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伊普苏斯战役的经过 伊普苏斯战役的结果

伊普苏斯战役的经过 伊普苏斯战役的结果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42 更新时间:2024/1/23 16:01:46

继业者战争期间的一次战役。公元前306年,安提柯一世)自立为马其顿国,并率军进入小亚细亚,企图统一亚历山大帝国。但是,马其顿的卡山德、色雷斯的利西马科斯、巴比伦的塞硫古埃及的托勒密于公元前302年联合起来反对在小亚细亚称王的安提柯一世及其子德米特里一世。公元前301年,卡山德的盟友塞硫古和利西马科斯率联军3万人与安提柯和德米特里率领的兵力大体相等的马其顿军队在伊普苏斯进行会战。德米特里大破联军骑兵并实施追击。由于德米特里追击过远,塞硫古的500头战象大破马其顿骑兵,并拦住德米特里使其不能回身援父。结果,年已八旬、以往每战必胜的安提柯被杀,德米特里逃走。小亚细亚遂处于利西马科斯的控制之下。

据估计,安提柯和德米特里指挥的军队有45000名重步兵,25000名轻步兵,10000名骑兵和75头战象。利西马科斯、塞琉古和卡山德别将指挥的兵力则包括40000名重步兵、20000名轻步兵、12000波斯骑兵、5000重骑兵和400头战象,另有100辆未投入战斗的镰刀战车。

战斗经过

除普鲁塔克有关德米特里生平的记述外,关于这场战役几乎未留下任历史记载。双方都按照亚历山大及其继业者军队的通布阵方式,将步兵方阵排在阵型中央,阵势左后方延伸。联军方面,利西马科斯和卡山德将骑兵平均分配在两翼,并部署了100头塞琉古的战象,其战象则留由塞琉古个人指挥。利西马科斯指挥右翼骑兵,安条克指挥左翼骑兵。轻装步兵(主要是投矛兵和一些标枪兵)部署在军队前方。另一方面,安提柯将德米特里指挥的精锐骑兵主力部署在右翼;他的重步兵人数更多,但显然他并没有选择延长阵线,而是增加方阵纵深。另外他同样将轻装部队部署在队列之前。

战役和通常一样,以双方轻步兵逐渐加剧的散兵战开始,最终战象被双方投入战斗。双方都企图割断敌战象的腿筋,但同时都不得不保护自己的战象。德米特里的优势骑兵成功地逼迫安条克的左翼后退,但在试图对对方后方发动攻击时被塞琉古的战象预备队所阻。利西马科斯指挥的联军右翼则在与安提柯的对抗中取得缓慢的进展,但他颇有先见之明地分出一些马弓手和散兵前往阵线中央,以支持那里与敌军散兵的战斗。更多的投射部队向安提柯军没有保护的右翼进发,而德米特里无法从与敌军战象和骑兵的正面战斗中脱出身来。在控制战场中央后,联军投射部队向安提柯军数量上占优势的步兵猛烈发射标枪和箭矢,致使后者士气开始动摇,最终崩溃向后逃去,以躲避敌军的远程攻击。安提柯试图重新聚集部队并加强中部对抗敌投射兵种和方阵主力的兵力。战斗开始时他未穿板甲,这一疏失不幸在此时被利用--联军一不知名投矛兵准确地投出标枪,正中安提柯,将其击毙。丧失首领后,本已动摇的安提柯军彻底瓦解,只有一小部分军队在德米特里率领下逃脱了联军骑兵的追击。

影响

安提柯因巴比伦战争的失败而丧失其帝国的三分之二,已经使统一亚历山大帝国的最后机会失之交臂,伊普苏斯战役使此点得以明朗。胜利者重新瓜分了世界:托勒密继续保有埃及,塞琉古将其权力伸入小亚细亚东部,而利西马科斯获得小亚细亚的其余部分。最终,塞琉古击败卡山德和利西马科斯(前281年),但不久自己也被暗杀。伊普苏斯战役使亚历山大帝国的分崩离析成为既成事实,这一点可以说明其为何少有人提及;但即便如此,它仍然是古典时代的一场决定性战役,由此界定了希腊化时代的基本面貌。

