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吴国二宫之争结果谁赢了

吴国二宫之争结果谁赢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600 更新时间:2024/2/2 4:43:03

二宫之争结果

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在里储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儿子互相争夺,而权利争夺的结果是惨痛的,非死即伤。孙权早年励精图治终于称帝,可熟料到了晚年的时候,他的儿子却因为争储君而互相争夺,引起朝中大乱。二宫之争结果是否有胜方呢?

《新三国》孙权剧照

二宫之争的结果是惨痛的,没有胜利一方,孙权气愤二宫因为争夺权利而分成两派,凡是涉及此事的人都被孙权诛杀或者罢官,目的是停止这场无休止的争夺。

孙权的大儿子不幸早逝,于是孙权就立了自己非常宠爱的三子为储君,可当他立完三子为储君后就又宠爱四子了,四子的待遇几乎与三子一样,这使得三子心存顾虑。三子绝非等闲之辈,他因自己的失宠而提高警惕,吩咐自己的仆人藏于孙权的床底偷听孙权谈话,结果仆人偷听到孙权有改立四子为储君的想法。

三子孙和听后非常担心自己太子的位置不保,企图通过朝中大臣的上书劝谏孙权不要另立储君的方法无效,反而引起孙权的大怒。孙霸这边的拥护者想尽办法陷害孙和拥护者,二派之间的斗争造成极大的影响。

如果双方继续斗下去的话,势必会影响国家的安稳。孙权顾全大局,不仅忍痛割爱,还诛杀了很多的大臣。二宫之争结果是三子被流放,四子被杀,那些最后劝谏不要流放三子和不要杀四子的官员都因而获罪。

陆逊被卷入孙权二宫之争

如果从整体来分析的话,陆逊被卷入孙权二宫之争似乎是必然的结果。为什么说陆逊被卷入孙权二宫之争是无法逃避的事情呢?

图为陆逊的画像

孙策原本是袁术的手下,当他带兵回到江东的时候,江东人是不欢迎的。孙策是以武力杀到他们不敢啃声的,虽然经过孙权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孙氏势力已经江东化,但是内部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孙权能在江东立足,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得到江东士族的支持。二宫之争持续了八年之久,孙权非但没有立即让它停止,然而借此事杀掉了一大批的官员,目的就是能给自己的后代留一个稳定的江山。

陆逊被卷入孙权二宫之争无可厚非,他原本就是士族,家庭背景雄厚,加上德高望重,所以成为孙权心中的一大心病。孙权考虑过若是自己死了,自己年幼的儿子肯定不能稳住局面,而陆逊有些功高盖主,到时候那些士族拥护陆逊家族为主的话,自己辛苦守住的江山岂不是白白让给他们家族了吗?再看陆逊几次上书给孙权的奏折,用词谨慎,无非是说立庶废嫡不合礼法,恐无法服众。孙权因此大动肝火,几次责骂陆逊。

江东是孙权从他哥哥手里接手过来的,从他多次的行动中可以看出他心中对此事是有忌讳的,他更忌讳陆逊。陆逊娶了孙策的女儿,因为这层关系在,孙权就更加不得不防着陆逊了。再看二宫之争杀的官员多是出生于士族的官员,所以陆逊被卷入孙权二宫之争是必然的结果。

二宫之争影响

当孙吴出现二宫之争的时候,这是孙权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因为国家的根基会因此动摇。二宫之争影响之大,它让孙吴因此走下坡路,也使孙权的精神倍受打击。研究三国的人都会研究二宫之争影响,因为它有借鉴的作用。

图为张博版孙权剧照

二宫之争影响深远,可以从两个角度上看,一个是国家发展的影响,一个是朝廷稳定的影响。二宫之争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安稳,它使吴国分成两派。两派之间明争暗斗不止,很多人都因为此事结仇,还有很多人因为此事而被暗杀。百官的精力都耗费在谁是储君的问题上,而不是用在国家发展上面。孙权知道这对国家的发展不利,所以非常气愤,凡是与此事有关的人就采用诛杀的极端方式。孙权并不是嗜杀之人,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希望二宫之争能早点结束。

标签: 吴国二之争结果赢了二宫之争结果一个国家统治

更多文章

  • 皖南事变谁应该负主要责任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皖南事变,应该,主要,责任,皖南事变,责任,可以说,是由

    皖南事变责任皖南事变可以说是由中国国民党处心积虑发动的,这是一场专门针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军事行动,因而可以说皖南事变的主要责任当属国民党。而从中国共产党一方而言,如果谈及责任,那么首当其冲的便是项英,但是项英也只应该是主要责任,却不是皖南事变的全部责任。皖南事变历史图片而对于皖南事变的责任问题,一直都

