十九师师长韩汉英看到右翼地形对自己不利,向吴建议占领前面不远的老鸦山和红花岗。

一场激烈的战斗围绕红花岗右侧主峰老鸦山展开。蒋介石下了死令,为打好这一仗吴奇伟也玩了命。防守老鸦山主峰的是三军团十团。十团是三军团主力部队,在敌优势兵力,火力,不计伤亡的轮番攻击下,该团损失严重。团长张宗逊负伤,参谋长钟伟剑牺牲,韩汉英部于15时许攻占主峰。

老鸦山主峰丢失,不仅居高临下威胁十一团红花岗阵地,而且直接威胁遵义城的安全,三军团在连续作战,损失较大的情况下,已无法调集反击力量。

遵义城出现丢失危险。战局千钧一发。

占领老鸦山主峰之敌在莫明其妙之间转入防御。

原来林彪率一军团已经从水师坝地区向敌人侧后出击,尖刀一般直插忠庄铺敌军指挥部。

这是遵义战役的关键一刀,一刀就是敌人心脏。吴奇伟把全部力量都投上去了,纵队指挥部周围没有剩下多少部队。林彪这一着整得他实在是苦,只有丢下部队,带着身边少数人员狼狈逃窜。

占居主峰之敌居高临下看得清楚,发现其指挥部突然溜走,料想不妙,于是不敢大动,只得坚守。

说是坚守,心劲早已不坚。黄昏时便被三军团打得翻滚下去。

在红军的猛打猛扫下,失去了指挥官的吴部沿着来路向乌江狼奔豕突。

吴奇伟最先逃到江边,立即与南岸联系,要欧震率九十师速来支援。九十师本属吴部建制,此番被薛岳留在贵阳,得到前线吃紧的消息,才刚刚赶上来。

吴奇伟要欧震带部队过江。欧震认为北岸兵败如山倒,过江增援背水为阵太危险,一口回绝。他认为九十师只能在南岸占领阵地,掩护收容败兵。

吴奇伟见北岸局面无法收拾,南岸老部下又不听话,万念俱灰,倒地大哭说,我不过江了,就在此死了算。

参谋长吴德泽赶忙招呼来几个卫士,连拖带拉地把吴奇伟扶过江南岸。吴过江后,见北岸红军追兵甚急,直逼江岸。不待其余部队过江,便下令斩断了浮桥保险索。

1000多名官兵被甩在北岸,做了红军的俘虏。

《彭德怀自述》中说:“打吴奇伟军的反攻,一,三军团就完全是自动配合把敌打败的。”

两个主力军团之所以能够自动配合,首先是中革军委的放权。

一渡赤水前土城战役失败后,毛泽东等中革军委领导人对前线指挥员的意见极为重视。包括确定红军转移方向等战略问题,也多次征求林,彭等前线指挥员意见。彭,林皆先后向中革军委提出了攻击娄山关黔敌的建议,中革军委立即采纳,并许以临机处置之权,使部队迅速捕捉战机,终于打了一场红军脱离根据地被围追阻截一万余里以来最大的胜仗。

两个主力军团能够自动配合,还出自彭德怀的敢于战斗。

彭德怀在三军团连续作战,损失较大的情况下,面对吴奇伟中央军的增援敢于坚决顶住不退,为一军团侧翼迂回包抄赢得了时间,彭德怀横刀立马之大勇,令人赞叹。

两个主力军团的自动配合,同样也包括林彪的善战。

林彪作战,极善于捕捉战机。三军团与敌反复争夺老鸦山,打得不可开交时,林彪在遵义城东山包上一言不发地用望远镜观战。一军团隐蔽集结在这一带丘陵地区待命出击,敌人全然不晓。

待吴奇伟全部力量重心都压向老鸦山前三军团阵地,山谷突然响起一片号声,一军团之一师,二师像两只猛虎,迎着公路排山倒海般冲杀下去。

战局转折十分突然,已经得手的吴奇伟部又突然失手,公路上运动的敌人突然掉头往回跑,敌军整个阵线发生动摇。

林彪眼看面前形势,从参谋的包里拿出一个本子,撕下一张纸,又把这张纸对折撕成两半,分别在上面用红蓝铅笔标出追击方向,并在上端写了一个很大的“追”字,分头传达部队,红军排山倒海的追击开始了。

林彪命令:二师向南追,以乌江为界;一师向西,沿鸭溪,白腊坎方向猛打猛扫。部队回问:追多深?答:可以追出100里。

被打垮的吴奇伟部并非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而是当年的北伐劲旅“铁军”第四军残留下来的部队。吴奇伟与林彪当年同为铁军第十二师的人。吴为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林为十二师独立团见习排长,一个粤军前辈,一个黄埔后劲,皆在河南临颍战场对张作霖的奉军奋勇作战。

林彪给他老部队的礼物是侧面迂回,正面猛追。五十九,九十三这两个师参加第五次围剿以来从未败过。这回被一军团追得全军溃乱,建制崩溃,丧魂落魄,即便逃过江的部队,重武器和伙夫担子行军锅灶也一律丢光。

