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楚汉之争刘邦项羽一起“屠城”?楚汉争霸的胜败在漕运?

楚汉之争刘邦项羽一起“屠城”?楚汉争霸的胜败在漕运?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04 更新时间:2024/1/15 12:48:27

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项羽败亡后,楚地陆续平定,最后唯原项羽封地鲁不下,汉军乃以项羽头示鲁,鲁遂降,楚国至此全部平定。

楚汉之争刘邦项羽曾一起“屠城”?

“屠城”是一种发泄,更是一种威慑。但是,“屠城”的残酷历来都受到人们的严厉抨击。刘邦不仅在反秦之战中有“屠城”的记录,而且在诛杀项羽之后也曾经想“屠城”以泄愤。项羽自杀之后,西楚诸地都向刘邦投降了,只有鲁地不降。刘邦闻讯,最初想率天下大军屠灭鲁地(“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但是,他后来却改变了态度。刘邦对项羽从来都是一路追杀,决不留情;即使鸿沟议和项羽释放了太公与吕雉等人质,刘邦也不顾信义,撕毁协议,追杀项羽。为什么鲁地为项羽坚守,刘邦却放过屠灭鲁地的初衷呢?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刘邦灭项之后,清醒地知道自己已经大功告成,就要成为大汉朝的开国皇帝了,此时的刘邦已经在考虑“后项羽时代”的舆论主旋律了。

项羽的败亡宣告了刘邦称帝的开始,面对这么一个新时代,在舆论宣传上提倡什么,是刘邦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刘邦经过慎重思考,深知自己必须提倡忠诚;只有忠诚,才能使刚刚建立的大汉王朝不再遭遇诸侯割据、天下分崩的惨祸。要提倡忠诚,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项羽最初被义帝封为鲁公,鲁地百姓为项羽坚守城池,正是忠诚于鲁公的表现,因此,刘邦不能让自己一时的冲动破坏了即将到来的新时代的主流舆论。所以,楚地皆降,唯鲁不降引发的怒气,不能不服从于倡导忠诚的主流舆论。

正是基于这种深谋远虑,刘邦放弃“屠城”泄愤之愿,以项羽的人头昭示鲁城父兄,鲁地百姓确信项羽已经死亡,才放弃抵抗,投降了刘邦。刘邦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因此,他愤怒之时也想“屠城”。刘邦的高明在于他懂得用理智约束感情。相比之下,项羽就显得非常不理智了。项羽只图一时之快,只想一泄了之。

楚汉争霸的胜败在漕运?

楚汉争雄的战火,是在彭城(今江苏徐州)点燃,蔓延到荥阳的。彭城是楚霸王项羽的都城。项羽定都于此,曾饱受非议。秦并六国,后方极为稳固,可谓占尽地利,关中因此被认为是王者之地。项羽占领关中时,有人劝他说,关中“阻山河四塞”,土地肥饶,可定都于此成就霸业。项羽见秦朝皇宫已被烧得残破不堪,又怀念故乡彭城,急于东归,就拒绝了这个建议,并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听了项羽这话,那人顿时对他十分鄙夷,也说了句很有名的话:“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听闻此话,大怒,“烹说者”。

项羽定都彭城,并非全无道理。此地交通四通八达,是著名的商业都会。如果说荥阳是鸿沟的起点,彭城就是鸿沟数个终点之一。彭城北边,获水与泗水汇流,其南边不远,睢水与泗水汇流。获水、睢水都是鸿沟水系的重要水道。彭城还处于泗水岸边,泗水也非常重要,其上游连着菏水、济水和著名的商业城市“陶”,下游则连着江淮。不管自荥阳、大梁、睢阳前往江淮,还是自陶前往江淮,都必须经过彭城。项羽放弃地势险要的关中,选择四通八达的彭城,“其中就有迁就经济方面的理由”,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曾做出如此判断。

时至今日,定都彭城的是与非,仍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项羽用兵属于主动出击型,防守不适合他,因此没必要选关中;也有人认为,正因为他是主动出击型的,更需要稳定、安全的后方。事实上,彭城是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的确容易受攻击,第一个攻击项羽都城的,就是刘邦。项王定都彭城后数月,刘邦即回军打下关中,齐国、赵国也乱了起来。项羽率兵攻打齐国,战事一度陷入胶着,刘邦乘机自洛阳经荥阳,向东进攻彭城,他纠集了五位诸侯,军队有56万人。腹背受敌,且敌军众多,项羽处境危险万分。但战神就是战神,他令部下继续攻打齐国,自己率领三万精兵悄悄南下,迂回到刘邦侧后。刘邦率军顺利攻入彭城,大喜过望,“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

标签: 楚汉之争刘邦项羽一起ampldquo屠城rd

更多文章

  • 欲入仕途必先自宫 南汉政权的奇葩政策从何而来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欲入,仕途,必先,自宫,南汉,政权,奇葩,政策,从何,而来

