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镇南关大捷:黑旗军大败法军 法国内阁集体倒台

镇南关大捷:黑旗军大败法军 法国内阁集体倒台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795 更新时间:2023/12/24 8:40:24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在发动中法战争时,法国已从普法战争失败所造成的窘境中摆脱出来,军事力量有所恢复.中法战争过程中,法国远征军的兵力最多时有两万余人。法国远征军司令部下辖两个旅和一个内河舰队。每旅辖三个步兵团和炮兵、骑兵、工兵、电信兵等部队。步兵、骑兵的轻武器主要是夏什普式中心发火击针后装线膛枪,口径十一毫米,射速为每分钟七发,射程一千八百米。此外,还有克罗帕契克连发枪和哈齐开斯机关炮等。野战炮兵每连有75mm火炮六门。法国远征军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本国兵约占三分之一;雇佣兵(由欧洲其它国家招募)为数不多;附庸兵(阿尔及利亚和越南人)数量最大。这几种成分的军队待遇、装备、补给也不同。

法军及其越南附庸兵

陆路战场仍集中在中越边境地区和越南北部。早在1873年12月21日,黑旗军首领刘永福部将吴凤典就曾刀斩法王附马安邺,取得罗池大捷。1882年,法国茹弗里第二次组阁,增加军费550万法郎,派出援军侵越。但1883年黑旗軍换装了部分美国南北战争后对亚洲倾销的剩余武器,計有美制M1833/1855后装线膛骑枪,溫彻斯特连发卡宾枪,1847型的柯尔特左轮手枪800余枝。因此在1883年5月19日越南境内爆发的纸桥之战中由法軍上尉代理营长李维叶(Cpt.Henri Laurent Riviere)率领的500名法軍和陆战队混编部队,遭到黑旗军绝对优势火力(至少1000枝各式枪械)从暗中埋伏的纵射,李威利所部270余人遭俘杀,李威利被黑旗军枭首。

1884年底,刘永福的黑旗军配合西线清军,围困占据宣光城的法军达3个月之久,城中法军几乎弹尽粮绝。但法国援兵到来,黑旗军失利。1885年2月,法国再次增兵越南,集中两个旅约万余人的兵力向谅山清军发动进攻,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退。2月13日,由于潘鼎新指挥失误,前线诸军难于支持后撤。潘鼎新惊慌失措,于二月十三日晚焚弃谅山、连夜奔逃,法军进犯文渊州,守将杨玉科力战阵亡。

镇南关布防图

法国侵略军攻陷镇南关,炸毁关门,并在关前废墟中插上一块木牌,用汉字写着“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中国军民在法军退走后在关前插上木桩,写上“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

镇南关和关墙

镇南关内侧

1884年4月清朝政府起用已经告老还乡的原广西提督冯子材,任命他为尚、雷、廉、琼四府团练督办。冯子材虽年老,却能以救国救民为已任,欣然受命,树旗招兵,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组建十八个营,约九千人军队,名为“萃军”。经筛选招募的萃军战士的民族意识很强;且大多数人刚猛力强,精通武艺。经过严格训练后成为一支能打硬仗的劲旅。由于潘鼎新的战败,清政府革去他广西巡抚职务,任命年近7旬的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领导镇南关前线的抗法斗争。

关墙上的隘口

根据当前敌情和镇南关周围的地形条件,冯子材经过反复勘察,选定关前隘(今隘口南)为预设战场。冯子材命令部队在关前隘筑起一道长1.5公里、高2米多、宽1米多的土石长墙,横跨东西两岭之间,墙外挖掘1米多深的堑壕,东西岭上修筑堡垒数座,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山地防御体系。

冯子材部在抗法斗争中用过的短剑、马刀和钩枪

炮台上的旧式火炮

在兵力部署上,冯子材率所部9营扼守长墙及两侧山岭险要,担任正面防御;总兵王孝祺部8营屯冯军之后为第2梯队;湘军统领王德榜部10营屯关外东南的油隘,保障左翼安全并威胁敌之后路;冯子材另以所部5营屯扣波,保障右翼安全;广西提督苏元春部18营,屯关前隘之后2.5公里的幕府为后队;另有12营屯凭祥机动。总计前线兵力约60余营,3万余人。

