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揭秘井冈山会师的原因是什么

揭秘井冈山会师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92 更新时间:2024/1/16 3:53:31

井冈山会师的原因

1928年4月28日,两支共产党武装部队——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率领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顺利会师了,这在历史上称为井冈山会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一项大事件,井冈山会师的原因是什么呢?

井冈山会师配图

1927年可以算是中共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年里大革命失败了,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宣告就此流产,共产党员遭到了大范围的屠杀。在这样的背景下,共产党意识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南昌城头武装暴动的第一枪,也因此而打响,中国共产党也从此走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道路。然而这支来之不易的武装革命力量的生存并不容易。起义之后,精卫加急向南昌派兵,起义军遭受重创,人员锐减。

意识到攻打大城市进行正规作战的困难性,朱德、陈毅等人当下决定要向民众基础强的地方发展,在湘南走农村革命路线,打游击,而不再与敌人鸡蛋碰石头。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对的。1928年1月12日,湘南起义一打响,群众相继响应,军队同工农运动相结合,战果赫赫。然而湘南特委的左倾错误,严重脱离了群众,部队又一次步入了绝境,而此时朱德正好听闻毛泽东率领下的秋收起义部队已在井冈山安根,为保存革命力量,便放弃湘南,改上井冈山。井冈山会师的原因也由此而来。

在毛泽东部队的掩护下,井冈山会师顺利完成。井冈山会师的原因,是国民党强压下的不得已,也是中共在革命道路上不断摸索的结果。

井冈山会师路线

井冈山会师是指一九二八年四月二十八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井冈山会师路线由整个会师历程刻画。

井冈山会师照片

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细致策划党的进一步路线,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九二八年一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在党中央的命令与安排下,再加上当地农民军的支持,发动了湘南武装起义。同年三月,湘南苏维埃政府成立。

三月底,起义军难以支撑,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井冈山会师路线由着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的砻市,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为政治部主任。井冈山会师之后,形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此时做了许多相关报告,鼓舞了士气,终于最终中国共产党成了燎原之势。重组后的中国革命军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力量最为强劲的队伍,井冈山会师路线被称为中国革命历史转折路线之一。

井冈山会师图片

井冈山会师是由毛泽东所率领的部队与朱德、陈毅、贺龙所领导的部队在井冈山所进行的。一九二八年五月份秋收起义部队与湘南、南昌起义军顺利会师,这幅井冈山会师图片生动传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井冈山会师图片

这幅井冈山会师图片是一副油画作品,整幅作品给人一种鲜艳、厚重、充满光泽的感觉,不论是从画的色彩、质地还是笔触都让人耳目一新。图片中一共有六个人物形象,每个人物形象都显得立体并富有光泽,十分逼真。统观整幅作品最先进入眼帘的就是坐在最中间的毛泽东了,在所有的人物形象中毛泽东是最突出的一个,他的面部着色尤为明亮,由内而外透露出一种不一样的领导风范。其实这幅井冈山会师图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六人脸上洋溢出的笑容,这其中不仅包含着他们对于胜利会师的喜悦还有对中国革命事业美好前途的向往!

更多文章

  • 井冈山会师地点是在什么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井冈山,会师,地点,是在,什么地方,井冈山,会师,地点,如今

    井冈山会师地点井冈山会师地点如今已经成为了红色旅游地点。想想井冈山会师地点是一个书院,也是相当符合毛泽东的书生本性的。所以井冈山会师地点是宁冈龙市龙江书院。这就是当年各种地方革命剩余力量汇集的地点,也是共产党真正的革命开始的地方。井冈山会师雕像1927年进行的秋收起义是共产党在遭到背叛屠杀之后进行的

  • 开禧北伐简介资料 开禧北伐主导者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开禧,北伐,简介,资料,主导者,开禧,北伐,简介,什么样,首

    开禧北伐简介开禧北伐简介是什么样的呢?首先开禧是谁呢?为什么要实行北伐呢?开禧,就是南宋皇帝宋宁宗的年号,指的就是开禧宋宁宗对南宋屈辱的地位不满,准备发动北伐战争。开禧北伐南宋宁宗时期,韩侂胄渐渐地手握大权,全力抗金,同时也得到了辛弃疾、陆游等人的支持,而一方面宋宁宗对南宋的屈辱地为不满,也一并支持

