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南宋最后一战 崖山之后无中华

历史上南宋最后一战 崖山之后无中华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2146 更新时间:2024/1/21 8:40:19

南宋(1127-1279年)是宋朝靖康之耻以后宋室在江南建立的政权,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三年。

1127年靖康之变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所俘,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承大宋皇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后迁都临安。金国几度南征都未能消灭南宋,而南宋也有过数次北伐皆无功而返,南宋和金国形成对峙局面。后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双方以秦岭淮河为界。

到南宋中后期奸相频出,朝政糜烂腐败,而处于漠北草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征服金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直到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宋末帝赵昺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联蒙灭金之后,南宋朝廷虽然一雪靖康之耻,终究难逃亡国的命运。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大败。元军在襄阳之战大破宋军以后,直逼南宋首都临安,宋军节节败退,

从杭州一路退至福州退至广东,直至崖山。祥兴二年,忽必烈派汉人投降大将张弘范进攻赵昺朝廷,开始千古绝唱的崖山海战。忠臣陆秀夫背负小皇帝赵昺投海自尽。拥有当时最先进科学技术和繁荣经济文化的南宋,亡于蒙古汗国,十余万南宋军民投海殉国。《宋史》载:“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有史学家认为这场战役的标志着古典意义中华文明的衰败。

古崖山,是以古井镇官冲村一个无名小丘为中心,北起银洲湖,南至崖门口,方圆数十里的水陆区域,约位于现在的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公里,在南海与银洲湖交界之处。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等,于1279年(即元至元十六年,南宋祥兴二年)爆发。参战双方即当时的元朝侵略势力及南宋最后的主力部队。

由于宋军统帅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战术部署的失当,再加上各方面的原因,崖山一役,宋军兵败如山倒,几近全军覆没,南宋所能倚仗的最后一支较为强劲的力量就此毁灭,加速了南宋的灭亡。

崖山一役,虽未直接灭亡南宋,但实为南宋与元朝军队的决战,南宋投入重兵,远较元朝为多,只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元军获胜,南宋被打散了根基,史载陆秀夫见败局已定,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以明其报国之志,而效其法的南宋军民,达十万余,致河流阻塞,舰船不行。

崖山海战,是史上少有的惨烈之战,它与史上的各种大战不同,它的惨烈,表现在战后南宋军民集体投海殉国的举动之上,包括官员、士兵、妇女、百姓,甚至包括宋军的统帅、皇帝在内,计十万余人以一腔热血报效国家。

此战的惨烈犹过于战国时期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人,因为崖山军民,是自杀殉国,是从皇帝到官员,军队到百姓对侵略的表态,对野蛮的反抗。

之后,海上浮尸以十万计……”这是元朝所编写的宋朝历史对此役南宋军民的描述,十万人自杀,虽然只是白纸黑字的一行,但其中包含的意义可谓深远而重大。

南宋军民在国家危亡的关头,本可以苟延残喘,却选择了用自己的行动来表态。相传当年张世杰在匆忙之中将杨太后葬在了崖山附近的延安村,但考虑到元朝的压迫,不敢为其立碑,后来人们用蚝壳为她砌起了一座与众不同的墓,来纪念这位在国难之下殊死不屈的太后,并在每年的四月初二来这里祭拜。除此之外,还有着一些忠肝义胆之士,甘冒奇险,暗中将幸存下来的赵室之后保护起来,直到元朝灭亡,才恢复本姓。

标签: 历史上南宋最后一战崖山之后中华南宋1127-

更多文章

  • 晋文公讨伐曹国:独僖负羁及族人幸免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公,讨伐,曹国,独僖,负羁,族人,幸免,文公,登上,国君

    晋文公登上国君的宝座后不久,就下令征伐曹国。晋军的铁蹄即将踏上曹国的土地时,晋文公重耳下了一道特别的命令:“任何人不许进入僖负羁的家里,也不许伤害他的族人,违令者斩。”小小的曹国显然不堪一击,曹共公很快成了阶下囚,皇宫也被洗劫一空,唯独大臣僖负羁家因为晋文公有令在先而得到了保全,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

  • 刘秀的云台28将 邓禹为首的四大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刘秀,云台,邓禹,为首,四大,原因,邓禹,东汉,初年,云台

    邓禹,东汉初年云台二十八将之首,论战功,自然是首推有战神之称的耿弇, 论方面之功,则冯异当仁不让, 但若论起安定后方,运筹帷幄,论起道德修养,治国治家. 论起与光武患难同当,生死不渝的感情,邓禹无愧云台之首!咱们来看看下面4点! 1、刘秀对邓禹非常赏识,在河北时也就是二次创业阶段很多决策性问题都是和

