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好水川之战爆发的背景及结局介绍

好水川之战爆发的背景及结局介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467 更新时间:2024/2/2 12:05:40

李元昊,党项族,与北宋决裂而称帝,建立西夏王朝,经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四大战役,奠定了宋、辽、西夏三分天下的格局,庙号景宗。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元昊建立西夏后,为了能够掠夺更多的邻国财富,转移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并迫使宋朝承认他所建立的西夏王朝,发动了一连串的对宋战争。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正月,李元昊率10万大军发动了著名的“三川口之战”。三川口,在今陕西省延安市枣园,也就是延川、宜川、洛川三条河流的交汇处。

这次战役虽然爆发在三川口,但李元昊的主攻目标却是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既是宋朝西北边境的军事要地,也是西夏出入的要冲。因此,成为李元昊对宋战争的第一个目标。

在三川口战役中,李元昊大获全胜,随后兵临延州城下,并在城下与赶来救援延州的宋军名将刘平大战一番,虽然最后擒获了刘平,但在西夏其他各路军队失败的消息不断传来之下,再加上寒冬来临时,天降大雪,西夏军队补给不足,李元昊无心再战,下令撤军。

宋朝则在三川口大败后,重新认识了西夏的国力,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宋仁宗先是撤换了延州知州范雍,将临阵脱逃的守将黄德和斩首,然后提拔户部尚书夏竦[sǒng]为陕西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让他们共同管理军事防务。

1041年二月,李元昊再次率领十万大军大举攻宋,他把主力埋伏在六盘山下的好水川口(今宁夏隆德),另一部分攻打怀远(今宁夏西吉东部),声称要攻打渭州(今甘肃平凉),诱宋军深入。

韩琦得知西夏大军已经到达怀远城后,急忙派大将任福领兵应战,同时又任命耿傅为参军,桑怿为先锋。令朱观、武英、泾州都监王珪等各率所部,在任福的指挥下,共同抵御夏军。

为了确保对西夏战争的胜利,韩琦在任福出发前交待得一清二楚:自怀远城经得胜寨(今宁夏西吉东南)直趋羊牧隆城(今宁夏西吉兴隆镇),出敌之后对西夏军发动攻击。各堡垒相距才四十里,道路便利,辎重在近,审时度势,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出敌后据险设伏,敌退回时进行攻击。

临行前,韩琦再三叮嘱任福:“及行,诫之至再。又移檄申约,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

李元昊到达怀远城后,从谍报获悉宋将任福已经带兵向北进发,于是命大军趁夜色朦胧,向西南方向推进,在羊牧隆城南、瓦亭川东山地摆好阵势后,静待宋军的出现。

宋将任福和先锋桑怿、参军耿傅等率领轻骑数千,翻过六盘山,到达笋头山西麓时,遇上宋将常鼎、刘肃与夏军正在酣战。他不知是计,随即参战,斩西夏兵首级数百。夏军丢盔弃甲,抛下牲畜,假装败逃。桑怿、任福随后追赶,当晚,驻扎在好水川。

与任福、桑怿相隔五里远的地方,宋将朱观、武英在此驻扎,他们与任福、桑怿约好明日在好水川会师,一举歼灭夏军。

佯装败逃的夏兵,一直与宋军保持四、五里的距离,引诱其追赶。任福忘记了临行前主将韩琦的吩咐,而是兵分两路对西夏穷追不舍。

第二日,朱观军在北,任福军在南,沿好水川继续追赶,一直追到笼竿城北,发现中了李元昊的诱兵之计。任福大惊,准备冲出包围,率兵沿好水川向西奔逃。

出六盘山后,宋军士兵在路边发现有很多密封的泥盒,内中有跳动的声音。宋兵大奇,打开后,数百只系哨的鸽子冲天而起,在宋军上空久久盘旋。

一直静候的李元昊见鸽子飞起,知道宋军已进入埋伏圈。决定用分割包围的战术歼灭宋军。他命将军克成赏率领5万人马围攻正在驻扎的朱观、武英所率的宋军;自己则亲自率部围歼任福、桑怿等宋军。

任福所率的宋军早已人困马乏,饥渴交迫,大战之下,渐渐不支。任福下令突围,宋军左冲右突,都没能破围而出。

桑怿力竭战死,任福被夏兵围困,身中十余箭,血流如注。见大势已去,宋军小校刘进劝任福投降自免,任福大叫:“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耳!”

任福继续挥动兵器与夏兵决斗,面部中枪后,任福无法再战斗,以手扼咽喉自尽,其子任怀亮也战死。

在任福军被困的同时,朱观、武英的部队也陷入重围。两军隔山虽然只有五里,却早已失去了联系,彼此不知对方的情况。

夏军分左右两翼包抄朱观、武英。幸好王珪率领的千余步兵及时赶到增援,渭州都监赵津率骑兵也同时到达,才摆脱被围的困境。

宋军将四路大军合兵一处,准备向夏兵发起反攻。不料,李元昊在歼灭任福所部后,从背面杀来。宋军顿时腹背受敌,乱作一团。

此役宋军几乎全军覆灭,王珪、赵津、武英、耿傅均战死,只有副将朱观率领1000余人,退守一处围墙之内,四向拼杀,得以幸免。

好水川之役,宋军损失惨重,阵亡一万余人,任福以下几十名将校全部战死。宋廷震惊,宰相吕夷简连连惊呼“一战不及一战,可骇也!”

