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蜀汉姜维是如何丢掉汉中的?

蜀汉姜维是如何丢掉汉中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03 更新时间:2024/2/2 11:12:39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击败曹操,夺取汉中之地后,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在刘备回到成都之际,自然当留大将以镇汉中,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

在此基础上,魏延也成为蜀汉第一任汉中都督。自公元219年开始,到公元234年,也即魏延被马岱斩杀截至,魏延镇守汉中有15年左右。不过,在魏延之后,蜀汉大将军姜维改变汉中的防守策略,导致汉中在魏灭蜀之战中被曹魏攻破。那么,问题来了,魏延可以守住汉中15年,为何到了姜维手里,就把汉中丢了呢?

首先,汉中之所以在姜维手上丢掉,直接原因就是姜维改变了汉中的防守策略。在蜀汉历史上,共有四任汉中都督,分别是魏延、吴懿王平、胡济。其中,就胡济来说,是蜀汉最后一任汉中都督。不过,因为姜维是当时的蜀汉大将军,从而有权对汉中地区的防守策略进行调整。公元258年(景耀元年),蜀汉大将军姜维提出新的汉中防御策略。

在魏延、吴懿、王平镇守汉中之地时,采用的是在各围戍内留重兵抵抗、御敌汉中之外的做法,但是,姜维的策略是,设想放敌军入阳平关,汉军退守汉、乐二城,重兵把守重要关口,并分出兵力来进攻敌军的薄弱环节,以拉长敌人补给线并疲惫敌军,逼敌撤退。等到对方撤退的时候,在全面出击,以全歼来犯之敌。

因为是蜀汉大将军姜维的命令,于是,汉中都督胡济与监军王含、护军蒋斌加入到姜维汉中诸围的部属,分驻于汉寿、乐城与汉城。等到公元263年,司马昭魏灭蜀之战时,曹魏大军顺利突破了蜀汉在汉中之地的防守,进而攻入到蜀汉腹地。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姜维对于汉中防御策略的调整,无疑是汉中失守的直接原因。

进一步来说,在笔者看来,虽然姜维的防御策略有合理之处,也即是故意放敌人进入到汉中之地,以此围歼敌人。但是,如果敌人的实力太过强大,这一策略无疑就失效了。在三国时期,蜀汉的实力是远远弱于曹魏的。比如在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中,曹魏出动了10多万大军,还拥有钟会邓艾等强将。

至于蜀汉,整体兵力只有10万人,因此,在汉中之地,蜀汉最多只有几万人。所以,蜀汉几万人想要围歼10多万曹魏大军,显然是痴人梦话了。基于此,如果姜维采用魏延等人的防御策略,也即在各围戍内留重兵抵抗、御敌汉中之外,或许还拥有延迟、堵截曹魏大军的机会。基于此,在防御蜀汉上,魏延等人因为策略合理,充分利用了汉中之地的地形优势,得以长期镇守汉中。

但是,到了姜维手中,不切实际地改变汉中之地的防御策略,也即放弃自己的长处,放大自己的弱点,无疑是自讨苦吃。另一方面,姜维之所以丢掉汉中之地,也不能完全怪他和胡济。在蜀汉末期,蜀汉因为困于益州这一州之地,和曹魏之间的实力差距可谓越来越大了。

最后,基于此,在魏灭蜀之战中,即便不改变汉中地区的防御策略,姜维也很难抵挡曹魏的10多万精兵强将。与此相对应的是,在魏延镇守汉中之地时,曹魏和蜀汉都是刚刚建立,二者的实力差距虽然存在,却没有三国后期那么大。更为关键的是,在魏延镇守汉中之地时,还获得了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帮助。

也即自公元228年开始,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这无疑是以攻代守,替魏延分担了防御汉中之地的压力,也即此时的曹魏需要应对诸葛亮的进攻,自然无法集中兵力来进攻魏延了。在此期间,虽然曹真曾率领大军进攻蜀汉,不过,因为天气的原因,加上诸葛亮也亲自坐镇汉中的,曹真的进攻只能无疾而终。综上,在三国时期,魏延可以守住汉中15年,但是,到了蜀汉末期,姜维却无法长期守住汉中。

标签: 姜维

更多文章

  • 安邑之战的结果 如何评价安邑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邑之战

    安邑之战,又称韩信破魏之战,是楚汉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此战帮助汉军形成了对楚军的战略优势,为后续韩信开辟北方战场创造了条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韩信统帅的汉军与魏王豹所率魏军在黄河临晋两岸对峙。韩信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从夏阳渡河,奇袭

  • 安邑之战是如何部署的?安邑之战战争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安邑之战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韩信统帅的汉军与魏王豹所率魏军在黄河临晋两岸对峙。韩信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从夏阳渡河,奇袭安邑,击败了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的魏王豹一军。战争部署韩信认为,魏军为防范汉军的进攻,必然采取扼守各渡河要津,阻止汉军渡河,同时有可能向赵代等王请求支援共同抗

  • 安邑之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安邑之战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韩信统帅的汉军与魏王豹所率魏军在黄河临晋两岸对峙。韩信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从夏阳渡河,奇袭安邑,击败了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的魏王豹一军。历史背景秦统一六国前,魏公子魏咎曾封为宁陵君,秦灭魏国后降为庶人。陈胜起义建张楚政权于陈,魏咎前往依附,无所建树

  • 成皋之战有何意义?如何评价成皋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皋之战

    成皋之战是楚汉之争中的一场作战,始于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迄于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左右。此战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而展开的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争夺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这场战争中,刘邦

  • 成皋之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及过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成皋之战

    成皋之战是楚汉之争中的一场作战,始于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迄于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左右。此战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而展开的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争夺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这场战争中,刘邦

  • 彭城之战结果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彭城之战

    彭城之战是楚汉之争中的一场大战,发生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此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

  • 蒙金战争的具体过程 蒙金战争共分为几个阶段?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蒙金战争

    1211年(金大安三年、蒙成吉思汗六年)至1234年(金天兴三年、蒙窝阔台汗六年),由成吉思汗发动、木华黎继续、窝阔台完成了攻灭金朝的战争,史称蒙金战争。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蒙古军历经二十三年成吉思汗、拖雷、三子窝阔台汗,分四阶段,最后通过联合南宋才并吞金朝。蒙金战

  • 蒙金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及过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蒙金战争

    1211年(金大安三年、蒙成吉思汗六年)至1234年(金天兴三年、蒙窝阔台汗六年),由成吉思汗发动、木华黎继续、窝阔台完成了攻灭金朝的战争,史称蒙金战争。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蒙古军历经二十三年成吉思汗、拖雷、三子窝阔台汗,分四阶段,最后通过联合南宋才并吞金朝。蒙金战

  • 蒙古灭西夏之战的具体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夏

    蒙古灭西夏之战是蒙古扩张过程中的一场战争,共分为三个部分:蒙古首次侵西夏、蒙古西夏结盟和蒙古再度侵西夏。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227年(丁亥年),末帝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宣告灭亡,而历时22年的蒙古灭西夏之战亦宣告结束。拖雷后来依成吉思汗之愿杀掉末帝,蒙古大军随即于西

  • 绵竹之战诸葛瞻为何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瞻

    诸葛瞻,字思远,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景耀六年(263年),魏军三路大军伐蜀,邓艾率军偷渡阴平,穿越七百里无人区,靠凿山开道,修桥搭阁,甚至攀爬悬崖峭壁,进入江由,江由守将马邈投降,邓艾军直逼绵竹,逼近成都。此时,消息传到蜀汉,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