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太监安德海墓在哪里

太监安德海墓在哪里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054 更新时间:2024/1/16 4:55:33

太监安德海墓在哪里

安德海被丁宝桢杀死之后,有关他死后的墓葬所在之地,现在有两种说法。一是他被斩首之后,尸首被草草收埋,现在已不知道在何处了;第二种说法是,安德海被杀之后,他的尸首由族人运往家乡安葬。

安德海(曹永廉饰)

有传言说,丁宝桢在斩首安德海之后,本来是准备将尸首抛弃于荒野,让野狗饿狼分而食之的,但是在手下的幕僚的劝说下,才将安德海草草葬在一个乱葬岗上。以当时安德海生前的所作所为,丁宝桢有将他暴尸荒野的想法也不足为奇,那时的安德海在宫中权势滔天,他仗着有慈禧太后的撑腰,在朝廷之中安插亲信,扫除异己,丁宝桢早就对安德海的这种作为非常的痛恨。

丁宝桢在用计杀死安德海之后,就想将安德海暴尸荒野,但是手下的幕僚,劝他冷静行事。因为虽然他顺利的杀死了慈禧身边的红人,但是也有欺瞒慈禧的行为。慈禧为了平息民怨或许不会对他做什么,可是他如果做的太过了的话,那么慈禧可能会不顾一切的对他出手。所以,在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丁宝桢选择将安德海的尸首匆匆埋于一个乱葬岗上。

但是,也有人说安德海的尸首是被他的同乡收回家乡安葬的。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安德海在到达丁宝桢的地盘之前,先去了他的老家一趟,并将自己沿途所收的财富都分给了自己的族人。安德海在离开家乡的时候也带了几个年轻人,准备回京好好培养,谁知还未回京就被丁宝桢所杀。

安德海被斩首之后,那几个年轻人为了报恩,所以恳请当时的丁宝桢,让他们将安德海的尸体带回家乡安葬,丁宝桢答应了几个年轻人的要求,最终安德海被安葬在了自己的父母的坟墓旁边。

大揭秘安德海怎么死的

安德海是清末咸丰年间的御前太监,那么安德海怎么死的呢?我们知道明朝就有太监祸国专权,因此清朝吸取了明朝的经验,对太监是有很多的限制,比如不许外出,官职不能超过四品等。安德海就是这样的一个清朝太监。

《大太监》安德海剧照

但是安德海仗着慈禧太后的宠爱,恃宠而骄,经常在宫中目中无人。安德海只是一个六品的太监,但是在宫中连小皇帝、恭亲王等人都不放在眼里。他还经常在慈禧面前搬弄是非,挑拨同治和慈禧的关系,使得小皇帝经常被慈禧训斥。在同治八年时,安德海想要出宫游玩并趁机敛财,就再三请求慈禧让他出宫为同治在江南置办龙袍,并准备大婚时需要用到的东西。

慈禧同意后,安德海马上就带领一帮人前呼后拥的出京了。安德海虽然号称是钦差大臣,但是身上没有任何公文,也没有通知各个地方官员。经过山东德州时,当地的知州对这件事感到很不解,如果是钦差过境的话,为什么没有收到公文。于是就把这件事报给了巡抚丁宝桢。

丁宝桢早就对安德海的种种行为不满,得知这件事后,马上拟好密折,特别指出安德海身为太监私自出宫这一条,这违反祖制可是大罪。不久后,就受到了军机处的密谕,密谕上的大致意思就是权权交给丁宝桢负责,将这个有罪的太监缉拿归案。于是丁宝桢派人抓住安德海后,令随从几人指正他,随后就将他就地正法了。

安德海和李莲英是什么关系

安德海和李莲英,有着共同的人生经历,有着同一个师傅,最后又侍奉相同的主子,但是最后两人的结局差距很大,一个25岁就死于政治斗争,一个活了64年,并荣宠一生。安德海和李莲英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政治智慧的差距,这也导致两人后来有着不同的结局。

《大太监》中的李莲英和安德海

更多文章

  • 陈少白墓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少白,在哪里,陈少白,在哪里,孙中山,等人,因为,极力,宣

    陈少白墓在哪里陈少白和孙中山等人因为极力宣传民主革命被清政府称之为“四大寇”,陈少白创办了《中国日报》在报刊中发表了很多有关抨击封建思想的文章,唤醒了很多群众起来斗争反抗。陈少白是革命先驱者,死后也是受到很多朋友的崇拜,陈少白墓至今都有很多游客前去瞻仰。陈少白墓陈少白是在北平去世的,死后被葬在了外海

