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京保津兵变起因 解密京保津兵变的真相

京保津兵变起因 解密京保津兵变的真相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1 更新时间:2023/12/17 8:19:45

京保津兵变起因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被正式选举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而同年的2月29日晚,北京城突然传来了枪声,一开始人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后来才知道是北洋军第三师的下属军队发生了兵变,这原本可以说是袁世凯一手策划的,但南京临时政府却说这是诬陷。那京保津兵变的起因究竟是什么。

袁世凯图片

其实,京保津兵变的真正起因在于袁世凯。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上任后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定都问题,他之所以对这个问题如此谨慎和重视,主要是因为他曾答应过袁世凯,如果袁世凯可以让清帝退位,他就将临时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孙中山先生和其他革命党人想要在南京建都,一方面是纪念革命胜利,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摆脱北洋军阀的控制,也可以让袁世凯离开自己的统治地。袁世凯当时倒是答应了,但那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他根本不愿意离开北京去南京就职,当时他就以要整顿军队为由先留在了北京,并于2月16日,致电孙中山先生拒绝南下。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一些专员到北京去接他回南京,一开始他不愿意去,但最终还是勉为其难的去了。后来,他就制造了这场京保津兵变,而这场兵变的结果就是同意袁世凯定都北京。

所以,京保津兵变的起因就是袁世凯为了在北京定都而制造的一场兵变。

京保津兵变真相

1912年2月29日晚上8时许,北京城里突然传来了枪声、喊叫声,一时之间局势混乱,一直到了深夜,人们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兵变——京保津兵变。至今,京保津兵变真相仍然令人玩味不已,这场北洋陆军在袁世凯的阴谋下发动的兵变,却不仅仅如表面这么简单,而是一场为保住权利而发动的战乱。

京保津兵变后的北京图片

关于京保津兵变真相,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当时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为了逼着袁世凯称帝所以专门嗦动,同时也是袁氏为了不离开北方的老巢而专门设计的,并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原来,时任北洋陆军第三镇参谋官的雨辰就是这么回忆道:当时袁氏父子早已经蓄谋已久,为了保住其在京的权利和地位所进行的预谋之举动。

当时,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之前,孙中山是专门和袁世凯做过协定,如果袁世凯能够说明清朝皇帝退位,那么自己也会辞去大总统的职务然后交给袁世凯,而选择在南京就职,也是为了让袁世凯能够离开其势力根深蒂固的老窝北京,但一手握兵权的袁世凯怎么能够同意,他表面上附和孙中山,实际上却另有打算,并且故意拖延时间,就在临时政府派出官员北上迎接袁世凯之际,他面对这样的局面仍旧没有妥协,于是,一场兵变造就了北方混乱的局面。

京保津兵变背后的真相便是袁世凯为了不离开老窝而专门发动的,而他也因此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京保津兵变目的

1912年2月29日晚,北洋军下属的军队发生了兵变,也就是著名的京保津兵变。这一兵变发生后,人们对它发生的目的都感到很疑惑,有人说这是袁世凯一手谋划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留在北京任职,不去南京。那么关于京保津兵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袁世凯图片

提到京保津兵变目的,就得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准备南下就职前说起。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孙中山先生就职期间,就已经决定在南京建都,所以理所当然的,袁世凯就任后也应该离开他的根据地北京到南京就职,但袁世凯根本没有想过要离开北京,因为北京是他的根据地,他也知道孙中山先生的目的,在南京建都无非就是想要摆脱北洋军阀对国家的限制,同时可以让他离开自己的根据地,也可以起到监督他的作用。

标签: 保津兵变起因解密变的真相保津兵变起因191

更多文章

  • 元日文永之役简介资料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日文,永之,简介,资料,文永之,简介,历史上,首次,爆发,元

    文永之役简介文永之役是历史上首次爆发的元日战争,这件事发生在文永十一年,而那个时候后宇多天皇的年号恰好正是文永,所以历史上将这次事件命名为文永之役,这次战争的结局是元军方面战败。关于这次战乱的相关事迹在文永之役简介中有着详细的记载,那么文永之役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次的事件的呢?文永之役绘图在文永之役简

  • 五一五事件简介 五一五事件的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一,事件,简介,结果,是什么,五一,事件,简介,1932年

