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刘备攻打益州什么原因使刘璋投降的?

刘备攻打益州什么原因使刘璋投降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933 更新时间:2024/1/24 13:22:05

刘璋,是汉末实力强劲的诸侯之一,从黄巾起义之初,其父刘焉就主动申请担任益州刺史。之后二十多年盘踞益州,成为独立于中央之外的一方霸主。

益州,自古以来就是天府之国,有都江堰的灌溉,有山川的护卫,使得益州粮草丰美,而且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有蜀道难之说。三国中后期,司马懿多年来对蜀国采取守势,也正是因为蜀道艰险,很难攻破。

而刘璋父子在益州多年,广有恩德,当刘备入川之后,前后三年,彼此勾心斗角。在公元214年的时候,双方正式开火。刘备当时没有多少兵马,从荆州带来的部队,加上前后归降的部队,不过是一万来人。并且,刘备的军队乃是孤军作战,没有后援。一旦被刘璋截断后路,刘备根本不可能取胜。

可是,刘璋却一次又一次的将自己的大好形势逐渐断送。当刘备引来马超,徘徊在益州城下之时,刘璋心如死灰。

当时,益州城中还有精兵三万,粮草足够支撑一年,许多将领都发誓要效忠刘璋,和成都共存亡。而刘璋的属下也把守各路关卡,严防荆州兵马来救援。可以说,只要刘璋下定决心,益州未必会失守,至少不会轻易失守。

那么,刘璋为什么放弃益州,出城投降呢?

《三国志》记载,刘璋对自己的属下说:“父子在州二十馀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在刘璋看来,自己父子统治益州二十多年,没有什么恩德留给百姓,反而让百姓承受三年多的征战杀伐——加上张鲁进攻刘璋,刘璋邀请刘备协同抵抗张鲁的一年多时间——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百姓的尸体。而这一切都是自己无能的原因啊。

初看这段文字,很为刘璋感动。刘璋虽然没有什么雄才伟略,没有什么权谋将略,可却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能够把百姓放在心中的人。按理来讲,这样的刘璋应该会是一个好君主的。我们从古到今,不都是宣扬——仁者无敌吗?

可历史总是给我们开玩笑,历史又一再证明许多的真理其实都是谎言。刘备也会标榜自己仁慈,可是对待同族的兄弟却痛下杀手,毫不留情。就像刘备对待刘璋,在刘璋投降之前,刘备答应了让刘璋保留爵位,拥有足够的封地。可是在自己夺得荆州之后,却远远的讲刘璋发配到荆州南端的公安,让关羽给看管起来。后来,东吴的孙权看到刘璋还有点价值,就发兵把刘璋给抢了出来,并任命刘璋为益州刺史,代表刘璋,发兵攻打刘备,宣称要夺回益州。

高明的统治者,总是能够给自己找到道貌岸然的借口,用龌龊的手段,多一些冠冕堂皇的事情。

那么,我们怎么评价刘璋呢?

初看这段文字,我也很同情刘璋,甚至有几分欣赏刘璋。毕竟,汉末军阀大都残暴不仁,像杀人为乐的董卓,狂妄自大的袁术,蜗居在城堡中每天只和女人混在一起的公孙瓒等等。相比他们,刘璋确实很不错,他的心中有百姓,不想因为个人的权力、名位而让百姓流血牺牲,也就难怪说这番话时,群臣都泪流不止。可是像刘璋这样百姓欢迎的仁德之主,为什么守不住自己的地盘呢?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吗?不是施行仁政则天下归心吗?究竟刘璋败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标签: 刘备攻打益州什么因使刘璋投降刘璋汉末实力

更多文章

  • 黄巾之乱失败的原因 黄巾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黄巾,之乱,败的,原因,起义,为什么,失败,黄巾,起义,又称

    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黄巾之祸,是东汉晚期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

  • 北魏与刘宋争山东:700宋军屡胜鲜卑大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魏,刘宋争,山东,700,宋军屡,鲜卑,大军,三齐,古地

    三齐,古地区名,泛指今天山东的大部分地区。据记载,在秦朝灭亡时,项羽以齐国故地立故齐王族人田都为齐王,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田氏为胶东王,都城在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田安为济北王,都城在博阳(今泰安东南),此称为三齐。北魏慕容白曜平三齐,讲的就是北魏与刘宋在山东争战最后阶段的历史。其结

