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第二次中东战争时间 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第二次中东战争时间 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653 更新时间:2024/2/24 0:25:00

第二次中东战争时间

第二次中东战争时间主要集中在1956年下半年1956年初。而实际上,英法两国早在1956年11月就停火撤军,留在埃及境内的以色列军队则在1957年3月撤军。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图片

关于这场这次战争开始的时间,各方说法并不一致。1955年11月,英法以三国结成了针对埃及的联盟,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场战争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政治角逐。另一说法的时间还要早,是1952年,以纳塞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埃及君主制政权,建立了共和国开始。因为当时新建立的共和政府,并不承认英埃条约,并在之后决定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收回的时候,危机已经形成。从1956年8月开始,英法和埃及就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进行了研究和商议,但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1956年10月,以英法以三国联军正式埃及诉诸武力。这也标志着战争的正式开始。而这场战争的军事冲突,则主要集中在10月和11月这两个月的时间内。这段时间主要表现为以色列进攻埃及的西奈地区,而英法两国攻击运河地区。但由于苏联和美国的插手,英法以联军被迫同意停火。

1956年11月7日,英法联军在舆论的压力下,同意停火。22日,撤出了军队。因此,实际上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军事冲突,在这个时候已经基本上结束。也就是说第二次中东战争的时间,仅不到两个月。1957年3月,以色列在得到了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军队也撤离埃及境内,这标志着战争的真正结束。

第二次中东战争起因

第二次中东战争又被称为“苏伊士运河危机”,因此第二次中东战争起因和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有关。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形势图

苏伊士运河位于苏伊士地峡,连接着地中海与红海,也是从欧洲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最短捷径。从这条运河开通以后,其控制权一直在英国和法国的手中。由于是当1936年,埃及政府和英国签订了英埃条约,无疑肯定了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

1952年7月23日,埃及国内爆发了““自由军官组织”运动,埃及的君主制朝法鲁克被推翻,建立了埃及共和国。在政权更迭之后,新政府拒绝承认英国在苏伊士运河的特权,因此废除了英埃条约。

在二战后,英国和法国的军事力量都很大程度上被削弱,因此他们暂时无法重新掌控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因此,通过商议,英国决定分批在该地区撤兵。但随后在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又提出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也就是说,原先英国在苏伊士运河上的所有建筑和设备,都将成为埃及的。

埃及和中国建交,也是第二次中东战争起因之一。由于当时中国和美国正交恶,因此美国停止了对埃及的经济援助。英国方面在多次对苏伊士运河的权限问题上进行了多次会议无果后,决定对埃及进行军事打击。

英法两国在商议后,决定邀请以色列加入他们的联盟。而以色列对埃及禁止他们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早就心怀不满,因此同意了法国的建议。1956年10月,以色列的军队开始向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发起进攻,随后英法两国的空军对埃及的军事基地进行了轰炸,地面部队在塞得港登陆,由此拉开了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序幕。

第二次中东战争经过

埃及在第二次中东战争经过半年时间的抵抗,最终在国际上多国的调解下,获得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更多文章

  • 究竟什么是白登之围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究竟,什么,白登之,什么,白登之,关于,这个,问题,史料,很

    什么是白登之围关于什么是白登之围这个问题,史料有很多记载。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匈奴把汉高祖刘邦围困在白登山的一次事件。白登之围画像对于什么是白登之围这一问题,史料记载公元前201年,韩信勾结匈奴发动叛乱,企图攻打中原,这样的行为激怒了汉高祖刘邦,刘邦亲率32万大军出击匈奴,起初战斗是比较顺利的

  • 入侵塞尔维亚的影响有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入侵,塞尔维亚,影响,什么,入侵,塞尔维亚,影响,1914年

    入侵塞尔维亚的影响1914年7月,随着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政府宣战。7月28日,奥军大军压境,塞尔维亚战役正式打响。欧洲历史上普遍评述,奥匈帝国入侵塞尔维亚的影响非常深远,它使得塞尔维亚军民全体动员起来,为保卫国土而战,同时也令塞尔维亚共和国在战火中得到淬炼,从而完成了一场全民族的

  • 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有什么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垓下,战和,白登之,什么,不同,垓下,战和,白登之,别是,楚

