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浅谈两次护法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浅谈两次护法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105 更新时间:2024/1/16 7:37:00

护法运动影响

发生在1917年7月至1918年5月间的护法运动,是孙中山晚年领导的一场旨在维护《临时约法》、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护法运动影响十分深远,它不仅捍卫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尊严,也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奠定了重要基础。

护法运动图

护法运动影响如此之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国父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和指挥了这场革命。

1917年,北洋军阀把持中国政坛,素有“北洋之虎”称号的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着北京政府。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闹剧仅仅过去一年后,段祺瑞显露出同样的野心,因而拒绝恢复第一届国会上孙中山先生亲自主持制定的《中华民国国会和临时约法》,由此,孙中山南下广州,亲自领导和发动了护法运动,所以说,护法运动本质上是一场捍卫民主胜利果实的革命运动,其意义重大,影响亦十分深远。

然而,由于西南实力派争夺地盘的私心,最终导致了护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心灰意冷,终于认识到依靠军阀不可能达到护法救国的目的,遂遗憾离开广州,前往上海。

由此可见,护法运动影响固然深远,然而其最终的失败也说明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有着难以突破的局限性,无力担当领导中国革命的重则。并且,有帝国主义势力作为后台的国内军阀势力,比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强大得多,仅靠资产阶级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挽救病入沉疴的旧中国。

护法运动时间

两次护法运动时间先后在1917年和1921年,中间相隔4年。

护法运动领导人孙中山的影像

在1917年,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差点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由于袁世凯的去世,北洋政府的大权落在了黎元洪和段祺瑞的手中,但是两人在政见上有些矛盾,所以段祺瑞就召皖系军阀的首领张勋入京,不想却导致了张勋复辟事件。段祺瑞率领“讨逆军”,对张勋进行讨伐。在击败了张勋之后,段祺瑞掌握了北洋政府的大权。但是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解散国会,引得孙中山南下广州。因为孙中山认为,《临时约法》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依据,拒绝了《约法》,实质上就是拒绝了民主。因此孙中山为了恢复《约法》,准备对北洋政府进行讨伐。

1918年4月,孙中山在滇系和桂系军阀的排挤下,被迫辞去了大总统之职,导致了护法运动的失败。所以也就是说,第一次护法运动时间仅维持了短短的8个月。

第二次护法运动是第一次的延续,孙中山在得到了粤系军阀的支持后,重组军政府。1921年,粤系军阀的陈炯明击败了桂系,统一了广西省。孙中山由此决定从广西出湖南进行北伐。但是此时,由于孙、陈二人的政见不合,导致了陈炯明的反叛。他刺杀了粤系军阀的军政要员,对孙中山的北伐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处理自己的大后方,孙中山不得不带着军队返回,但是却引起了“六一六”时间,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被迫在永丰舰上避难。1922年8月,孙中山逃回上海。所以第二次护法运动的时间,也就维持了一年多。

护法运动结果

1917年7月,北洋军阀首领段祺瑞为维护北洋政府的统治,悍然废除《中华民国临时法约》,于是,以国父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革命斗争,史称“护法运动”。然而,由于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因利益而相互勾结,令孙中山遭到排挤,继而导致护法运动结果的失败,至此,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宣告终结。

更多文章

  • 魏灭蜀之战城池兵力部署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魏灭蜀,之战,城池,兵力,部署,怎样,魏灭蜀,之战,城池,兵

    魏灭蜀之战城池兵力部署公元二八百六十三年八月,魏军的十八万军队分成三路:西路三万多人由邓艾率领,中路三万多人由诸葛绪率领,东路为主力有十万多人由钟会率领。邓艾率领西路军直接进攻蜀国的姜维,诸葛绪率领中路军断其后路。而钟会率领的主力军又分为三路向汉中进攻。这样的兵力部署是否可以促成魏灭蜀之战的胜利呢?

