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1979年阿富汗战争中苏联为何最终失败?

1979年阿富汗战争中苏联为何最终失败?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18 更新时间:2024/1/19 19:22:08

在1979年阿富汗和苏联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但是当时苏联是有10万大军的,最后苏联还是败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为什么败了,这其中的核心原因又是什么呢?是阿富汗太强大了,还是说苏联又出现了什么问题,对于这些疑问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的解谜分析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从阿富汗自身立场上分析:

阿富汗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伊斯兰国家,人口约3000万,主体民族为普什图族,阿富汗的名字在普什图语中的意思就是“普什图人的地方”。

1978年4月,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成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新上台的“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塔拉基属于亲苏派,他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始对该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土地改革,推动社会世俗化,镇压宗教势力;剥夺部族上层权力、甚至实施肉体消灭;强行解除普什图族的部族武装(他们有携带武器的传统),允许妇女不戴面纱、接受教育等等。

一系列类似政策引起了阿富汗国民的愤怒,“人民民主党”成为众矢之的。

1979年9月14日,阿富汗强硬派领导人哈菲佐拉·阿明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极端亲苏的塔拉基政权。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担心如果放任阿明执政,会导致阿富汗倒美国,这也是引发苏联入侵行动的主要原因。

可是他没想明白的是,“人民民主党”缺乏”百姓支持,苏军出兵扶持会使阿富汗民众同仇敌忾,将苏军及其扶植的政府视为全民族的敌人。

苏军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元帅曾对战争失败的原因做过这样的总结:“我们控制了喀布尔和各省中心,但在占领的领土上无法建立政权。我们输掉了争取阿富汗人民的斗争。支持政府的只是人民中的少数。”

从军事上分析:

1、战术篇

阿富汗作为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国内无铁路,水运也不发达。一条全长3000多公里,联结喀布尔、坎大哈、赫拉特、昆都士等交通枢纽,环绕全国的公路,成为了沟通阿富汗各主要城镇的主动脉。苏军入侵后,公路成为了城市赖以生存、苏军维持补给的重要生命线,同时也是苏军地面部队实施地面机动,对游击区发动围剿和扫荡的必经之路。

阿富汗反抗军虽然在实力与装备上处于绝对劣势,但他们凭借着高度的爱国热情,在公路沿线居民的积极支援下,利用各种灵活的方式不断打击和杀伤苏军。

比如在山间公路上埋设土制地雷、开掘深沟、掏挖陷阱、炸毁桥梁、涵洞等方式,阻断公路交通,为苏军的行动制造障碍等。偶尔,反抗军还会利用山区有利地形结合地雷战、伏击战奇袭苏军后勤车队以获取必要的战争物资。

2、地形篇

阿富汗境内多山和沙漠,山地和高原占全境的五分之四。阿东部、东北部、北部和中部山区,地形复杂,公路崎岖。阿富汗的主要公路线上都有一些高山险阻地段,比如喀布尔萨郎隧道多席公路上粟布赛拉吉至欣强一段87公里为山路,隧道附近路段海拔3000多米,地形险要,冬季常有雪崩。

再比如,沿着科伊巴巴山和赫里河修筑的喀布尔赫拉特公路,就属于路面坎坷,通行极为不便的山间公路。

这些山高坡陡,地形险要的路段,大多被反抗军所控制。有时某些路段被破坏,会给苏军的后勤补给造成非常大的破坏。

3、情报篇

由于苏军属于客场作战,阿富汗反抗军得到了基层民众的广泛支持。每当苏军进入山区作战,每一个阿富汗百姓都会为反抗军提供情报。苏军是四面出击四面受敌,阿富汗反抗军却恰恰相反,出击则一呼百应;撤退则隐身于民。

反抗军以小规模、快速袭击为主,积小胜为大胜,极大消耗了苏军的有生力量。

4、武器篇

由于陆军作战效果不理想,苏军开始大量出动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与苏-25攻击机对游击区进行反复清缴。在战争前期,这种低空扫荡还是比较有效的,可是随着美军最新研发的FIM-92毒刺防空导弹大量装备阿富汗反抗军,苏联航空兵的损失开始陡然上升。

