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孔子与颜回之间的故事

孔子与颜回之间的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134 更新时间:2024/2/8 4:01:07

孔子颜回之间的故事

孔子是一代大儒,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与颜回是老乡,也是师生,孔子一生中据说有弟子三千,但是孔子却称颜回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言语之中处处表现出对颜回的喜爱,对颜回的评价非的高,称其为“三月不违仁”,称其“贤哉回也”,颜回去世的时候孔子已经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痛哭流涕,说再也没有颜回那样的好学生了。

孔子画像

颜回,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国没落的旧贵族,到了其父亲颜路一代已经是徒有虚名,颜回十三岁拜孔子为师,可以说其一生都在追随孔子,与孔子朝夕相处的时间从其十三岁入学到其三十八岁自己开堂讲学长达二十五年之久,可以说孔子对其是非常了解的,其对孔子也是非常了解的。不仅仅孔子对颜回推崇有加,颜回对孔子也是非常的崇拜,即使是在孔子学说不能被所有的国家接受作为施政纲领的时候颜回还是坚定的相信自己老师的思想,颜回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可见颜回是孔子坚定的信徒。

孔子对颜回也是非常信赖的,《吕氏春秋》记载的《颜回攫其甑》就很好的说明了孔子对颜回的信赖,孔子见到颜回从甑里面取食,但是还是相信了颜回的说法,相信是由于炭灰弄脏了米饭,所以颜回才拿出来吃了。从这里可以见到颜回的品德,也可以见到孔子对颜回高度的信赖。

从颜回与孔子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两个人的师生情谊是非常难得的,彼此互相信赖互相推崇,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师生情谊的最高境界。

解析孔子为什么最喜欢颜回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是七十二贤之首,孔子对于颜回的评价非常的高,这在其三千弟子中是唯一的,可以说在三千弟子中孔子是最喜欢颜回的,孔子将这种喜欢溢于言表,丝毫不加以掩饰,在那么多的弟子中孔子为什么单单最喜欢颜回呢?下面小编就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孔子喜欢颜回的原因。

孔子与颜回画像

首先颜回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学生,凡事老师一般都是喜欢好学的学生,从颜回死后孔子痛哭说,颜回死后就再也没有像颜回那么好的学生了。可见作为学生颜回是非常好学的。颜回不仅仅学习刻苦,同时也是非常聪明的,但是颜回的聪明往往表现为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上一点就透,甚至是做到活学活用,但是往往表现的有点大智若愚。孔子就曾经说:“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贡也称赞颜回聪明,说颜回是“以一知十”而自己却只能是“以一知二”,一个学生既好学又聪明,怎么能不得到老师的喜欢呢?

再者颜回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最坚定的支持者。孔子周游列国寻找实现自己理想的国家的时候一直没有找到,被困在山野里,七天七夜没有吃一粒米,于是很多学生对孔子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怀疑,甚至是子游与子贡这样的大弟子也动摇了,只有颜回是孔子坚定的支持者,颜回认为老师的大道不行是因为那个世道出现了问题,“不容然后见君子”,也就是说君子之道在混乱的世界里得不到应用,不是君子不好,而是因为世道不好。这样一个理解自己的坚定的支持者,孔子能不喜欢?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颜回是一个按照孔子所教导的儒家思想要求自己的人,可以说完全符合了孔子对于“仁”的要求,所以孔子毫不吝惜的将“仁”归于颜回,这样一个按照孔子的价值观塑造自己的颜回,孔子能不喜欢?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出,孔子喜欢颜回是必然的,如果我是颜回的老师也会喜欢颜回这样的学生。

颜回好学故事的

标签: 孔子颜回间的故事孔子颜回间的故事一代大儒

更多文章

  • 三国孙权的名言都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孙权,名言,都有,哪些,三国,孙权,名言,都有,哪些

    三国孙权的名言都有哪些孙权曾经说过一句关于团队力量的名言-如果把大家的力量都恰当好处地用上,那么这个天下就没有任何的对手。如果大家的智慧都能够发挥出来,那么圣人也是不需要害怕的。《三国演义》描述的孙权是一个善于运用众人的智慧与众人力量的领导。《赤壁》孙权剧照尽管哥哥也能够识人用人,但他还是承认自己在

  • 米开朗基罗艺术成就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米开朗基罗,艺术,就有,哪些,米开朗基罗,艺术,就有,哪些

    米开朗基罗艺术成就有哪些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在绘画、雕塑、诗歌和建筑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贡献。米开朗基罗是一位长寿的艺术家,享年90岁,一生都没有结婚,因此米开朗基罗有着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自己热爱的艺术事业,这使得米开朗基罗艺术成就相当的高。米开朗基罗《创世纪》米开朗基