    五一五事件简介1932年,日本海军发起一场政变,政变发起者日本海军将士们袭击了首相,警察局,三菱银行等日本重要的场所。这场政变因为发生在5月15日,因此被称为五一五事件,那么五一五事件的起因是什么呢,结果又是怎样的呢?以下是日本五一五事件简介。五一五事件配图一战后,日本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但是随着世界

  • 万县惨案的影响到底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万县,惨案,影响,到底,是什么,万县,惨案,影响,万县市,县

    万县惨案的影响万县市是现在的重庆市万州区,是当时长江沿岸十大港口之一,素有“川东门户之称”,经过改造后的万县可以说是矿产丰富,繁华富饶。万县惨案的背景是当时国民革命军进军北上达到长江流域,对于侵华列强以沉重的打击,万县惨案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万县惨案照片为了炫耀武力和重新夺回在华地盘,英国政府加速对中

  •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影响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斯大林,格勒,战役,影响,多大,斯大林,格勒,战役,影响,苏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影响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斯大林格勒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苏联及其武装力量的国际威望,消灭了德军主力,大大减弱了法西斯的力量。大林格勒战役是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不过它的心理意义远比军事意义大。斯大林格勒战役剧照这是苏联卫国战争以来德军第一次以一个集团军的形式受到歼灭,在这之前都只

  • 揭秘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哪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揭秘,武昌起义,孙中山,在哪,武昌起义,孙中山,在哪,辛亥革

    武昌起义孙中山在哪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而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按理说,孙中山先生应该直接参与了武昌起义的爆发,是武昌起义的领导者。但是现实并不是如此,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并不在中国,那武昌起义孙中山在哪呢?他那时身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科罗拉多州。武昌起义孙中山孙中山先生一生为中国革命鞠躬尽

  • 唐灭高丽之战的评价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灭,高丽,之战,评价,怎么样,唐灭,高丽,之战,评价,最终

    唐灭高丽之战的评价唐灭高丽之战最终以高句丽的灭亡而告终,那么对唐灭高丽之战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呢?唐太宗画像唐灭高丽之战发生在盛唐时期,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唐灭高丽之战并不是唐朝本身的想法。在唐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便对高句丽采取的是通好的政策。但是高句丽一方对于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关系却历朝历代以来

  • 揭秘凡尔登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揭秘,尔登,战役,有何,历史,意义,尔登,战役,有何,历史

    凡尔登战役有何历史意义如果要问凡尔登战役有何历史意义的话,那么就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凡尔登战役吧!1916年在法国的凡尔登,德国人想要攻下凡尔登进尔攻陷巴黎,所以发动了这场战争,参战双方分别是德意志帝国和法国及其协约国。凡尔登战役照片这场由德国开启的夺取凡尔登并最终攻克巴黎的战争最后是以德国的失败

  • 唐灭高丽之战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唐灭,高丽,之战,影响,哪些,方面,唐灭,高丽,之战,影响

    唐灭高丽之战的影响在唐朝与新罗的联军下,终于将这个困扰了中国王朝许久的高句丽灭亡了。那么唐灭高句丽之战的影响是什么呢?唐灭高句丽之战图片高句丽是一个从公元前37年便开始存在的民族政权。在《三国史记》中便将记载了高句丽的建国背景。因为扶余王子与其他王子不和而逃离了扶余国,在卒本扶余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便

  •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详细过程揭秘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斯大林,格勒,战役,详细,过程,揭秘,斯大林,格勒,战役,过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过程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同时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过程也成为了世界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过程。二战时期,德国的石油只能维持相对短暂的时间,出于作战的需要德国决定攻打苏联以夺取苏联高加索格罗尼兹大油田,希特勒认为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德国的石油问题还可以使苏联陷入危机。斯大林

  • 莫斯科保卫战德军失败原因大揭秘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莫斯科,保卫战,德军,失败,原因,揭秘,莫斯科,保卫战,德军

    莫斯科保卫战德军失败原因莫斯科保卫战德军失败原因,一直都是军事学家们乐于研究的话题。二战期间的德国军队,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几乎是战无不胜,其推崇的闪电战术更是在波兰、法国、希腊等战场所向披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支队伍偏偏在莫斯科吃了瘪呢?莫斯科保卫战照片要研究莫斯科保卫战德军失败原因,就要先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