宋仁宗一怒之下,将夏竦降为豪州通判,将韩琦贬为秦州知州,范仲淹为户部员外郎、知耀州。

此战,李元昊运筹周密,预先设伏,诱宋军就范,发挥骑兵优势,突然袭击,一举获胜,是一次成功的伏击战。

西夏大获全胜后,李元昊踌躇满志,他命随军参谋张元题诗以记之: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满川龙虎辈,犹自说兵机。

在这首寥寥二十个字的五言诗里,李元昊把宋军将领藐的是一无是处。

标签: 好水川之战

更多文章

  • 天宝战争的起因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天宝,战争,起因,说到,唐朝,灭亡,相信,大家,都会,想起

    说到唐朝的灭亡,相信大家都会想起安史之乱,可是你知道么,早在安史之乱之前就有一场战争导致唐朝衰败了,它就是天宝战争,一起由唐朝贪官索贿,引发的一场大战,导致数十万人战死。天宝战争唐王朝扶持南诏,本想借其牵制吐蕃。南诏势力坐大以后,唐王朝又企图对之加以控制。及皮逻阁死,双方在王位继承上发生矛盾,加之边

  • 二战轴心国突尼斯军团是怎么全军覆没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轴心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国和意大利为主的非洲军团一路将展现推进到了埃及边境的时候其战斗力就已经锐减了,主要原因就是补给跟不上了。而盟军方面也趁着这个时间开展了了十字军行动,解除了托布鲁克之围,并再一次将前线推到了阿盖拉地区。但同时隆美尔的进攻又将盟军赶到了距离亚历山大港160公里的阿拉曼地区。由于驻马尔他

  • 托布鲁克之围隆美尔有哪些卓越的表现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托布鲁克之围

    托布鲁克是北非最为坚固的要塞之一,在1941年期间,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曾经试图攻占这座要塞,但是后来由于英军的反攻而中途放弃。这也是德军在非洲战场上第一次进攻受挫,这也就是为何托布鲁克被视为英军抵抗的象征。后来在1942年隆帅再一次包围托布鲁克要塞的时候,不论是处于军事角度还是政治角度,都必将彻底的击

  • 为什么二战中日本没打到印度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印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横扫东南亚地区,但是到了进攻印度的时候却出了岔子,因为日本跟印度交过一次手之后就选择跑路了。众所周知,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截止目前最严重的一次战争浩劫,在这场悲剧当中,日本给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尤其是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战场上,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几乎霸占了整个东

  • 二战德国仆从军人数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二战

    用黄健翔解说员的话来说: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不是一个人再战斗,其手下还有着四个大仆从国,人称轴心F4。不过这4个国家的战斗确实太一般了,在战场上没有给予德国人太多的帮助。那么今天吾爱诗经网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德国的四大仆从国在二战当中的情况。1、罗马尼亚在德国人的小助手中,罗马尼亚是出兵最多

  • 诺曼底战役双方损失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诺曼底战役

    1943年5月,盟军在华盛顿会议上决定在1944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准备与苏联一起从东西两个方面一起夹击德国,盟军的部队在欧洲大陆的西海岸进行登录。根据多年的登录作战经验,其登录的地点需要符合一下几种要求:首先就是需要在英国战斗机的打击半径之内,要在第一时间夺取制空权;其次就是要距离英国海岸近,方

  • 二战之莫斯科会战真实历史图片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莫斯科会战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争的莫斯科会战,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在这里苏联红军抵挡住了纳粹德国前进的步伐,战斗血腥异常。接下来吾爱诗经网小编就来给大家带来一组由当时美国战地记者在莫斯科会战当中拍下的珍贵老照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战争是怎么样子的。德国空军对苏联首都莫斯科的空袭始于7月22日,美

  • 明朝三桅炮船长什么样 明朝三桅炮船上有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明朝的三桅炮船到底长什么样,还有这个三桅炮船上能装多少人,这个问题问得非常的深奥,因为明朝很多人船都能找到这个相关的资料,但是就是唯独这个三桅炮船资料丢失了,但是我们也还是可以从零星的一些证据里面来揭秘分析看看,感兴趣的可以跟谁小编一起来简单看看,看看相关的解答吧。明朝的三桅炮船

  • 五国伐齐之战的结局以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五国伐齐之战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在问这个五国伐齐的事情,很多人估计也都发现了,那就是五国伐齐还是很值得我们去探讨的,因为里面还是有很多故事的,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介绍介绍这个五国伐齐的相关内容,还有最后的这个结局,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一起来分析看看是怎么回事吧。1、五国伐齐事件简介五国伐齐这个战争事件发生在战国时

  • 西陵之战吴军如何以少胜多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陵之战

    三国后期,吴国和晋国之间曾发生过一起战事,这场战役非常经典,但知道的朋友很少。当时吴军只有三万兵力,而晋军有八万,是吴军的两倍之多。然而,吴国将领陆抗率领军队完成逆袭,打赢了这场实力并不对等的战争。西陵之战的胜利,对于吴国来说,其贡献不亚于夷陵之战。然而,西陵之战的知名度远远比不上夷陵之战,所以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