  • 诗人韦应物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诗人,韦应,简介,诗人,韦应,简介,我国,唐代,著名,出生于

    诗人韦应物简介韦应物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出生于公元737年,是如今的陕西西安人。卒于792年,享年五十五岁。韦应物简介画像韦应物身处盛唐时期,与当时的诸多著名诗人一样,在一生之中留下来的诗篇数不胜数。而韦应物留下来的诸多诗篇,被后人整理为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以及10卷本《韦苏

  • 曹操献刀是为何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献刀,为何,曹操,献刀,为何,故事,讲的,还没有,称霸

    曹操献刀是为何曹操献刀的故事讲的是曹操还没有称霸的时候,时间上属于前期,这个时候的曹操还没有多大的野心,顶多算是一个小奸臣,董卓才是大奸臣,曹操首要任务是刺杀董卓。曹操献刀剧照曹操献刀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时,当时董卓,是二十万西凉的刺史,手握重权,霍乱朝野,进军洛阳,想废除刘辨然后称帝。他欺上瞒下,阴险

  • 对齐白石的评价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白石,评价,如何,齐白石,评价,如何,中国,著名,画家,1

    对齐白石的评价如何齐白石是中国著名的画家,在1864年1月1日出生于湖南湘潭,原名纯芝,号兰亭,后来他将自己的名改为璜,他的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那么大家对齐白石的评价怎么样呢?齐白石照片后代的人对齐白石可以说是推崇至极,包括他画画的方式,还有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成就。

  • 高衙内与李师师的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高衙内,衙内,李师师,师师,关系,高衙内,衙内,李师师,师师

    高衙内与李师师的关系高衙内也就是高俅的儿子,其实他并不是高俅的儿子,高衙内只是当时高俅的一个小跟班,可是无赖的高衙内就是赖着不走,硬是做了高俅的儿子,做了高俅的儿子之后,这下子高衙内有了靠山,于是仗着势力去干坏事,而当时的李师师很是有名。高衙内与李师师之间有什么故事呢?李师师剧照李师师长得很漂亮,同

  • 解析魔家四将的师傅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解析,魔家,师傅,解析,魔家,师傅,其实,对于,一些,神话

    解析魔家四将的师傅是谁其实对于一些神话历史典故当中出现的人物,我们大多数在心中都会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因为我们并不了解他们的这些典故出现于何处,并且他们的真实性还有待考究。所以在一些神话人物的身上就被赋予了很多的传奇色彩,其中的说法也各式各样。就像是魔家四将,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他们并不是正派的神

  •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恩怨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陈独秀,共产国际,恩怨,陈独秀,共产国际,恩怨,他在,中国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恩怨陈独秀,他在中国对于共产党的领导与共产国际联系颇深,关系十分复杂,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之间,可谓荣也因此,辱也因此,但是陈独秀为人一生正气,绝不为了保全而降志,宁可接受最沉痛的惩罚打击,也不愿背离自己的理想,改变对正义的追求。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中国的革命与共产国际之间的渊源难分难舍,

  • 揭秘古代匈奴的灭亡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揭秘,古代,匈奴,灭亡,过程,揭秘,古代,匈奴,灭亡,过程

    揭秘古代匈奴的灭亡过程匈奴的灭亡也是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才慢慢的衰落了。这要从东汉初年开始说起。匈奴的内部因为天灾有了人祸,统治者们出现了分裂的现象,有人称王,就有人称臣。匈奴画像有人和大汉对着干,那就有人去投奔大汉。留在北边的人们就在历史上被称为了北匈奴,在他们南边归顺了的孩子们就叫做南匈奴

  • 长平之战悲惨状况解析:长平之战死了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平,之战,悲惨,状况,解析,死了,多少,长平,之战,简介

    长平之战简介,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发生在秦、赵两国间的一场战争。当时,秦国势力日益强盛,周天子形同虚设,各诸侯国人心惶惶。而这一场战争的爆发无疑对秦国、赵国,乃至天下的局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长平之战(油画)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使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失去联系。韩国国君为了

  • 官渡之战的历史背景分析:袁绍过于刚愎自用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官渡,之战,历史背景,分析,袁绍,过于,刚愎自用,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那时天下大乱,群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有名者可为其主,经过时间的演变,空间的转换,形成三国鼎立态势。官渡之战既然称它为三国,那么肯定是有三个国家的,那么在三国中资格最老的是魏国,其次是孙吴,势力最为薄弱者为蜀国。而在三国之前,就不可不提出一个人的名字,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