  • 为什么蜀汉东吴绑一起没打过曹魏 竟是因为陆逊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为什么,蜀汉,东吴,一起,打过,曹魏,是因为,陆逊,三国时代

    三国时代魏蜀吴,蜀国和吴国联合对付曹魏,结果打了几十年,最后还是让魏(以及继承魏的晋)给灭了。从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算起到东吴灭亡,也就是公元219年到公元280年,期间半个多世纪,除了关羽北伐造成了北方动荡,再也没有人能够撼动北方。(诸葛亮和诸葛恪的北伐也只是对曹魏边境地区造成了局部的混乱,北方大局

  • 历史上著名的五大战役 你了解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著名,五大,战役,了解,多少,长平,之战,我国,历史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一开始时,赵王派廉颇去守,白起无论怎样诱惑赵兵出战,廉颇都不为所动。白起见后备粮食不足,急得火上眉梢,不知从哪里听到赵括只能纸上谈兵,便散播谣言,说廉颇不出战,是因他想归顺秦国,又说秦国最怕赵括。最后赵王听

  • 岳飞如果不死南宋会收复失地吗?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岳飞,如果,不死,南宋,收复,失地,岳飞,即使,不死,收复

    岳飞即使不死,想收复失地也是不可能的。完颜兀术虽然被南宋军队大败,但是金国毕竟还手握有钦宗这张王牌,如果金国以钦宗为人质,岳飞绝不可能对先帝刀兵相向,更有甚者,如果金国立钦宗为伪皇帝,在中原地区开辟伪政权,则钦宗为宋朝王室正统,而赵构实际上并没有继位资格,到底应该尽忠于谁这个问题一摆出来,则南宋内部

  • 周瑜在赤壁之战取胜用的战术 竟然是曹操战术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瑜,赤壁,之战,取胜,用的,战术,竟然,曹操,赤壁,战后

    赤壁大战后,刘备乘胜取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四郡,次年又任荆州牧,奠定了壮大发展、进据益州的基础。曹操吸取失败教训,大兴水军,进控江淮,与孙权对峙。孙权为抗曹,继续与刘备联盟,任其在荆州发展。三国鼎立格局逐渐形成。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

  • 揭秘戚继光到底是怎么抗倭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揭秘,戚继,到底,怎么,抗倭,提起,戚继,很多,人都,曾经

    提起戚继光很多人都曾经听说过他抗击倭寇的英勇事迹,他本来是山东地区的蓬莱人,也有人说他是安徽的人,出生的时候是在济宁地区。在明朝时期倭寇不断袭击的时候,他成功的带领将士们进行过多次的抗击战争,是当时非常伟大的军事家。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戚继光简介中有着详细的介绍,那么戚继光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

  • 雅克萨之战中 清军取得决胜作用的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雅克,之战,清军,取得,决胜,用的,清军,特种兵,答曰,真的

    清军有特种兵吗?答曰,真的有,而且在雅克萨之战中,还发挥了决胜的作用。说起这只特种兵的来历,还得从一个人讲起,这个人就是林兴珠。林兴珠原名林进周,民间尊称他为“林侯”祖籍永春县升平里(今蓬壶镇汤城村)人。清顺治六年(1649年),林兴珠追随叔父林日胜,投入郑成功麾下,在永春帽顶、马跳诸寨等地,抗击清

  • 东吴大将为何爱用苦肉计诈降?因能力不足?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吴,大将,为何,爱用,苦肉计,诈降,能力,不足,句话,叫做

    有句话叫做“兵不厌诈”,说明在智谋的行使上,欺诈的方法也是不排斥使用的。最典型的欺诈当属“苦肉计”,苦肉计,按照常理,人不会伤害自己,要是受到某种伤害,一定是某种自己无法抗争的力量导致的。利用好这样的常理,自己伤害自己,以蒙骗他人,从而达到预先设计好的目标,这种做法,称为苦肉计。苦肉计,不仅用于战争

  • 古代战争:军队人数虚报1至20倍以上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战争,军队,人数,虚报,20倍,以上,赤壁,之战,曹操

    1,赤壁之战曹操83万大军,入侵东吴3万+1万刘备军。结果,曹操全军覆没。。。事实呢?曹操7万军队,打东吴2万,刘备8000人。2,隋炀帝入侵高句丽第1次入侵高句丽,隋炀帝200万大军出征 。高句丽举国1对抗。结果隋军几乎全军覆没, 只有1000多人逃回隋朝。事实呢?隋炀帝50万大军出征,深入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