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屯门海战背景简介 屯门海战过程是怎样的

屯门海战背景简介 屯门海战过程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570 更新时间:2024/1/16 6:15:52

屯门海战背景

屯门海战发生于公元1521年8月末到9月中,屯门海战背景可分为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两部分。屯门海战国际背景是当时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亟需对外扩张。国内背景是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的统治之下,葡萄牙当时被称作佛朗机,他们窃取中国的屯门海澳,私建工事,强行占领中国领土。由于正德皇帝对葡萄牙人抱有好感,明朝政府没有对此作出有效回应。

屯门海战剧照

1521年正德皇帝驾崩,其堂弟朱厚熜继承帝位,即历史著名的嘉靖帝。嘉靖皇帝即位伊始便下令驱逐强占屯门的葡萄牙人,但遭到拒绝。在这种情况下明朝方面决心出兵屯门,以武力收复失地、驱离葡人,这便是屯门海战背景。

明军以当时广东海道副使汪鋐为首,共出动军民4000人,大小船舶50余艘。由于葡军炮火猛烈,明军首战即败。之后明军及时调整策略,以火攻葡,取得良好效果,葡军不敌而四下溃逃,最终败于明军。屯门海战背景决定了此战不仅是两国为各自利益而做出的军事行动,更是明朝军民为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而对外来侵略者进行的一次有效回击,还是封建明与资本主义文明的一次激烈碰撞。

明朝最终取得屯门海战的胜利,明政府虽然收回了此前被葡萄牙人非法侵占的屯门岛,但葡萄牙心有不甘,继续侵扰中国福建和浙江等沿海地区,并在1553年取得了澳门居留权,最终使澳门沦为葡方的殖民地。

屯门海战过程

在中国发展史上曾多次爆发抗击西方侵略的战争,屯门海战即是一例。此战发生于明朝正德16年(即公元1521年)8月底到9月中,由明朝将领广东海道副使汪鋐率领大明军队4000余人和50多艘战船,抗击由葡萄牙人阿尔瓦雷斯所率领的葡萄牙侵略军。屯门海战过程十分惨烈,此战以明朝的胜利而告终。

汪鋐画像

15世纪末期,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一些西方国家以殖民方式获得海外市场,葡萄牙就是其中之一。早在1514年葡萄牙人就强行窃取了屯门,当时的屯门隶属于广东东莞县管辖,不同于今天的香港屯门区。1521年明朝嘉靖皇帝即位,下令驱逐葡萄牙侵略者,葡方置之不理,明朝遂以武力应之。

屯门海战过程分两个阶段。首先时任广东海道副使的汪鋐积极备战,加强明廷在屯门地区的军事存在,探听葡萄牙情报。备战完成后,汪鋐再次试图驱离葡人,却遭到对方的抵抗,于是汪鋐率领军队发起进攻,但由于葡方战船火力猛烈,明军首站败阵。之后汪鋐重制作战计划,借助风力将载满柴草油料的小船驶敌船,又派人将敌船凿漏,葡军猝不及防,最终大败狼狈逃窜。至此屯门海战结束,明军取得胜利。屯门海战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也证明了中国人民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的强大决心和意志。此战乃是中国首次抗击西方侵略者的战争,在中国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标签: 屯门海战背景简介过程怎样屯门海战背景发生于

更多文章

  • 淮海战役军事实力详细分析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淮海,战役,军事,实力,详细,分析,淮海,战役,分析,对于

    淮海战役分析对于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先后投入了七个兵团和两个绥靖区整整约80万的兵力,其中还有不少是精锐部队,尤其是“五大主力”中的第5和18军,兵力和装备可谓占据上风。可是最后还是战败,五个兵团被歼灭,损失超过五十万人。淮海战役国军战略分析国民党在这场战役中的失利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当时,国民党的

  • 揭秘淮海战役始末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揭秘,淮海,战役,始末,怎么样,淮海,战役,始末,中国,解放

