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陈官庄战役过程简介 陈官庄战役的结果

陈官庄战役过程简介 陈官庄战役的结果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974 更新时间:2024/1/18 18:51:27

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粟裕,立即令渤海纵队占领徐州,令第12、第1、第4、第9、第8、第3、鲁中南、第10、第2、第11等纵队展开跟踪追击、平行追击与迂回拦击。1948年12月2日晚,邱、李,孙3个兵团到达大回村以北孟集、青龙集、李石林、张庄寨、山城集、洪河集地区。人多车多,路途拥塞,部队建制混乱,前进缓慢,杜聿明决定就地整顿。1948年12月3日上午,杜聿明收到蒋介石空投的亲笔信,令其改向濉溪口方向攻击前进,协同李延年兵团,南北夹击,以解黄维兵团之围。杜聿明即重新调整部署,采取东、北、西三面掩护,南面突击,逐次跃进的战法,向南攻击前进。华东野战军针锋相对,从东、北、西三面攻击,南面阻击,对杜集团发动猛攻,终于4日将其合围在徐州西南65公里的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地区内。日晚,杜聿明决定各兵团分路突围,孙元良兵团在突围中被全歼,仅孙元良侥幸逃脱。邱、李两兵团害怕被歼,未敢突围,转为就地固守。华东野战军适时调整部署,集中10个纵队紧缩对杜聿明集团的包围。

黄维兵团被歼灭后,杜聿明集团已成瓮中之鳖,为配合平津战役,华东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从1948年12月16日至1949年1月5日,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打,转入战场休整,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瓦解被围的杜聿明集团。毛泽东为中原、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写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规劝杜聿明等人“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在20天中,陆续投降的国民党军官兵达1.4万余人。为最后围歼拒不投降的杜聿明集团,华东野战军又一次调整部署。决定以第3、第4、第10、渤海纵队及冀鲁豫军区部队编成东集团;以第1、第9、第12纵队编成北集团;以第8、第2、第11纵队编成南集团,分别担任主要突击。特种兵纵队的炮兵分别配属3个集团。并采取各个歼灭与割裂突击相结合的战法,割裂邱、李两兵团联系,首先歼灭较弱的李弥兵团,尔后再歼邱清泉兵团。另以第6、第7、第13、鲁中南、两广纵队为外围拦截部队。

苟延残喘

1948年12月8日,走投无路的杜聿明集团被迫将指挥部驻扎在陈官庄内。

被围困的数十万国民党军官兵只有靠空投物资苟延残喘,陈官庄设有两个空投场。刚开始,飞机投送的是大米和面粉,由于可燃之物全被烧光了,后来飞机只得改投大饼、饼干、罐头等熟食。有些飞行员怕我军射击,通常在高空投完物品就回去交差了。结果,很多物品飘落到我军阵地上。

投下来的救命粮全部被国民党军军官掌控。他们把大饼、香烟高价卖给士兵……

国民党军的一大批骡马也先后成了驭手的腹中物。刚把骡马射杀,国民党军便你争我夺,抢到肉者点燃马骨头烧烤带毛的骡马肉,不少人死于争抢之中,幸存者在同伴的尸首旁狼吞虎咽……

战斗惨烈

1948年11月30日,杜聿明按照蒋介石的意图,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约30万人沿徐永公路蜂拥西撤。当日,华野司令部发布《全歼当面之敌,争取淮海战役全胜》的政治动员令,部署华野一、二、三、四、九、十、十一、十二和鲁中南、渤海、两广等纵队及冀鲁豫、豫皖苏军区部队多路多层尾追、平追、迂回拦截敌人。

华野各部经数天追击,1948年12月4日拂晓前,把杜聿明集团包围在永城东北、萧县西南方圆60华里200个村庄的李石林、青龙集、陈官庄地区,堵死了其向东南靠拢的去路。

1948年12月4日上午,邱清泉兵团在李弥兵团、孙元良兵团的掩护下,开始向铁佛寺、濉溪口方向楔形突进。华野部队即采取一面阻击,三面攻击的办法,堵敌南窜,并楔入其纵深,打乱其部署,分别歼灭之。

