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石亭之战爆发的过程及结局介绍

石亭之战爆发的过程及结局介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536 更新时间:2024/1/19 19:28:14

曹休,字文烈,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操从子,被视为己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曹休于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前往投奔,被称为“千里驹”。曹操对其如同亲子,对其极为宠信,让他率领曹军的精锐部队虎豹骑。

汉中之战时,曹休识破张飞计谋,大败吴兰。曹魏建立后,镇守曹魏东线,多次击破吴军。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驾崩,曹休与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受遗诏辅政。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曹休进封长平侯。当时吴将审德屯驻皖城,曹休将其击破,斩杀了审德,收降了吴将韩综、翟丹等人。遂升迁为大司马,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都督扬州。

228年,孙权命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

曹休得到消息后果然上当,亲自率领步骑兵十万人向皖城(今安徽省潜山县)进发,来接应诈降的吴将周鲂。

同时,魏明帝又命司马懿向江陵方向、贾逵向东关方向,三路大军同时进发伺机攻吴。

八月,孙权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江处),任命陆逊为大都督,朱桓全琮分别担任左、右督,各领三万人马迎击曹休。

朱桓对孙权说:“曹休本因是皇亲国戚,所以才会被重用,并不是因为他有勇有谋。如今他与我们交战必败,败后必逃,逃走时肯定经由夹石、挂车。这两条道路都很险要狭隘,如若能让一万士兵用柴断路,那么可把他的部众全部俘虏,甚至生擒曹休。请求用我的部队前往断路,若蒙上天神威,使得曹休自动投降,我们就可乘胜长驱直入,进而攻取寿春,获得淮南,进一步威胁许昌、洛阳,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切不可失!”

孙权听后拿不定主意,又询问陆逊,陆逊却认为太过冒险,孙权因而没有批准这个擒获曹休的大好良策。

曹休临近皖城时才知道被骗,但他没有听从琅邪太守孙礼不可孤军深入的劝谏,而是自持兵多将广,继续带兵行至石亭(今安徽桐城境),打算就此与东吴展开大战。

于是,三国时代一场不亚于“赤壁之战”的“石亭之战”爆发。

陆逊亲自指挥中路大军,命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路并进,在石亭伏击曹休。曹休没有防备,初一交战不利后便慌忙退兵。

曹休之前的行军路线背靠湖泊、旁依大江,在仓皇退却时行军受阻而十分缓慢。吴军又在后面紧追不舍,魏军无心应战,被斩杀万余,丢弃军械车马无数。

曹休突围至夹石时,又遭遇孙权的伏兵。曹军士卒前无退路、后有追兵,惶恐之下陆续叛逃,曹休的人马几乎已经溃不成军。

在此危急关头,幸亏一向与曹休不和的贾逵前来救援。

曹休与贾逵向来不和,黄初年间,魏文帝曹丕曾想授予贾逵符节,曹休从中作梗,说道:“贾逵性情刚烈,一向轻视诸将,这种人不可都督一方。”曹丕于是打消了重用贾逵的念头。

而此时在东关的贾逵没有发现吴军,猜测吴军必然集结于皖城,曹休与之交战必败。虽然贾逵与曹休不和,但大敌当前,贾逵抛弃前嫌,下令部队水陆并进,急行200里,来到夹石,遍插旌旗,多擂战鼓。

吴军以为魏国救援大军已经来到,于是迅速撤离战场。贾逵把曹休安全救出后,又拿出粮食和军资供应饥饿交加的曹休军队。

然而,令贾逵没想到的是,曹休被救后却埋怨贾逵救援迟缓,当场呵责贾逵,并以大司马的名义命令作为豫州刺史的贾逵,帮他捡拾丢弃的仪仗、甲胄等物。

贾逵认为自己心中无愧,乃对曹休说:“本为国家作豫州刺史,不来相为拾弃仗也。”(《三国志·魏书十五·贾逵传》)