清政府也即时提供军火,计有英国1871年式马梯尼后装枪,奥地利的曼利夏后装枪,美国的林明敦后装枪、诺登飞和加特林机关炮等。但由于国内生产和进口的新式武器有限,远难满足全国军队的需要。因此,和法军相比,清军不但组织编制和训练等方面相形见绌,在武器装备方面也差距很大。陆军武器土洋参杂,既有后装枪炮,又有不少刀矛、鸟枪、土枪等,且式样繁杂,质量较差,又无统一的后勤机构保障作战供应。这些,都使军队作战行动受到影响。

3月21日,冯子材率王孝祺部出关夜袭法军占据的文渊,击毁敌炮台两座,取得较大胜利。清军的主动出击,使骄横的法军恼羞成怒。法军东京军区副司令尼格里上校决定不等援军到齐即发起进攻。

镇南关法军被歼图

清军

3月23日晨,法军2000余人进攻镇南关,上午10时许,法军在山炮掩护下,攻占了隘东小青山上清军的三座堡垒。另一股法军则“势如潮涌”般扑向关前隘长墙。战斗打得非常激烈。双方“炮声震天”,地动山摇,硝烟弥漫、沙石横飞。法军用山炮向驻守关隘的中国守军猛烈轰击,掩护步兵冲锋,而冯子材所部用格林炮向山下仰攻的法军发射着密集的火力。山野上,进攻的法军被成片的打倒。双方伤亡惨重。守军英勇抗击,誓与长墙共存亡,击退了法军的进攻。

3月24日晨,尼格里指挥法军分三路再次发起攻击,沿东岭、西岭、中路谷地猛扑关前隘。冯子材传令各部统领,无论何军何将,都不准后退,违者皆斩。当敌人逼近长墙时,冯子材持矛,率领两个儿子与亲兵跃出长墙,冲入敌阵,全军为之感奋,其部下以排山倒海之势跟着一齐冲出,与敌白刃格斗。肉搏中,法军的枪炮已不起作用了,清军的“先锋煲”(土炸弹)却在法军队伍内频频开花,刀矛齐施、法军无法抵挡。

法军参战的上尉威狄埃在战后心有余悸地回忆说:“在我们的脚下,敌人从地上的一切缝隙出来。手执短戟、利刃,开始了可怖的肉搏战。他们的人数比我们多十倍、二十倍。在我们四周一齐跃出。所有军官和士兵都被围住、杀死。敌人由各方面杀戮他们。……在半点钟以后,仅第一中队主力,则已伤亡二分之一。”

手握军刀的宿将冯子材

在关前隘呈混战状态的时候,清军左、右两翼主力军已纷纷赶来参战。从西面扣波方向来的五营萃军已冲进龙门关,包抄法军侧后,拦腰截击溃敌。王德榜部也从东面的油隘冲杀过来,阻击法军从谅山来的增援部队和切断其运输线。王孝祺部队从凤尾山赶来,配合捍卫东怜的陈慕、苏元春、蒋宗汉等部清军“三面攻打小青山”,夺回了昨天被敌占领的三个堡垒,尾随溃敌从关前隘的右前方压了下来。法国侵略军四面受敌, 丧魂落魄,“炮弹已尽,而后队军火被截,惶俱无措,……被击溃。

尼格里率领残兵败将利用夜幕作掩护,逃出重围,败走文渊,惊魂未定,退走谅山,企图固守待援,再行反扑。冯子材为了不给溃敌喘息和扩大战果。率军乘胜追击,二十六日克复文渊州,把法军的后卫部队打得落花流水,接着又势如破竹地向谅山挺进。

二十八日,清军将指挥作战的法国统领尼格里被击成重伤,法军军心大乱,纷纷枪渡淇江,而谅山守敌却急忙把淇江浮桥砍断,致使为数甚多的法军溺水毙命。二十九日凌晨,早已埋伏的谅山城外的伏兵趁敌不备,突然攻城。法军疲累不湛,“多已熟睡,”从“梦中惊醒。”乱成一团。其临时指挥官爱尔明加中校手足无借,下令“把六门口径四公分的山炮抛进窿池内,把粮食焚毁,把所有的钱财都沉入于淇江。……毁坏电光传信机器;他并要求各军官抛弃行李。”落荒而逃。清军二十九日光复谅山。

三十日克复谷松、屯梅。三十一日攻占观音侨,进抵郎甲、船头一带。法国侵略者哀叹地说:“我们在四十八小时之内,丧失了以十分艰苦的工作,并花不下五个月时间的预备,所取得的果实。”清方记载说:法寇在关前隘“一败不复整。败文渊、败谅山,败谷松、败威坡、败长庆,败船头,由北而南,八日夜退二百余里。”历时八天的激烈战斗,共毙伤法军二千余人,内有“法酋”尼格里以下的军官数十人,缴获各种枪炮、弹药、军械物资不计其数。法军第二旅团之“精锐尽歼”。