  • 国民革命时间发生于何时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国民,革命,时间,发生于,何时,国民,革命,时间,是在,19

    国民革命时间国民革命时间是在1924年1月到1927年4月。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发生了一场近代史上重大的革命战争,北洋军阀的势力基本上在中原地区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标志着国民改组的完成以及国民革命的开始。大会就反帝反封建的思

  • 浅析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浅析,护法运动,败的,原因,哪些,护法运动,失败,原因,十分

    护法运动失败原因护法运动失败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军阀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号令,但是其内中原因却又是十分复杂的。护法运动的领导人孙中山护国运动的胜利,让各省军阀加强了各自的军事实力,使中国逐渐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孙中山先生达到广州,宣布维护《临时约法》时,虽然各军阀群起响应,但实则各怀鬼胎。尤其是以

  • 樊城之战背景介绍 樊城之战的影响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樊城,之战,背景,介绍,影响,是什么,樊城,之战,背景,是指

    樊城之战背景樊城之战是指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蜀国刘备手下关羽率兵围攻荆州(今河南新野}和襄阳(今湖北襄樊),史称樊城之战。樊城之战影视剧照那么,樊城之战背景是什么呢?为什么最后孙权倒戈曹操一起对付关羽有了这樊城之战的呢?话说樊城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当时的中央政治背景是,东汉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对地方

  • 两次护法运动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两次,护法运动,结果,如何,护法运动,结果,1917年,7月

    护法运动结果1917年7月,北洋军阀首领段祺瑞为维护北洋政府的统治,悍然废除《中华民国临时法约》,于是,以国父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革命斗争,史称“护法运动”。然而,由于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因利益而相互勾结,令孙中山遭到排

  • 皖南事变真实经过大揭秘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皖南事变,真实,过大,揭秘,皖南事变,经过,可以,说是,震惊

    皖南事变经过皖南事变可以说是震惊中外的大事件,主要是因为皖南事变是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并且还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国内战争。关于皖南事变的发生,国民党蒋介石则表示皖南事变是一场整顿军纪的军事行动,而中国共产党则表示了这对于新四军而言是致命一击。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看法,无疑要从皖南事变经

  • 历史上魏灭蜀之战主将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上,魏灭蜀,之战,将是,魏灭蜀,之战,将是,魏国,攻灭

    魏灭蜀之战主将是谁在魏国攻灭蜀国的战争中,也就是三国结束的最后一场倾国大战中的主将是邓艾、字士载;钟会、字士季。姜维像在卧龙诸葛亮死去之后,蜀国姜维任命为主将。但是刘备之子刘禅纨绔,轻信黄皓。所以姜维并不得志,在踏水养兵屯田,使内政分裂!魏国此时财政雄厚是所托与司马氏,兵力也在大将邓艾的掌管下强盛起

  • 揭秘护法运动时间发生在何时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揭秘,护法运动,时间,生在,何时,护法运动,时间,两次,先后

    护法运动时间两次护法运动时间先后在1917年和1921年,中间相隔4年。护法运动领导人孙中山的影像在1917年,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差点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由于袁世凯的去世,北洋政府的大权落在了黎元洪和段祺瑞的手中,但是两人在政见上有些矛盾,所以段祺瑞就召皖系军阀的首领张勋入京,不想却导致了

  • 第一次护法运动详情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第一次,护法运动,详情,介绍,第一次,护法运动,生的,背景

    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发生的背景是在袁世凯改制称帝,从而引发了护国战争。随着北洋政府的接连失利,袁世凯被迫退位,不久病逝。其后北洋政府由黎元洪出任总统,段祺瑞出任总理。第一次护法运动的代表合影第一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黎元洪和段祺瑞对是否参战这个问题上发生了矛盾,段祺瑞被黎元洪免职。段祺瑞企图借

  • 史上第二次护法运动内容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史上,第二次,护法运动,内容,介绍,第二次,护法运动,由于

    第二次护法运动由于第一次护法运动孙中山受到桂系和滇系军阀的掣肘,导致孙中山被迫辞去大元帅的职务,护法运动失败。护法运动的首领孙中山画像桂系军阀为了进一步控制广东地区,铲除在广东的滇军势力,他们将滇军首领张开儒诱捕,并趁机大肆削除滇系军阀的势力。1920年,桂系和直系经过协商秘密约定,由直系军阀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