  • 郾城之战评价以及它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郾城,之战,评价,以及,它的,影响,郾城,之战,评价,生在

    郾城之战评价郾城之战发生在1140年,这场战役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是岳家军第四次北伐的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这场战役最终在岳飞的得力指挥下获得了胜利,金军统帅完颜宗弼的拐子马和铁浮屠被岳家军打败,所率部队怯战心理大增,虽然人员多达十万之众,但是却兵败如山倒,金军被迫撤退。下面做一下郾城之战评价

  • 郾城之战双方军事对比 郾城之战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郾城,之战,双方,军事,对比,结果,郾城,之战,双方,生在

    郾城之战双方郾城之战发生在1140年,这次战役发生在金军在顺昌城下打败而归之后,是金军在南下途中的又一次大败而归,郾城之战的交战双方是岳飞领导的岳家军和完颜宗弼领导的金军主力部队之间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完颜宗弼引以为豪的拐子马和铁浮屠被斩杀殆尽,金军十万大军最终铩羽而归。下面详细的介绍一下郾城之

  • 郾城之战简介资料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郾城,之战,简介,资料,郾城,之战,简介,生在,1140年

    郾城之战简介郾城之战发生在1140年,交战双方是南宋的岳家军和大金的金兀术军队,交战的结果是郾城之战中岳家军以少胜多,大败金军,这一方面得力于岳家军的骁勇善战,另一方面得益于岳飞的有利指挥,郾城之战大大的打击了金军的嚣张气焰,使得金军闻岳家军丧胆,之后又发生了朱仙镇大捷,下面做一下郾城之战简介。郾城

  • 后世对军事行动端平入洛评价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后世,军事,行动,端平,入洛,评价,如何,端平,入洛,评价

    端平入洛评价众所周知,端平入洛是南宋和蒙古之间战争的导火索,也是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南宋为这次失败的行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数万精兵惨死,举国哀痛,更是为之后的南宋灭亡埋下了伏笔,那么端平入洛应该如何去评价呢?端平入洛首先从可行性上来看,端平入洛的成功性本来就很低,一来当时宋军主要的防线是在两淮一带,

  • 隆兴北伐简介资料 以及战争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隆兴,北伐,简介,资料,以及,战争,结果,隆兴,北伐,简介

    隆兴北伐简介隆兴北伐是指宋孝宗隆兴元年开始的南宋北伐大金的战争,因为发生在隆兴年间所以称为隆兴北伐,隆兴北伐一开始的时候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是后来由于带兵的将领之间发生了矛盾,这种矛盾演变成为在战场之上的意气用事,使得隆兴北伐的形势大变,从此之后开始战败,最终不得不与大金和议。下面做一下隆兴北伐简

  • 金乡之战简介以及它的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金乡,之战,简介,以及,它的,过程,金乡,之战,简介,发生于

    金乡之战简介金乡之战,发生于南北朝时期的大象二年,即公元580年,是以北周平定尉迟迥残部的战役,在陈太建十二年,北周已平定尉迟迥,但是他的部下席毗罗还拥兵10万,屯于江苏沛县,极度威胁北周政权。在北周任河南道行军总管的于仲文率军和席毗罗军队展开激战,地点就在山东金乡,史称金乡之战。金乡之战 金乡军事

  • 揭秘萨尔浒之战与戚家军有何关联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揭秘,萨尔,之战,戚家,有何,关联,萨尔,之战,戚家,戚继

    萨尔浒之战 戚家军戚继光带领的戚家军在军事上大名远播,而萨尔浒之战戚家军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这场发生在明朝末年的战争,萨尔浒之战戚家军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戚继光雕像在万历年间,戚继光突发重病,当时的戚继光已经是六十多岁的高龄,这次疾病来的又凶,很快就夺去了戚继光的生命,戚继光的离开,对明朝是一

  • 长沙会战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长沙,会战,时间,是在,什么时候,长沙,会战,时间,1939

    长沙会战时间长沙会战时间是1939年到1944年,这段时间在国际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时间,在国内是抗日战争时间。在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在国内,1939年的时候,日本已经侵占了中国大片国土,中国的领土只剩下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长沙会战图片长沙会战分为四次,一战长沙会战时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