  • 契丹雄霸西域:西辽王朝在西域的扩张与统治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契丹,雄霸,西域,西辽,王朝,扩张,统治,10世纪,契丹,兴

    10世纪初,契丹族兴起,在中国北部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辽。这个王朝存在二百多年,称霸于亚洲东部,影响远及欧洲。辽朝疆域广阔:东濒太平洋;西包额尔齐斯河上游地区,与喀喇汗王朝、高昌回鹘王国为邻;北至外兴安岭和贝加尔湖一线;南逾鸭绿江、长城和大戈壁,同高丽、北宋、西夏接壤。这些王朝或向辽朝缴纳巨额”

  • 乱唐第一枭雄安禄山少年为何是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乱唐,第一,枭雄,安禄山,少年,为何,英雄,安禄山,霍乱,唐

    安禄山是霍乱唐朝的第一枭雄,他的事迹在正史中,在野史中,都有许多记载,有的事情很离奇,有的事情很荒唐,但是,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事情背后,都隐藏着什么真相呢?安禄山出生于营州,有一个小名叫做轧荦山。轧荦山在胡语中,是战神的意思。为什么叫做这个名字呢?他的母亲姓阿使德,本来是突厥部落的一个女巫,没有结婚

  • 黄巾起义的影响 如何评价黄巾起义?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巾,起义,影响,如何,评价,黄巾,之乱,对于,汉末,年的

    黄巾之乱对于东汉末年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尽快平定战事,中央下放军权至地方,使得黄巾之乱无法快速蔓延至全国,减缓了东汉覆亡的危机。但是却造成了地方轻视中央,使得具有野心的将领或官员借着在黄巾之乱中拥有的兵力割据地方,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揭开了序幕,更为三国分立种下远因。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腐朽的

  • 史上第一次朝鲜半岛的战争:汉武帝开进朝鲜半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史上,第一次,朝鲜半岛,战争,汉武帝,开进,朝鲜,纵观,人类

    纵观人类历史,你会发现能够活到现在的民族个个都不简单。朝鲜人素以刚烈、顽强着称,他们的战略不行,但战术不错,攻虽不足,守则有余。任何进攻朝鲜半岛的行为,如果没有很好的政治方针加以配合,势必蒙受重大损失。朝鲜人的性格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人的特点。燕国就是一个没有什么战略的诸侯国,但他们的生存能力很强

  • 秦灭六国之战用了多少年 秦灭六国之战用了什么策略?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灭六,之战,用了,多少年,什么,策略,秦始皇,中国,封建社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皇帝,他建立的秦朝也是封建社会的开端,正是由于秦灭六国之战的胜利,秦始皇才得以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灭六国之战用了多少年秦灭六国之战的时间为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所以大概是用了15年之久。秦王政一十五年(前230年),内史腾率兵灭韩国,俘韩王安,所得韩地置颍

  • 秦灭六国之战的最后一个 秦灭六国最难打的是哪国?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灭六,之战,最后,一个,最难,打的,哪国,秦始皇,齐国,放

    秦始皇将齐国放在最后去攻打不仅仅是因为齐国与他们国家的领土相距最远,还因为齐国的实力强大,所以秦国不敢贸然攻打齐国。秦灭六国之战最后一个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投降,齐亡。秦灭六国之战结束,秦始皇统一了中国。齐经过燕军进占,元气大为损耗,以至没有力量参与东方各国与秦

  • 貂蝉运用美人计让奸雄与猛将反目成仇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貂蝉,运用,美人计,奸雄,猛将,反目成仇,我国,历史上,三十

    我国历史上的《三十六计》中,美人计是比较成功的一计,就是对于军事行动难以征服的敌方,要使用"糖衣炮弹",利用美女先从思想意志上打败敌方的将帅,使其内部丧失战斗力,然后再行攻取。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一代奸雄董卓,董卓从陇西发迹率军进京操纵中央政权,始终考虑和盘算的是如何满足私欲和野心。为了达到目的

  • 秦灭六国之战的原因 秦灭六国之战为何最后打齐国?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灭六,之战,原因,为何,最后,齐国,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更加频繁。秦国也是颇有雄心,想要一统天下,秦国至秦始皇执政后,历时15年终于实现统一的愿望。秦灭六国之战的原因秦国起初也和其他几个国家一样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国是在商鞅变法之后逐渐变得强大。秦国在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秦惠王继位后有了一个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