有个别胆子大的游击队员,敢于在喀布尔苏空军基地附近,用毒刺导弹伏击来回起降的苏军运输机。(“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属于一种跨时代武器,它不但轻便灵活,还拥有一颗功能强大的第二代却锥形扫描红外自动导引弹头,可以提供全方位探测和自导引能力,具有“射后不管”的超级能力。在苏阿战争时期,毒刺导弹对苏军低空战机的威胁非常大。)

5、舆论篇

随着毒刺导弹的威胁越来越大,苏军进行可视距离的精确空中打击越发困难。在易受攻击的路段上,苏军只能每隔一段距离就修建一个用以屯兵的小型碉堡,四周布设雷场。

白天,在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苏军的坦克与步兵战车在危险路段进行不间断巡逻侦查。这些易于被反抗军利用的伏击路段,被指定为“自由射击区”,任进入视线的活动物体都会遭到射击与轰炸。只要苏军在路边遭遇伤亡,就会将附近村落夷为平地,将百姓赶离公路。

为了打击苏联的国际声誉,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大量西方战地记者,通过“杜朗特线”(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长达2450公里边境线),秘密潜入了苏阿战场。在阿富汗反抗军的协助下,他们不断利用字、图片、影像等各种资料,揭露苏军在战场上使用违禁武器、误伤贫民等等种种暴行。

80年中期,西方报纸上刊登的全部都是攻击苏联的文章。国际舆论完全倒向了阿富汗反抗军,苏联在道义上陷入彻底孤立。

6、经济篇(重点)

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黄金,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截止上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跃居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石油换取的巨额外汇,为苏联人民换来了粮食、谷物以及各种轻工业产品。到了70年代末,苏联有一半的外汇收入需要依靠石油出口。石油出口为苏联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同时也成为了苏联的死穴。

苏阿战争时期,苏联为了维持战争的巨大消耗,将石油日产量提高了2倍以上。石油出口一度占到了苏联外汇总收入的54.4%。

1981年罗纳德·里根入主白宫后,他利用中东各大产油国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不满情绪,鼓动美国石油公司联手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对苏联进行石油贸易战。

1985年8月,在美国政府的撮合下,沙特阿拉伯断然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一场针对苏联的阴谋开始了。沙特阿拉伯在短时间内就将自身石油产量提高两倍多,石油出口从每日不足200万桶猛增到每日约900万桶,OPEC其他成员国也随之增产。

美国为配合“逆向石油冲击”,主动削减战略石油储备,压缩国内石油需求(将日进口石油减至14.5万桶)。作为美国的小跟班,西欧与日本也行动起来,一起抛售战略石油储备,猛砸油价。

巨量的石油涌入国际市场,导致油价暴跌。石油价格从每桶30美元,一下跌破了每桶10美元大关。

低油价给苏联带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国内的生活水平开始直线下降。因为缺少外汇,粮食、牛奶、肉类、蛋类、糖类严重短缺,苏联人经常排两三个小时的队都买不到所需商品。

民众怨声载道,国家濒临破产,吃不上饭的民众与蠢蠢欲动的野心家们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庞大的战争开支成为了苏联背不动的大山。最困难时,连前线战士的军饷,苏联政府都无力支付。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苏联的政治经济逐渐陷入动荡,从阿富汗体面的撤军成为了他唯一的选择。虽然戈尔巴乔夫不愿让世人认为苏联是被人赶出阿富汗的,但越来越严峻的经济压力与无休无止的治安战,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让苏军从阿富汗战场脱身。1989年2月15日,最后一批苏军坦克缓缓驶过苏阿边境。驻阿苏军司令格罗莫夫中将悲痛的说:我是最后一名撤出阿富汗国土的苏联军人,在我的身后再也找不到一名苏军士兵了。(他哪里知道两年以后,苏联就解体了。)

出兵阿富汗给苏联造成了空前灾难,在这场持续10年的战争中,苏联总计派出了90万军人,付出了死亡1.5万人、受伤6万人、失踪311人的沉重代价。每年50多亿美元的巨额军费开支,更成为了苏联不停“流血的伤口”。