吴奇伟带过乌江两个师,带回来一个团,在江边大哭了一场。

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时对他红军时期的左膀右臂评论道:“林彪打仗刁,狠;彭德怀打仗勇,韧。”

人皆有特点,但红军将领中,唯彭德怀,林彪在一起时,特点反差最大,二人原有的特点皆被对方特点衬托得更为鲜明。二人皆率领红军主力军团,把握特点,便相得益彰。

标签: 遵义战役

更多文章

  • 遵义战役死了多少人 遵义战役国共双方损失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遵义战役

    遵义战役战况惨烈,敌我双方难免有所牺牲。遵义战役究竟死了多少人,在不同的资料中有不同的记载,根据我军和敌军双方记载的对比结果,我们可以对这一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清晰的了解。敌军据当时《红星》报就遵义战役发表的社论:“在24日到3月1日六天的战斗中,……,连续击溃

  • 遵义战役历史背景 遵义战役死的最高领导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遵义战役

    遵义战役之前的红军敌情紧迫,并且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为了占据主动,红军决定攻占遵义。遵义战役最终虽然以红军的胜利告终,但并不代表红军中牺牲少。在这场战役中仍然有很多人丧生,包括红三军参谋长邓萍。遵义战役历史背景敌情危急遵义战役是在敌情极其严重的情况下打的。二渡赤水后,红军后尾有川军潘文华部,滇军孙渡

  • 南昌会战的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南昌会战

    南昌会战要图南昌会战是正面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后中日军队的首次大战,也是武汉会战的自然延伸和以下一系列会战的前奏。这场战役的具体经过如何?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3月12日,日“华中派遣军”命令其直属的第116师团派出石原支队和村井支队(由第119旅团5个大队分编而成),在海军支援下

  • 南昌会战失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南昌会战

    南昌会战,中国方面伤亡五万余人,依旧未能阻止日军的疯狂进攻。此战一败,南昌失守,第3战区与大后方的联络陷于困境。那么此战是为何失败的呢?原因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作战方针相抵蒋介石在口头上一再声称“不复与敌人作一点一线之争夺”,“我军作战之方略在消耗敌人而不被敌人消

  • 南昌会战的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昌会战

    每打完一仗就要学会总结,这样无论上场战役是胜是败,都能从中学到经验或教训,有利于下次战役取胜。那么南昌会战的意义有哪些呢?南昌会战在军事、政治上的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它使全世界,特别是日本军事当局认识到:日军虽然占领了武汉三镇,但既未能迫使国民政府屈服,也未能击歼中国军队的主力,更没有摧毁中国广大

  • 南昌会战双方伤亡人数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昌会战

    南昌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于1939年夏季发生的一场会战,日军第11军司令冈村宁次中将指挥3个师团在打败了罗卓英指挥的第九战区右翼30几个师,占领了南昌,并打退了国军的反攻。南昌会战双方伤亡人数中国52000余人日本24000余人1939年3月17日,由星子南下日第116师对吴城发起进攻,与守军第3

  • AD1943年缅北滇西战役历史事件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缅北滇西战役

    1942年10月14日,驻印军新编第三十八师击破日军第十八师团一部,攻取新平洋,进入缅北。12月攻占于邦。1944年初,新编第三十八、第二十二师分别攻克大自家及太洛,3月上旬又攻占孟关和瓦鲁班。日军退守杰布山隘,凭险顽抗。新编第二十二师在新编第三十八师与美军第五三。七支队(两个营)策应下,经14天战

  • 缅北滇西战役伤亡情况 缅北滇西作战胜利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缅北滇西战役

    缅北滇西战役是国军正面战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尽管付出了惨重代价,但它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意义也是重大的,对全国抗战都有着贡献。那么,缅北滇西战役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呢?缅北滇西战役伤亡情况盟军以阵亡31445人、负伤35948人的代价,毙伤日军两万五千余人。缅北滇西作战胜利的原因1.缅甸人民及华侨和滇西人民的

  • 缅北滇西战役的意义 缅北滇西战役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缅北滇西战役

    缅北滇西战役是中国、美国、英国在内的盟军,与日本发生在缅甸北部和云南省西部的一次作战,以伤亡6.7万左右的代价毙伤日军25000余人,悲壮又悲叹。缅北滇西战役的意义首先,滇西反攻战的胜利打破了日军对我国的包围状态,解除了日军对中国大后方的侧背威胁,收复了大片沦陷国土,使沦陷区人民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进

  • 滇西战役将领介绍 缅北滇西战役兵力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滇西战役

    1943年10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盟军与日军交战,中国远征军付出沉重伤亡赢下这一战,此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对全国抗战产生了重大影响。滇西战役将领战役指挥有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将军,远征军副司令长官黄琪翔将军以及美军的约瑟夫·史迪威将军等人。日本方面的指挥将领则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