    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分别是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展开的一次战斗和汉朝建立之后汉高祖被匈奴包围在白登山的一次事件。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都有汉高祖刘邦参与,那么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分别是怎样的呢?项羽剧照垓下之战是于公元前202年发生的,是楚汉战争的一部分,是项羽的楚军和刘邦的汉军在垓下发

  • 陈平解与白登之围有何联系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平解,白登之,有何,联系,陈平解,白登之,汉朝,初期,韩信

    陈平解白登之围白登之围是汉朝初期韩信反叛后,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进击匈奴和韩信时,因为轻敌冒进被匈奴困于白登山的一次事件。最后刘邦部下陈平解白登之围,让刘邦安全脱困于白登山。那么陈平解白登之围具体是怎样的呢?陈平剧照陈平解白登之围是看到了匈奴的冒顿单于十分宠爱他的妻子阏氏而想到的奇策,这个策

  • 解密汉高祖为何会陷入白登之围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解密,汉高祖,为何,陷入,白登之,汉高祖,为何,陷入,白登之

    汉高祖为何会陷入白登之围史料记载中关于汉高祖为何会陷入白登之围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汉高祖刘邦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那么具体来讲,汉高祖为何会陷入白登之围呢?刘邦画像汉高祖称帝之后封了很多诸侯,诸侯拥有比较大的权力,其中还有不少异姓诸侯,其中韩信就是其中权力比较大的诸侯。韩信本来的封地是中原腹地的阳翟一带

  • 入侵塞尔维亚伤亡情况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入侵,塞尔维亚,伤亡,情况,如何,入侵,塞尔维亚,伤亡,具体

    入侵塞尔维亚伤亡入侵塞尔维亚,具体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同盟国军队对塞尔维亚采取的军事侵略行动。在1914 至1916年间,塞尔维亚军民为保卫国土而与同盟国军队进行了漫长而残酷的战争,战争双方皆付出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虽然,入侵塞尔维亚伤亡的具体数字在今天难以统计,然而这场战争在欧洲历

  • 英西大海战背景介绍 英西大海战过程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英西,大海战,背景,介绍,过程,如何,英西,大海战,背景,1

    英西大海战背景1588年在大西洋上展开的英国舰队与西班牙舰队的激烈海战,是英国以弱胜强的胜利,使英国获得了对大西洋海域的短暂主动权,这场战役也是英西战争中最重要的海战之一。根据英西大海战背景记载,16世纪时西班牙政府积极建造舰船并细致研究其火力装置,不断招募年轻人加入海军,凭着这强盛的海军力量,为西

  • 入侵塞尔维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入侵,塞尔维亚,原因,到底,是什么,入侵,塞尔维亚,原因,众

    入侵塞尔维亚的原因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奥匈帝国统治者斐迪南夫妇遇刺的“萨拉热窝事件”,而引起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则是两国政治矛盾的激化。塞尔维亚大军阵地阻敌图王储遇刺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方面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政府宣战。由此可见,萨拉热窝事件不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也是奥匈帝国入

  • 吴桥兵变背景 以及过程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吴桥,兵变,背景,以及,过程,是什么,吴桥,兵变,背景,变的

    吴桥兵变背景吴桥兵变的背景是崇祯三年,袁崇焕杀死了皮岛总兵毛文龙,引起了岛上将士的哗变而发生的。影视剧中孔有德的形象由于后金的崛起,明朝在山海关之外的势力几乎全部被后金荡尽。但由于袁崇焕的英勇抗击和毛文龙的地理优势,使他们两支军队,成为了关外唯一能和后金抗衡的军事力量。随着宁远和宁锦之战的胜利,袁崇

  • 宁远大捷的真相揭秘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宁远,大捷,真相,揭秘,宁远,大捷,真相,之后不久,统帅,努

    宁远大捷的真相在宁远大捷之后不久,后金的统帅努尔哈赤就因病去世。关于宁远大捷的真相,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全赖袁崇焕的殊死抵抗,有的说是因为皮岛总兵毛文龙的背后偷袭。那么隐藏在历史背后的宁远大捷的真相是怎么样的呢?袁崇焕的塑像天启九年初,努尔哈赤一直惧怕的孙承宗被调任,他趁着明军换帅的时机,发动六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