    淮海战役始末淮海战役是中国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的投入兵力以及规模巨大的一场胜仗。淮海战役开始于1948年11月6日,于1949年1月10日结束。正如战后毛泽东所说,这场战役使得解放军的兵力、士气都胜过了国民党军,也预示着国民党统治的即将消亡。淮海战役前战役开始前,1948年时,国民党见形势于己不利,就决

  • 屯门海战结果如何 屯门海战的影响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屯门,海战,结果,如何,影响,哪些,屯门,海战,结果,中国

    屯门海战结果屯门海战是中国古代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一次著名战役,爆发于明朝正德年间,时值正德16年即公元1521年。当年8月底至9月中,明朝军民向窃居在屯门岛上的葡萄牙侵略者发起进攻,屯门海战结果为明军大胜、葡方惨败。正德皇帝画像15世纪末期,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开始寻求用殖民方式

  • 揭秘导致继业者战争爆发的起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揭秘,导致,业者,战争,爆发,起因,是什么,业者,战争,起因

    继业者战争的起因继业者战争是西方国家在古希腊时期发生的一场重要战争,前后发生四次大战,庞大的马其顿帝国经内部历时二十一年的战乱,才以各路将领的拥兵自立而结束。但是继业者战争的起因是什么成了西方历史学家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这场战争是西方文化交流进步的关键一战,对后世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马其顿帝国版图继

  • 一战和二战有什么联系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和,二战,什么,联系,战和,二战,历史,上规模,大的,两次

    一战和二战?一战和二战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次战争。在这两场战争中,无论是否参与在内,每个国家都是受到了巨大影响的。而且这两场战争对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造成了毁灭性打击。那么一战和二战之间有没有存在着什么联系呢?他们对世界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慕尼黑会议首先,一战中,直接参与其中的国家有英法俄德意

  • 粟裕从哪些方面谈淮海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粟裕,哪些,方面谈,面谈,淮海,战役,粟裕,淮海,战役,设想

    粟裕谈淮海战役粟裕是淮海战役的设想提出者和主要指挥之一,他生前只简单回答过一些相关问题。他的夫人将这些谈话整理成文名为《粟裕谈淮海战役》,后来收录在《粟裕回忆录》的再版中,作为最后的第二十章。粟裕照片全文共七段谈话,粟裕的回答除了提及许多淮海战役的具体的不为人知的情况外,也包括一些他对这场战役的认识

  • 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淮海,战役,前委,书记,淮海,战役,前委,书记,中共,解放

    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在淮海战役中,中共解放军方面的作战是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总前委领导的,其中前三位为常委,而邓小平任书记。邓小平照片据记载,邓小平曾经几次表示淮海战役是毛泽东交给他指挥的,而且部署也是他主持决定的。但是根据真实的历史,邓小平的这一说法是有问题的,他本身并没有

  • 淮海战役地点主要在什么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淮海,战役,地点,要在,什么地方,淮海,战役,地点,规模,很

    淮海战役地点淮海战役的规模很大,国共双方投入的兵力高达160万人。因此,它的战场也很大,主要是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淮海战役地图因为之前中共方面攻下了国民党重兵设防的济南,挫败了对方的重点防御计划。就像国外媒体评论的,自此以后,中共

  • 二战未解之谜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二战,未解,之谜,哪些,二战,未解,之谜,虽然,结束,但是

    二战未解之谜二战虽然结束了,但是留下了很多秘密。第一个二战未解之谜就是希特勒是不是自杀。1956年,法庭的审判官在听了将近五十人的证词后得出希特勒已死的绝伦。但是很多重要证人没有出席,文件也没有被举证,关键证人先后证词不统一,这一切都让希特勒的死留下了谜团。希特勒图片莫斯科专家对希特勒死前留下的血迹

  • 抗日战争敌后战场是怎样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抗日战争,敌后,战场,怎样,情况,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对于

    抗日战争敌后战场抗日战争对于中国来说十分的重要,这是一场关于民族尊严的战争,也是关乎全国人民生死的重大战争,因此在中共的带领下全国人民都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前方的正面战场上战士们为了国家英勇的浴血奋战,而在抗日战争敌后战场上广大的人民也发挥着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用尽了所有的方式对日本进行打击,那么抗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