邱、李、孙兵团阵地处处告危。12月6日中午前后,杜聿明集团“前进指挥部”向夏楼移动,杜聿明路过李石林附近,孙元良、邱清泉仓皇而至,三人认为“目前情况不利”,共约到李弥处“重新考虑战略”。下午5时左右,决定“分头突围,到阜阳集合”之后,杜聿明与邱清泉、李弥又认为,四面围困,突围等于自找毁灭,便取消了原来的打算。而孙元良带两个军三四万人,于18时许,率先由孟集、殴庙逃窜,但旋即被冀鲁豫军区部队、华野八纵、豫皖苏军区地方武装追击,大部堵歼于永城以北王集、张老窝、汉堤口、太丘和夏邑以南地区。残部缩回包围圈,编入邱兵团。十二军三师窜到亳北地区的先头部队亦被华野骑兵团追歼。兵团参谋长张益熙被击毙,四十一军军长胡临聪、副军长陈远湘,四十七军军长汪框锋、副军长李家英,一二七师师长张光汉,一二五师师长陈士俊均被俘,仅孙元良率数十人潜逃。

政治攻势

孙元良兵团突围前后,邱清泉兵团七十军一三九师全部附坦克八辆,连续五次向鲁楼猛烈攻击,均被我军击破。12月8日,杜聿明将指挥部移驻陈官庄。七十军又集中一三九师及九十六师一部附坦克八辆,三次向鲁楼攻击,又均被击退,毙伤约200人。

自12月4日至10日晨止,华野共歼杜集团8万人左右。所余邱、李二兵团16万人左右,缩聚于东西20华里、南北十余华里,包括陈官庄在内共80余个村庄的狭小地区,企图由青龙集、大茴村之间向南突围。此时,陈士榘率华野三纵、鲁中南纵队南下,协同中野歼击黄淮兵团。

11日至14日,谭(震林)、王(建安)集团先后占领夏楼、李石林、陶楼、孙阁等地,韦(国清)、吉(洛)集团先后取得魏窑、郭楼、王花园战斗之胜利,宋(时轮)、刘(培善)集团先后激战豆凹、李楼、张庄、耿庄、后花园、陈阁、王林庄、吴楼等地,杜聿明的防御圈被迫逐步缩减。

12月15日,中原野战军全歼黄维兵团,北援之敌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连夜仓皇逃遁,杜集团待援绝望。

16日,总前委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为配合平津战役,令华野转入战地休整,向杜、邱、李连续进行政治攻势;令中野全军在宿县、蒙城、涡阳地区休整,担任歼灭杜聿明集团的总预备队,视情况加入战斗或消灭突围之敌。

华野各纵转入战场休整期间,在加强对敌围困的同时,一方面学习毛泽东1949年元旦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进行敌前练兵;一方面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对敌政治攻势,反复播放《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向包围圈内喊话,发射传单,送饭,劝降。

经过20多天的休整,华野各纵队兵强马壮,士气昂扬。

杜聿明集团在20多天的围困中,日暮途穷,军心涣散,许多士兵和下级军官在华野的强大政治攻势下,携枪投诚。从1948年12月16日至1949年1月5日,来归者计1.4万余人。特别是1948年12月20日开始出现阴雨天气,气候恶劣,粮弹空运困难。23日又开始下雪,空投空援更加不利,杜之官兵尤其是广大士兵,在得不到一顿饱饭的情况下,既要警戒又要御寒,他们宰杀军马而食,扒坟劈棺取暖。空中偶尔投下一点食品,各部官兵蜂拥而上,互相争抢,格斗火并。

全歼顽敌

1949年1月6日15时30分,华野按照总前委的命令,展开全面攻势。

首先,炮击半小时,接着,宋时轮、刘培善指挥三、四、十、渤海纵队,谭震林、王建安指挥一、九、十二纵队,韦国清、吉洛指挥二、八、十一纵队一齐发起攻击。华野司令部指挥七、十三、两广纵队附司令部特务团并冀鲁豫三分区地方武装,鲁中南纵队指挥豫皖苏军区部队附司令部骑兵团、三十五军等部,用作外线堵击与预备队。经两小时激战,迄18时左右,三个集团楔入邱、李兵团接合部,攻克13个村庄;俘邱兵团七十军九十六师副师长田生瑞、李兵团一一五军一八○师参谋长何觉哉以下官兵7000人,歼敌近万人。

