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镇南关大捷的抗法名将有哪些人

镇南关大捷的抗法名将有哪些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281 更新时间:2024/1/26 3:40:39

镇南关大捷的抗法名将

镇南关大捷的抗法名将冯子材,字南干,号萃亭,广东钦州沙尾村人。他幼年的时候,父母双亡,孤身流落。后来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运动,立下了不少功勋,被朝廷御赐黄马褂,封骑都尉。

镇南关大捷的油画

1883年,法国入侵越南。而越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藩属国,法军此举意图在让越南脱离中国的保护,从而使之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中国清政府得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愤怒。慈禧太后下令法国进行反击。

中法战争一开始进行地并不顺利,后来在英国的调停下,双方在天津签订了《中法新约》,使越南脱离了和中国的宗藩关系。但是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停战的消息并没有及时通知到在西南的清军,在此期间双方依旧战斗不断,从而使得英国的调停失效,中法战争持续。

清政府鉴于抗法前线的连连失利,调派68岁的老将冯子材到广西帮办军务。

冯子材到达广西后,对各部将士晓以大义,使之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又将数万军队分布在前线的各个重要关卡中。

1885年3月,法军企图采取迂回战术击败清军。冯子材得到这个消息后主动出击,打乱了法军的作战部署,逼迫法军对清军的防御阵地发起攻击。23日,法军对镇南关发起猛攻,冯子材拼死抵抗,到了下午,清军各路援军及时赶到,对法军进行了三面包围。法军虽然殊死作战,但弹尽粮绝,被清军打死三百人,不得不下令退出战斗。紧接着,冯子材又乘胜追击,连克渊、谅山等地,先后击毙法军近千人。

镇南关大捷使得法国内阁总理因此引咎辞职,鼓舞了中国西南的抗法热情。而指挥这场大战胜利的冯子材,也不愧为镇南关大捷的抗法名将。

镇南关大捷过程

镇南关大捷发生于公关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三月,为中法战争期间一次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而取得的重大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无疑是一场值得骄傲的辉煌圣战。这一仗,对提振民族志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整个镇南关大捷过程十分繁复,因而最终取胜结果也来得相当曲折。

镇南关大捷图

1884年,中法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法军在宣光城作战不利的情况下,依旧源源不断地增兵越南,企图对我国广西门户发动进攻。1885年2月,在法军猛烈的炮轰下,谅山、镇南关等战略要地相继失陷,清军不得不后撤。由于清军主帅潘鼎新战败,朝廷将他革职,遂命年近七旬的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领并前往镇南关抗击法军,这便是镇南关大捷过程中“换将易帅”的插曲。

秉承“保关克谅”的决心,冯子材积极动员手下官兵在关前隘地区依托有利地形修筑防御工事,更调集三万大军准备在镇南关北与法军决一死战。1885年3月23日拂晓,法军第二旅千余人趁浓雾偷偷潜入镇南关,妄图发动偷袭,其余部队则兵分两路,向清军驻守的长墙进攻。

冯子材一早已有准备,眼见敌军在炮火掩护下蜂拥而至,接近长墙,冯子材大呼一声,率先领着两个儿子持刀跃出长墙。大刀寒光闪闪,长驱直入法军阵营!一时间,杀声震天,全军将士在主帅的感召下一同出击,转眼一场异惨烈的白刃战拉开了序幕……法军猝不及防间被砍杀得伤亡惨重,指挥官尼格里也狼狈得负伤而逃。此一战,清军大获全胜,这便是镇南关大捷过程。

镇南关大捷结果

1885年3月,年近七旬的老将军冯子材带领清军在广西镇南关重创来犯的法国侵略者,取得了镇南关战役的全面胜利,镇南关大捷因此而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战争的辉煌硕果。虽然,镇南关大捷结果是惨胜,清军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然而就其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书写的辉煌战绩而言,它依然值得广大炎黄子孙为之而骄傲。

标签: 南关大捷法名将有哪些南关大捷抗法名将字南

更多文章

  • 立宪运动的基本成员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立宪,运动,基本,成员,立宪,运动,基本,成员,生在,清朝

    立宪运动的基本成员立宪运动是发生在清朝年间的一次对新的政治制度的一次实验,这次运动使得拥有封建君主专制的清政府摇身一变,成为带有明显君主立宪色彩的国家。在这场运动中,有几个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就是立宪运动的基本成员。尚其亨照片提到立宪运动的基本成员,首先要介绍的就是清代史上为人所熟知的五大臣