法军惨败的消息传到巴黎。“引起法国国内舆论很大的激动”在巴黎,政治情绪把谅山的退却当做是国家的灾难,遣责内阁出卖法国,使法国蒙受可耻的羞辱。”茹费理内阁在一片责骂和打倒声中垮台---------------。

标签: 镇南关大捷

更多文章

  • 甲午战争中最大的陆地战:平壤之战 AD1894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平壤之战

    平壤之战,是甲午战争初期中日两国之间在朝鲜平壤地区进行的一次重要战斗。从中国方面来说,早在两个月前以经开始为这次战斗进行准备了。在清朝廷和李鸿章的严令下,卫汝贵、马玉昆、左宝贵、 丰开阿四路大军,32营编制,共计13536人,从7月21日开始启程入朝。7月底,日军已开抵大同江口,开始派出小队的探兵前

  • 1950年朝鲜战争为什么爆发?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朝鲜战争

    美国人对朝鲜战争的起因有以下几类看法:第一类观点与韩国学界的传统主义学派的观点基本相同,认为斯大林主谋,或金日成与毛泽东共谋发动了朝鲜战争。持此观点者多为政客及部分为政府对外政策辩护的学者。杜鲁门、艾奇逊、杜勒斯、麦克阿瑟、李奇微等人是这类观点前者的代表,他们的回忆录及著作、文章无一不充斥着此类观点

  • 罗马帝国与迦太基百年战争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迦太基

    布匿战争是古罗马与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著名战争。这场战争前后进行了3次。 罗马发祥于意大利半岛,是一个不大的城邦。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一大强国。其后,罗马便把扩张矛头转向了西地中海的迦太基。迦太基位于今天北非的突尼斯,由腓尼基人

  • 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是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李宗仁之间的军阀战争。因为这次战争主要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及其邻近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为“中原大战”。1928年6月北京张作霖安国军政府垮台后﹐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李宗仁之间的临时团结转化为激烈的

  • 三国时期历史战役介绍 三国历史中的战争 AD220-AD280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历史

    宛城之战: 作战双方:曹操张绣东汉献帝建安二年,曹操征荆州,来到宛城,张绣迎降。曹操甚为欢悦。但因曹操纳了其叔嫂邹氏,张绣遂用贾诩之计成功偷袭了曹军,导致曹操的爱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等人战死,兵马损失惨重。 易京之战: 作战双方:公孙瓒袁绍 袁绍北上,于幽州易京于相会,爆发易京之战,公孙瓒

  • 马恩河战役的经过 马恩河战役的历史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马恩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的经过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先开始的一场战争,事实上马恩河战役是经历了两次,第一次是在1914年9月份开始的,经过八天的会战,德意志帝国终是败给了英法联军。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则发生在1918年7月份,同样也是法国联盟军战败了德军。就让我们一起详细来了解一下马恩河战役的经过吧!马恩河战役

  • 吴蜀夷陵之战结果 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原因是?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结果:夷陵之战,是三国历史上东吴(孙权)和蜀汉(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南部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夷陵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国历史上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那么这场战争的经过是如何的呢?夷陵之战,可以说

  • 日本海军是如何崛起的?日本海军发展史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日本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成为了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各方面的国力都得到了急速的提升。日本的这场改革运动,直接让他们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为什么日本海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步如此神速呢?今天就为大家简单讲讲日本海军究竟是如何崛起的。其实日本能实现弯道超车有实力也有运气,总体来说强大的学习和研发能力使

  • 两山轮战对越南的影响 两山轮战有什么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两山轮战

    两山轮战简介两山轮战主要是指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第二个阶段,中军对越军控制的老山和者阴山等据点进行的集中拔点作战。很多资料里面有关两山轮战简介里头都记载了该战名的由来,在八四年到八九年期间,中国抽调各军区部队轮番上阵,所以后来简称两山轮战。两山轮战图册两山轮战简介大致可以分为两部份,前段部份主要讲中

  • 中日甲午战争简介 甲午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甲午战争

    历史上的甲午战争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爆发甲午战争?中国和日本为什么会开战?甲午战争过程怎么样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本文来说说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