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关东军是怎么灭亡的?揭秘关东军灭亡的真正原因

关东军是怎么灭亡的?揭秘关东军灭亡的真正原因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628 更新时间:2024/1/25 15:22:39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日本的关东军是被苏联军队所灭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发现1945年8月,那些老牌的关东军师团,早就已经不在东北地区了。于是我们又认为是美军歼灭了关东军主力部队,但是事实证明这也只是一个误会。那么关东军到底是怎么灭亡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东军是指1941年开始的关特演对苏战备那批日本陆军最精锐部队。当时日本认为苏联在远东有30个师,并且分析称,1个苏联师战斗力等于1个三单位日本师的50%-70%,因此认为20个日本野战师团就可以保持对苏联的战斗力优势。(在诺门坎战役前日军认为苏军3个师战斗力等于日军1个师)。

最后,16个日本最精锐师团进入东北成为关东军对苏决战部队,另外还加强了坦克3个联队,装甲工兵2个联队,野战重炮兵16个联队,独立重炮6个大队,速射炮4个大队,独立山炮1个大队,野战高射炮18个大队,野战机关炮7个大队等独立火力单位。

关东军师团包括第8,9,12,57,11,24,25,1,23,10,14,28,29,51等师团,这里也包括了日本全部的机械化步兵师团。但是,由于在1941年8月,美国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日本为了争抢石油,没有北上苏联。而是南下争夺印尼大油田,从此,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与美国展开大决战。关东军主力当时,还继续停留在东北,伺机准备北上。我们以日军第1师团为例子,来说明关东军的变化。

日军第1师团在关东军时期的序列是,拥有3个步兵联队,1个战车队,1个野战炮联队,1个辎重兵联队1个工兵联队。拥有75-150毫米大炮60门,70毫米步兵炮18门,速射炮24门,自动炮18门,掷弹筒356具。另外还有战车30辆,轻装甲车7辆。

这也是日军第1师团阵容最强的时期,到了1944年,特别是塞班岛战役以后,日本已经意识到战败,为了挽回一些局面,日本开始将关东军逐渐撤出东北,主要是去2个地方。1个是南下参加太平洋战争,1个是回到日本本土准备所谓的本土决战。

这个日军第1师团首先是回到了本土,随后将大部分重武器,大部分官兵和留守候补军官,下士官一起改编成为了本土机动打击第201师团。第1师团其部队再加上所谓的学徒出阵征召的新兵,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的第1师团。也无法保障大型运输船队的安全。而且,日本也没有想到美军跳岛这么厉害,一下子就到菲律宾了,打破了日军慢慢运输武器弹药和训练新兵的计划。

因此,这个被塞满新兵的第1师团就在1944年去了菲律宾战场,最终战败于莱特岛战役。这个去菲律宾的第1师团水平就比关东军第1师团相差很多了。

战车,装甲车,自动炮全部都留在了日本,榴弹炮和速射炮则减少了50%,机枪减少了30%,掷弹筒减少了30%,汽车也减少了50%,人员减少50%以上,大量新兵代替了过去的老兵。

留在本土的日军第1师团主力和这些武器,就改编成为本土机动打击第201师团,是准备参加本土决战的。这个第201师团当时的配备是步兵3个联队,1个步兵联队配备步枪2067支,手枪136支,掷弹筒112具,轻机枪108挺,重机枪48挺,冲锋枪96把,山炮4门,120毫米迫击炮16门。

整个第201师团装备了24门105MM榴弹炮,24门75MM野炮,36门120MM迫击炮,还有9门双联高射炮,12门速射炮,336个掷弹筒,16具火焰喷射器,470多挺机枪,288只冲锋枪,8000只步枪,手枪,马枪.另外还有装甲车,火箭筒等各种武器,人数为2万人。其他去菲律宾的第10,第23等师团与第1师团情况是一样的,都是主力和重武器留在本土成立新师团,其余部队加新兵去菲律宾战场。

在1944年年底-1945年天,日本在本土组建的72个师团当中,真正的精锐部队,就是老关东军主力改编的本土机动打击系列的7个师团。其他那些新组建日军师团,都是些没啥重武器,连步枪都缺乏的杂牌军。

另外,关东军第1战车师团,第11,57,9,12,25,28等7个师团,还有一大堆炮兵,通信,工兵和旅团,则直接全部调回日本本土和台湾,由于美军使用原子弹解决了问题,没有爆发日本预想当中的日本本土决战,因此这些部队都保留到了战争结束。