除了上述损失以外,入侵阿富汗还让苏联在国际上陷入孤立,从而被美国抓住机会,联合中东各国,利用石油贸易战,最终促成其走向解体。

标签: 阿富汗

更多文章

  • B2轰炸机为何超越不了 B2轰炸机是外星科技吗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B2轰炸机

    在这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若是有,那么谁又是外星人呢?这些外星人呢又在哪里呢?根据目前人类科技能够到达和观测到的月球或是火星来推测,存在外星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么美国研发的B-2轰炸机为何会让人联想到外星人的技术呢?是与美国技术"科幻"有关还是与外星人的传说有关?当然了,宇宙之大,谁也没法说,

  • 二战初期波兰为何在德国“闪电战”中不到一周就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闪电战

    上个世纪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相继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之后,欧洲就弥漫了一层恐惧的阴云。而在这种局势下,有一个国家有绝对充分的理由相信德国很可能入侵,这个国家肯定就是波兰了。波兰这个国家夹在德国与苏联的这两个强大邻国的中间,长期将这两个国家视作假想的敌人,并以此来确定自己的军事以及外交方针。波

  • 二战后苏联为何没有占领整个欧洲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苏联

    说到二战,大家都知道,最后德国输掉了战役。当时的苏联可以说是实力非常强大,但是当时的欧洲可以说是残破不堪,但是就是这样,苏联为什么没有直接占领整个欧洲呢?苏联有这样的实力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二战后期苏联不是完全有能力占领整个欧洲,事实恰恰相反:苏联完全没有能力占领整个欧洲的。按照苏联的本性

  • 抗战期间日本进北平之后都干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日本

    在北平沦陷后,日本开始了长达八年对北平的统治,而在这八年,可谓是坏事做尽,让生活在这里的中国百姓饱受摧残。除了肆意屠杀之外,更惨绝人寰的是对中国妇女任意践踏,而且用中国人做实验品。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日本人进入北平之后都干了些什么事情。日本在侵华战争时期,就违背国际条约建立了细菌部队,而这代号

  • 涿鹿之战的历史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涿鹿之战

    说到涿鹿之战,相比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战役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一次战争了。而且这场战役是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发起的。那么这场战役有什么历史意义呢?大家都是如何看待这场战役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涿鹿之战有什么历史意义1.1、涿鹿之战有力地奠定了炎黄集团据有

  • 二战投降最快的国家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二战

    纳粹德国闪击波兰之后,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在这场战争中,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会像苏联那样拥有着广袤的领土和强大的实力。当时很的小国都在德国人的铁蹄之下瑟瑟发抖,很多都无法组织起抵抗,狠多都是站前得意洋洋,表示会誓死抵抗。结果德军真的到了家门口的时候,却比谁都放弃的快。相比之下法国人

  • 澳大利亚在二战中的表现 二战澳大利亚军事实力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澳大利亚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战争”。当时除了南美洲比较安稳一点外,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都参与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位于南半球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遗余地的奉献着力量。就比如说来自澳大利亚的“袋鼠军团”,在二

  • 氢弹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氢弹

    氢弹没有最大,只有更大!已爆最大的氢弹是苏联于1961年10月30日上午11点32分在新地岛试爆的“沙皇炸弹”,总重26吨,设计威力1.7亿吨TNT当量,因为威力太“逆天”不好找试验场,也为不因太影响环境导致外交抗议,于是缩减到了6000~8000万吨

  • 二战德国88炮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二战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二战时期的德国88炮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二战时期的德国88炮非常的厉害,威力非常的大,那么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说说,简单的分析分析看看,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要说二战德国的88炮,那就是一门不务正业的炮。其经历绝对是炮中的传奇。我仔细想了想,什么是88毫米

  • 三国后期寿春之战参战兵力有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寿春之战

    三国时期,司马氏能够完成最终的一统,寿春之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寿春之战的名气并不大,远远不及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不过论战役的规模和参战总兵力,寿春之战是最多的。根据记载,这场战役中,曹魏派出了26万大军,而淮南军有15万、吴军有10余万,加在一起超过了50万,这样的规模在当时已经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