    各位读者朋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来说说五代十国的一个奇葩国家——南汉,相对于后唐、南唐、吴越,南汉的知名度相当低。不过这个国家的奇特之处可以秒杀任何一个政权,因为它是一个绝版帝国!如何绝版?且听子渊详细道来。这个故事要从唐朝末年说起,那时政局动乱,稍有势力的人都进行割据,于是许多中原士族经过长途跋

  • 秦末楚霸王项羽和宋末名将岳飞谁厉害?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末楚,霸王,项羽,宋末,名将,岳飞,厉害,秦末楚,霸王,项

    秦末楚霸王项羽和宋末名将岳飞谁厉害?论中国历史上的盖世英雄,西楚霸王项羽和南宋爱国将领岳飞,一定是不可不提的两位重要人物。后世很多史学家拿项羽和岳飞作比,关于两人武力值谁高谁低的问题,也着实因起了一场学术界的争论。其实,项羽和岳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英雄人物,本无多少可比性,若非要拿二者对比,那么项羽天

  • 徐晃怎么死的?曹操手下有几人能打败他?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徐晃,怎么,死的,曹操,下有,几人,打败,曹操,手下,打败

    曹操手下能打败徐晃的有几人?被低估的大将徐晃最后是怎么死的?徐晃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军,当时和曹仁,张郃等人并成为曹操的几大良将,为魏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建安五年的时候,在官渡的战役里面,徐晃跟着曹操打败了投靠袁绍的刘备,又跟随曹操击败了颜良,之后就被拜封为偏将军。徐晃这个人很会把政治的斗争和军事结

  • 项羽为什么会定都彭城?和谋士张良关系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项羽,为什么,定都,彭城,谋士,张良,关系,如何,霸王,项羽

    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会定都彭城?项羽定都彭城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脱离楚怀王的控制,二是手下士兵归乡情切,三是天下形式所迫,四是地理经济位置。这几个方面构成了项羽定都彭城的主要因素。项羽定都彭城原因一,项羽名义上还是楚怀王的下属,上头还有一个楚怀王,诸侯讲究礼数,项羽如果想控制蜀国军队必需挟天子

  • 鸦片战争惨败的真正原因:林则徐瞒报军情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鸦片战争,败的,真正,原因,林则徐,瞒报,军情,鸦片战争,中

    鸦片战争中英之间第一场战争。鸦片战争起因是英国在广东倾销鸦片,严重扰乱了广东社会。英国借此发动了鸦片战争,目的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战争初期清军英勇作战,但后来还是以惨败结束。清朝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但此时大清朝其实还是愚昧麻木的,不以为然,还沉浸天朝大国的迷梦之中。很多人

  •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明末名气远超郑成功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两蹶名,王天下,天下,震动,明末,名气,远超,郑成功,我们

    我们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明朝是在1644年灭亡,清朝也在这个的时候统一中国,但多数的历史学家却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明朝的灭亡是在1662的永历皇帝为标志的.事实上,这两个认识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两个人坚持抗清有着关系,郑成功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但李定国相信很少人知道吧!在真正的历史上即明末清初的时候,李

  • 平定准噶尔叛乱是哪个皇帝?花了多久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平定,准噶尔,叛乱,哪个,皇帝,花了,多久,时间,人类,举步

    在人类举步维艰缓缓前行的历史进程中,由于科技或者人为地掩盖等等,造成了无数难以解释的谜语,他们就像迷雾中的星星之火,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平定准噶尔叛乱是哪个皇帝?花了多久时间?准噶尔叛乱的时间比较久,经历了三代帝王共70多年,这期间,康熙、雍正、乾隆都参与了这场战争。虽然真正彻底结束叛乱的是乾隆皇

  • 李陵遭汉武帝灭杀 后人却成为五胡乱华的主力军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陵,汉武帝,灭杀,后人,成为,胡乱,主力军,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时期李陵其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他投降匈奴,被人骂为叛徒,直到唐朝才开始被拨乱反正,在此之前也有人认为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也没有什么错误。实际上在李陵投降匈奴之后,曾经一度是要回归汉庭的,因为之前的赵破奴也曾经投降匈奴,后来逃回汉庭又被重新起用。而且汉武帝在李陵被俘之后不久又派遣了李广利和公孙

  • 左宗棠如何收复新疆:准备4年 简兵6万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左宗棠,如何,收复,新疆,准备,4年,简兵,6万,晚清,四大

    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的左宗棠收复了新疆,为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67年,阿古柏军队背靠沙俄的支持下,悍然入侵新疆省,将新疆强行占领。清政府此时内外交困,对于是否收复新疆经过激烈讨论。有人认为新疆乃不毛之地,收复意义不大,而左宗棠力压众议,主张收复新疆,千万不要被万世耻笑。在左宗棠的力主下,腐

  • 一代战神冉闵的简介 冉闵是怎么死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一代,战神,冉闵,简介,怎么,死的,冉闵,魏郡,内黄,十六

    冉闵,魏郡内黄人,十六国时期称冉闵大帝,国号大魏,死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他虽然建立起了冉魏政权,却只在位短短两年。是年,他被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获,死于遏陉山。冉闵大帝如昙花一现般,只盛其一时,很快便消失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冉闵明明是汉人,却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这到底是怎么错综复杂的关系呢?原来,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