真正的老牌关东军全军覆没在太平洋战场的就是在冲绳的第24师团,战车第2师团1个旅团覆灭在菲律宾,另外第14师团在佩里硫岛损失了1个步兵联队等少数部队。

1945年,苏联面对的关东军,实际上全部都是1944-1945年新组建和扩建的,其中也包括45年春夏征召的25万日本侨民工人组建的新师团。苏军在8月9日夜里发动进攻,实际上到8月16日,关东军就根据日本天皇的战败诏书,正式宣布集体投降了,仅有极少数失去联系部队还在战斗,截止到8月16日这个时间,苏军并没有在战斗当中歼灭日军1个师团,通过战斗占领一座中型城市,或者攻克任日军还在坚守的联队级阵地,苏军主力还都在黑龙江边境附近。

遗憾的是在二战战场上,没能全部消灭哪些日本老牌关东军。因为日本要准备本土决战把他们大部分都运回国内,结果却让这些,老牌关东军主力阴差阳错的避开了真正的战场,活到了战争结束。不过那些新关东军被送到西伯利亚服苦役,也算是另外一种罪有应得。

标签: 关东军

更多文章

  • 纳西比战役爆发的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纳西比战役

    英国内战(英文:-{EnglishCivilWar}-),是1642年至1651年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英国辉格党称之为清教徒革命(英文:-{PuritanRevolution}-),马克思主义史观称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EnglishBourgeoisRevo

  • 明朝的武器装备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

    明朝的火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类似于现代的手枪,叫做火铳。但是它远没有现代手枪先进,体积比较大,使用起来也需要先填放火药,然后点燃引线。攻击范围也很小,一般只有射程十几步,因此在大规模征战中并不适用。第二种是火炮,口径、体积都十分巨大,需要好几个士兵共同搬运,一人填弹,一人点火,一人扶稳炮筒。虽然比较

  • 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抗日战争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便是其对外扩张侵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兴起,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了!抗日战争的转折点其实抗日战争的转折点可以说一共有两个,首先第一个就是在日本想要进攻武汉地区的时候,蒋介石终于开始察觉抗战的胜利不能只依靠防御,而这次武汉的战争可

  • AD1938年广州战役历史事件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广州战役

    战斗打响1938年10月12日,日军第十八师团在惠阳大亚湾下涌、盐灶等处强行登陆,中国守军第一五一师仅有一个营在当地布防,遭日军轰炸,死伤惨重。13日攻占平山;14日占领横沥,并进至惠阳南郊。15日,惠州失陷。17日,第153师在福田一线击溃日军一个联队,迫使日军退回博罗;独立第20旅在正果击溃日军

  • 广州战役发生的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广州战役

    抗日战争过程中的大型战役有很多,广州战役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个。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此战的背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为封锁中国的海上交通线,配合武汉会战,于1938年10月发动对广州方面的进攻。当时国民政府抽调驻粤军队增援武汉等战场,在广东地区仅留7个师、2个旅,兵力分散且装备落后。为策应武汉会战

  • 广州战役的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广州战役

    抗日战争过程中的大型战役有很多,广州战役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个。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此战的具体经过。1938年10月12日,日军第十八师团在惠阳大亚湾下涌、盐灶等处强行登陆,中国守军第一五一师仅有一个营在当地布防,遭日军轰炸,死伤惨重。13日攻占平山;14日占领横沥,并进至惠阳南郊。15日,惠州失陷。17

  • 七七事变红军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七七事变

    1937年,“卢沟桥事变”,举国上下响起了要求立即全面对日作战的呼声。7月8日下午,蒋介石收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联名打来的电报:“庐山蒋委员长钧鉴:日寇进攻卢沟桥,实行其武装夺取华北之已定步骤……红军将士将为国家效命,与敌周旋,以

  • 七七事变双方实力对比 七七事变后日本高层反应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七七事变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由此爆发。七七事变双方实力对比对日近代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自1905年日本与沙俄在对马海峡一战之后,日本例来在陆军方面将沙俄作为主要对手,

  • 七七事变的守军是哪支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发生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那么这次事变的守军是哪支部队?他们的命运又如何?七七事变的守军是哪支军队卢沟桥事变守军是我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当面对着蓄意挑起战火的日本军队,第二十九军并没有姑息日本嚣张的气焰

  • 七七事变的历史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是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8年抗战的开端,当我们重新回看这段历史,它的历史价值何在呢?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演习中,一名日本士兵“失踪”,日军凭此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20分钟后,这个士兵已自行归队,但日军大队长仍下达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