贾逵顶撞完曹休后,独自引军退回豫州,留下一脸惊愕的曹休在那里独自生气发怒。

其后,曹休回到洛阳上书谢罪。不久,因气愤引发背上毒疮发作而去世,时年大约50岁左右。

石亭之战,魏国出动大军,然而损兵折将,曹休不久病死。魏国直到24年之后,即252年才再次发起大规模的攻吴行动东兴之战。

石亭之战后一年,即229年,孙权最后一个称帝,魏、蜀、吴三国遂鼎足而立。

标签: 石亭之战

更多文章

  • 麻隧之战爆发的背景及过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麻隧之战

    麻隧之战是公元前578年(周简王八年),在晋秦争霸战争的过程中,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在秦地麻隧(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击败秦国的作战。在春秋时期,晋国、秦国、楚国、齐国是四个最强大的诸侯国。其中,就晋国来说,不仅和楚国展开了长达百年的战争,还和秦国多次交手。其中,就麻隧之战来说,可以说是秦国和晋国之间最

  • 诸葛亮在街亭之战后是什么待遇?右将军是什么官职?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街亭之战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建兴六年(228年)春,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此战,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因为出其不意,曹魏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关中震响。魏明

  • 两次世界大战相隔多少年 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世界大战

    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生的两期最严重的战争。一战与二战之间相隔有20年的时间。一战结束之后,一批欧洲的列强国被干趴下了,期间也发生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也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那么这20年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二战日本动员1000万是真的吗 总兵力到底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二战

    提到日本,你应该想到六个字,“日本军国主义”。既然是军国主义,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二战时日本有那么多士兵。然而,如果你仔细看看,同期的日本士兵人数其实并不多,更不像是网上传的那样高达1000万。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日本士兵也才只有550万人。1940年,日本人口普查为7300万人。

  • 二战德国第19集团军溃败速度有多快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二战

    德国第19集团军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再加上隆美尔的B集团军误判了战场形势。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后,西线形势急转直下。盟军使用法国B集团军后,改为法国第1集团军,美国第7集团军准备在相对安静的法国南线登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战场上的局势让德国军队完全顾头不顾尾。德军统帅部除了迅速命令第1军北上支援B集团

  • 夷陵之战前夕孙权为什么要先和刘备求和?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7月,刘备已经在益州称帝建立蜀汉,就决定率领数万军队出蜀讨伐东吴。在此之前,无论是赵云等蜀汉大臣劝阻,还是孙权派来的使者前来求和,刘备都不予理睬,毕竟这一次出征不仅仅只是为关羽报仇,更重要的还是刘备要夺回此前损失的荆州。而孙权得知刘备军队来攻后,就多次派使者与刘备议和。只是刘备此时怒火攻

  • 罗马帝国马略与苏拉内战爆发的过程及原因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拉

    公元前88年初冬的一天,罗马城天气阴沉,从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已经有些凉意了,但在中心广场,骑在马上、立在各自军营中的马略与苏拉的手心却都已渗出了汗水。突然,“杀!”随着这撼人心魄的吼叫,双方士兵手持刀枪,冲向对方,迅猛地绞杀在一起……话还得从马略和

  • 古代战车为什么会被骑兵替代?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

    在古代,战车是一种可以用于攻守两端的重型装备,在战场上曾是“霸主”一般的存在。但是这种看似无敌的工具,在春秋以后便逐渐没落了,原因是骑兵的崛起逐渐替代了战车。为什么一个小小的骑兵能够代替战车的作用呢?这次就为大家简单分析下其中的原因。在古带战场,战车的最大作用,往往是利用巨大

  • 淞沪会战起因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淞沪会战

    其实讲的通俗一点,首先当时的战略家蒋百里便提出,自古中国统一战争,由北向南攻,没有不胜的,由东向西则很难成功。当时日军原计划主战场买华北山西热河,进而犯潼关进去陕西,再转向南边,拿下四川、云南,最后东西对进包围中国的华中华南。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西面北面是日军,东面南面是大海。华中华南几无险可守,

  • 古代军队交战如何防范夜间偷袭?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

    其实在古代,夜间袭击算是成功率最高的战术了,只要敌方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几乎是一吃一个准,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人在夜间休息时,正是一天当中最放松的时刻,在你睡得最香的时候,突然告诉你军营被袭击,瞬间便会慌作一团,失去战斗力。其实古代有很多经典的夜袭之战,例如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都是利用夜袭然后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