  • 昭君出塞的目的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昭君,出塞,目的,是什么,昭君,出塞,目的,是什么,事人,皆

    昭君出塞的目的是什么昭君出塞的故事人尽皆知。昭君本是个宫女,后以公主之身嫁予匈奴单于,是最有名的西汉人物之一。昭君出塞维持了大汉和匈奴几十年的和平。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结婚后不仅结束了匈奴的权力分化,还为中国的大一统作了基础。王昭君雕像昭君出塞后,经常劝自己的丈夫不要用武力解决问题。昭君还把先进的大汉文

  • 贺龙在湘鄂西做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贺龙,鄂西,做了,什么,贺龙,鄂西,做了,什么,元帅,一生

    贺龙在湘鄂西做了什么贺龙元帅一生历经艰险磨难,刚正不阿,胸怀坦荡,无私无畏。他一生参加并指挥了很多战役,从独自一人到建立起庞大的队伍,为民族的解放和国家建立付出了无尽的心血。他一生也经历两次最大的磨难,一次是贺龙晚年时遭受到的迫害,还有一次就是贺龙在湘鄂西时的肃反运动。《贺龙在湘鄂西》油画贺龙出生在

  • 画家吴道子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画家,吴道子,简介,画家,吴道子,简介,又名,吴道玄,汉族人

    画家吴道子简介吴道子,又名吴道玄。汉族人,公元680年的时候,他出生在今天河南省禹州市的一户贫苦百姓家庭中。尽管如此,贫穷的家庭背景并没有埋没吴道子的才华。他是唐代的知名画家,与杜甫被称为“诗圣”类似,他也被人们称为画圣。在宗教信仰方面,吴道子信奉道教。在擅长创作的一些与宗教有关的壁画中,其主题大多

  • 陶渊明和谢灵运之比较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陶渊明,谢灵运,比较,陶渊明,谢灵运,比较,同时,东晋,杰出

    陶渊明和谢灵运之比较陶渊明与谢灵运同时东晋杰出的诗人,同样向往追求隐居、自由自在的生活。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歌成就虽不分伯仲,但二人选取的诗歌题材、风格等还是有所差异的。陶渊明是田园诗歌的创始者,而谢灵运是山水诗歌的创始者。陶渊明与谢灵运陶渊明擅长写田园生活类的诗歌。陶渊明的诗歌源泉来自于他闲适的生活

  • 王莽之后的皇帝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莽,后的,皇帝,王莽,后的,皇帝,死了,之后,天下大乱,整

    王莽之后的皇帝是谁王莽死了之后天下大乱,整个都处在了一个混乱的局面。当时赤眉军中有两个刘氏子孙,是王莽篡汉之后被废的皇族,是为刘盆子和刘茂。刘盆子和刘茂在赤眉军中负责割草喂牛。历史小说《王莽》古代做皇帝都讲究一个名正言顺,所以赤眉军的首领樊崇听取了方望的建议,拥立了这个割草喂牛的刘盆子做皇帝。樊崇原

  • 揭秘慕容复为什么杀段正淳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揭秘,慕容复,为什么,杀段,正淳,揭秘,慕容复,为什么,杀段

    揭秘慕容复为什么杀段正淳慕容复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燕国的后代,他一直想着恢复祖上的霸业,希望能够光复大燕国,但是他费尽了心机,一直没能集聚力量光复大燕国。在认识段延庆后,他想到了一个新的计策。慕容复为什么杀段正淳就跟这个计策有关。段正淳剧照段正淳是大理国的镇南王,大理国的皇帝段正明是段正淳的哥哥,段正明

  • 汉武帝秋风辞的内容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秋风,内容,汉武帝,秋风,内容,辞写,公元前,113

    汉武帝秋风辞的内容汉武帝的秋风辞写于公元前113年,当时汉武帝刘彻刚完成河东的祭祀,当时是一个秋天,秋风萧瑟,汉武帝乘坐着御船游汾河,在船上喝酒,触景伤情,内心感慨万千的时候写下了这首《秋风辞》。汉武帝也是一个感性的人,但是大多数的时间都是理性的,这首杂言诗先从景物起兴,然后写到歌舞升平的热闹场面,

  • 檀道济万里长城的关系揭秘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檀道,万里长城,关系,揭秘,檀道,万里长城,关系,揭秘,南宋

    檀道济万里长城的关系揭秘?檀道济是南宋有名的将领,他一生戎马倥偬,战功卓绝。因为有檀道济镇守于南宋边境,使得北魏不敢轻举妄动,于南宋而言,檀道济堪比万里长城。然而,檀道济功高震主,惨招冤杀,南宋做出了自毁长城的蠢事。檀道济画像432年,檀道济因屡屡立下大功而被加官进爵,后来又奉命前往寻阳镇守。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