7日,华野克李弥兵团司令部驻地青龙集,收复了敌人盘踞的23个据点,逼近杜聿明集团指挥部。李弥率残部逃入邱清泉兵团防区,邱兵团十二军副军长于一凡率残部向华野九纵队投降。是日总计歼敌三个整团另两个连。杜聿明向蒋介石告急,要求飞机轰炸,投毒气弹,掩护突围。

8日,华野总结两天的战斗经验,认为东线部队拥挤,而杜集团有收缩集结突围之征候,于是重新调整部署。其间歼敌两个团大部另两个特种兵连,并夺回了5个村庄。

9日,杜聿明集团在20多架飞机掩护下,施放着毒气,利用火焰喷射器夺路向西突围,华野九纵、渤纵、八纵等部予以迎头痛击,四、十、三纵队等部奋力进击,直捣杜、邱之指挥中心陈官庄、陈庄。黄昏时分,杜聿明、邱清泉从陈官庄到陈庄,与李弥、五军军长熊笑三共谋对策。随后,杜聿明给蒋介石发电“各部队已混乱,无法维持到明天,只有当晚分头突围”,并通知残部各自“自决”。午夜以后,杜聿明乔装军需处长,化名高文明,带10多名亲信逃至张老庄,黎明时分被华野九纵队十师卫生处休养连活捉。邱清泉带特务营逃到张庙台村西南400米处被击毙,其兵团参谋长李汉萍逃到空降场被擒,七十二军军长余锦元、副军长谭心及三十四师师长陈渔浦、四十五师师长崔贤文率残部先后投降。

10日拂晓,华野四纵、十纵在三纵的配合下,攻克了杜聿明指挥所所在地陈官庄,四纵与兄弟部队配合,攻下了邱兵团指挥部。敌各部失掉指挥中心,整师整团向我军投降。10时,战斗基本结束。10日下午,少数残敌退到陈官庄以西及西北侧的刘集、周楼一带,妄图作最后挣扎。华野四纵、十纵紧追不舍,九纵、八纵、渤纵也急速从其他三面将刘集、周楼包围,三纵则直插敌阵。30分钟后,敌阵被完全攻破。此时,敌坦克部队从周楼向西北突围,至奶奶庙被河所阻,复由北而绕过,逃向夏邑会亭集以西,其中两辆坦克在胡桥为解放军地方部队俘获,所余六辆被华野骑兵部队于会亭集西南歼灭。至此,淮海战役第三阶段,陈官庄地区围歼战胜利结束。

结果

1949年1月6日16时,华东野战军发起总攻。经半小时至两小时的战斗,即攻占何庄、豆凹、李楼、郭营、李明庄等13个据点。1月7日,李弥兵团向西撤入邱兵团防区。华东野战军各纵队乘机发展进攻,又攻占青龙集等据点23处。杜明集团的防御体系至此全部瓦解。1月9日,国民党军统帅部出动20余架飞机并施放毒气,掩护杜聿明残部向西突围。华东野战军乘其混乱,于当日黄昏全线猛攻,多路突入,分割围歼,激战至10日16时,全歼杜聿明集团,俘虏杜聿明,击毙邱清泉。

陈官庄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3个兵团部;10个军;25个师、1个骑兵旅,共26万余人,其中毙伤6万余人,俘虏17.7万人,投诚2.4万人;缴获各种火炮1699门、坦克107辆、装甲车26辆,及其他大批武器弹药。

标签: 陈官庄战役

更多文章

  • 亚述战争爆发原因 亚述战争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亚述战争

    亚述战争伊撒哈顿时期(前680~前669)对埃兰实行友好政策,孤立迦勒底,稳定了巴比伦局势。他多次率兵进入伊朗高原,打击米底势力。前673年,提尔与埃及联合反对亚述。亚述军包围提尔,但未能攻克。前671年率军穿过西奈沙漠,攻占埃及古都孟菲斯。前669年,上埃及反叛,亚述王率军镇压,病死途中。亚述巴尼