  • 南宫复辟的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宫,复辟,过程,到底,怎么样,南宫,复辟,过程,明朝,历史

    南宫复辟的过程明朝历史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而明朝不能一日无君,群臣则拥立明英宗同父异母的弟弟明代宗作为大明新君,但后来又发生了南宫复辟,明英宗重登帝位,那么南宫复辟的过程是怎样的呢?于谦像土木堡之变之后不久,忠臣于谦成功抗敌,并与瓦刺议和,随后不久于谦准备将明英宗接回明朝,但是此时回朝的

  • 五四运动中的卖国贼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四运动,中的,卖国贼,五四运动,卖国贼,五四,运动中,这样

    五四运动卖国贼在五四运动中,有这样的一个口号:“打倒卖国贼”,那么究竟谁是卖国贼呢?五四运动卖国贼指的是哪些人?其实大家所抵抗的卖国之人有三个,分别是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曹汝霖图片这三个卖国贼都曾经和日本结缘,他们三人在19世纪的时候留学日本。他们三人在日本得到了较好的教育,在之后回到中国成为高

  • 土木堡之变真相到底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土木,堡之,真相,到底,是什么,土木,堡之,真相,几百,年前

    土木堡之变真相几百年前的土木堡事件震惊中外,百姓对于明英宗的糊涂,宦官王振的误国感到痛心疾首,大明王朝也因此由盛转衰。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土木堡之变的真相;那土木堡之变真相是什么?太监王振画像这场战争当中其实有很多疑点,为什么大军在行进之中会缺乏粮草?为什么明英宗带的都是朝廷的劲旅,而且人数远远多于瓦剌

  • 五四运动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四运动,时间,什么时候,五四运动,时间,近百年来,中国,缺

    五四运动时间近百年来的中国不缺少屈辱的历史,但是也从不缺少爱国的运动,有许多的中国人通过民主运动的方式唤起了其他同胞的爱国救国之心。而在其中,影响最深、意义最为深刻的就要数五四运动。很多人都想要更多地了解五四运动,想要知道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五四运动时间是1919年五月四日,当时的中国正处在

  • 土木堡之变的皇帝的下场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土木,堡之,变的,皇帝,下场,如何,土木,堡之,变的,皇帝

    土木堡之变的皇帝土木堡之变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的皇帝为明英宗,原名朱祁镇,土木堡之变被俘后,朱祈钰被拥护成为皇帝,改年号为泰明后,明英宗被释回京,软禁地为南宫。景泰八年,因为夺门之变成功,英宗复位,改元天顺。明英宗是土木堡之变的皇帝,很多因素铸就了他的成就,同时也促成了他的失败,这一切最

  • 土木堡之变时间 土木堡之变结局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土木,堡之,时间,结局,介绍,土木,堡之,时间,明朝,在历史

    土木堡之变时间明朝土木堡之变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土木之变”。土木堡之变时间为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的地点是今天的河北怀来东,具体是指明英宗当时听信其宦官王振的提议,不顾大臣的反对,御驾亲征瓦剌,最终惨败,自己被俘虏到北方草原的历史故事。明英宗像土木堡之变时间正值明朝明英宗当政,背景为发生土

  • 武昌起义的具体时间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昌起义,具体,时间,介绍,武昌起义,时间,推翻,清政府,统

    武昌起义时间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热血的革命党人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商量后,决定在湖北省武昌市发动一场兵变。这就是著名的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旧历八月十六日。因为那一年刚好是辛亥年,所以武昌起义时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现了武昌起义作为辛亥革命开端的地位。武昌起义是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

  • 土木堡之变定策力挽狂澜的人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土木,堡之,变定,力挽狂澜,土木,堡之,变定,力挽狂澜,明朝

    土木堡之变定策力挽狂澜土木堡之变定策力挽狂澜的人,是明朝历史上功不可没的两个人,他们是孙氏和于谦。一四四九年八月,北京城传来皇帝被俘的消息,随即陷入一片混乱。大街上跑回来的大多是残兵败将,一些官员也准备收拾行李逃之夭夭,城内剩下的只有老弱病残。但是历史上的孙太后和于谦两人先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在土木堡

  • 揭秘明朝徐达北伐打到哪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揭秘,明朝,徐达,北伐,打到,徐达,北伐,打到,朱元璋,手下

    徐达北伐打到哪徐达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名干将,两人从小就是好朋友,徐达本人虽然是农民出身,但是并不甘心一辈子都是农民,自幼就学习功夫,后来就跟着朱元璋帮他一起打天下,将所学的武功用到实处。北伐使得徐达一夜成名,那么徐达北伐打到哪呢?电视剧徐达扮演者朱元璋在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人后,就有了北上灭元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