  • 卢沟桥事变的历史经过揭秘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卢沟桥,变的,历史,经过,揭秘,卢沟桥,变的,经过,事变,一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卢沟桥事变一直都被人称为是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可以说卢沟桥事变的整个过程都是日本侵略者处心积虑蓄谋已久的阴谋,而卢沟桥事变中我国官兵也对日本强大的侵略者给以了十分强烈的反击。卢沟桥事变图片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可以说是十分简单的,原本我国的宛平城中的官兵一直都是安分守己的,严格地守护着卢沟

  • 卢沟桥事变时间是什么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卢沟桥,事变,时间,什么时候,卢沟桥,事变,时间,我国,历史

    卢沟桥事变时间卢沟桥事变是我国历史上面一次十分重要的历史事件,可以说是我国的国耻。卢沟桥事变同时也一直都是人民心中不愿意回首的往事,对于卢沟桥事变很多人都表现出了悲伤的态度。卢沟桥事变油画对于卢沟桥事变时间,还有很多人都是模糊的,其实卢沟桥事变的时间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容易记住的日子,因为卢沟桥事变还有

  • 揭秘每一次五国攻秦纵约长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揭秘,一次,五国,攻秦,纵约,五国,攻秦,纵约,谁呢,第一次

    五国攻秦纵约长是谁五国攻秦纵约长是谁呢?第一次五国攻秦纵约长是公孙衍,他不仅是说服了义渠去攻打秦国的腹背,而且当时他还组织了五个国家一起抗秦,但是因为楚和燕暂时受秦的威胁不太大,故他们两个国家的态度消极,并没有行动,只是观战。当时真正出兵的仅仅是魏赵韩三个国家。所以第一次攻秦的计划失败。纵约长苏秦像

  • 七七卢沟桥事变历史地位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七七,卢沟桥,事变,历史,地位,如何,卢沟桥,事变,历史,地

    卢沟桥事变历史地位卢沟桥事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十分重大的事件,这场事件主要是由于日本军队蓄意挑起的,在紧张的中国和日本的战争的气息氛围下,最终终于爆发了。卢沟桥事变历史图片卢沟桥事变因而也有着十分特别的历史地位,可以说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标志性意义,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

  • 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有什么相同点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末,新政和,政和,立宪,运动,什么,相同点,清末,新政和

    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是清政府在最后几近灭亡的时候一次失败的自救运动。而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的关系只是先后的关系,先是慈禧在几分斟酌之下决定新政,之后在综合所有因素决定进行立宪运动。立宪运动照片当时帝国列强侵华之后,清朝的整个形式岌岌可危。之后在义和团的加入之下,帝国主义的侵华计划破灭,

  • 揭秘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揭秘,辛亥革命,败的,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败的,原因,哪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其原因大致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第一种就是主观与客观方面去了解,另一种大体方向可以从具体原因方面入手。从主客观方面看,中外的反动势力太大再加上资产阶级自身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具体原因就有四种可以认识,它们分别是军队、农民、政党方面以及纲领。辛亥革命的革命

  • 清末立宪运动的评价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末,立宪,运动,评价,哪些,清末,立宪,运动,评价,这个

    清末立宪运动的评价清末立宪运动的评价,这个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清末立宪运动就是一个朝代在几近灭亡的时候,随意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不管什么都要拿来试试。所以对于清末立宪运动的评价简单来说就是:开明人士寄予厚望的政治改革,统治阶级寄予厚望的政治手段。大家的目的不同,但是方向一致。立宪运动照片清末确

  • 淞沪会战桂军伤亡情况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淞沪,会战,伤亡,情况,怎么样,淞沪,会战,伤亡,中国,动了

    淞沪会战 桂军伤亡淞沪会战中国出动了大量的军队,那时候国民党派内割据局面仍然存在,所以桂军也接到了命令马上在上海内集合,当他们抵达上海之后开始进入血战,桂军在淞沪会战中更是非常多的英勇,也给日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淞沪会战桂军伤亡情况怎样呢?淞沪会战历史图片在淞沪会战中桂军到达的时候战争情况还是非

  • 历史上的五国攻秦一共有几次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上,五国,攻秦,共有,几次,五国,攻秦,共有,几次,比较

    五国攻秦 一共有几次五国攻秦一共有几次?比较著名的大体上有三次:第一次是惠文王当政时期,在公元前的318年,魏相公孙衍他发动了魏国、赵国、韩国、燕国、楚国一起合纵攻秦,还推举了楚怀王成为了合纵长。战国形式图公孙衍他还说服了义渠去攻打秦国的侧背。楚国、燕国因为暂时受到秦国的威胁不大,所以他们态度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