  • 亚述战争的详细经过 亚述战争最后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亚述战争

    亚述战争发生于: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7世纪中叶亚述战争壁画在古亚述时期真正在军事上功绩卓著的,是13代国王沙马什阿达德(约公元前1815~前1783年在位)。他以暴力夺取了政权,并以武力对外扩张领土,曾在铭文中自称为“四方之王”。他统治期间,接受过许多国王的纳贡,势力播及&l

  • 关于亚述战争的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亚述战争

    在漫长的几个世纪里,新亚述历代诸王四面出击,建立起了一个北临乌拉尔图,南达波斯湾,西抵地中海沿岸和埃及,东接伊朗,地跨西亚北非的奴隶制大帝国。然而在似乎发展到鼎盛之际却突然灰飞烟灭了,其成功与失败的秘密何在呢?亚述军事力量的迅猛发展无疑是解开这一疑团的钥匙。亚述诸王为了夺取奴隶和战利品,在数百年间对

  • 亚眠之战:协约国对德意志帝国的最后一击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亚眠之战

    兵集亚眠亚眠是法国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横亘在法国大陆上的铁路干线正好穿越亚眠。德国人占领了亚眠之后,福煦一直寝食不安,因为这无疑等于在法国人的颈项上套了一根绞索。为此,1918年7月24日,他向协约国军事委员会提出了旨在夺占亚眠的战役计划。该计划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收复亚眠和巴黎一线的铁路,击退在索姆河

  • 碾庄战役过程简介 碾庄战役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碾庄战役

    血战碾庄防御部署当黄百韬兵团撒到碾庄时,鉴于严峻的形式,黄百韬开会研究当时形式,商讨对策。而在这次会上,多数的军官都主张趁共军主力未到,兼程前进,靠拢徐州以防被围,但这时偏偏有个64军军长刘镇湘想要留下来和共军干上一仗,如此境地仍敢声言同共一战。可是刘镇湘不想走的真正原因确是让人想不到的。黄百韬分配

  • 罗马波斯战争的起因及背景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罗马波斯战争

    早在奴隶社会时期,随着古希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和帝国的出现,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和以西亚波斯为代表的亚洲东方文明之间便展开了较量和争斗。由于西亚乃欧亚交界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在这里展开的东西方大战经久不息。公元前514年,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率大军横渡博斯普鲁斯海峡,第一次踏上欧洲土地

  • 罗马波斯战争的详细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罗马波斯战争

    公元224年,波斯贵族阿尔达希尔灭安息王国,建立波斯帝国萨珊王朝。萨珊波斯继承了安息与罗马抗衡的传统,在亚美尼亚、小亚、叙利亚边境与罗马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231年,阿尔达希尔一世致书罗马皇帝塞维鲁,要求罗马势力退出亚洲,长达400年的罗马波斯战争正式开始。232年,萨珊波斯同罗马交锋,打败罗马军队

  • 关于罗马波斯战争的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罗马波斯战争

    罗马波斯战争历经400年,双方交战数百次。战争结果虽然波斯失败,但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拉锯战,战争的结果只不过恢复了交战双方的战前状态罢了。战争中,波斯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占有优势和主动,但由于缺乏一支可与拜占庭海军相抗衡的海军舰队,无法对拜占庭的欧洲部分尤其是君士坦丁堡构成致命威胁,因此

  •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爆发的原因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十字军东征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法兰西王国香槟伯爵提奥波德三世率领。目的本是要通过进攻穆斯林阿尤布王朝的埃及,作日后行动的基地,来解救被穆斯林控制的耶路撒冷。十字军主要由法国和北意大利城邦组成,在没有足够的金钱付给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况下,十字军按威尼斯共和国贵

  • 汉宛之战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宛之战

    汉宛之战时间是汉太初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02年,是汉朝的将军李广利率军进攻大宛国的一次大型的远程战。此战是由太初元年八月发生的一件事情引发的,当时汉武帝刘彻派遣使者去西域的大宛国购买汗血宝马,大宛国不仅拒绝卖给汉武帝,还把汉武帝派去的使者杀死,并且把财物都洗劫一空,汉武帝十分生气,派出贰师将军李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