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耶拿战役全歼普鲁士
发生在1806年的耶拿战役,作为拿破仑战争生涯中大获全胜的一场战役,被收录在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辉煌战绩中,许多历史学家称其为“全歼普鲁士”的一战。为什么说耶拿战役全歼普鲁士呢?
耶拿战役图
首先,就战斗结果来说,普军伤亡约二万七千人,法军仅付出了阵亡七千官兵的代价,伤亡比例如此悬殊,毫无疑问,拿破仑是本场战役的获胜者。加之凯旋归来之后,法国民众对拿破仑皇帝的胜利多有歌功颂德之嫌,如此一分析,关于“为什么说耶拿战役全歼普鲁士”的问题,立刻迎刃而解。
其实这场战争最然以法军的胜利而告终,然而说“全歼”普鲁士部队,恐怕言过其实,须知十九世纪早期的战争,并没有现代化的远程攻击武器,也没有机枪、榴弹炮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因而动辄几十万人的伤亡似乎不太可能,换言之,法军能以常规武器在正面战场击溃普鲁士军,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战果了。并且,此一战导致普鲁士军队减员过半,元气大伤,主帅也身受重伤,在短时间内无力重振旗鼓,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没有人能否定拿破仑在这场战斗中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指挥及战略部署能力,也对那个历史时期法军在欧洲战争的战斗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由此,可以推定欧洲历史文献中对本次战绩的记载,基本属实。
至于为什么说耶拿战役全歼普鲁士,只能认定为法兰西人自我吹嘘的说法。
耶拿战役背景
耶拿战役图片
当时,法国军力快速崛起,成为雄霸欧洲的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因而欧洲各国对此都有反法迹象,一时间,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在欧洲大陆上处于众矢之的的位置。
虽然,表面上欧洲各国暂时相安无事,可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在反法联盟中,英俄两国对法国来说是最大的威胁,在普鲁士的态度暂不明朗的情况下,拿破仑打算运用外交斡旋的办法先稳住他,于是,拿破仑向普鲁士国王贿以当时的英国领地汉诺威,才确保普鲁士暂时不参与到反法阵营中。
然而割让汉诺威,在拿破仑而言,不过是权宜之计,不久之后,在与伦敦的辉格党政府谈判时,拿破仑又出尔反尔,将汉诺威归还给英国。深感受到愚弄的普鲁士人一气之下彻底倒向了反法阵营,并酝酿着对法国实行军事报复,这便是发生耶拿战役的背景。
不过,也有史料表明,“汉诺威事件”,虽然是拿破仑的外交失策,然而也是俄国的老牌盟友普鲁士对法开战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即这件事实则起到的是一个导火索的作用,真正的耶拿战役背景,恐怕要追溯到十八世纪,法国军力崛起之初,那时,傲慢的法国人已流露出称霸欧洲的野心,而使得邻国有所警惕了。