标签: 伊普苏斯战役

更多文章

  • 盱眙之战起因经过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盱眙之战

    450年(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反击宋的大举进攻,越过黄河、淮河,向南挺进至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饮马长江。后因宋军沿江严备,魏军缺乏船只,更因为北方人不适应南方气候,军中流行瘟疫,只得于次年正月北撤。经过盱眙时,拓跋焘驱使丁零、匈奴、氐羌等族士兵筑长围攻盱眙,

  • 英西战争的过程 英西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英西战争

    战争过程战争爆发战争于1585年爆发。西班牙拥有庞大的舰队,英国起初不敢正面交锋,遂采取海盗手段掠夺财富,打击西班牙力量。德雷克驶往西印度群岛,在圣多明哥、卡塔赫纳、佛罗里达州的圣奥古斯丁进行劫掠。英国投入八十年战争,站在早先宣布脱离西班牙统治而独立的荷兰新教联邦(即尼德兰联邦)一方。腓力二世决议入

  • 英西战争爆发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英西战争

    英西战争(英语:Anglo-SpanishWar;西班牙语:Guerraanglo-española)(1585年–1604年)指西班牙帝国与英格兰王国之间未经正式宣战的间歇性冲突。英西战争由多场大范围战役组成,起于1585年英国与荷兰签订楠萨奇条约,拥护荷兰抵抗西班牙帝国

  • 日军真实战力有多强?腾冲战役胜利的代价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腾冲战役

    腾冲战役,从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实施腾冲反攻战时起;一直到9月14日,远征军攻克腾冲城。在这127天的时间里,共经历大小战役40余此,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及藏重康美大佐联队长,及其以下军官100余名,击毙日军6000余名。然而,我们远征军却付出了伤亡军官1234名,士兵17075

  • 腾冲战役中日本的伤亡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腾冲战役

    1、1944年9月14日,腾冲城内的日军基本被消灭。图为被俘虏的日军和汉奸。2、战斗结束后,远征军俘虏了一些没有被杀害的妇女,一共18名。这些人表情迷离,仿佛在诉说她们的悲惨经历。这些妇女曾和缴获的战利品一起被展览,引来大量人群围观。3、在腾冲战役中,日军负隅顽抗,很少被俘。战役结束后,共有53名日

  • 腾冲战役有什么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腾冲战役

    腾冲战役在亚洲反法西斯战争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这一战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中国战场开始转入全面战略反攻。腾冲战役的历史贡献不仅于此,本文将为读者详细盘点这场战役说创造的伟大历史贡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1944年5月

  • 北非战争中英国和德国的指挥官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非战争

    二战中,北非战场也是的主要战场之一。在1941年至1942年间,这片一望无际的沙漠中,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率领的英国的第8集团军,与德国的隆美尔元帅指挥的德意联军坦克集团军,在非洲大陆上进行了一次次殊死的较量,这场较量使双方都成为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风云人物。1941年,希特勒在总理府单独见了隆美尔。随后

  • 北非战争的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北非战争

    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确实那一战对于苏德战局而言,至关重要。也对二战的局面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至少德国人从上到下明白无法战胜苏联了,这就是对战争预期的改变。而在日美之间的中途岛海战,歼灭日军海军的精锐力量,也可以作为一个预期的改变,也是转折点之一。与此同时,另一场著名的战役,那就是阿拉曼战役

  • 伊土战争的历史影响 如何评价伊土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伊土战争

    伊土战争是中东地区伊斯兰教两大封建军事帝国争霸中东地区的百年“圣战”。伊土战争是奉逊尼派为国教的奥斯曼帝国同以什叶派为国教的伊朗(波斯)萨菲王朝为争夺阿拉伯地区、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和外高加索地区,控制欧亚两洲间重要战略和贸易交通线而进行的掠夺性战争。战争的结果未分胜负,两败俱

  • 盘点二战期间各国死亡最高军衔将领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二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都涌现出了非常多优秀的将领或是元帅,就比如说德国的曼施坦因;苏联的朱可夫;英国的蒙哥马利;美国的艾森豪威尔等等,这些将领在军事上都有着非常卓越的成就。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这场战争各国死亡的最高将领都是谁呢?那么接下来就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德国: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